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交林的多样性及其光肩星天牛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孟楼 郭新荣 +1 位作者 庄世宏 王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应用DTV技术和理论 ,采用丰富度指数DMa、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 及随林分中抗虫或感虫木比率由高到低变化时林分多样性指数累加值DV,分析人工混交林的多样性测度阈值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率的关系。研究表明 ,多树种的人工混交林具有... 应用DTV技术和理论 ,采用丰富度指数DMa、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SW 及随林分中抗虫或感虫木比率由高到低变化时林分多样性指数累加值DV,分析人工混交林的多样性测度阈值与光肩星天牛危害率的关系。研究表明 ,多树种的人工混交林具有明显的抵抗蛀干害虫为害的能力 ,但混交林的抗虫力与所选配树种的抗性、抗性树种在混交林中所占的比率有关。当给定混交林分的树种数后 ,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率PZ 与林分的多样性指数累加值DV 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 ;该模型中的系数a是林分本身的多样性测度值的起始位置 ,随树种数的增多a值具有稳定的增长规律 ;系数rm 的新意是混交林分对光肩星天牛扩大危害的阻力、即潜在的抗虫能力 ,rm 随林分中树种数的增多具有显著增大的趋势。林分的最大多样性测度值KDMa 、Kh、KJsw 也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在 4~7个树种组成的系列混交林内 ,林分的多样性测度阈值DTV随树种数的增加而增高 ,但被害率极值Lvp反而降低。上述规律的意义还在于 ,随混交林中树种数的增加 ,设计或改造现有感虫林时选择树种的余地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林分 树种 光肩星天牛 抗虫 抗性 多样性指数 种数 均匀度指数 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释放花绒寄甲卵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65
2
作者 李孟楼 李有忠 +1 位作者 雷琼 杨忠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2,共5页
采用木块法饲养花绒寄甲成虫,然后将其所产的卵块保存在5℃恒温条件下,以确定低温保存后花绒寄甲卵的生活力、初孵幼虫的行为学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并比较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与树干打孔注药(氧化乐果)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 采用木块法饲养花绒寄甲成虫,然后将其所产的卵块保存在5℃恒温条件下,以确定低温保存后花绒寄甲卵的生活力、初孵幼虫的行为学和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寄生率,并比较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与树干打孔注药(氧化乐果)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低温保存49天与花绒寄甲新产卵的孵化率没有差异,花绒寄甲1龄幼虫在室内可存活1~8天、平均2.26天,爬行速度为6.5~100cm.h-1,平均25.23cm.h-1,室内及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其初孵幼虫均能找到光肩星天牛幼虫并进行寄生;如果温度和湿度适宜,按照每头光肩星天牛幼虫释放15~25粒花绒寄甲卵时其寄生率可达90%;树干打孔注药与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后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均在85%以上,两者的控制效果基本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卵 光肩星天牛 释放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红花椒树冠结构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孟楼 惠文斌 张正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 根据花椒树冠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确定影响花椒产量的主要结构因素,为丰产管理提供依据。对4个品种(‘大红袍’‘豆椒’‘黄盖狮子头’‘小红袍’)的树龄、地径、树高、冠幅、标准枝(结果枝)数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产量与树冠结构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花椒适宜栽植密度约50株/666.7m 2,栽植后树高应控制在2.50 m左右;伴随树龄增大各品种冠幅扩张速度虽有差异,但地径年平均约递增0.68 cm/a,各年龄段(3~6 a、7~12 a、13~18 a及19 a以上)冠幅最适扩放幅度为25、20、7及6 cm/a。(2)4个品种的株标准枝数、标准枝果穗数和鲜花椒产量有差异,平均株标准枝数105个、标准枝果穗数16枝、标准枝鲜花椒产量58 g,但株标准枝数与树龄相关性强,标准枝果穗数与树龄、标准枝果穗数与标准枝产量相关性弱。(3)与树龄的相关性地径>株标准枝数>冠幅,树高与株产量无相关性,与株产量的相关性株标准枝数>冠幅>树龄及地径。(4)株标准枝数是制约株产量的重要因素,若x为树龄,则丰产花椒园株标准枝留置模式可选用S-1=2.6817x 1.3160、精细管理高产花椒园可用S-2=12.6700e 0.1304 x。(5)按照666.7 m 2栽植50株进行产量预测结果说明,果穗及花椒颗粒大的‘黄盖大红袍’和‘豆椒’产量高,其次是抽生结果枝数量多的‘大红袍’,而株标准枝上的果穗数对产量影响不大。以上调查研究结果说明,花椒树龄、株标准枝数和冠幅与株产量关联密切,株标准枝数是形成产量的关键因素,果穗和花椒颗粒大、抽生结果枝数量多的品种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树冠结构 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锤角叶蜂属一新种(膜翅目:锤角叶蜂科)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孟楼 武星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4,共2页
记述了采自甘肃天水市膜翅目Hymenoptera锤角叶蜂科Cimbicidae童锤角叶蜂属AgenocimbexRohWer的一个新种———榆童锤角叶蜂A .elminasp.nov.。
