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炭负载高分散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Cr(Ⅵ)
1
作者 吴涵 李士凤 +1 位作者 王海博 姚淑华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7-523,共7页
采用热解法制备了多孔炭负载高分散纳米零价铁(PCM-nZVI),并将其用于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去除。表征结果显示:PCM-nZVI呈球状,为空心结构,含有大量孔腔,nZVI分散分布在多孔炭的表面或孔道内,比表面积为222.80 m^(2)/g。Cr(Ⅵ)去除率随P... 采用热解法制备了多孔炭负载高分散纳米零价铁(PCM-nZVI),并将其用于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去除。表征结果显示:PCM-nZVI呈球状,为空心结构,含有大量孔腔,nZVI分散分布在多孔炭的表面或孔道内,比表面积为222.80 m^(2)/g。Cr(Ⅵ)去除率随PCM-nZVI加入量的增大而升高,随pH(2.0~9.0)的升高而降低;在初始pH 4.0、重铬酸钾质量浓度10 mg/L、PCM-nZVI加入量1.0 g/L的条件下,吸附400 min后,Cr(Ⅵ)去除率接近100%。5次循环实验后,PCM-nZVI对Cr(Ⅵ)的去除率降至74.4%。PCM-nZVI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25℃时,PCM-n ZVI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为87.32 mg/g;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酸性条件下,PCM-nZVI中的nZVI能将Cr(Ⅵ)还原为Cr(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多孔炭 Cr(Ⅵ) 还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士凤 谭哲 +3 位作者 申延明 刘东斌 樊丽辉 白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7-1391,1396,共6页
水合物法溶液分离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本文概述了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指出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优缺点。重点回顾了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果汁浓缩、生化分离等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尽管水合物海水淡化已... 水合物法溶液分离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技术。本文概述了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指出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优缺点。重点回顾了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在海水淡化、废水处理、果汁浓缩、生化分离等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尽管水合物海水淡化已经有工业化的报道,但是水合物生成压力较高,分离过程能耗较大,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合物法废水处理仅局限于制浆废水回收方面;水合物果汁浓缩以及生化分离方面的研究表明水合物法对于高附加值产品分离十分有效。分析表明,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在上述应用过程中存在水合物生成压力大、水合物结晶夹带浓缩液等问题,指出未来水合物溶液分离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寻找更加有效的水合物生成气体以及在高附加值产品分离回收过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分离 水溶液 脱盐 果汁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水合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士凤 樊栓狮 +1 位作者 王金渠 郎雪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1-744,754,共5页
CO2水合分离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根据CO2排放工艺,CO2水合分离可分为燃后分离和燃前分离。文章论述了CO2水合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工艺流程与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CO2水合分离的优缺点,并展望了CO2水合分离技术的研究... CO2水合分离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根据CO2排放工艺,CO2水合分离可分为燃后分离和燃前分离。文章论述了CO2水合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工艺流程与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CO2水合分离的优缺点,并展望了CO2水合分离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水合物 分离 燃后 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插层MgAl水滑石对水溶液中Zn^(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申延明 张僖 +3 位作者 赵晓蕾 刘东斌 樊丽辉 李士凤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00-2308,共9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得柠檬酸插层Mg Al水滑石吸附剂,对吸附剂进行XRD、IR、SEM和BET表征,考察制备的吸附剂对溶液中Zn2+的吸附能力,探讨吸附剂投加量、Zn2+溶液浓度、p H以及吸附温度对Zn2+吸附率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的研究...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得柠檬酸插层Mg Al水滑石吸附剂,对吸附剂进行XRD、IR、SEM和BET表征,考察制备的吸附剂对溶液中Zn2+的吸附能力,探讨吸附剂投加量、Zn2+溶液浓度、p H以及吸附温度对Zn2+吸附率的影响,并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条件对Zn2+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适宜的水滑石投加量为2~3 g/L,p H以弱酸性为宜,对于Zn2+浓度不超过80 mg/L的溶液,室温下Zn2+吸附率在60%以上,而高温有利于提高Zn2+吸附率。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曲线可用R-P模型来描述。吸附过程能够自发进行,为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水处理 吸附 重金属 Zn2+ 柠檬酸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苯酚 被引量:27
