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孔径雷达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优势、难点和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磊 陈尔学 +2 位作者 李增元 范亚雄 王健 《卫星应用》 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
一、引言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以微波波段的电磁波作为探测手段,利用方位向合成孔径和距离向脉冲压缩技术实现区域范围的高分辨率成像,从而获取观测对象的散射特征和相关信息的主动遥感技术[1]。SAR相比于其他遥感技术,兼具了大区域高分... 一、引言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以微波波段的电磁波作为探测手段,利用方位向合成孔径和距离向脉冲压缩技术实现区域范围的高分辨率成像,从而获取观测对象的散射特征和相关信息的主动遥感技术[1]。SAR相比于其他遥感技术,兼具了大区域高分辨率成像的能力和对森林冠层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在森林参数定量估测、森林类型识别和变化监测制图等应用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压缩技术 微波波段 高分辨率成像 森林资源监测 穿透能力 探测手段 观测对象 定量估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区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地方实践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增元 姚化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22,共8页
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农村社区治理的地方实践探索中,作为国家实验区,江苏省太仓市形成的"政社互动"模式、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形... 社区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体系,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农村社区治理的地方实践探索中,作为国家实验区,江苏省太仓市形成的"政社互动"模式、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的"社团化治理"模式、山东省日照市形成的"治理体系及治理流程再造"模式,为农村社区协同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启示。在新的历史时期,构建农村社区协同治理体系,基础性治理制度体系改革是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核心、"上下互动"的实效参与是关键。总体上来看,农村社区协同治理体系建设,其目的是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其实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个体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协同治理体系 地方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中的“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增元 李家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在城镇化推动下,乡村社区逐步分化与转型。作为一种新型社区,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既保留着一定的传统农村社区特征,又具有现代城市社区的部分功能,是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是转变社会中社会力量释放、个... 在城镇化推动下,乡村社区逐步分化与转型。作为一种新型社区,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既保留着一定的传统农村社区特征,又具有现代城市社区的部分功能,是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是转变社会中社会力量释放、个体自由发展的新场所,是城乡基层社会的重要链接点,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支撑点。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在推动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城乡社会融合,优化基层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由于制度、体制、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善,进一步发挥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还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一体型 农村新社区 功能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流动社会中的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增元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开放与流动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根本特征,我们日已进入了一个流动的新时代。在流动的时代,乡村社会外在日益开放、流动,内部却呈现出"村社不分、政经合一"、"内在束缚、外在排斥"的显著特征,农村社区治理各类问题与... 开放与流动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根本特征,我们日已进入了一个流动的新时代。在流动的时代,乡村社会外在日益开放、流动,内部却呈现出"村社不分、政经合一"、"内在束缚、外在排斥"的显著特征,农村社区治理各类问题与矛盾频发。从现实来看,在开放与发展中,乡村社会基础不断发生变革,嵌入乡村社会的各种社会制度却构造出了一个内在封闭、外在排斥的乡村社会结构。乡村社会的内在封闭、排外与现代社会的外在开放、流动形成了一对矛盾,由此导致了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困境。在实践中,实施村社分开、政经分离、户产分开、重构集体产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重建包容性的社区治理制度,是走出流动时代的农村社区治理困境的重要出路,也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社区治理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 流动 农村社区治理 分离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治理:农村社区治理技术创新及其实现途径 被引量:37
5
作者 李增元 刘枭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5,共8页
