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造山带岩浆Ni-Co硫化物矿床成矿作用:橄榄石成分和全岩S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文 陈列锰 +3 位作者 于宋月 李大鹏 吴树宽 王治安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3-475,共23页
东昆仑造山带不仅产出世界级夏日哈木Ni-Co硫化物矿床,也产出多个同时代的含岩浆硫化物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如石头坑德。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岩体具有相似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但二者的成矿规模明显不同,这些异同点为探讨造山带环境幔... 东昆仑造山带不仅产出世界级夏日哈木Ni-Co硫化物矿床,也产出多个同时代的含岩浆硫化物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如石头坑德。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岩体具有相似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但二者的成矿规模明显不同,这些异同点为探讨造山带环境幔源岩浆的硫饱和机制与过程、以及岩浆硫化物成矿控制因素提供了良好的对象。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与对比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岩体的橄榄石成分和全岩S同位素组成,探讨造山带环境岩浆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夏日哈木岩体中橄榄石的Fo牌号在82.3~90.0之间,Ni含量在558×10^(-6)~4370×10^(-6)之间;石头坑德岩体中橄榄石的Fo牌号在79.9~90.2之间,Ni含量在300×10^(-6)~3040×10^(-6)之间。夏日哈木岩体全岩的δ^(34) S值在4.0‰~6.4‰之间,平均值为5.2‰;石头坑德岩体全岩的δ^(34) S值在1.8‰~4.6‰之间,平均值为3.2‰。夏日哈木岩体中高Fo牌号橄榄石的Ni含量(高达4000×10^(-6))明显高于石头坑德岩体(通常小于3000×10^(-6)),表明前者母岩浆的Ni含量高于后者。石头坑德岩体贫硫化物纯橄岩中橄榄石具有高的Fo牌号和低的Ni含量,且显示出负相关性。这些特征表明石头坑德岩体母岩浆演化过程经历了富Mg碳酸盐岩的混染:富Mg物质的加入不仅促使结晶出高Fo牌号的橄榄石,也延长了橄榄石的结晶区间。由于Ni在橄榄石中为中等相容元素,大量橄榄石的结晶导致残余岩浆中的Ni含量进一步降低。此外,岩相学研究表明夏日哈木岩体中包裹硫化物珠滴的橄榄石Fo牌号较高,最高值达89.2;相反,石头坑德岩体中包裹硫化物珠滴的橄榄石的Fo牌号通常低于85。这些特征指示母岩浆演化过程中夏日哈木岩体的S饱和与硫化物熔离阶段早于石头坑德。另一方面,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岩体的全岩δ^(34) S值均明显高于地幔(-2‰~+2‰),暗示二者母岩浆演化过程中有地壳S的加入。由于两个岩体直接围岩中的S含量都很低,因此,深部地壳S的加入是促使两个岩体母岩浆达到硫饱和、发生硫化物熔离的关键因素。综合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岩浆演化过程中早期大量橄榄石的结晶和较晚阶段S饱和是导致石头坑德岩体相对(夏日哈木岩体)贫Ni的重要机制。因此,原始岩浆富Ni、深部地壳S的加入导致岩浆演化早期硫化物熔离等条件与过程的耦合是东昆仑造山带超大型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的关键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造山带 镁铁-超镁铁质岩体 岩浆硫化物矿床 橄榄石 S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晚期高镁玄武岩-安山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2
作者 于洋 李大鹏 +3 位作者 陈岳龙 李三忠 孙国正 张超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7-1963,共17页
华北克拉通东缘鲁西地区记录了新太古代晚期复杂多样的幔源岩浆作用,是理解早期地壳形成演化动力学体制的关键。本文以鲁西泰安地区变玄武岩、安山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结果表... 华北克拉通东缘鲁西地区记录了新太古代晚期复杂多样的幔源岩浆作用,是理解早期地壳形成演化动力学体制的关键。本文以鲁西泰安地区变玄武岩、安山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这套新太古代晚期(2.55~2.53 Ga)的玄武岩-安山岩具有高MgO(>8%)和低TiO2(<0.61%)含量,富集轻稀土元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a/Yb)N为5.36~11.35,(Gd/Yb)N为2.02~3.96,Cr、Ni含量较高,分别为274×10^(-6)~753×10^(-6)和133×10^(-6)~364×10^(-6),显示高镁玄武岩-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研究揭示高镁玄武岩-安山岩来源于受俯冲相关物质交代的亏损地幔的部分熔融。这些高镁玄武岩-安山岩,结合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晚期幔源岩浆作用(赞岐岩、钙碱性玄武岩等),记录了俯冲演化过程,反映了类似现代板块构造体制的俯冲板片回撤作用已经在太古宙晚期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鲁西地区 新太古代 幔源岩浆作用 板块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纹理特征和决策树的水产养殖饲料投喂智能控制
3
作者 高仪灵 沙宗尧 +4 位作者 张楚一 乔浩峰 汤蓉 李大鹏 王春芳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3-193,共11页
