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谈清刻套印本
1
作者 李娜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57-158,共2页
我国的雕版套印术是元代后期发明的,今见元至元五年(1340年)中兴路盗福寺所刊《金刚经注》,其正文的经与注以及卷首扉页的无闻和尚注经图,均为朱墨两色套印,这比欧洲第一部带色套印本《梅因兹圣诗篇》早一百六十年。但在元代后期和明代... 我国的雕版套印术是元代后期发明的,今见元至元五年(1340年)中兴路盗福寺所刊《金刚经注》,其正文的经与注以及卷首扉页的无闻和尚注经图,均为朱墨两色套印,这比欧洲第一部带色套印本《梅因兹圣诗篇》早一百六十年。但在元代后期和明代中期以前,我国的这一雕版套印术却并没有多大进步,直到官私刻书都空前发达的明代后期,它才得以发扬光大。明代万历、天启年间,浙江湖州望族闵齐伋和凌濛初二家,皆以校刻书籍著称于世。据统计,他们两家所刻套印书有一百四十四种,大多数为朱墨两色套印,其中亦有少数三色、四色以至五色套印者。这一时期,湖洲茅氏和苏州金陵的书坊,也刻有少量的套印书。随着通俗小说、戏曲插图的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墨 望族 彩色套印 扉页 笺谱 明代后期 浙江湖州 质量 通俗小说 雕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籍的著作方式及其著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娜华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86年第4期47-51,共5页
在古籍的著录中,古籍的著作方式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就是"撰"、"编""辑"之类,其实不然。我国的古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多样而又错综复杂的著作方式,如果能在目录中正确地著录古籍的... 在古籍的著录中,古籍的著作方式似乎是个简单的问题,就是"撰"、"编""辑"之类,其实不然。我国的古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多样而又错综复杂的著作方式,如果能在目录中正确地著录古籍的著作方式,就可以进一步揭示古籍的内容,性质和特点,准确地说明著者对于这种古籍所负有的实际责任,否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方式 卷端 著者姓名 书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