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社区治理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实现。现代农村社区治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多重困境。具体表现为:需求多样化及差异化背景下的信息收集... 社会治理智能化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农村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社区治理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实现。现代农村社区治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多重困境。具体表现为:需求多样化及差异化背景下的信息收集困难,社会矛盾、风险加剧下的预警防控机制落后,开放、流动下的社会管理、服务力不从心,民众权利意识觉醒下的政府回应不足等多重困境。面对社区治理的诸多困境,诸多承担全国社区治理创新任务的实验区,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治理方式,不仅破解了现代农村社区治理中的诸多困境,为社区治理技术创新提供了经验借鉴,还有效推动了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从深层次来看,信息技术推动社会管理服务方式的变革、理念的变革、体制机制的变革,内含着人的解放,将个体不断从既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基础与条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当然,当前社区信息化治理仍处于初级阶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实现社会有效治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下沉信息网络平台、构建信息回馈系统、打造"微政务"管理服务单元格、形成社区治理主体网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治理 技术创新 信息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合村并居及其内在逻辑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增元 张兴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32,共9页
为促进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获取规模化的土地指标成为合村并居的直接诱导因素。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合村并居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适合推进的地区有其利处,但诸多地方政府借此违背乡村社会... 为促进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应运而生,获取规模化的土地指标成为合村并居的直接诱导因素。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合村并居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适合推进的地区有其利处,但诸多地方政府借此违背乡村社会发展规律,大跃进式推进合村并居工程带来更多风险与矛盾。增减挂钩政策下的合村并居体现着政府、社会、农民及开发商等不同主体围绕宅基地进行的利益分配博弈,其实质是土地利益之争,即不同利益主体对腾出的宅基地产生的利益如何分配进行博弈。博弈背后体现了农村宅基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由于产权界定不明晰带来的利益分配矛盾。在挂钩政策推动下宅基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后,使用经营主体发生转移,对土地具有较强控制权的主体很容易利用手中权力强行改变土地利益分配格局,造成了农村居民合法权益受损,由此造成一系列矛盾冲突。违背民意的合村并居实践更使乡村发展陷入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 合村并居 内在逻辑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林业遥感应用示范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增元 高志海 +6 位作者 李凡 武红敢 张旭 陈尔学 张怀清 覃先林 夏朝中 《卫星应用》 2015年第3期25-30,共6页
高分林业遥感应用示范系统重点针对森林资源调查、湿地监测、荒漠化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监测和森林灾害监测等主要林业调查和监测业务对高分遥感的应用需求,通过开展高分遥感林业应用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建设及应用示范等,初步形成了满足... 高分林业遥感应用示范系统重点针对森林资源调查、湿地监测、荒漠化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监测和森林灾害监测等主要林业调查和监测业务对高分遥感的应用需求,通过开展高分遥感林业应用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建设及应用示范等,初步形成了满足我国林业业务需求的高分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体系。项目成果对推动新一代林业调查和监测业务系统的建设、提高林业调查和监测效率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介绍高分林业应用示范系统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高分卫星在林业行业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范系统 遥感应用 森林资源调查 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调查 林业行业 关键技术攻关 卫星数据 应用技术 退耕还林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秩序与开放性、包容性治理:当代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增元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107,共6页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生成及运行是国家基于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基层治理体制做出的重新调整,本质上反映着不同性质力量的互动关系。当代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生成呈现出类型化特征,表现为"行政支配、社会自组织、官治"与...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生成及运行是国家基于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基层治理体制做出的重新调整,本质上反映着不同性质力量的互动关系。当代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生成呈现出类型化特征,表现为"行政支配、社会自组织、官治"与"自治"互动、市场主导、多元力量合作"四类生成机制",不同性质力量的价值理念、运作方式、运行机制、功能价值也不同。当代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是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合作秩序",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治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是对"开放性、包容性"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创新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生成及运行 合作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遥感林业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增元 覃先林 +2 位作者 高志海 邓广 陈尔学 《卫星应用》 2018年第11期61-65,共5页