针对传统人工投喂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投喂精度低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纹理分析与决策树模型的智能投喂控制方法,运用Gabor滤波器进行图像纹理增强,继而通过灰度共生矩阵、灰度差方统计量和直方图统计,提取水产养殖不同摄食... 针对传统人工投喂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投喂精度低等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纹理分析与决策树模型的智能投喂控制方法,运用Gabor滤波器进行图像纹理增强,继而通过灰度共生矩阵、灰度差方统计量和直方图统计,提取水产养殖不同摄食状态的纹理特征,据此构建决策树模型。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研究对象,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智能投喂控制试验,采集投喂前2 min及投喂开始后2 min的视频数据作为训练数据集,通过上述图像纹理特征值提取方法,构建了鱼群摄食状态判别决策树,并采用交叉验证评估决策树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8.96%,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5.83%。在每一轮饲料投喂周期内,通过投喂前及投喂阶段开始的前期视频图像构建决策树模型,可判别鱼群的摄食状态,从而完成对该轮次饲料投喂后期阶段的智能控制。该研究提出对视频图像纹理特征的自适应提取,形成可指示鱼群摄食状态的纹理特征指标,并构建易于理解的决策树模型,通过视频图像纹理提取及“实时训练-实时控制”的动态建模方法,可为水产养殖中不同养殖场景下的智能饲料投喂提供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图像纹理 GABOR滤波器 灰度共生矩阵 鱼群 摄食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驯养和养殖硬刺松潘裸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4
作者 张嘉祺 喻亚丽 +4 位作者 路珂 褚志鹏 金佳利 李大鹏 马宝珊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9,共9页
为探究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肌肉营养情况,促进其人工养殖和饲料开发,采集野生、驯养和养殖的硬刺松潘裸鲤,测定鱼体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并比较和评价了其营... 为探究硬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 firmispinatus)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肌肉营养情况,促进其人工养殖和饲料开发,采集野生、驯养和养殖的硬刺松潘裸鲤,测定鱼体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并比较和评价了其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硬刺松潘裸鲤养殖组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组和驯养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组和驯养组(P<0.05);3种生长背景下的硬刺松潘裸鲤肌肉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亮氨酸(Leu);养殖组和驯养组肌肉中的总氨基酸(TAA)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组(P<0.05),养殖组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高于野生组和驯养组;根据FAO/WHO理想模式的评判标准,野生、驯养和养殖的硬刺松潘裸鲤肌肉均为优质蛋白源;3组鱼体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大于50%,养殖组肌肉中的PUFA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组和驯养组(P<0.05),驯养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组和养殖组,野生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高于养殖组和驯养组(P<0.05)。研究表明,硬刺松潘裸鲤肌肉富含Lys、EPA和DHA等营养物质,其中,养殖硬刺松潘裸鲤肌肉在氨基酸营养评价、PUFA含量方面更具优势,而野生硬刺松潘裸鲤则在EAA、DAA含量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刺松潘裸鲤 营养成分 人工繁育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通卫星的数字集群跨区域互联协议设计
5
作者 陈啸川 缪霏阳 +2 位作者 丁良辉 李大鹏 杨峰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7,共10页
为了解决局域PDT网络跨区域互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天通一号卫星系统跨区域互联方案。将PDT和天通集群信令转换为SIP信令,通过融合网关进行交换,不需对用户PDT终端进行改造即可实现PDT跨地区互通,减少了终端设备的改造需求,便于快速部... 为了解决局域PDT网络跨区域互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天通一号卫星系统跨区域互联方案。将PDT和天通集群信令转换为SIP信令,通过融合网关进行交换,不需对用户PDT终端进行改造即可实现PDT跨地区互通,减少了终端设备的改造需求,便于快速部署应用。提出了两种集群跨区域互联方法:(1)信令直接映射法。通过网关直接转换信令字段跨网转发实现跨区域互联;(2)网关快速反馈法。通过融合网关提前反馈接入请求、缓存接入数据降低跨区域互联延迟。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表明,与信令直接映射法相比,网关快速反馈法能够获得更优的接通性能和通话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系统 SIP协议 数字集群 异构通信 PDT 天通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哀牢山构造带屏边群变碎屑沉积岩物源信息及区域构造指示: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证据
6
作者 程岩 李大鹏 +1 位作者 涂家润 陈静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09-2022,共14页
