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明心学与中晚明史学的新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孔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的兴起引起史学发生很大的变化。王阳明"五经亦史"论的提出,引发了阳明后学对经史关系的讨论,进而提高了史学的地位;阳明心学强调"吾心"的良知是非准则的评判依据,引发了中晚明"异端"... 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的兴起引起史学发生很大的变化。王阳明"五经亦史"论的提出,引发了阳明后学对经史关系的讨论,进而提高了史学的地位;阳明心学强调"吾心"的良知是非准则的评判依据,引发了中晚明"异端"史论的兴起;阳明心学的兴盛也促进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史论体、思想学术史的兴盛以及史著体例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心学 经史关系 “异端”史论 编纂学 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史学思想研究的新探索——读汪高鑫教授《中国史学思想通论·经史关系论卷》
2
作者 李孔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7-128,共2页
经史之学作为传统学术中的两大显学和姊妹学科,二者因缘颇深。六经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是后世经史之学的共同源头,其本身就具有亦经亦史的特点。至两汉,经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史学也随着司马迁撰《史记》而成就了“一家之言”,并... 经史之学作为传统学术中的两大显学和姊妹学科,二者因缘颇深。六经作为中华民族的元典,是后世经史之学的共同源头,其本身就具有亦经亦史的特点。至两汉,经学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史学也随着司马迁撰《史记》而成就了“一家之言”,并在学术实践中实现了经史分离。但由于两汉史学具有浓厚的崇经意识,在当时,包括《史记》、《汉书》在内的史著仍被认为是经的“注脚”,是解经之书。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认识上还是经史未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思想 经史 关系论 中国 教授 《史记》 传统学术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