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7年金沙江流域气温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预估 被引量:20
1
作者 史雯雨 杨胜勇 +2 位作者 李增永 高剑飞 潘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1-217,共7页
基于金沙江流域39个气象站近57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数据资料,采用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及Hurst指数法,对金沙江流域年及四季的气温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估。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年... 基于金沙江流域39个气象站近57年的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数据资料,采用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法、小波分析法及Hurst指数法,对金沙江流域年及四季的气温变化特征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估。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并通过99%显著性检验,其中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最大,说明平均最低气温对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从四季来看,四季的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也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并均通过90%显著性检验;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年和季节的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增温,且呈现逐步加速上升的趋势,年代际距平最大值出现在2010—2016时间段;金沙江流域年及四季气温均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金沙江流域年及四季气温的Hurst指数均大于0.7,说明未来一段时间气温仍将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趋势变化 周期 R/S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1957-2016年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史雯雨 李增永 +1 位作者 李娜 潘妮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167,共6页
利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Kriging插值及小波分析等方法,选取金沙江流域39个气象站点1957—2016年的平均气温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且均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金沙江流... 利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Kriging插值及小波分析等方法,选取金沙江流域39个气象站点1957—2016年的平均气温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且均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金沙江流域年及四季年代距平的最高值均出现在2010—2016年,年代距平最低值春季出现在1980s,年及夏秋冬季均出现在1970s;流域年及四季气温变化均存在多个特征时间尺度,其中年平均气温具有6a,21a和28a左右的主周期,以28a左右周期相位变化最为显著;随着上游向下游海拔的降低,金沙江流域气温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五道梁站气温最低,元谋站气温最高;除夏季外,年及其余季节39个气象站中均有87%以上站点均呈显著性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气温 趋势变化 周期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近55a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9
3
作者 史雯雨 张智涌 李增永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9-43,共5页
利用金沙江流域内44个气象站点的逐月降水数据资料,采用5 a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克里金插值法以及空间分布格局法,研究了该流域近55 a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流域年降水量和非汛期降水量均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 利用金沙江流域内44个气象站点的逐月降水数据资料,采用5 a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法、克里金插值法以及空间分布格局法,研究了该流域近55 a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流域年降水量和非汛期降水量均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汛期则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流域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9%;流域降水空间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由上游向下游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流域降水的空间格局具有较大差异,主要呈现出流域河源及其中游地区降水量增加,下游地区降水量减少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MANN-KENDALL法 克里金插值法 时空分布 金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强度公式对比分析及参数优化求解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增永 史雯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4-69,共6页
暴雨强度公式是计算城市防洪、除涝或排水工程设计暴雨量的重要依据,其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规模和效益。以自贡气象站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我国水利行业和市政行业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过程的差异,用对数离差绝对值和最... 暴雨强度公式是计算城市防洪、除涝或排水工程设计暴雨量的重要依据,其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规模和效益。以自贡气象站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我国水利行业和市政行业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过程的差异,用对数离差绝对值和最小准则进行暴雨强度公式参数优化并求解,研究了水利行业和市政行业2种暴雨强度公式对计算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SCE-UA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杂超定非线性的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求解问题;(2)市政行业暴雨强度公式拟合效果比水利行业拟合效果更优。计算成果可指导各地区水利工程或市政工程选择合适的暴雨强度公式,对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和减少雨洪灾害对城市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强度公式 SCE-UA算法 参数优化 LWAS准则 MAS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水美经济”的实践探究--基于桤木河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经验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雨昕 李增永 +2 位作者 刘艺平 袁素勤 吴帆 《四川水利》 2023年第1期161-164,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将水系治理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水美经济”实践路径,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崇州市桤木河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以40.8km的桤木河流域为主线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将水系治理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探索“水美经济”实践路径,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崇州市桤木河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以40.8km的桤木河流域为主线进行综合治理,充分展现了水系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章基于其经验启示,提出将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创新路径,以期推动乡村地区因水而美、因美而富,助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水美经济 水美乡村 桤木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马边河年径流系数偏大原因
6
作者 李增永 《四川水利》 2006年第6期36-37,共2页
马边河径流系数偏大原因,主要是实测降水资料中缺少流域面积65%的中高山区的降水资料,而采用常规的平面面积加权计算时,其流域平均年降水量是偏小的。建议采用各级高程控制面积加权法,并考虑降水量随高程变化递增的趋势进行计算,将减小... 马边河径流系数偏大原因,主要是实测降水资料中缺少流域面积65%的中高山区的降水资料,而采用常规的平面面积加权计算时,其流域平均年降水量是偏小的。建议采用各级高程控制面积加权法,并考虑降水量随高程变化递增的趋势进行计算,将减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边河 径流系数 偏大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利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袁素勤 李增永 潘露 《四川水利》 2022年第1期181-183,共3页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推动着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文章从分析水利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现状出发,针对当前水利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师...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推动着教育的改进和创新。文章从分析水利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的现状出发,针对当前水利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方法,对指导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高职院校 信息化教学 教育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工程渠系水力学及水面线研究
8
作者 袁素勤 雷明慧 +1 位作者 郭猛 李增永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14期99-101,共3页
文章根据武都引水工程二期灌区灌面分布及高程要求,对西梓干渠进行了渠道线路布置,确定渠道线路比降,之后对水力学断面及水面线进行计算,以满足工程实际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 灌区 水力学 水面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江堰灌区“一体化”背景下东风渠灌区水政执法实践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文圣 李增永 吴帆 《四川水利》 2023年第2期135-136,140,共3页
近年来,都江堰东风渠灌区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管水、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美好需求与水利工程监管能力不足... 近年来,都江堰东风渠灌区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管水、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美好需求与水利工程监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水政执法作为东风渠灌区依法管水治水的利剑之一,如何提高水政执法工作的质量,发挥水行政执法效能,是现阶段水利保护工作亟须破解的难题。在深入推进灌区“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笔者从助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现代化灌区榜样建设贡献水行政执法力量的角度出发,结合在水利保护岗位上的工作经验,围绕灌区特点,对进一步加强水行政执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供其他类似灌区交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一体化 都江堰东风渠灌区 水行政执法 实践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