云南哀牢山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的交界处,其前寒武纪地质记录的构造归属目前仍存在争议。屏边群是哀牢山构造带最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地层之一,理清屏边群变质沉积岩的物源信息对恢复哀牢山构造带前寒武纪地质记录的构造归... 云南哀牢山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与印支板块的交界处,其前寒武纪地质记录的构造归属目前仍存在争议。屏边群是哀牢山构造带最重要的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地层之一,理清屏边群变质沉积岩的物源信息对恢复哀牢山构造带前寒武纪地质记录的构造归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屏边群碎屑锆石的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数据,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碎屑锆石的来源,探讨了屏边群的最老沉积时代、物源信息及对区域的构造指示。结果表明,根据最年轻的5颗岩浆成因碎屑锆石,屏边群的沉积时代不老于新元古代末期(~565 Ma),而并非之前认识的新元古代中期。锆石U-Pb年龄及不同时代锆石εHf(t)值均有较大的分布范围,表明屏边群的物源区呈现出强烈的多源性,其特征的~0.8 Ga及~1.8 Ga的年龄峰与扬子地块西缘同时代沉积记录一致,暗示扬子地块西缘为屏边群碎屑物质的主要物源区。结合哀牢山构造带内哀牢山-藤条河断裂以东早古生代碎屑沉积岩锆石年龄结构的一致性,证明自前寒武纪末期至早古生代,区域持续接收扬子地块西缘源区物质贡献。因此,哀牢山构造带内藤条河断裂以东至屏边地区均属于扬子西地块南缘的延伸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边群 碎屑锆石 U-PB年龄 LU-HF同位素 源区信息 构造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掺杂(001)晶面暴露BiOCl纳米片降解芳香族化合物性能
7
作者 杨京明 王梓 +1 位作者 葛素香 李大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6,共9页
为研究In在提高(001)晶面暴露BiOCl纳米片光催化活性中的作用,该文探讨了In掺杂对BiOCl晶相结构、形貌、光吸收性能及能带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In掺杂有利于BiOCl晶体生长,提升导带电位和增加表面羟基,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在... 为研究In在提高(001)晶面暴露BiOCl纳米片光催化活性中的作用,该文探讨了In掺杂对BiOCl晶相结构、形貌、光吸收性能及能带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In掺杂有利于BiOCl晶体生长,提升导带电位和增加表面羟基,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在模拟太阳光下,In掺杂BiOCl在降解五氯酚钠(PCPNa)、水杨酸(SA)以及甲基橙(MO)等芳香族化合物中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光催化机理研究证实,In掺杂不仅有利于电子活化氧气生成超氧负离子还能通过增加表面羟基促进羟基自由基的生成,这是In掺杂提高BiOCl光催化效率的根源.该研究为高效BiOCl基光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l In掺杂 光催化 芳香族化合物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比色传感技术检测食用油的种类
8
作者 黄杏 李大鹏 +1 位作者 文韬 何州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0,共5页
[目的]开发纳米比色传感阵列,以识别食用油种类。[方法]该比色传感阵列由化学响应染料制成,采用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球(PSN)对其进行修饰,以提高灵敏度和稳定性。利用纳米比色传感器对4种食用油进行分类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4种油... [目的]开发纳米比色传感阵列,以识别食用油种类。[方法]该比色传感阵列由化学响应染料制成,采用多孔二氧化硅纳米球(PSN)对其进行修饰,以提高灵敏度和稳定性。利用纳米比色传感器对4种食用油进行分类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将4种油样的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并将降维后的数据导入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KNN)、线性判别分析(LDA)3种分类模型中。[结果]试验建立的SVM分类模型能很好地区分4种食用油种类,测试集准确率相比其他方法提高了4%。[结论]纳米比色传感器阵列技术可用于食用油种类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改性 比色传感阵列 食用油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周鑫 李大鹏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5-242,共8页
合理膳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状态,预防和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风险的基础。通过高效、精准分析食品中的营养与功能成分,进而提供个性化营养指导是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合理膳食是维持人体健康状态,预防和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风险的基础。通过高效、精准分析食品中的营养与功能成分,进而提供个性化营养指导是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功能成分分析与筛选及个性化营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食品营养 个性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镧改性镁铁水滑石/生物炭去除污水中的磷
10
作者 杨振宇 李大鹏 单苏洁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78,共8页
