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受体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预后价值分析
1
作者 朱文强 黄杰 +4 位作者 蔡彭 赵红雨 时雪玲 韩秀美 李多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13-17,共5页
目的 探索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受体4(CXCR4)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抽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ESCC患者术后切片共10... 目的 探索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受体4(CXCR4)在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抽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ESCC患者术后切片共10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其中21例患者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两组CXCR4表达情况,分析107例ESC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研究CXCR4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CXCR4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分化程度、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ESCC患者癌组织中CXCR4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XCR4阳性表达患者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侵犯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CXCR4表达水平是ESCC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ESCC患者癌组织中CXCR4阳性表达率升高,CXCR4高表达可能促进ESCC对食管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CXCR4在ESCC中的高表达可能与患者预后较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趋化因子CXC亚家族受体4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MRI/CT在鼻咽癌原发灶靶区勾画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周育夫 张亚军 +7 位作者 孙谦 汪庚明 徐洪波 周燕 李多杰 刘静景 沈学明 江浩 《安徽医学》 2017年第7期837-840,共4页
目的对比PET/CT不同阈值勾画方法及MRI/CT融合图像勾画方法示鼻咽癌肿瘤体积的差异,探讨PET/CT勾画鼻咽癌肿瘤靶区(GTV_()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0例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入组。在MRI/C... 目的对比PET/CT不同阈值勾画方法及MRI/CT融合图像勾画方法示鼻咽癌肿瘤体积的差异,探讨PET/CT勾画鼻咽癌肿瘤靶区(GTV_()最佳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0例病理组织学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入组。在MRI/CT融合图像上勾画获得GTV_(MRI/CT),在PET/CT融合图像上以SUV值为2.5自动勾画得到GTV_(PET2.5),以40%最大标准摄取值自动勾画得到GTV_(PET40%,以50%最大标准摄取值自动勾画得到GTV_(PET50%。线性回归分析各体积之间相关性。结果 GTV_(MRI/CT),GTV_(PET2.5),GTV_(PET40%),GTV_(PET50%)分别为(23.50±15.44)cm^3,(30.72±17.72)cm^3,(23.41±15.08)cm^3,(19.12±13.26)cm^3。GTV_(PET2.5)大于GTV_(PET40%)和GTV_(MRI/CT(P<0.05)),GTV_(PET40%)大于GTV_(PET50%(P<0.05)),GTV_(PET50%小于GTV_(MRI/CT(P<0.05),GTV_(PET40%与GTV_(MRI/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TV_(MRI/CT与GTV_(PET2.5)、GTV_(PET40%)、GTV_(PET50%)密切相关(r=0.978、0.991、0.990,P<0.05)。结论采用40%最大标准摄取值自动勾画肿瘤靶区是临床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肿瘤体积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计算机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勾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SCC-Ag、VEGF、CA125水平变化与化疗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昊辰 +4 位作者 胡家琳 魏丽 张慧慧 李多杰 张力元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紫杉醇联... 目的:探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TP)新辅助化疗方案,依据RECIST1.1版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将其分为化疗敏感组(103例)和化疗不敏感组(50例),比较2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CC-Ag、VEGF、CA125水平变化。依据化疗后患者血清SCC-Ag、VEGF、CA125下降百分比分为<40%组、40%~60%组和>60%组,比较患者肿瘤直径变化情况及化疗反应率。分析血清SCC-Ag、VEGF、CA125下降百分比与TP方案化疗的敏感性。结果:1、2、3周期化疗后,血清SCC-Ag、VEGF、CA125水平均下降(P<0.05);化疗敏感组化疗前血清SCC-Ag、VEGF、CA125水平高于化疗不敏感组,化疗后低于化疗不敏感组(P<0.05);NACT有效率为67.32%(103/153);<40%、40%~60%和>60%3组所对应的肿瘤直径变化值与化疗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患者血清SCC-Ag、VEGF、CA125下降百分比与化疗敏感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血清SCC-Ag、VEGF、CA125水平变化与其化疗敏感性呈正相关。NACT后SCC-Ag、VEGF、CA125水平下降幅度越大,肿瘤直径减少越多,化疗反应率及化疗敏感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新辅助化疗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周期素结合蛋白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
4
作者 营巧玲 刘子璇 +2 位作者 代高辉 李多杰 殷红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62-1268,共7页
