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中心化随机信标研究
1
作者 李增鹏 赵子硕 +1 位作者 王梅 王瑞锦 《密码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共18页
高效、可靠随机数的应用广泛且要求严格,例如在当下的智能合约中如果使用中心化的随机数来源,将难以解决中心节点宕机、作恶等问题,导致各种各样的攻击隐患.研究者通过将生成随机数的来源作分布式构建,采用去中心化的思想,逐渐避免依赖... 高效、可靠随机数的应用广泛且要求严格,例如在当下的智能合约中如果使用中心化的随机数来源,将难以解决中心节点宕机、作恶等问题,导致各种各样的攻击隐患.研究者通过将生成随机数的来源作分布式构建,采用去中心化的思想,逐渐避免依赖于第三方的生成,构建去中心化随机信标(decentralized randomness beacon,DRB).然而这也提出一系列诸如随机数的一致性认同、恶意节点作弊、分布式节点宕机等新的挑战与困难.本文按照DRB方案通常所基于的秘密共享、可验证延迟函数、可验证随机函数、同态加密等四种技术路线分类,分析、比较、总结了国内外DRB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复杂网络环境下以及面对量子计算威胁,DRB研究和应用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中心化随机信标 可验证秘密共享 可验证延迟函数 可验证随机函数 同态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同态加密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增鹏 马春光 周红生 《密码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561-578,共18页
随着云计算模式的普及应用,数据存储和计算服务的外包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带来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愈加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全同态加密(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FHE)体制,可在不泄露敏感信息的前提下完成对密文的处理任... 随着云计算模式的普及应用,数据存储和计算服务的外包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带来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愈加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全同态加密(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FHE)体制,可在不泄露敏感信息的前提下完成对密文的处理任务,有着与生俱来的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的特性.此外,由于格密码具有可抵抗量子攻击和同态运算的特性,这使得基于格的全同态加密研究备受关注,成为近年密码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对全同态加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方案的设计及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其潜在应用的探索.因此,本文从全同态加密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基于格的全同态加密体制设计和全同态加密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自Gentry(STOC2009)提出首个全同态加密体制后,近几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格密码体制 全同态加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属性基加密的用户协作连续查询隐私保护策略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磊 马春光 +1 位作者 杨松涛 李增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6-85,共10页
在基于位置服务(LBS,location-based service)中,不可信的服务器可利用掌握的用户属性信息作为背景知识,在快照或连续查询过程中关联不确定位置集合中的位置,进而识别出潜在的用户真实位置造成用户位置隐私的泄露。针对这种攻击行为,当... 在基于位置服务(LBS,location-based service)中,不可信的服务器可利用掌握的用户属性信息作为背景知识,在快照或连续查询过程中关联不确定位置集合中的位置,进而识别出潜在的用户真实位置造成用户位置隐私的泄露。针对这种攻击行为,当前主要的隐私保护方法是进行属性泛化。然而,已有的属性泛化方法一般假设存在一个可信的第三方服务器对参与匿名用户的属性进行寻找与比较,而这个第三方服务器很可能因为攻击焦点或服务瓶颈问题变得不再可信。针对攻击者可能使用的用户属性进行分析攻击以及第三方服务器潜在的不可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基加密(CP-ABE,ciphertext policy attribute based encryption)的方法,通过用户协作完成对用户属性的匿名操作,并且整个过程中第三方服务器以及协作用户无法获知该用户任何隐私信息。最后,安全性分析和实验验证进一步证明了所提方法具有较高的隐私保护效力和算法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服务 隐私保护 属性基加密 属性匿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概率不可区分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磊 马春光 +1 位作者 杨松涛 李增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7-49,共13页
首先量化了在快照查询服务和连续查询服务中攻击者可能通过关联关系建立的关联概率攻击方法。然后,针对这些攻击方法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基于广义差分隐私的隐私保护模型。基于建立的隐私保护模型设计了基于位置偏移产生关联概率不可区分... 首先量化了在快照查询服务和连续查询服务中攻击者可能通过关联关系建立的关联概率攻击方法。然后,针对这些攻击方法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基于广义差分隐私的隐私保护模型。基于建立的隐私保护模型设计了基于位置偏移产生关联概率不可区分的隐私保护方法,并证明了这种方法的隐私保护效力。最后,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所提模型和方法的隐私保护效力和算法执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服务 关联概率 差分隐私 隐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FeO_(3)多铁材料形貌与磁光性能调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增鹏 戴剑锋 +1 位作者 成晨 冯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7-53,共7页