5
作者 姚淑华 马锡春 李士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166-4172,共7页
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高粱秸秆生物炭(S-BC)作为催化剂研究其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苯酚的效果.对影响降解的因素(包括PS浓度、S-BC质量浓度、初始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进行探讨,同时研究了生物炭的重复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BC/PS体... 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高粱秸秆生物炭(S-BC)作为催化剂研究其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苯酚的效果.对影响降解的因素(包括PS浓度、S-BC质量浓度、初始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进行探讨,同时研究了生物炭的重复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BC/PS体系对苯酚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单一S-BC和PS体系.在n(PS):n(phenol)为50:1,S-BC质量浓度为1.5g/L,pH值为11的条件下,15h内苯酚的去除率高达99.7%;自由基清除剂(叔丁醇(TBA),甲醇(MeOH))测定×OH和SO_4^-×是苯酚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S-BC重复使用4次时对苯酚的去除率仍能达到100%.综上所述,生物炭可作为一种高效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降解 活化 过硫酸盐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蜂窝状多孔膜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申延明 刘东斌 +2 位作者 李士凤 樊丽辉 刘雅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48-1552,共5页
以线性聚苯乙烯(PS)为膜材料,采用Breath Figures法制备了高度规整的蜂窝状结构多孔膜。研究了溶液浓度、环境湿度、气体吹扫速度及不同溶剂对多孔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苯和二氯甲烷,氯仿作为溶剂因其挥发度适宜,PS浓度在20~8... 以线性聚苯乙烯(PS)为膜材料,采用Breath Figures法制备了高度规整的蜂窝状结构多孔膜。研究了溶液浓度、环境湿度、气体吹扫速度及不同溶剂对多孔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苯和二氯甲烷,氯仿作为溶剂因其挥发度适宜,PS浓度在20~80mg/mL的铸膜溶液可形成规整的蜂窝状结构多孔膜,且膜孔分布均匀、大小均一;制膜的湿度需高于环境湿度,但随着湿度的增加孔径增大;气体吹扫速度可在400~1000mL/min范围,但吹扫速度较大时孔径略有降低。该膜可作为固定诸如辣根过氧化酶等活性酶的载体,用于酶催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膜 蜂窝状 BREATH Figures法 聚苯乙烯 图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Fe(Ⅲ)对砷与不同分子量腐植酸络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姚淑华 雍玉玲 +3 位作者 李士凤 王海博 吕洪涛 石中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0-4657,共8页
以腐植酸(HA)代表天然有机质,采用平衡透析和超滤的方法研究铁离子(Fe(Ⅱ)、Fe(Ⅲ))对不同分子量HA与砷离子(As(V)、As(Ⅲ))络合作用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络合特征.结果发现,Fe(Ⅱ)和Fe(Ⅲ)均能增强HA络合As能力,且对As(V... 以腐植酸(HA)代表天然有机质,采用平衡透析和超滤的方法研究铁离子(Fe(Ⅱ)、Fe(Ⅲ))对不同分子量HA与砷离子(As(V)、As(Ⅲ))络合作用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络合特征.结果发现,Fe(Ⅱ)和Fe(Ⅲ)均能增强HA络合As能力,且对As(V)络合能力的增强作用大于As(Ⅲ);pH值显著影响HA络合As能力;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由5mg/L增大到200mg/L,As络合百分比随之增加,此时HA-Fe(Ⅲ)络合As(Ⅲ)百分比最大,为24.55%;初始As浓度由10μg/L增加1000μg/L,As络合百分比随之降低,其中HA-Fe(Ⅲ)络合As(Ⅲ)百分比最低,为3.11%.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子量>100kDa络合As百分比最大,其中HA-Fe(Ⅱ)络合As(Ⅲ)的百分比最高为26.43%;分子量小于10kDa的HA络合As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分子量的HA.Fe的增强作用主要源于Fe与羧基形成桥梁再与As络合形成三元络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离子 腐植酸 络合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石酸柱撑水滑石吸附水中的Ni^(2+)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申延明 赵晓蕾 +3 位作者 张僖 刘东斌 樊丽辉 李士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077-14082,共6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得酒石酸插层MgAl水滑石(MgAl-TA LDHs),并进行了XRD、IR、SEM、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表征。