目的 探究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acyBP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30例新鲜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组CacyB... 目的 探究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acyBP对食管癌TE-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30例新鲜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组CacyBP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同时收集90例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和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蜡块,免疫组化检测CacyBP表达情况,并分析CacyBP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人源食管鳞状细胞癌TE-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转染空载体组(si-NC组)、转染siRNA CacyBP干扰片段组(si-CacyBP组),qRT-PCR验证转染效率。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TE-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Slug)蛋白表达量情况。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CacyBP表达量明显比癌旁正常组织高(P<0.05),且CacyBP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control组及si-NC组相比,si-CacyBP组TE-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Slug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 CacyBP在食管癌中表达显著升高,敲低CacyBP表达抑制TE-1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这可能与CacyBP调控EMT通路蛋白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yBP 食管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E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兴安盟某铅锌矿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多杰 孙厚云 +4 位作者 卫晓锋 黄行凯 陈自然 郭颖超 《矿产勘查》 2021年第4期1030-1039,共10页
以大兴安岭中南段农牧交错带一废弃铅锌矿为例,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样品,综合运用多种统计方法,结合典型剖面深浅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分析阐述了矿区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价了矿区重金属累积程度和潜... 以大兴安岭中南段农牧交错带一废弃铅锌矿为例,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样品,综合运用多种统计方法,结合典型剖面深浅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分析阐述了矿区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价了矿区重金属累积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对重金属来源和迁移转化驱动因子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特征累积污染元素为Cd、Zn、Pb和As,超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比例分别为53.62%、46.38%、44.93%和37.68%。重金属地累积程度由强至弱依次为:Cd>Zn>Pb>As>Cu>Cr>Ni>Hg,地累积程度达中等—强累积以上水平Cd、Zn、Pb和As样品占比分别为44.93%、39.13%、20.09%和14.96%,Cu、Cr、Ni和Hg元素累积程度较低。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总体属中度水平,7.25%土壤样品点达高风险水平。矿区重金属高值区主要位于矿山构筑物周边和尾矿库下风向,重金属垂向迁移深度有限,空间迁移分布主要受风力作用驱动,土壤Cd、Zn、Pb、As和Cu元素来源于成土母岩风化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其它元素受人为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研究表明,矿区土壤重金属来源及迁移主要为原生地质环境影响,还与人类采选矿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中南段 矿山环境影响评价 土壤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黑山钒钛磁铁矿矿集区土壤重金属空间结构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陈自然 孙厚云 +4 位作者 卫晓锋 黄行凯 李多杰 张晓敏 郭颖超 《矿产勘查》 2021年第4期1019-1029,共11页
矿区土壤重金属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对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壤环境保护、修复以及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承德市隆化县韩麻营镇黑山钒钛磁铁矿所在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验证矿区周围土壤... 矿区土壤重金属来源、空间分布特征对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壤环境保护、修复以及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承德市隆化县韩麻营镇黑山钒钛磁铁矿所在小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验证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生态环境风险做了全面评价,利用变异函数、相关性分析、金属元素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明确了研究区重金属来源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Mn、Ti、V、Zn、Co、Cu、Mo、Cd和SOM的平均含量均高于河北省背景值;重金属元素As、Cr、Ni、Sb、Pb的平均含量均略低于河北省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十分均匀。研究区大量土壤重金属元素为轻度污染,少量为中度污染,只在极少量的局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Ti、Cu、Co、Hg、Cr显示出重污染特性。研究区整体处于较清洁水平,并且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高值点主要分布在矿区周围和人类活动区域,钒钛磁铁矿矿区及其伴生矿物和人类生产活动对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布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污染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 钒钛磁铁矿 承德 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承德中部富锶地下水与地质建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贾凤超 卫晓锋 +4 位作者 张竞 孙厚云 李多杰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2期2757-2764,共8页
承德中部地区富锶地下水分布较广,本次工作在不同地质建造区采集水样62件,土壤和岩石样品143件,水样中锶含量介于0.11~2.32 mg/L之间,其中锶含量≥0.40 mg/L、达到富锶地下水界限含量的水点共有46个,占全部水点的74.19%。pH为7.16~8.39... 承德中部地区富锶地下水分布较广,本次工作在不同地质建造区采集水样62件,土壤和岩石样品143件,水样中锶含量介于0.11~2.32 mg/L之间,其中锶含量≥0.40 mg/L、达到富锶地下水界限含量的水点共有46个,占全部水点的74.19%。pH为7.16~8.39,属于中性-弱碱性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HCO3·SO4-Ca型,水体中Sr2+与其他主要离子成分相关性较好,均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碎屑岩建造中地下水Sr2+含量最高,平均值0.75 mg/L,在变质岩建造中地下水Sr^2+含量平均值0.51mg/L,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地下水Sr2+含量平均值0.55 mg/L,火山岩建造中地下水Sr2+含量最低,平均值0.43 mg/L。不同地质建造岩石中的锶含量差异较大,变质岩建造中锶含量最高,平均含量499.94 mg/kg,其次为碎屑岩建造,锶含量平均值为490.77 mg/kg,火山岩建造中锶含量最低,平均值为373.19 mg/kg。地下水中锶元素主要来源于基岩,二者锶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碎屑岩建造及其水体中锶含量均较高,火山岩建造及其水体中含量最低,相比火山岩和变质岩建造,碎屑岩类建造中锶元素更易于向地下水中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锶地下水 地质建造 水化学 承德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承德中部伊逊河红旗地区土壤生源要素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厚云 卫晓锋 +5 位作者 张晓敏 贾凤超 李多杰 刘卫 陈自然 《矿产勘查》 2021年第4期1008-1018,共11页