铋铁氧体(BiFeO_(3))是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和铁磁性质的多铁性材料,在微电子、自旋电子学及光降解污染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不同形貌和尺寸对BiFeO_(3)纳米材料磁光性能的影响,本工作采用静电纺丝法和水热法制备了BiFeO_(... 铋铁氧体(BiFeO_(3))是在室温下同时具有铁电和铁磁性质的多铁性材料,在微电子、自旋电子学及光降解污染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不同形貌和尺寸对BiFeO_(3)纳米材料磁光性能的影响,本工作采用静电纺丝法和水热法制备了BiFeO_(3)(BFO)纳米纤维和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物性测量系统、紫外-可见光谱仪以及多功能控温光化学反应仪对不同形貌、不同尺寸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BiFeO_(3)纳米颗粒相比,BiFeO_(3)纳米纤维具有更小的晶粒尺寸(82~98 nm)和更大的比表面积,能够适度地增强剩余磁化强度(0.042 emu/g),使得BiFeO_(3)纳米纤维的长周期自旋调制的螺旋反铁磁有序结构被破坏,表面未饱和的自旋对纳米纤维总磁矩的贡献变大,且较小的纳米尺度间接提升非补偿表面自旋效应,增强了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光催化结果显示:具有棒状结构的纳米纤维具有更小的带隙(1.98 eV)、更大的甲基橙(MO)降解率(约63%)以及更高的光催化速率常数(k=0.01161 min^(-1)),能够有效地阻碍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增强了电荷分离效率;同时,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纳米纤维使得光催化剂表面的羟基增加,加快了BiFeO_(3)纳米纤维羟基自由基的有效扩散,从而使染色剂分子更易接触催化剂表面区域,更易发生降解,从而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水热法 静电纺丝法 光催化 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路网环境速度预测攻击的隐私保护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磊 马春光 +1 位作者 杨松涛 李增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32,110,共7页
针对路网环境中攻击者利用速度预测获得用户位置隐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当前路段查询密度值的密度压缩算法。该算法在用户真实位置附近添加大量噪声用户,通过噪声用户影响当前路段查询密度,进而降低速度预测的准确性,破坏攻击者通过... 针对路网环境中攻击者利用速度预测获得用户位置隐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当前路段查询密度值的密度压缩算法。该算法在用户真实位置附近添加大量噪声用户,通过噪声用户影响当前路段查询密度,进而降低速度预测的准确性,破坏攻击者通过概率转移矩阵预测用户行驶速度的攻击行为,以此保护用户在路网环境中的位置轨迹隐私。该算法通过密度压缩使真实用户和噪声用户表现出相同速度,提高了真实用户与噪声用户之间的相似程度,降低了噪声用户被识别的机率,进一步隐藏了真实用户。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密度压缩算法能够更有效地抵抗基于速度预测的攻击行为,具有更好的隐私保护能力。在执行时间和隐私保护成功率等方面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该算法更适合在路网环境下提供隐私保护服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隐私 隐私保护 速度预测 查询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抑制剂PD98059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毛成毅 岳松涛 +5 位作者 马瑜 杜娟 林俐 陈芳 李增鹏 郑继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ERK1/2抑制剂PD98059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pG2细胞中ERK1/2的表达,不同浓度PD98059处理HepG2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HepG2细胞中ERK... 目的探讨ERK1/2抑制剂PD98059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pG2细胞中ERK1/2的表达,不同浓度PD98059处理HepG2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HepG2细胞中ERK1/2呈强阳性表达,PD98059明显下调ERK1/2表达,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趋势(P<0.05)。结论ERK1/2抑制剂PD98059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HepG2细胞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1/2 PD98059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保护隐私的LBS近邻兴趣点低通信查询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长利 马春光 +1 位作者 杨松涛 李增鹏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4-122,共9页
针对利用传统匿名框查询兴趣点返回无用结果过多带来的通信量增大问题,提出结合兴趣点分布的匿名框构造方法。首先,LBS服务器构造以所有兴趣点位置为生成元的Voronoi图,该图将全局地图划分成能够表示用户与兴趣点距离远近的划分单元;然... 针对利用传统匿名框查询兴趣点返回无用结果过多带来的通信量增大问题,提出结合兴趣点分布的匿名框构造方法。首先,LBS服务器构造以所有兴趣点位置为生成元的Voronoi图,该图将全局地图划分成能够表示用户与兴趣点距离远近的划分单元;然后,利用四叉树将整个Voronoi图组织成层次式树型结构,树型结构的叶子节点代表最小的网格单元,每个网格包含覆盖若干个兴趣点;最后,根据用户提供的假位置信息,返回包含用户位置的子树网格单元信息,用户根据网格单元内的兴趣点Voronoi图划分单元可以获取周围兴趣点分布情况,从而构造包含目标兴趣点在内的查询匿名框,达到保护用户位置隐私、查询内容隐私的目标,同时,有目的的兴趣点查询避免了过多无用兴趣点查询信息带来的通信量增大问题。性能分析及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增大攻击者对用户隐私信息的不确定性,并具有较低的通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的服务 位置隐私 最近邻查询 l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USP9X在etoposide促结肠癌细胞SW620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魏本尊 李捷 +3 位作者 沈超 孙广涛 亓荣华 李增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期8-11,68,共5页
目的:探讨USP9X在etoposide促结肠癌细胞SW620凋亡中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USP9X的shRNA和对照shcontrol,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结肠癌细胞SW620分别转染USP9X-shRNA和shcontrol后用etoposide处理... 目的:探讨USP9X在etoposide促结肠癌细胞SW620凋亡中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设计并合成USP9X的shRNA和对照shcontrol,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结肠癌细胞SW620分别转染USP9X-shRNA和shcontrol后用etoposide处理,检测MCL1的蛋白水平变化并通过c-PARP的水平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SW620细胞中USP9X-shRNA能够显著降低USP9X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率达70%,该条shRNA可以作为有效干扰序列进行后续实验。20μg/mL etoposide处理24 h后,经c-PARP的水平检测发现感染USP9X-shRNA的SW620细胞比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以RNA干扰技术沉默USP9X基因可增加结肠癌细胞SW620对etoposide的敏感性,显著增加etoposide诱导的结肠癌SW620细胞的凋亡,推测USP9X基因可能成为结肠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USP9X ETOPOSIDE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格的层次全同态签名
