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分布多样性对锂电池SOC预测的泛化影响
1
作者 何林 刘江岩 +2 位作者 刘彬 李夔宁 代帅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7-1687,共11页
数据驱动模型预测荷电状态(SOC)依赖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在应用于实际使用场景下的分布多样的锂电池组数据时会出现预测的准确性不稳定即泛化能力差的情况,限制了模型的实际应用。研究实际场景下的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多样性对SOC预测模型的... 数据驱动模型预测荷电状态(SOC)依赖高质量的实验数据,在应用于实际使用场景下的分布多样的锂电池组数据时会出现预测的准确性不稳定即泛化能力差的情况,限制了模型的实际应用。研究实际场景下的大规模数据的分布多样性对SOC预测模型的泛化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32个锂电池组的实际运行数据集进行研究,采用经典算法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策略结合来预测多步SOC,对每份数据分别建立模型进行SOC预测,研究了不同算法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数据分布多样性对模型的泛化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大规模的锂电池组数据,LR-MIMO模型训练精度普遍优于RF-MIMO、KNN-MIMO、LSTM-MIMO模型,其预测未来0.5 h的SOC的R^(2)一般在0.98及以上,MAPE基本低于0.05。与其他模型相比,LR-MIMO模型有优秀的预测性能,预测其他数据集的R^(2)基本在0.95以上。而KNN-MIMO模型的预测精度与RF-MIMO模型相当,R^(2)大致在0.7以上,LSTM-MIMO模型的预测性能因数据集不同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当数据满足SOC与电压的相关系数≥0.9、SOC和电压分布范围广、核密度曲线呈左偏趋势、分布较均匀时,可使模型训练精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数据驱动 分布多样性 泛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变蓄冷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夔宁 郭宁宁 王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88,共2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三元复合相变蓄冷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量物质的性能,测得相变材料相变温度为-14℃,相变潜热为172J/g。主要成分是丙三醇、乙酸钠和水,原材料价格便宜且易购得,可以大规模应用于冷库冷藏、低温物流等领域。
关键词 储能技术 相变材料 试验 乙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相变材料导热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夔宁 郭宁宁 王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50,共5页
储能系统中由于部分相变材料存在热导率低的问题,使系统的传热性能变差,储能和释能时间增加,进而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效能。研究者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提高相变材料热导率... 储能系统中由于部分相变材料存在热导率低的问题,使系统的传热性能变差,储能和释能时间增加,进而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效能。研究者们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在提高相变材料热导率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介绍了四种主要的强化方法,分别是加入金属颗粒、碳纤维、膨胀石墨和纳米粒子,并探讨了今后提高相变材料热导率工作的研究重点,提出碳纤维和纳米粒子两种物质强化传热的性能优越,加强这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热导率 综述 相变材料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富镍锂离子电池产热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夔宁 谢运成 +2 位作者 谢翌 白庆华 郑锦涛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3-1162,共10页
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会影响其温度和电化学性能,并极大地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分析电池在放电过程的热特性变化规律及产热机制,评估电池内部不同性质的产热对温度变化的相互作用,对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起到... 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会影响其温度和电化学性能,并极大地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分析电池在放电过程的热特性变化规律及产热机制,评估电池内部不同性质的产热对温度变化的相互作用,对于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工作以富镍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动态参数响应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在0℃和40℃环境温度下分别进行了0.3 C、1 C放电与温升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耦合模型具有较好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能够准确地分析电池热特性。基于验证后的模型,研究了富镍锂离子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环境温度、换热环境下的温升特性,并进一步分析了电池内部生热机理及发热特性。结果表明:放电倍率的增大使得电池的总产热量迅速增大,同时加剧了电池内部的温度不均匀性,正负极熵热系数较大的差异性使得正极区域产热较大而负极产热较为平缓。研究结果能够为锂离子电池的热性能评估和电池组的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镍三元锂 电化学热耦合 温升特性 产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倍率放电工况下48 V软包电池包的热管理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夔宁 何铖 +2 位作者 谢翌 刘彬 邓莎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9-688,共10页
