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MSN4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学然 毕欢欢 +5 位作者 薛江芝 李路阳 王欣宇 刘玉卫 谷守芹 韩建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0,34,共6页
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MSN4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病菌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本试验以酿酒酵母ScMSN4氨基酸序列为探针,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并克隆其同源基因,并对该基因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空间... 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转录因子StMSN4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其在病菌重要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本试验以酿酒酵母ScMSN4氨基酸序列为探针,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并克隆其同源基因,并对该基因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空间结构等进行预测;通过分析病菌关键生长发育阶段的RNA-Seq数据,明确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发现,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搜索并克隆得到了ScMSN4的同源基因,将其命名为StMSN4;该基因DNA全长为1357 bp,cDNA全长为1296 bp,包含2个外显子,1个内含子;其编码蛋白包含431个氨基酸,含有2个典型ZnF-C2H2保守结构域。通过对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芽管、附着胞和侵入钉时等5个典型发育时期的RNA-Seq数据分析表明,StMSN4基因在5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且表达水平较高,表明该基因在病菌的生长发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不仅明确了StMSN4基因的结构特性及其表达模式,也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及HOG-MAPK信号转导途径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MSN4 基因结构 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结构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晓雅 李学然 +4 位作者 薛江芝 王小敏 刘玉卫 谷守芹 董金皋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7,共6页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的结构特征,并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StSLT2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研究发现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DNA全长为5 842 bp,cDNA全长为3 105 bp,包含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编...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的结构特征,并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StSLT2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研究发现玉米大斑病菌StSLT2基因DNA全长为5 842 bp,cDNA全长为3 105 bp,包含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编码1 034个氨基酸;该蛋白包含S_TKc保守结构域,在该区域内包含1个典型的MAPK蛋白激活域(TEY);对该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玉米大斑病菌与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和白菜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的SLT2基因之间的进化关系最近;对其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基因在菌丝、分生孢子、芽管、附着胞、侵入钉等5个时期均有不同水平的表达,其中在分生孢子发育时期的表达量最高,在芽管形成时期表达水平最低。以上结果表明,该基因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的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不仅明确了玉米大斑病菌StSLT2的结构及其表达模式,也为揭示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StSLT2基因 基因结构特征 表达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满江红的养殖试验
3
作者 李学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1981年第2期28-29,共2页
细满江红于1979年引进我县。1980年早造,新华公社三华大队养殖613亩。初步证实,在相同的时间条件下细满江红都比本地萍的有机氮多,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水生绿肥和饲料。今将细满江红的特性及养殖技术简述如下: 1.抗寒性强,起繁温度低。
关键词 满江红 红萍 水生绿肥 绿肥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