10
作者 欧阳卫平 马春光 +1 位作者 李增鹏 杜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6-770,共5页
为了支持任意电路上签名数据同态运算,本文利用陷门采样技术,基于与门和异或门构造了一个只受电路深度和安全参数影响的层次全同态签名方案。电路生成的新签名具有公开可验证性,新签名尺寸与电路尺寸以及原签名数据的尺寸无关。方案在... 为了支持任意电路上签名数据同态运算,本文利用陷门采样技术,基于与门和异或门构造了一个只受电路深度和安全参数影响的层次全同态签名方案。电路生成的新签名具有公开可验证性,新签名尺寸与电路尺寸以及原签名数据的尺寸无关。方案在标准模型下基于格上最短整数解困难问题可证安全。用户可以在不知道私钥的情况下进行指定签名集合中签名的层次全同态运算,已有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线性同态方案和多项式同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签名 层次全同态 不可伪造 任意电路 与门 异或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辉 陈维铅 +1 位作者 许世鹏 李增鹏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7期15-16,共2页
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系统不完善,垃圾常采用就地掩埋和露天焚烧等并不科学的处理方法,会造成环境的再次污染,长此以往对农村地区的居民危害极大。本文研究科学的方法处理农村垃圾,实现垃圾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的污染。有效解... 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系统不完善,垃圾常采用就地掩埋和露天焚烧等并不科学的处理方法,会造成环境的再次污染,长此以往对农村地区的居民危害极大。本文研究科学的方法处理农村垃圾,实现垃圾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的污染。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处理 环境污染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ρ_s-凸多目标规划的对偶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庆祥 张中科 +1 位作者 王超联 李增鹏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利用作者在文[1]中提出的ρs-凸函数和ρs-严格凸函数的概念,讨论了一类非光滑多目标规划的Wolfe型对偶性。
关键词 ρs-凸函数 多目标规划 对介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NN:基于汉语拼音与神经网络的口令集安全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咸鹤群 张艺 +2 位作者 汪定 李增鹏 贺云龙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62-1871,共10页
口令猜测攻击是一种最直接的获取信息系统访问权限的攻击,采用恰当方法生成的口令字典能够准确地评估信息系统口令集的安全性。该文提出一种针对中文口令集的口令字典生成方法(CSNN)。该方法将每个完整的汉语拼音视为一个整体元素,后利... 口令猜测攻击是一种最直接的获取信息系统访问权限的攻击,采用恰当方法生成的口令字典能够准确地评估信息系统口令集的安全性。该文提出一种针对中文口令集的口令字典生成方法(CSNN)。该方法将每个完整的汉语拼音视为一个整体元素,后利用汉语拼音的规则对口令进行结构划分与处理。将处理后的口令放入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中训练,用训练后的模型生成口令字典。该文通过命中率实验评估CSNN方法的效能,将CSNN与其它两种经典口令生成方法(即,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PCFG和5阶马尔可夫链模型)对生成口令的命中率进行实验对比。实验选取了不同规模的字典,结果显示,CSNN方法生成的口令字典的综合表现优于另外两种方案。与概率上下文无关文法相比,在猜测数为107时,CSNN字典在不同测试集上的命中率提高了5.1%~7.4%(平均为6.3%);相对于5阶马尔可夫链模型,在猜测数为8×105时,CSNN字典在不同测试集上的命中率提高了2.8%~12%(平均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令集安全评估 口令字典生成 神经网络 身份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加密的云存储数据去重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文静 咸鹤群 +2 位作者 田呈亮 李增鹏 贺云龙 《密码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698-712,共15页
为了提高云存储效率和节省网络通信带宽,数据去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保护数据隐私,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数据加密后上传至云服务器.与此同时,数据加密给去重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云存储中加密数据去重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 为了提高云存储效率和节省网络通信带宽,数据去重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保护数据隐私,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数据加密后上传至云服务器.与此同时,数据加密给去重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云存储中加密数据去重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现有去重方案大多依赖第三方服务器,安全性受到制约,引入额外服务器降低了执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双层加密的云存储数据去重方案,摆脱了第三方服务器的束缚.对用户数据进行流行度划分,采用双层加密的方式保证非流行数据的语义安全.内层为收敛加密,外层为对称加密.当数据发生流行度转变时,云服务器只需去除外层加密,存储数据的收敛加密结果.实现了对非流行数据的去重,进一步提高了去重效率.增加了额外的安全机制,有效的防止非授权用户下载数据.给出了方案的安全性分析,通过性能分析与对比讨论了方案的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数据去重 双层加密 数据流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excel求解中学数学方程
15
作者 李增鹏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09年第10期81-81,共1页