土壤生源要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对指导土壤肥力调控,优化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承德市伊逊河红旗周边地区为例,采集不同深度和典型剖面土壤样品,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地统计半方差函数模型和冗余分析等方法,论述了研究区土壤生源... 土壤生源要素的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对指导土壤肥力调控,优化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承德市伊逊河红旗周边地区为例,采集不同深度和典型剖面土壤样品,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地统计半方差函数模型和冗余分析等方法,论述了研究区土壤生源要素碳、氮、磷和钾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TN含量平均为848.74 mg/kg,总体较为缺乏;土壤Corg平均含量为1.35%,总体属中度水平;TP和TK含量相对丰富。TN、Corg、TP和TK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属较丰富以上水平的样品占比分别为7.71%、26.18%、35.08%和77.85%。深层土壤TN和TP含量显著低于表层土壤,垂向分布上TN和TP含量总体呈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TK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TP和TK空间分异以结构性变异为主,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TN和Corg分布具有中度的自相关性,空间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控制,也受农业活动等人为因素影响;土壤TP空间分布受成土母质和矿业活动因素共同影响,土壤TK空间分布则主要受成土母质自然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源要素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伊逊河 承德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1∶5万滦河幅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卫晓锋 +4 位作者 刘卫 张晓敏 孙厚云 贾凤超 李多杰 《矿产勘查》 2021年第4期1040-1048,共9页
在河北省承德市选择重点工作区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基于承德市1∶5万滦河幅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和养分元素数据,在土地利用类型三调图斑上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 在河北省承德市选择重点工作区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基于承德市1∶5万滦河幅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和养分元素数据,在土地利用类型三调图斑上根据《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DZ/T 0295—2016)对该地区土壤进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综合等级以中等(三等)为主,总面积约为219.51 km^(2),占图幅面积的54.52%;微量元素方面圈定锌元素为一等(丰富)的土地面积为143.41 km^(2),占图幅总面积的35.62%;锰元素为一等(丰富)的土地面积为185.45 km^(2),占图幅总面积的46.06%;硒元素为一等(丰富)的土地面积为6.64 km^(2),占图幅总面积的1.65%。土壤环境综合等级以轻度污染(三等)为主,总面积为185.04 km^(2),占图幅面积的45.96%。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主要以四等(差等)为主,总面积约为186.23 km^(2),占图幅面积的46.36%。根据研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所在地方政府履行土地资源管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实施土壤环境保护、支撑脱贫攻坚等管理职能提供科学依据,为提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成果的利用程度及成果转化提供借鉴,对丰富和完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土壤重金属 地球化学评价 承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因素对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蒋蝶 韩秀美 +4 位作者 陶杰 王睿朋 朱超莽 李多杰 殷红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6期711-718,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晚期结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2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二分类多因素回归分析研...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晚期结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3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2例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二分类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影响pCR的临床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进一步验证部分指标预测pCR的准确性。结果122例入组患者中,27例(22.13%)实现pCR反应。单因素分析显示壁外静脉侵犯、治疗前癌胚抗原、神经侵犯、血管淋巴浸润、环绕肠管、肿瘤长径与pCR有统计学相关性。Hosmerle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显著性为0.168。对MRI测量的肿瘤纵向长度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706,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59.3%,最佳截断值为1.65 cm;癌胚抗原pCR预测的AUC为0.632,敏感度为42.1%,特异度为88.9%,最佳截断值为4.955 ng/mL。多因素结果显示,血管淋巴浸润、环绕肠管、肿瘤长径是pC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血管淋巴浸润、环绕肠管和肿瘤长径可能是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pCR的重要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结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病理完全缓解 肿瘤消退等级 癌胚抗原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