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仁爱与兼爱异同论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存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3,13,166,共9页
《吕氏春秋·不二》篇云:“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孔、墨所“贵”不同,也就是儒、墨两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儒家崇尚“仁爱”,墨家崇尚“兼爱”。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都是主张“爱人”,这是两家共... 《吕氏春秋·不二》篇云:“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孔、墨所“贵”不同,也就是儒、墨两家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不同主要表现为儒家崇尚“仁爱”,墨家崇尚“兼爱”。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都是主张“爱人”,这是两家共有的人本主义思想,但是两家在“爱人”的方式、道德的起源以及人性论和天道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别。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是儒墨相“非”,但是我们在当今的新时代也应重视儒墨互补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兼爱 道德的起源 天道观 人本主义思想 墨家 儒墨互补 人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儒家文化的“常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存山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2,共3页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古城衢州隆重举行。来自美、英、日、韩、德、俄罗斯、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社科机构的5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2010年9月27日至2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衢州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的2010中国.衢州国际儒学论坛在古城衢州隆重举行。来自美、英、日、韩、德、俄罗斯、意大利等7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社科机构的50多位儒学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交流研讨儒家文化在当今时代精神中的现实意义。本届论坛以"儒学文化与时代精神"为主题,重点讨论交流"儒家文化的本质及其在构建时代精神中的地位、作用、意义","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创新儒家文化","儒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孔氏南宗文化对江南发展的影响"四个专题的内容,旨在以时代视野诠释传统儒学的深刻内涵,挖掘儒学文化的现代价值。论坛共收到论文40余篇,本刊围绕论坛主题,择其精要,选编了这组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常道 反思 先秦儒学 一以贯之 普遍意义 核心价值 以民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今昔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存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在"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中,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海内外影响最大且最久的著作。近年来对冯著《中国哲学史》有一些批评本属正常,但有的批评并不符合实际或有所误解。比较对冯著《中国哲学史》的今昔不同评论,笔者... 在"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中,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是海内外影响最大且最久的著作。近年来对冯著《中国哲学史》有一些批评本属正常,但有的批评并不符合实际或有所误解。比较对冯著《中国哲学史》的今昔不同评论,笔者仍认为此书对中国哲学史的论述应属"最能客观,且最能深观",并认为此书将中国古代哲学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亦有作者之卓识。在中国传统学术中有其固有的"哲学思想",但"哲学"这一"学科"的引进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哲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濯旧来新道问学——评《中国哲学范畴通论》
4
作者 李存山 魏长宝 《学术界》 2002年第2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范畴通论》 书评 哲学研究 范畴史研究 哲学范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黄宗羲学术讨论会发言摘登
5
作者 冯契 成中英 +8 位作者 高桥进 吴光 仓修良 白砥民 朱维铮 李汉武 王政尧 周瀚光 李存山 《浙江学刊》 1987年第1期12-24,11,共14页
黄宗羲与近代历史主义方法冯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认为,黄宗羲是一位立足于当时的现实而又一脚跨进了未来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辉。他第一个为中国近代勾画了一幅民主主义的蓝图(尽管是粗略的),并以“风雷... 黄宗羲与近代历史主义方法冯契(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我认为,黄宗羲是一位立足于当时的现实而又一脚跨进了未来的伟大思想家。他的思想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辉。他第一个为中国近代勾画了一幅民主主义的蓝图(尽管是粗略的),并以“风雷之文”召唤“豪杰之士”起来冲破“囚缚”,为迎接新时代的到来而斗争。黄宗羲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我这里主要就历史主义这一侧面对此作一简要阐述。中国近代经历了社会大变革,也经历了一次哲学革命,后者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合流过程中实现的,它现在还在继续着。哲学革命是思维方式的根本革命,包括有逻辑和方法论的革命。近代哲学家在这方面作了许多探索。他们力图把西方文化中最优秀的成果移植到中国的合适土壤,找到中西哲学在逻辑方法上的交接点,以便促使中国哲学近代化,或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学术讨论会 历史主义方法 明清之际 哲学革命 中国哲学 方法论 明夷待访录 哲学思想 思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