近年来,作为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过渡产品,48 V轻混动力汽车频繁出现在人们眼前。48 V电池包能够带动更大功率的车载系统,正常使用过程中也极易出现大倍率放电的情况。为了使其在较高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高效运行,需要将电池温度控制在45℃以... 近年来,作为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过渡产品,48 V轻混动力汽车频繁出现在人们眼前。48 V电池包能够带动更大功率的车载系统,正常使用过程中也极易出现大倍率放电的情况。为了使其在较高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高效运行,需要将电池温度控制在45℃以下,电池包的热管理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磷酸铁锂软包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结合试验的方式,研究电池产热的机理,通过多个工况下的电池单体内阻及电动势温升系数测试实验,结合机器学习多项式回归的数据处理方式,在探明电池温度分布特性的同时,得到较为完善的电池产热模型。由于软包电池的结构特性及导热性能,电池产热导出难度较大。本文结合铝、热管及石墨烯材料设计了48 V软包电池包散热结构,通过仿真的手段揭示电池包的温度演变规律,探索散热结构对电池温度控制的作用机制。该电池包散热结构能够将电池温度控制在45℃以下,将电池单体及电池包的温差控制在2℃以内,保证整个电池包能在大倍率放电工况下安全高效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8 V软包电池包 产热模型 机器学习 电池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调温度传感器位置及控制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夔宁 廖强 +1 位作者 吕妮娜 李庆岷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02-1004,共3页
以某款微型汽车为对象,对空调蒸发器表面结霜对制冷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温度传感器位置和控制参数(切断/接通温度)进行了优化。汽车环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空调各出风口平均温度降低了1.7-2.7℃,压缩机的切断次数降低了79%,提... 以某款微型汽车为对象,对空调蒸发器表面结霜对制冷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温度传感器位置和控制参数(切断/接通温度)进行了优化。汽车环境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空调各出风口平均温度降低了1.7-2.7℃,压缩机的切断次数降低了79%,提高了车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温度传感器 切断/接通温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CO_2冷藏车制冷系统的毛细管长度与厢体冷负荷匹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夔宁 童明伟 严嘉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1,共5页
分析了绿色制冷剂———液体CO2 在毛细管中的流动特征 ,对液体CO2 在外径为 2 .1 8mm、内径为 1 .2 0mm ,在一定进、出口压力下 ,对不同长度、不同曲直程度的毛细管内的质量流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对制冷系统中使用了毛细管的冷藏车... 分析了绿色制冷剂———液体CO2 在毛细管中的流动特征 ,对液体CO2 在外径为 2 .1 8mm、内径为 1 .2 0mm ,在一定进、出口压力下 ,对不同长度、不同曲直程度的毛细管内的质量流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同时对制冷系统中使用了毛细管的冷藏车的保温性能进行了测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制冷剂 冷藏车 毛细管长度 冷负荷 流动特征 质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怠速工况下轿车乘员舱热负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夔宁 李进 +1 位作者 郭军峰 刘彬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5,共5页
基于车体围护结构稳态热平衡方程,考虑车体外表面对外辐射散热,得到怠速工况下围护结构以及玻璃外表面的温度。然后,通过实验测试发动机舱和后备箱的壁面温度以及乘员舱怠速时的漏风量,从而得出了完整的怠速整车热负荷计算模型。最后,... 基于车体围护结构稳态热平衡方程,考虑车体外表面对外辐射散热,得到怠速工况下围护结构以及玻璃外表面的温度。然后,通过实验测试发动机舱和后备箱的壁面温度以及乘员舱怠速时的漏风量,从而得出了完整的怠速整车热负荷计算模型。最后,将目标车型在怠速的情况下用模型计算出的负荷值与在环境模拟实验室中测试出的实验值进行了对比,误差在±8%以内。结果表明,提出的怠速的热负荷计算模型合理准确,能够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轿车乘员舱 怠速 漏风量 热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低温复合加热策略及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夔宁 王靖鸿 +3 位作者 谢翌 刘彬 刘江岩 刘召婷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91-3199,共9页