关键词 膜翅目 锤角叶蜂科 童锤角叶蜂属 新种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抗花椒窄吉丁虫优树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孟楼 刘成刚 +1 位作者 马创奇 张伟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2期12-15,共4页
为选择对花椒窄吉丁具有抗性的优良花椒单株,设置优树选择标准,在陕西凤县12个乡镇72个花椒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红袍花椒品种对花椒窄吉丁的抗性优于小红袍,花椒抗虫性与树龄、坡向、海拔有关,但地形对花椒的抗虫性影响不显著;... 为选择对花椒窄吉丁具有抗性的优良花椒单株,设置优树选择标准,在陕西凤县12个乡镇72个花椒样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红袍花椒品种对花椒窄吉丁的抗性优于小红袍,花椒抗虫性与树龄、坡向、海拔有关,但地形对花椒的抗虫性影响不显著;经过逐步淘汰、评优,初步选出了对花椒窄吉丁具有抗性的优树7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花椒窄吉丁 抗虫性 优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花椒的两种小蠹虫
6
作者 李孟楼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7-37,共1页
荚蒾梢小蠹Cryphalus viburni Stark和核桃咪小蠹Hypothenemus erectus Leconte均系危害花椒枝、干的次期性害虫。此两种小蠹虫在国内虽然已有记载,但尚未见系统的观察资料。鉴于此,笔者对这两种小蠹作了初步研究,现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 蠹虫 花椒 害虫 生物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麻味素(酰胺类)含量的常规检测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菲菲 李孟楼 +1 位作者 崔俊 高锦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花椒中的8种链状不饱和脂肪酸酰胺是花椒特有的麻味成分,建立花椒麻味素(总酰胺)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对评定花椒及其产品质量有实际意义。通过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总酰胺浸膏的最佳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为50℃、花椒粉末样品∶95%乙... 花椒中的8种链状不饱和脂肪酸酰胺是花椒特有的麻味成分,建立花椒麻味素(总酰胺)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对评定花椒及其产品质量有实际意义。通过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确定总酰胺浸膏的最佳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为50℃、花椒粉末样品∶95%乙醇=1∶10、提取2.5 h;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甲醛快速滴定法检测花椒总酰胺含量的比较研究,得出甲醛快速滴定法检测结果的校正系数为2.269 6(R2=0.978 1)。同时,应用甲醛快速滴定法检测来自不同产地14种花椒中的总酰胺含量,结果表明高山区红花椒的总酰胺含量>竹叶花椒>低山区红花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麻味素 酰胺 超声波辅助提取 甲醛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墨天牛辐射不育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牟建军 张永安 +2 位作者 李孟楼 蒋平 王玉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07-210,共4页
By radiating the worms eclosioned 3~5 days using 20~160 Gy 60C-Oγ, the sterility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rradiation makes Monochamus alternatus worms to sterilize; the mal... By radiating the worms eclosioned 3~5 days using 20~160 Gy 60C-Oγ, the sterility of Monochamus alternatu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rradiation makes Monochamus alternatus worms to sterilize; the males are more sensitive to irradiation than females; 40 Gy is a full sterility for the worms dosage, 20 Gy is a minimum sterility dos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辐射不育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华松叶蜂病毒DnNPV的发现及其毒力测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苗苗 李孟楼 +3 位作者 曲良建 王玉珠 苏琴 张永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8-141,共4页
One virus of Diprion nanhuaensis was separated from the died D. nanhuaensis, the virus belongs to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bacilliform virus particle in inclusion body appears SNPV(single nucleocapsid polyhedrosis ... One virus of Diprion nanhuaensis was separated from the died D. nanhuaensis, the virus belongs to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 bacilliform virus particle in inclusion body appears SNPV(single nucleocapsid polyhedrosis viru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structure of inclusion body appears polyhedron and