生物炭(BC)由于具备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在污水除磷方面受到广泛研究,但其吸附容量偏低、缺乏选择性等缺点仍有待改进。通过两次共沉淀将四氧化三铁(Fe_(3)O_(4))和镧改性镁铁水滑石(La-MgFe-LDH)依次负载到玉米秸秆生物炭(BC_(... 生物炭(BC)由于具备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在污水除磷方面受到广泛研究,但其吸附容量偏低、缺乏选择性等缺点仍有待改进。通过两次共沉淀将四氧化三铁(Fe_(3)O_(4))和镧改性镁铁水滑石(La-MgFe-LDH)依次负载到玉米秸秆生物炭(BC_(m))上,制备出磁性镧改性镁铁水滑石/生物炭复合吸附剂(La-MgFe-LDH/BC_(m)@Fe_(3)O_(4)),并通过静态磷酸盐吸附实验和实际污水除磷实验探究其除磷性能。结果表明,La-MgFe-LDH/BC_(m)@Fe_(3)O_(4)对磷酸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48.75 mg/g,以P计),极快的除磷速度(60 min达到吸附平衡)以及优异的pH(3~11)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La-MgFe-LDH/BC_(m)@Fe_(3)O_(4)对生活污水和二沉池出水中的总磷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复合吸附剂层间的碳酸根与磷酸盐之间的阴离子交换作用以及复合吸附剂中金属离子和磷酸盐之间的表面络合作用是主要除磷机制。La-MgFe-LDH/BC_(m)@Fe_(3)O_(4)具备实际污水除磷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水滑石 磁改性 吸附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黄精多糖的制备、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11
作者 赵新悦 王清玉 +3 位作者 王柏璇 赵庆旭 李大鹏 杨悦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0,共10页
以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为研究对象,在含有冰乙酸和亚硒酸钠的氧化还原体系中,制备得到硒化黄精多糖(selenized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Se),采用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 以黄精多糖(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为研究对象,在含有冰乙酸和亚硒酸钠的氧化还原体系中,制备得到硒化黄精多糖(selenized Polygonatum sibiricum polysaccharides,PSP-Se),采用电感耦合原子发射光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度仪等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分析,同时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对比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PSP-Se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亚硒酸钠添加量1.5 g/g、冰乙酸添加量3.0 mL/g、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2 h,此时PSP-Se硒含量为(6.00±0.20)mg/g。所制备的PSP-Se为球状物,热稳定性提高,粒径为1654 nm,电位绝对值较PSP提高了95.12%。硒化修饰后的PSP基本骨架得到保留,单糖组成上增加了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其他单糖组分的含量也有所改变。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PSP-Se在1131 cm-1和900 cm-1处出现两个新的吸收峰,证明形成亚硒酸酯键,硒化成功。在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中,PSP-Se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PSP(P<0.05),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硒化修饰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设施空间对鱼类福利的影响
12
作者 李文翰 李大鹏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8,共11页
随着设施化水产养殖模式的快速发展,养殖设施中鱼类福利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养殖设施空间大小直接决定了鱼类的活动空间范围,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成为设施养殖的显著特点之一。养殖空间大小以及空间内养殖密度高低对鱼类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 随着设施化水产养殖模式的快速发展,养殖设施中鱼类福利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养殖设施空间大小直接决定了鱼类的活动空间范围,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成为设施养殖的显著特点之一。养殖空间大小以及空间内养殖密度高低对鱼类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学效应,显著影响了鱼类生理、行为、生长等相关福利需求。在进行养殖设施空间设计时,综合考虑养殖空间对鱼类福利的影响,会带来更好的养殖效益。文章阐释了鱼类福利的具体内涵与发展现状,综述了养殖设施空间大小以及空间内鱼类密度对鱼类福利影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关于养殖设施空间对鱼类福利影响的研究关注点,以期为鱼类福利的研究、应用及设施化渔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福利 空间大小 养殖密度 设施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在Pickering乳液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振铎 李冠楠 李大鹏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6-443,共8页
