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物、归家与寄情:新主流电影的叙事修辞
1
作者 熊芳 李姝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1-57,共7页
21世纪以来中国新主流电影获得长足发展,成为代表中国电影产业前进步伐的重要类型电影之一。其在叙事中多重考量历史、文化及艺术维度,在承接“主旋律电影”叙事修辞的基础上寻找叙事新策。新主流电影尝试利用作为(非)实在物的“信物”... 21世纪以来中国新主流电影获得长足发展,成为代表中国电影产业前进步伐的重要类型电影之一。其在叙事中多重考量历史、文化及艺术维度,在承接“主旋律电影”叙事修辞的基础上寻找叙事新策。新主流电影尝试利用作为(非)实在物的“信物”形构电影脉络,强调信物不仅是情感象征,也是推动叙事发展的关键。新主流电影以地域归家、精神归家和“拟家庭”书写模式呈现“归家”主题,凸显“归家意识”的文化连接作用。同时情感作为新主流电影叙事中的内驱力,通过情动叙事的联结,实现从共情到共识的情感转喻。由此新主流电影完成了具有独特文化标识和艺术意涵的叙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电影 叙事修辞 信物 归家意识 情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念修辞与奇观形构——作为一种“类型”出现的话题电影 被引量:1
2
作者 熊芳 李姝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8-64,共7页
话题电影因具有共情叙事和奇观图景的特征而受到大众青睐,成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复合分支。其叙事机制符合日常生活感知模式,利用观众与电影的“共享经验”制造银幕内外高参与度,拓展电影话语外延。消费语境下受众对“看”的需求... 话题电影因具有共情叙事和奇观图景的特征而受到大众青睐,成为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复合分支。其叙事机制符合日常生活感知模式,利用观众与电影的“共享经验”制造银幕内外高参与度,拓展电影话语外延。消费语境下受众对“看”的需求逐步转向视觉奇观层面,观看逻辑服膺于感官刺激。话题电影的生成机制有赖于“热度”导向,旨在生产“爆款”影像,因而在电影视觉图景中继续强化奇观具身展演,而对电影内蕴使用惯性叙事,导致电影现实性议题与视觉消费审美的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题电影 电影叙事 奇观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