通过对单变量方程一元一次、一元二次方程及双变量二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来揭示excel在解方程的普遍方法。
关键词 单变量 方程 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cathepsin D and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and prognosis in osteosarcoma
16
作者 肖华亮 王东 +1 位作者 李增鹏 陈俐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0年第1期40-44,共5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cathepsin D (Cath-D) and tumor cell proliferative activity and prognosis in osteosarcoma. Methods: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cathepsin D (Cath-D) and tumor cell proliferative activity and prognosis in osteosarcoma. Methods: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nd Cath-D in tumor cells were semiquantitatively anajyz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a consecutiv e prospective series of 85 cases of osteosarcoma. Results: In 85 cases of osteosarcoma, the Cath-D LI was ranged from 6% - 98. 5% and PCNA LI from 9% - 98%.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ath-D LI and the patients’ age, sex, tumor size and Dahlin’s classification. However,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Cath-D LI and new WHO classification in 1993, Price’s grade and the PCNA LI. Furthermore, Kaplan-Mei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with a Cath-D LI less than 66% had a better survival than those with that more than 66%. Conclusion: There i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Cath-D expression and survival, suggesting that Cath-D LI might be a useful prognostic indicator in osteosarc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TEOSARCOMA CATHEPSIN D IMMUNOHISTOCHEMISTRY PROGN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st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ies of 120 cases of osteosarcoma
17
作者 高奉浔 李增鹏 +1 位作者 董志谦 苏红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4年第1期27-31,共5页
One hundren and twenty cases of osteosarcoma (OS) were studied histopathologicall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ly. It is now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demonstration of neoplastic osteoid is not essential for the diagnosi... One hundren and twenty cases of osteosarcoma (OS) were studied histopathologicall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ly. It is now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demonstration of neoplastic osteoid is not essential for the diagnosis of osteosarcoma but the microscopic features of sarcomatous stroma, the heteromorphism of osteoblasts and the sarcomatous background of anaplastic giant cells and chondrosarcomatous and fibrosarcomatous tissues are of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Re-examination of all our tissue specimens revealed that typical neoplastic osteoid was ouly found in 83% of our series.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neoplastic osteoid and pseudo-osteoid or fibrillar hyalinized collagen is discussed. Forty-eight surgical specimens were stained with polyclonal actin, monoclonal BMP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vimentin, collagen type IV (C-IV) and UEA-1 with immunohistochemical ABC method. It was found that when there was positive expression of monoclonal BMP, vimentin, C-IV,UEA-1 and polyclonal actin, that of monoclonal BMP, vimentin, UEA-1 and/or polyclonal actin, or that of monoclonal BMP, vimentin and/or polyclonal actin, it was of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for osteosarcoma. However, the 5 markers were of no value to differentiate fibrillar hyalinized collagen from osteoid stroma. It is believed that appropriate combination of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markers is imperative to promote the accuracy of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osteosarcoma and it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COMA OSTEOSARCOMA PATHOLOGY IMMUNOHISTOCHEMI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