Pickering乳液相比传统乳液,具有卓越的稳定性与可调的渗透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各种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固体颗粒中,纳米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两亲性与高的结晶度和纵横比,在Pickering乳液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Pickering乳液相比传统乳液,具有卓越的稳定性与可调的渗透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各种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固体颗粒中,纳米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两亲性与高的结晶度和纵横比,在Pickering乳液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纳米纤维素的来源与常用的制备方法,以及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与相关的研究进展。通过总结不同来源与制备技术对纳米纤维素结构特征的影响,分析这些结构特征对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并阐述了纳米纤维素所稳定Pickering乳液在食品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以推动乳液功能食品的设计开发与乳液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皮克林乳液 制备技术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皮膳食纤维在面条中应用特性的研究
14
作者 张振铎 李大鹏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216,228,共5页
豌豆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成分和维生素,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这些副产物的利用方式单一。豌豆皮中的大量膳食纤维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效,如降低人体血糖和血脂、改善肠道等。该研究以豌豆皮为研究材料,先对不同粒径大小的豌豆... 豌豆富含膳食纤维、矿物质成分和维生素,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副产物,这些副产物的利用方式单一。豌豆皮中的大量膳食纤维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功效,如降低人体血糖和血脂、改善肠道等。该研究以豌豆皮为研究材料,先对不同粒径大小的豌豆皮膳食纤维的颜色、持水率、持油率和膨胀力进行分析,再研究不同添加量的豌豆皮膳食纤维对面条的蒸煮时间、硬度、拉伸特性、TPA特性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豌豆皮膳食纤维的颜色、持水率、持油率和膨胀力均存在差异;与豌豆皮膳食纤维添加量为0%的面条进行对比,添加了豌豆皮膳食纤维的面条的硬度和拉伸特性均提高,赋予了面条独特的口感和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皮 膳食纤维 面条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种青养鱼生态养殖模式
15
作者 李大鹏 汤蓉 +1 位作者 赵鸿昊 张曦 《科学养鱼》 2024年第2期17-19,共3页
种青养鱼是指在养鱼水体及其周围种植各种青饲料、绿肥,利用其作为养殖鱼的饲料或肥料,结合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的生态养殖技术。此种模式中的“青”指的是青草、蔬菜、作物等绿色植物,“鱼”主要指的是草鱼等草食性鱼。该模式以主养... 种青养鱼是指在养鱼水体及其周围种植各种青饲料、绿肥,利用其作为养殖鱼的饲料或肥料,结合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的生态养殖技术。此种模式中的“青”指的是青草、蔬菜、作物等绿色植物,“鱼”主要指的是草鱼等草食性鱼。该模式以主养草鱼等草食性鱼为主,充分利用了天然饵料的生态性和商品饲料的高效性特点,在保障鱼较快生长的商业基础上,以青饲料代替部分商品饲料提升鱼体免疫力和鱼肉品质,并节约了养殖成本、提升了池塘养殖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饲料 生态养殖技术 养殖成本 草食性鱼 养殖鱼 池塘养殖 生态养殖模式 青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基圆池-池塘耦联式循环水养殖技术
16
作者 李大鹏 汤蓉 +2 位作者 李华诚 谷潇 陈锐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2期21-23,共3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扩张,传统池塘养殖方式面临多项挑战,包括人工成本高、饲料利用率低、养殖水体过度富营养化以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低碳陆地循环水...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扩张,传统池塘养殖方式面临多项挑战,包括人工成本高、饲料利用率低、养殖水体过度富营养化以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对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低碳陆地循环水养殖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陆基圆池-池塘耦联式循环水养殖系统代表了一种集约化、生态友好的养殖新趋势(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人工成本 循环水养殖 生态友好 圆池 饲料利用率 池塘养殖 水产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积分球技术的最佳样本厚度研究及油茶籽油鉴伪
17
作者 龚中良 管金伟 +3 位作者 刘强 李大鹏 郑文峰 胡峰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0,共6页
为减少单积分球技术采集光谱数据过程中的光损失,探索了油茶籽油检测时光损失量最小的样本厚度,并研究在此样本厚度下鉴别掺伪油茶籽油的能力。采用蒙特卡罗(MC)算法模拟单积分球技术下样本的测量,将模拟出的反射率(MR)和透射率(MT)作... 为减少单积分球技术采集光谱数据过程中的光损失,探索了油茶籽油检测时光损失量最小的样本厚度,并研究在此样本厚度下鉴别掺伪油茶籽油的能力。采用蒙特卡罗(MC)算法模拟单积分球技术下样本的测量,将模拟出的反射率(MR)和透射率(MT)作为实际值,单积分球采集的数据作为预测值,将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MRE)和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的样本厚度。按不同掺伪比例制备了230组样本,采集最佳样本厚度的掺伪油茶籽油光谱数据,结合逆向倍增(IAD)算法得到样本的吸收系数(μ_(a))和约化散射系数(μ_(s)′)。将μ_(a)和μ_(s)′经过均值中心化预处理之后,利用Kennard-Stone(K-S)算法以7∶3的比例将样本划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的多分类定性鉴别模型。