电动汽车因为节能环保和能量转化效率高等特性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低温下,作为动力来源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功率和容量等性能严重衰减,影响着电动汽车在北方极寒地区的发展和普及。因此,如何在低温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可靠、高效、安全... 电动汽车因为节能环保和能量转化效率高等特性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低温下,作为动力来源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功率和容量等性能严重衰减,影响着电动汽车在北方极寒地区的发展和普及。因此,如何在低温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可靠、高效、安全地低温加热显得尤为重要。以三元锂方块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低温特性,得出了电池电特性和热特性参数。建立单体电池低温电热耦合模型,通过神经网络方法拟合实验数据,得到电池低温加热仿真模型。通过电池不同工况下的温升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电池多段恒流复合加热方法,建立了电池老化、加热时间、容量收益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模型,揭示了电池老化、加热时间和容量收益之间的关系,得到了评价加权权重矩阵。利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和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得到单体电池平衡加热策略,探究了电池不同初始状态对优化目标的影响规律。根据电池的不同初始状态以平衡加热策略为基础建立了单体电池加热电流数据库。电池初始温度为-20℃时,加热到10℃,所需加热时间为253 s,容量收益为4.72 Ah,电池老化为0.482‱,峰值功率收益为1104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电热耦合模型 复合加热方法 加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热-老化耦合模型的自适应多段恒流充电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夔宁 张宏济 +1 位作者 谢翌 傅春耘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23-1329,共7页
基于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热网络法以及老化模型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电-热-老化耦合的多状态联合估计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阶数自适应的多段恒流充电策略.通过构建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的帕累托边界曲线,得到了电池最短充电时间(β=1... 基于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热网络法以及老化模型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的电-热-老化耦合的多状态联合估计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阶数自适应的多段恒流充电策略.通过构建充电时间-电池寿命的帕累托边界曲线,得到了电池最短充电时间(β=1)、最小老化(β=0)及平衡(β=0. 02)充电三种充电策略,并与CC-CV充电策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最短时间充电与2C CC-CV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最小老化充电与0. 1C CC-CV充电的老化损失都很小,但前者缩短了61. 7%的充电时间.平衡充电策略相比于最小老化策略,仅牺牲0. 06%SOH,缩短71. 19%的充电时间.相比于0. 5C CC-CV充电策略,平衡充电策略的充电时间减少了4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热-老化耦合模型 自适应多段恒流 粒子群优化算法 帕累托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夔宁 邝锡金 +2 位作者 荣正壁 李京苑 谢翌 《制冷与空调》 2020年第5期60-70,共11页
电动汽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汽车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极端的气候和驾驶条件下电池性能恶化,在低温环境下热泵系统效率急剧下降以及车外换热器的除霜问题等等。因此,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 电动汽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实际应用中,电动汽车仍然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极端的气候和驾驶条件下电池性能恶化,在低温环境下热泵系统效率急剧下降以及车外换热器的除霜问题等等。因此,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是解决电动汽车实际应用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成果,从基本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热泵空调到集成热管理系统,对现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未来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对于今后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热管理系统 电池热管理 热泵空调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分析的电动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热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夔宁 邓廷婷 +2 位作者 谢翌 吴存学 王平忠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8期9-13,共5页
