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40年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及养分含量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委涛
刘明
+6 位作者
李朋发
李桂龙
江春玉
吴萌
仇存璞
董元华
李忠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7-942,共6页
土壤有机碳及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研究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对提升地力、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2年采样背景资料,通过田间采样分析及对比研究,探讨江西省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养分...
土壤有机碳及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研究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对提升地力、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2年采样背景资料,通过田间采样分析及对比研究,探讨江西省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养分、pH及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状况及其近40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余江县域内上表层水稻土(0~10 cm)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27.3±1.3)g·kg^(–1)、(2.9±0.2)g·kg^(–1)、(40.5±3.8)mg·kg^(–1)、(148±7.9)mg·kg^(–1),土壤肥力处于较高水平。与1980年背景资料对比发现,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均有显著提升;尤其自2002年以来,近15年0~10cm层次水稻土有机碳、全氮及速效钾的增幅分别达35%、40%和34%,但有效磷含量变化并不显著,而在10~20 cm层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了56%。与2002年采样结果相比,0~10 cm、10~20 cm和20~40 cm pH显著降低,而CEC显著增加。长期植稻过程中施用化肥,尤以近15年来,土壤有机碳、养分及CEC显著提高,但同时造成土壤pH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机碳
氮磷钾
PH
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壤水稻土累积酶活性及养分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委涛
李忠佩
+2 位作者
刘明
江春玉
吴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6-691,共6页
本研究基于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揭示对照(不施肥,CK)、有机肥(C)、化学氮磷钾肥(NPK)、化学氮磷钾肥+有机肥(NPKC)等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晚稻收获后采...
本研究基于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揭示对照(不施肥,CK)、有机肥(C)、化学氮磷钾肥(NPK)、化学氮磷钾肥+有机肥(NPKC)等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晚稻收获后采集各小区耕层土壤,测定红壤水稻土中转化酶、脲酶活性(测定时并设加0.5 ml甲苯与不加甲苯处理)及转化酶动力学特征,同时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分析酶活性与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间的关系,明确土壤中累积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下土壤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了31.3%~131.7%,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提高了84.9%~125.1%;在没有甲苯抑制微生物活性下,施肥处理的转化酶底物蔗糖转化速率增加量提高了89.5%~153.7%,脲酶底物尿素转化增加量提高了59.2%~98.9%,表明微生物显著影响两种累积酶表观酶活性;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与对照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30.1%~36.3%)、全磷(28.6%~102.9%)、速效磷(62.2%~445.0%)、碱解氮(35.9%~56.4%)含量;统计分析显示,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均与碱解氮、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土壤的转化酶米氏常数(Km)差异并不显著,而转化酶表观活性(Vmax)及转化系数(Vmax/Km)均显著增加。长期施肥处理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了土壤中累积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酶
脲酶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壤水稻土上双季稻氮素减施增效方法比较
被引量:
5
3
作者
吴萌
李委涛
+3 位作者
刘佳
刘明
江春玉
李忠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5-691,共7页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化肥零增长战略,各种减肥增效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探索在红壤地区双季稻种植模式下减氮增效的方法。在江西省典型的红壤水稻土上,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氮量下的...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化肥零增长战略,各种减肥增效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探索在红壤地区双季稻种植模式下减氮增效的方法。在江西省典型的红壤水稻土上,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氮量下的农民习惯施氮(C1)、减氮30 kg/hm_2下分次施氮(C2)、减氮30 kg/hm_2下20%缓释尿素一次施用(H1)、减氮30 kg/hm_2下50%缓释尿素一次施用(H2)和减氮30 kg/hm_2下80%缓释尿素一次施用(H3)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C2、H1、H2和H3处理在早晚稻上比C1处理减施氮素30 kg/hm_2的情况下,产量、秸秆生物量、有效穗数、千粒重、籽粒和秸秆的养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样除CK外,其他处理植株吸氮总量和氮收获指数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3年后各处理的土壤全氮和速效养分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C2、H1、H2和H3处理的氮肥偏肥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都显著高于C1处理(P<0.05),其中C2、H1、H2和H3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6季平均分别提升了19.0%、17.8%、19.9%和24.5%,而氮肥吸收利用率6季平均分别提升了61.7%、44.9%、57.3%和72.3%。而C2处理的氮肥偏肥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与H1、H2和H3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分次施氮和施用缓释尿素两种方法均是红壤水稻土上减氮增效的有效方法。减氮30 kg/hm_2下,普通尿素配合施用20%比例的缓释尿素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而施用更高比例的缓释尿素(50%和80%)并不会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综合考虑成本,一次性施用20%的缓释尿素是更为切实可行的减氮增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氮增效
缓释尿素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40年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及养分含量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
8
1
作者
李委涛
刘明
李朋发
李桂龙
江春玉
吴萌
仇存璞
董元华