考察了MgAl-TA LDHs吸附剂对溶液中Ni 2+的吸附能力,探讨了水滑石吸附剂投加量、Ni 2+溶液浓度、pH值以及吸附温度对Ni 2+吸附...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得酒石酸插层MgAl水滑石(MgAl-TA LDHs),并进行了XRD、IR、SEM、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表征。考察了MgAl-TA LDHs吸附剂对溶液中Ni 2+的吸附能力,探讨了水滑石吸附剂投加量、Ni 2+溶液浓度、pH值以及吸附温度对Ni 2+吸附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水滑石投加量为2g/L,pH值以中性为宜,对于Ni 2+浓度不超过100 mg/L的溶液室温下Ni 2+吸附率在60%以上,而高温有利于提高Ni 2+吸附率。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曲线可用R-P模型来描述。吸附过程能够自发进行,为吸热过程,属于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酒石酸 吸附 NI^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去除废水中环丙沙星 被引量:8
9
作者 姚淑华 陈艺文 +1 位作者 董毅 李士凤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3-779,共7页
以稻壳和FeCl_(3)为原料,一步法制得生物炭(BC)负载纳米零价铁(BC@nZVI),并对其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以环丙沙星(CIP)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BC@nZVI制备条件、BC@nZVI投加量、初始溶液pH、反应温度和无机阴离子等对BC@nZVI活化过硫酸... 以稻壳和FeCl_(3)为原料,一步法制得生物炭(BC)负载纳米零价铁(BC@nZVI),并对其结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以环丙沙星(CIP)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BC@nZVI制备条件、BC@nZVI投加量、初始溶液pH、反应温度和无机阴离子等对BC@nZVI活化过硫酸盐(PS)去除CIP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自由基种类。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900℃、FeCl_(3)浓度为1.5 mmol/L、BC@nZVI投加量为0.4 g/L、反应温度为45℃、初始溶液pH约为6.2(未调整溶液pH)的优化条件下,反应180 min BC@nZVI活化PS对CIP的去除率高达98.53%。在该体系中加入SO_(4)^(2-)使CIP去除率明显下降,加入NO_(3)^(-)和Cl-对CIP去除率影响稍小。体系中存在SO_(4)^(-)·和·OH自由基,且SO_(4)^(-)·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纳米零价铁 过硫酸盐 环丙沙星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离水滑石固载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10
作者 申延明 张少鹏 +2 位作者 李士凤 刘东斌 樊丽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455-2459,2464,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乳酸插层MgAl水滑石,在水中剥离后用于固载辣根过氧化物酶,制得水滑石固载酶,测试水滑石固载酶的稳定性和降解苯酚的性能。利用XRD、IR、UV-Vis等表征技术对制备的水滑石固载酶进行了表征,并对固载过程进行了分析。实...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乳酸插层MgAl水滑石,在水中剥离后用于固载辣根过氧化物酶,制得水滑石固载酶,测试水滑石固载酶的稳定性和降解苯酚的性能。利用XRD、IR、UV-Vis等表征技术对制备的水滑石固载酶进行了表征,并对固载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磷酸缓冲溶液有利于剥离水滑石的固载,固载时剥离水滑石层板重构成磷酸根插层水滑石,而HRP吸附在水滑石上。HRP在水滑石上的固载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由于水滑石具有无限延长的层板,为HRP的吸附提供了充足的表面积,在实验条件下,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较好地拟合了实验数据。HRP在水滑石上固载后,提高了其稳定性,新制备的固载酶处理苯酚的去除率在80%以上,循环使用3次后降解率依然可达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离水滑石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酶固载 吸附 苯酚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表面积介孔α-FeOOH的制备及其Sb(Ⅴ)吸附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阳 李士凤 +2 位作者 姚淑华 石中亮 臧淑艳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2-567,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介孔α-FeOOH吸附剂,并探究其对水中Sb(Ⅴ)的去除效果。采用XRD、SEM、ATR-FTIR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对Sb(Ⅴ)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Sb(Ⅴ)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介孔α-FeOOH吸附剂,并探究其对水中Sb(Ⅴ)的去除效果。采用XRD、SEM、ATR-FTIR等方法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H对Sb(Ⅴ)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Sb(Ⅴ)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表征结果显示:介孔α-FeOOH具有棒状结构,长度大约为50~100nm,最可几孔径为20nm,比表面积为137.6m2/g。