为使能量损失最小,从热力学的角度对电动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热管理系统的串联构型和并联构型进行熵分析,得到系统的有效能损失和不可逆度,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两种构型的系统不可逆度与车速、冷却液流量和空气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 为使能量损失最小,从热力学的角度对电动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热管理系统的串联构型和并联构型进行熵分析,得到系统的有效能损失和不可逆度,并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两种构型的系统不可逆度与车速、冷却液流量和空气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构型的系统不可逆度随冷却液流量和空气流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并联构型在低车速下较串联构型具有优势,但随着车速增加,串联构型将更具有优势且占优势的车速区间更大。最后,以不可逆度最小为目标,对每一车速工况进行最优冷却液流量和空气流量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机及电机控制器 热管理系统 熵分析 不可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库维护结构保温缺陷的红外检测技术
13
作者 李夔宁 王贺 郭宁宁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67-670,共4页
介绍了红外成像法在冷库保温缺陷中的检测原理,以Matlab为平台对红外图片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及自适应滤波和中值滤波处理,从而直观的反应出冷库缺陷位置和大小,最后对跑冷区的温度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红外热像仪可以方便直... 介绍了红外成像法在冷库保温缺陷中的检测原理,以Matlab为平台对红外图片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及自适应滤波和中值滤波处理,从而直观的反应出冷库缺陷位置和大小,最后对跑冷区的温度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红外热像仪可以方便直观的检测出冷库保温隔热缺陷,对冷库维护结构保温性能检测和后期维护管理具有一定现实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MATLAB 直方图均衡化 数值分析 红外热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液体CO_2冷藏车的运行经济性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严嘉 童明伟 李夔宁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液体CO2 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冷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冷藏运输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液体CO2 冷藏车与机械式、冷板冷藏车相比 ,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环保性能上都有较大的优势。对以上三种冷藏方式从初投资、设备折旧和维修费以及能耗费几... 以液体CO2 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冷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冷藏运输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液体CO2 冷藏车与机械式、冷板冷藏车相比 ,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环保性能上都有较大的优势。对以上三种冷藏方式从初投资、设备折旧和维修费以及能耗费几个方面进行了运行经济性分析 ,得出机械冷藏车的制冷费用比液体CO2 冷藏车的高4 2 % ;冷板式的制冷费用比液体CO2 式高 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二氧化碳冷藏车 运行经济性 机械冷藏车 制冷费用 制冷系统 气调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平板热管的电池热管理实验及仿真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彬 胡子强 +2 位作者 李夔宁 谢翌 郑锦涛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64-1373,共10页
热特性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电池以较高倍率进行充放电时,热量聚集使温度迅速上升,影响电池性能,甚至会产生燃烧或爆炸。本工作搭建了一种基于大平板热管的高效高均温性电池散热模型。电池组置于大平板热管上,底部辅... 热特性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电池以较高倍率进行充放电时,热量聚集使温度迅速上升,影响电池性能,甚至会产生燃烧或爆炸。本工作搭建了一种基于大平板热管的高效高均温性电池散热模型。电池组置于大平板热管上,底部辅以风冷散热,在不同工况下对电池表面平均温度及最大温差进行数值计算,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热管理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为20℃、冷却风速为5 m/s、以1 C放电至截止电压时,电池组平均温度为38℃,最大温差为1.9℃;在大平板热管散热端适量布置翅片可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法 大平板热管 均温性 风冷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掠角对车用轴流式冷却风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翌 许孟陶 +1 位作者 李夔宁 郑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2-868,共7页
建立了某车用冷却风扇不同前掠角参数化模型,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其流动进行了仿真,研究了不同风扇转速下,前掠角对冷却风扇流动、风量以及阻力矩的影响.在压力分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风扇前掠角的增加,相同的转速下,风... 建立了某车用冷却风扇不同前掠角参数化模型,并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其流动进行了仿真,研究了不同风扇转速下,前掠角对冷却风扇流动、风量以及阻力矩的影响.在压力分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风扇前掠角的增加,相同的转速下,风扇叶栅入口处,空气的平均压力不断升高,叶栅流道内,相邻叶片间升力面和吸力面间的压力梯度逐渐减小,同一叶片升力面同吸力面间的压差逐渐降低.在速度分布方面,随着前掠角的增加,相同的转速下,风扇叶栅入口处,空气的流速逐渐减小,叶栅流道内,空气速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在风扇性能方面,随着前掠角的增加,相同的转速下,风扇风量逐渐减小,风扇阻力矩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风扇 前掠角 风扇转速 风扇风量 风扇阻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的冷却风扇风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翌 郑彪 +1 位作者 陈刚 李夔宁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3,98,共7页