close to rotundity, and the length of diameter of inclusion body ranges 0.5~1.0 μm, a little proportion of them shows anomalistic form. There are many bacilliform virus particles in one inclusion body. Six virus particles in one inclusion body take up a large proportion and one virus particle in one inclusion body only takes up a small proportion, the length of virus particle ranges 125~200 nm,and the length of diameter of virus particle ranges 25~30 nm. Meanwhile,the virus can infect the 2~3 instars Neodiprion xiangyunicus and the 2~3 instars D. nanhuaensis in laborat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松叶蜂 核型多角体病毒 形态 祥云新松叶蜂 南华松叶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调味油的研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希汉 尉芹 李孟楼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66-67,共2页
花椒调味油的研制马希汉,尉芹,李孟楼西北林学院712100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属芸香科植物,是人们常用的食品香料,我国资源量很大,年产量在2000万kg以上[1]。其味辛香、麻,... 花椒调味油的研制马希汉,尉芹,李孟楼西北林学院712100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属芸香科植物,是人们常用的食品香料,我国资源量很大,年产量在2000万kg以上[1]。其味辛香、麻,被誉为“八大味”之一。除用作调味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调味油 工艺 调味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1
作者 崔俊 李孟楼 《林业科技开发》 2008年第2期9-14,共6页
花椒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及香料植物,国内对花椒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涉及范围包括花椒的果皮、皮刺、种子和叶。花椒果皮含挥发油、生物碱和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调味品精制、精油的提取、药用及挥发油的杀虫杀菌剂的开发;花椒... 花椒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及香料植物,国内对花椒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涉及范围包括花椒的果皮、皮刺、种子和叶。花椒果皮含挥发油、生物碱和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调味品精制、精油的提取、药用及挥发油的杀虫杀菌剂的开发;花椒籽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主要生产食用油、涂料、生物柴油及α亚麻酸等。花椒叶和嫩芽含芳香油、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主要用于食用、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果皮 皮刺 种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马桑毒素及其3种衍生物对粘虫的拒食活性与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俊 李孟楼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5-99,共5页
为比较羟基马桑毒素(Tutin)及其衍生物(1,2,3)杀虫活性的差异,采用非选择性叶碟法分别测定其对试虫的拒食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这4种化合物在亚致死剂量下(2.0mg·mL-1)粘虫的酯酶、2类保护酶和可溶性总糖在48h内的变化趋势。结果表... 为比较羟基马桑毒素(Tutin)及其衍生物(1,2,3)杀虫活性的差异,采用非选择性叶碟法分别测定其对试虫的拒食活性,采用比色法测定这4种化合物在亚致死剂量下(2.0mg·mL-1)粘虫的酯酶、2类保护酶和可溶性总糖在48h内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48h内的拒食活性衍生物2>衍生物3>衍生物1>Tutin;Tutin、衍生物1和3可致粘虫的酯酶活性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略升高,保护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衍生物2可使试虫的酯酶活性、可溶性总糖含量和SOD活性显著升高。Tutin的2位羟基进行酰化加成改造后能显著提高其拒食活性,衍生物2是最优结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马桑毒素 衍生物 粘虫 拒食活性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果皮提取超浓缩调味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新荣 李孟楼 +1 位作者 逄焕明 庄世宏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9期13-14,共2页
研究表明 ,可以用溶剂浸提法从花椒中提出调味有效物质 ,并将其浓缩至其原有重量的 1/ ( 10~ 15)。其有效成分是花椒油素 ,提取率的大小除与所使用的溶剂有关外 ,和物料的粉碎粒度、提取时间。
关键词 花椒 超浓缩调味剂 溶剂浸提法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简管蓟马在连翘上的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珂 花蕾 李孟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168-6168,共1页
通过对连翘上中华简管蓟马的分布型调查发现,中华简管蓟马成均匀分布;在连翘上垂直分布规律调查结果表明:中华简管蓟马在不同部位差别不显著。