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Sb(Ⅴ)质量浓度为10mg/L、pH为7、介孔α-FeOOH投加量为0.25g/L、吸附时间为2h、吸附温度为25℃时,Sb(Ⅴ)去除率可达100%;pH为4~7时,Sb(Ⅴ)去除率受pH的影响较弱;Sb(Ⅴ)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及Langmuir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羟基氧化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中不同分子量组分与As(Ⅲ)的络合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士凤 周杨 +2 位作者 姚淑华 石中亮 臧淑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95-4401,共7页
采用超滤方法将腐植酸(HA)分成5个不同分子量组分,利用平衡透析法研究HA中不同分子量组分与As(Ⅲ)的络合特征和作用机理,计算络合过程的条件分配系数、表观稳定常数.结果表明,腐植酸组分的分子量对HA与As(Ⅲ)的络合过程有显著的影响,当... 采用超滤方法将腐植酸(HA)分成5个不同分子量组分,利用平衡透析法研究HA中不同分子量组分与As(Ⅲ)的络合特征和作用机理,计算络合过程的条件分配系数、表观稳定常数.结果表明,腐植酸组分的分子量对HA与As(Ⅲ)的络合过程有显著的影响,当分子量小于10kDa时,HA与As(Ⅲ)络合能力明显强于其他条件.其中羧基和酚羟基在HA与砷络合中起重要作用,为主要络合位点.采用Scatchard分析和双位点配体模型对络合结果进行拟合,发现HA中不同分子量组分和As(Ⅲ)的络合过程中均存在强和弱2种络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分子量 平衡透析 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腐植酸-微生物体系对重金属吸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敏 陈永政 +3 位作者 赵珊 张玉革 季颖 李士凤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1000,共10页
设施农业中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土壤中矿物、腐植酸、微生物等多相组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重金属与土壤单组分体系中所获得的结合机制并不能真实有效地评价其在自然条件下的转化与归趋。本研究以蒙脱石(Mont)和高岭石(Kao)... 设施农业中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由于土壤中矿物、腐植酸、微生物等多相组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重金属与土壤单组分体系中所获得的结合机制并不能真实有效地评价其在自然条件下的转化与归趋。本研究以蒙脱石(Mont)和高岭石(Kao)为辽宁蔬菜大棚及农田土壤层状硅酸盐代表矿物,选取胡敏酸(HA)为有机质代表,土著微生物革兰氏阳性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革兰氏阴性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P.p)为细菌微生物代表,以此三元体系为主要供试蔬菜大棚土壤组分,以Cd^(2+)、Cu^(2+)为目标元素,借助宏观吸附实验,结合X射线衍射(XRD)、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扫描电镜(SEM)测试分析了Cd^(2+)、Cu^(2+)在矿物-腐植酸-细菌三元混合物上的吸附机理以及Cd^(2+)、Cu^(2+)在复合体上的结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蒙脱石/高岭石-腐殖酸、蒙脱石/高岭石-B.s及蒙脱石/高岭石-P.p二元复合体对Cd^(2+)及Cu^(2+)的吸附具有加和性,矿物-腐植酸-微生物三元复合体之间表现为拮抗作用。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矿物、有机质、微生物复合体对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体系对Cu^(2+)的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为:B. s> P. p> Mont/Kao-B. s> Mont/Kao-P. p> Mont/KaoHA-P.p> Mont/Kao-HA> Mont/K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腐植酸 微生物 Cd2+ CU2+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局35kV无人值班站设计方案
14
作者 李士凤 《农村电气化》 1998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无人值班站 变电站 设计方案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无人值班站运行管理模式
15
作者 李士凤 《农村电气化》 1998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变电站 自动化 运行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kV四遥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设及运行情况
16
作者 郑继祥 李士凤 《农村电气化》 1995年第4期8-9,共2页
35kV四遥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设及运行情况三河市供电局郑继祥,李士凤1无人值班变电站已设的指导思想和显著特点1.卫该站的建设指导思想是以能源部农电司(90)15号文件的精神为指导,并结合我们1992年赴湖南考察两座三... 35kV四遥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设及运行情况三河市供电局郑继祥,李士凤1无人值班变电站已设的指导思想和显著特点1.卫该站的建设指导思想是以能源部农电司(90)15号文件的精神为指导,并结合我们1992年赴湖南考察两座三遥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在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所 无人值班变电所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