将风力机经典叶素-动量理论应用于车用轴流式冷却风扇,建立了冷却风扇几何参数、风扇转速与风量的关系理论模型.该模型根据冷却风扇与风力机能量转换的差异,对经典叶素-动量在叶素载荷方向、出入口边界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修正.随后,基于... 将风力机经典叶素-动量理论应用于车用轴流式冷却风扇,建立了冷却风扇几何参数、风扇转速与风量的关系理论模型.该模型根据冷却风扇与风力机能量转换的差异,对经典叶素-动量在叶素载荷方向、出入口边界条件等方面进行了修正.随后,基于实验测量和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风扇风量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风扇风量的理论计算方法不仅能够反映风量随风扇转速的变化规律,且具备较高的计算精度.在该模型中,理论算法与实验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 57%,与计算流体力学所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 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风扇 风量 叶素-动量理论 理论算法及其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压缩机涡旋型线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彬 王旭阳 +4 位作者 李夔宁 王幼铭 金广礴 谢翌 谢运成 《制冷与空调》 2020年第3期77-83,91,共8页
涡旋压缩机作为第三代容积式压缩机,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噪声低、结构紧凑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与气体压缩等方面。由于涡旋压缩机的寿命、加工性能、效率和功耗等都受到涡旋型线的制约,所以涡旋型线的研究是开展涡旋压缩... 涡旋压缩机作为第三代容积式压缩机,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噪声低、结构紧凑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与气体压缩等方面。由于涡旋压缩机的寿命、加工性能、效率和功耗等都受到涡旋型线的制约,所以涡旋型线的研究是开展涡旋压缩机其他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型线类型和型线修正两个方面出发,对现有涡旋型线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并对未来涡旋型线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对于今后涡旋压缩机型线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涡旋型线 型线类型 型线修正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分类的冷水机组故障诊断 被引量:11
19
作者 石大亮 刘江岩 +1 位作者 李夔宁 刘彬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5,共10页
鉴于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多以黑箱模型为主,诊断过程和结果难以解释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分类的冷水机组故障诊断和故障作用机理解释的方法,在保证较好故障诊断精度的前提下,利用故障诊断模型中的规则库对诊断过... 鉴于现有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多以黑箱模型为主,诊断过程和结果难以解释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关联规则分类的冷水机组故障诊断和故障作用机理解释的方法,在保证较好故障诊断精度的前提下,利用故障诊断模型中的规则库对诊断过程进行逆向分析,解析故障作用机理和模型的诊断过程,提升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的可靠性。通过ASHRAE研究项目1043的实验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关联规则分类的冷水机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7种典型冷水机组故障,平均故障诊断准确率高达90.84%。此外,提取的规则能够较好地吻合制冷原理及热力学相关知识,可用于故障作用机理分析与故障诊断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冷水机组 关联规则 知识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多步预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秋月 刘江岩 +3 位作者 何林 张青 谢翌 李夔宁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4期586-596,共11页
先进电池管理技术依赖于对未来一段时间荷电状态变化的预测,难点在于误差积累和时间依赖性降低引起的预测精度下降。提出采用机器学习结合多步预测策略来提升荷电状态多步预测精度,利用实际锂电池数据研究了不同多步预测策略的效果。结... 先进电池管理技术依赖于对未来一段时间荷电状态变化的预测,难点在于误差积累和时间依赖性降低引起的预测精度下降。提出采用机器学习结合多步预测策略来提升荷电状态多步预测精度,利用实际锂电池数据研究了不同多步预测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实际锂电池荷电状态预测在充电过程中具有显著线性特性,放电过程表现出非线性特性。预测步长为15个时,LR模型、KNN模型、RF模型的MAPE均低于6%,R^(2)均大于0.90。线性回归结合MIMO策略具有最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机器学习 多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