关键词 连翘 中华简管蓟马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叶蜂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真菌寄生率的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苗苗 王玉珠 +3 位作者 曲良建 李孟楼 段彦丽 张永安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对宁夏、陕西、甘肃的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河北的落叶松锉叶蜂P.laricis和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iciphila、山西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陕西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云南的祥云新松叶蜂Neodi... 对宁夏、陕西、甘肃的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河北的落叶松锉叶蜂P.laricis和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iciphila、山西靖远松叶蜂Diprion jingyuanensis、陕西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云南的祥云新松叶蜂Neodiprion xiangyunicus和南华松叶蜂D.nanhuaensis的幼虫及茧期病原真菌调查统计,并从以上虫茧中分离出真菌13株,初步鉴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8株、布氏白僵菌B.brongniatii 4株、青霉属Penicillium sp.1株。选取5株白僵菌以3龄月季叶蜂为试虫进行毒力测试,结果显示1.0×108孢子/mL菌液对试虫有致死作用,校正死亡率69.5%~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叶蜂 病原真菌 白僵菌 布氏白僵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与花椒各器官中主要矿质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Kuanysh Kassen 张正青 李孟楼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53,共8页
矿质元素,在陕西花椒主要产地选取17个样地,分别测定林地土壤中N、P、K、Mg、Ca、Cu、Zn、B、Mo的有效含量及其在花椒器官中的含量,分析花椒枝皮、叶、果皮、种子主要矿质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花椒林地土壤中K、Cu、Zn很丰富,Mo丰... 矿质元素,在陕西花椒主要产地选取17个样地,分别测定林地土壤中N、P、K、Mg、Ca、Cu、Zn、B、Mo的有效含量及其在花椒器官中的含量,分析花椒枝皮、叶、果皮、种子主要矿质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花椒林地土壤中K、Cu、Zn很丰富,Mo丰富,B中等,P、Mg、Ca缺乏,N很缺乏;花椒各器官中元素含量由大到小分别是K、Ca、Mg、P、N、Zn、B、Cu、Mo,花椒从土壤中的吸收量表现为P>K>N,对P的含吸收量约是K和N的5.5~6倍。各元素积累量由小到大排序,N为枝皮、种子、果皮、叶,P为叶、枝皮、种子、果皮,K为枝皮、叶、果皮、种子,Mg为枝皮、果皮、种子、叶,Ca为种子、果皮、叶、枝皮,B和Mo为枝皮、种子、果皮、叶。土壤中N、P、K、B、Mo含量与花椒及其果实发育相关,Mg、Ca对花椒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土壤 器官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器官中6种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联队 弥云 +3 位作者 谢毓芬 慈顺 谢斌 李孟楼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33,共10页
选择17个花椒林地采样,采用电耦合等粒子质谱法,测定了花椒枝皮、叶、果皮和种子中6种重金属含量。研究表明:花椒枝皮、叶、果皮和种子对6种重金属的积累量有明显差异,部分样地Pb、Cd、As、Cu、Cr在花椒各器官中的含量变幅较大;土壤Cd... 选择17个花椒林地采样,采用电耦合等粒子质谱法,测定了花椒枝皮、叶、果皮和种子中6种重金属含量。研究表明:花椒枝皮、叶、果皮和种子对6种重金属的积累量有明显差异,部分样地Pb、Cd、As、Cu、Cr在花椒各器官中的含量变幅较大;土壤Cd、As、Cr和Cu水平对果皮中的含量影响较大,土壤Pb和Hg水平对果皮中的含量影响甚弱;花椒叶中Cr含量几乎在全部样地超标,花椒叶中Pb、As、Hg、Cd及花椒果皮中Pb、Cd和Cr含量在部分样地超标;花椒叶和果皮对Cd、Cu和Hg有明显的吸收和富集特性,对As、Pb和Cr的吸收能力弱。因此,花椒叶和果皮中部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原因可能与其吸收和富集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花椒 器官 重金属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无刺红花椒品系特征的比较
18
作者 史易娟 王刚 李孟楼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1-57,共7页
【目的】为确定在陕西关中定植培育的6种无刺花椒品系的表型特征和生长习性的差异,明确无刺红花椒不同品系间的异同。【方法】2004年开始发掘与培育多个无刺品系,连续多年栽植和观察,2019年起对各品系开花结实等物候期记录,对果穗、复... 【目的】为确定在陕西关中定植培育的6种无刺花椒品系的表型特征和生长习性的差异,明确无刺红花椒不同品系间的异同。【方法】2004年开始发掘与培育多个无刺品系,连续多年栽植和观察,2019年起对各品系开花结实等物候期记录,对果穗、复叶和枝条等表型性状的调查和测量。【结果】物候观察表明,品系1号萌芽、坐果和成熟期较早,品系3、4、6、10和16号萌芽及坐果期较晚,但3、4和10号较1号晚熟15~20 d,6和16号较1号晚熟25~35 d。产量性状测定表明,1、3、6、10果穗较大,4和16果穗则较小,4和6号果穗鲜质量>3和10号>16号>1号,3、4、6和10号果粒直径>16号>1号,4、6和10号0.5 m枝条鲜果产量>3和6号>1号。形态表征指标观察和测量表明,各品系在复叶的小叶数、叶型、叶缘齿、叶脉、枝条的皮纹及皮孔相关指标存在差异,其中1号叶面呈波浪型、顶叶较宽大,3、10和16号有隐脉,1和10号叶片侧脉几乎均被闭缘脉包被;4、6、10和16号自然抽梢力较强,3、6、10、16号修剪后萌枝力较弱。【结论】6个无刺红花椒品系里面1号早熟,叶面呈波浪型、无隐脉,萌枝力弱,果穗较大而膨松;3号中熟,具隐脉,萌枝力较弱,果穗较大而膨松;4号中熟,无隐脉,萌枝力强,果穗小而紧实;6号晚熟,无隐脉,枝软而直,萌枝力较强,果穗较大而紧实;10号中熟,具隐脉,侧脉被闭缘脉包被,萌枝力强,果穗大而膨松;16号晚熟,具隐脉,新梢呈扭曲状,主枝和老枝常下垂,萌枝力强,果穗小而紧实。此外,各品系的萌枝力差别较大,应根据其萌枝特性采取不同的修剪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无刺品系 物候 表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