结果表明:样本厚度为14mm时,MR和MT的MRE和RMSE均相对较小;μ_(a)和μ_(s)′建立的SVM模型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7.10%和95.65%,建立的RF模型鉴别准确率分别为98.55%和97.10%。因此,基于最佳样本厚度下的单积分球技术结合SVM和RF模型,可有效实现油茶籽油的快速鉴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鉴伪 单积分球技术 光学参数 蒙特卡罗算法 样本厚度 定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中文自动问答的注意力交互深度学习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锐 杨凯辉 +2 位作者 王小明 李大鹏 徐友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5-330,共6页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以深度神经网络(DNN)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自动问答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现有网络模型可以提取问题或答案的语义特征,但其一方面忽略了问题与...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飞速发展,以深度神经网络(DNN)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自动问答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现有网络模型可以提取问题或答案的语义特征,但其一方面忽略了问题与答案之间的语义联系,另一方面也不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或答案内部所有字符之间的潜在联系。基于此,提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注意力交互模块,即互注意力交互模块和自注意力交互模块,并设计出一套基于所提注意力交互模块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证明该注意力交互模块的有效性。首先将问题和答案中的每个字符映射成固定长度的向量,分别得到问题和答案对应的字嵌入矩阵;然后将字嵌入矩阵送入注意力交互模块,得到综合考虑问题与答案所有字符之后的字嵌入矩阵,并与之前的字嵌入矩阵相加,送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块,用于提取问题与答案的语义特征;最后得到问题与答案的向量表示并计算两者之间的相似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Top-1准确度较主流深度学习模型最高提升了3.55%,证明了所提注意力交互模块对于改善上述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动问答 深度学习 注意力 字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及多分支特征融合的实时语义分割算法
19
作者 蒋锐 陈儒娜 +2 位作者 王小明 李大鹏 徐友云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100,共10页
为了合理平衡语义分割中的精确度与实时性,基于快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ast-SCNN)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及多分支特征融合的实时语义分割算法模型。该算法模型首先通过注意力模块捕获空间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空间细节信息;然后合... 为了合理平衡语义分割中的精确度与实时性,基于快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ast-SCNN)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及多分支特征融合的实时语义分割算法模型。该算法模型首先通过注意力模块捕获空间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空间细节信息;然后合理设计融合模块,最大化利用各分支信息,实现深层特征与浅层特征更好的融合;最后引入自适应特征增强注意力模块,捕获长距离像素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模型在Cityscapes数据集上获得了71.55%的分割精度,推理速度FPS达到97.6帧/s,模型参数量为1.39 M,验证了该算法所构成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语义分割 通道注意力 空间注意力 特征融合 自适应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RNA共调控网络的植物多酚调节机体活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丹 李大鹏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9,30,共10页
植物多酚是人类膳食中含量最丰富的抗氧化剂之一,它们通过与细胞信号级联反应相互作用、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参与机体活性的调控。此外,多酚已被证明可以影响microRNA(miRNA)的表达。miRNA能参与大多数的细胞分化和稳态过程,在许多... 植物多酚是人类膳食中含量最丰富的抗氧化剂之一,它们通过与细胞信号级联反应相互作用、调节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参与机体活性的调控。此外,多酚已被证明可以影响microRNA(miRNA)的表达。miRNA能参与大多数的细胞分化和稳态过程,在许多病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网络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miRNA控制的相互交织调控网络的理解。作者综述了共表达miRNA在信号网络中的特征和作用模式,以及miRNA与转录因子之间复杂且有序的关系;总结了单一和多个miRNA介导植物多酚参与调节机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炎症和癌症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全面、准确地揭示植物多酚等食品营养与健康因子调控生理功能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机体健康 植物多酚 网络调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