李忠佩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7-94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309,2018YFD0301104-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40530)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2018K202C)共同资助。
文摘
土壤有机碳及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研究土壤肥力的演变规律对提升地力、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参照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2年采样背景资料,通过田间采样分析及对比研究,探讨江西省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养分、pH及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状况及其近40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余江县域内上表层水稻土(0~10 cm)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27.3±1.3)g·kg^(–1)、(2.9±0.2)g·kg^(–1)、(40.5±3.8)mg·kg^(–1)、(148±7.9)mg·kg^(–1),土壤肥力处于较高水平。与1980年背景资料对比发现,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均有显著提升;尤其自2002年以来,近15年0~10cm层次水稻土有机碳、全氮及速效钾的增幅分别达35%、40%和34%,但有效磷含量变化并不显著,而在10~20 cm层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了56%。与2002年采样结果相比,0~10 cm、10~20 cm和20~40 cm pH显著降低,而CEC显著增加。长期植稻过程中施用化肥,尤以近15年来,土壤有机碳、养分及CEC显著提高,但同时造成土壤pH下降。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机碳
氮磷钾
PH
土层
Keywords
Paddy soil
Soil organic carbon(SOC)
Nitrogen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pH
Soil layer
分类号
S158.1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3.62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壤水稻土累积酶活性及养分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委涛
李忠佩
刘明
江春玉
吴萌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6-69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233
41001143)资助
文摘
本研究基于鹰潭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4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揭示对照(不施肥,CK)、有机肥(C)、化学氮磷钾肥(NPK)、化学氮磷钾肥+有机肥(NPKC)等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晚稻收获后采集各小区耕层土壤,测定红壤水稻土中转化酶、脲酶活性(测定时并设加0.5 ml甲苯与不加甲苯处理)及转化酶动力学特征,同时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分析酶活性与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碳间的关系,明确土壤中累积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下土壤转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了31.3%~131.7%,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提高了84.9%~125.1%;在没有甲苯抑制微生物活性下,施肥处理的转化酶底物蔗糖转化速率增加量提高了89.5%~153.7%,脲酶底物尿素转化增加量提高了59.2%~98.9%,表明微生物显著影响两种累积酶表观酶活性;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呈显著正相关。与对照处理相比,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30.1%~36.3%)、全磷(28.6%~102.9%)、速效磷(62.2%~445.0%)、碱解氮(35.9%~56.4%)含量;统计分析显示,转化酶活性、脲酶活性均与碱解氮、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土壤的转化酶米氏常数(Km)差异并不显著,而转化酶表观活性(Vmax)及转化系数(Vmax/Km)均显著增加。长期施肥处理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了土壤中累积酶的活性。
关键词
转化酶
脲酶
微生物生物量碳
土壤酶动力学
Keywords
Invertase
Urease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Enzyme kinetics
分类号
S154.2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壤水稻土上双季稻氮素减施增效方法比较
被引量:
5
3
作者
吴萌
李委涛
刘佳
刘明
江春玉
李忠佩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85-69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127401)
江苏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K20131044)
国家青年基金项目(41401258)资助
文摘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化肥零增长战略,各种减肥增效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探索在红壤地区双季稻种植模式下减氮增效的方法。在江西省典型的红壤水稻土上,设置不施氮肥(CK)、常规施氮量下的农民习惯施氮(C1)、减氮30 kg/hm_2下分次施氮(C2)、减氮30 kg/hm_2下20%缓释尿素一次施用(H1)、减氮30 kg/hm_2下50%缓释尿素一次施用(H2)和减氮30 kg/hm_2下80%缓释尿素一次施用(H3)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C2、H1、H2和H3处理在早晚稻上比C1处理减施氮素30 kg/hm_2的情况下,产量、秸秆生物量、有效穗数、千粒重、籽粒和秸秆的养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样除CK外,其他处理植株吸氮总量和氮收获指数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3年后各处理的土壤全氮和速效养分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C2、H1、H2和H3处理的氮肥偏肥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都显著高于C1处理(P<0.05),其中C2、H1、H2和H3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6季平均分别提升了19.0%、17.8%、19.9%和24.5%,而氮肥吸收利用率6季平均分别提升了61.7%、44.9%、57.3%和72.3%。而C2处理的氮肥偏肥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与H1、H2和H3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分次施氮和施用缓释尿素两种方法均是红壤水稻土上减氮增效的有效方法。减氮30 kg/hm_2下,普通尿素配合施用20%比例的缓释尿素可以满足水稻生长的需求,而施用更高比例的缓释尿素(50%和80%)并不会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综合考虑成本,一次性施用20%的缓释尿素是更为切实可行的减氮增效方法。
关键词
减氮增效
缓释尿素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
Keywords
Nitrogen reduction with efficiency increase
Slow-release urea
Rice yiel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147.3 [农业科学—肥料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40年余江县高产水稻土有机碳及养分含量的演变特征
李委涛
刘明
李朋发
李桂龙
江春玉
吴萌
仇存璞
董元华
李忠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壤水稻土累积酶活性及养分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响应
李委涛
李忠佩
刘明
江春玉
吴萌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壤水稻土上双季稻氮素减施增效方法比较
吴萌
李委涛
刘佳
刘明
江春玉
李忠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