针对我国高分专项计划发射的7颗民用高分卫星数据特点,开展了高分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湿地监测、荒漠化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监测和森林灾害监测等业务中的应用技术和专题产品生产线研究;基于高性能计算环境和云架构,建立了高分林业遥感... 针对我国高分专项计划发射的7颗民用高分卫星数据特点,开展了高分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湿地监测、荒漠化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监测和森林灾害监测等业务中的应用技术和专题产品生产线研究;基于高性能计算环境和云架构,建立了高分林业遥感应用示范系统,实现了高分数据自动处理和21种林业专题产品流程化生产,并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湿地资源调查、荒漠化监测等全国或区域性的调查和监测业务中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 林业遥感 高性能计算 云架构 林业专题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治理的法治历程与新时代法治需要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增元 李艳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社区治理都遵循一定的"法治"精神。这些体现"法治"精神的法既有国家正式法(硬法),还有以国家法为基础衍生出的非正式法(软法),它们是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法治基础,对构建基层社会秩序... 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社区治理都遵循一定的"法治"精神。这些体现"法治"精神的法既有国家正式法(硬法),还有以国家法为基础衍生出的非正式法(软法),它们是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社区治理的重要法治基础,对构建基层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农村社区治理的内外环境、基础条件不断发生变革,国家战略部署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农村社区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实践中,农村社区治理法治也存在突出问题。新时代,需要从制定城乡社区一体化治理的现代法规、社区经济社会事务分类治理的现代法治规范、多元主体参与现代社区治理的现代法治框架、社会关系调节及社会行为规范的现代法治规则、居民权利保障及权益维护的现代法治制度等层面出发构筑现代法治,夯实农村社区治理的法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区治理 法治历程 现代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政党组织统合机制”:新时代党领乡村治理机制的创新及其内在逻辑——基于山东省R市C镇“3+10”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增元 辛凯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6,共10页
党领乡村治理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党领乡村治理机制,每一种党领乡村治理机制都是党组织基于不同时代发展要求对领导乡村治理具体实践机制的创新与发展。在新... 党领乡村治理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党领乡村治理机制,每一种党领乡村治理机制都是党组织基于不同时代发展要求对领导乡村治理具体实践机制的创新与发展。在新时代党领乡村治理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更加突出政治引领统合、价值观塑造与培育统合、治理网络支撑的这一新机制是新时代的“执政党组织统合机制”。即在党的领导下,在继承动员、吸纳、统领机制基础上,通过政治引领统合、价值引领统合、治理网络统合强化党组织对乡村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执政党组织统合机制”将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轴,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了新型乡村社会有机团结机制,凝聚合力推动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治理 执政党组织统合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社会中的农民自由——以浙江温州1950-1958年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增元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在每一次历史文明形态起承转合的历史关节点上,广大农民对新文明的出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反过来历史文明形态的起承转合也对农民的命运与行为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本文通过对温州市1950-1958年农村制度变革的考察分析,发现这一时... 在每一次历史文明形态起承转合的历史关节点上,广大农民对新文明的出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反过来历史文明形态的起承转合也对农民的命运与行为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本文通过对温州市1950-1958年农村制度变革的考察分析,发现这一时期的农村制度变革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政治命运,制约着农民的自由及自主空间,关乎农民的解放及自由,过分的制度挤压也会导致农民的弱势抗争。然而,在政治意识形态异常严峻的特殊时期,跨越边界的自由最终会受到严厉的政治惩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农村社会变革 农民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
13
作者 李增元 高志海 +8 位作者 张煜星 陈尔学 张旭 覃先林 夏朝宗 李晓松 凌成星 李崇贵 李凡 《卫星应用》 2023年第11期8-13,共6页
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采用基于云构架的资源协同管理和林业专题产品生产流程定制技术,集成了高分辨率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湿地资源监测、荒漠化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监测和森林灾害监测等林业调查和监测应用中算法模块,开... 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与服务平台采用基于云构架的资源协同管理和林业专题产品生产流程定制技术,集成了高分辨率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湿地资源监测、荒漠化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监测和森林灾害监测等林业调查和监测应用中算法模块,开发了高分森林资源调查、湿地资源监测、荒漠化监测、林业生态工程监测和森林灾害监测5大应用系统,研制了21种林业专题产品生产线,实现了高分林业应用专题产品的定制化生产,形成了满足我国林业调查与监测业务需求的高分辨率遥感林业应用技术体系,实现了高分遥感数据并行处理和远程多客户端的同步操作运行,以及专题产品的网络发布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林业遥感 云架构 并行处理 高性能集群 产品共享 产品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数据提取单株木树高和树冠 被引量:64
14
作者 刘清旺 李增元 +2 位作者 陈尔学 庞勇 武红敢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89,共7页
机载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在林业应用方面,高采样密度激光雷达能够获取单株木三维结构特征,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精度的单株木参数。该文利用高采样密度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离散回波,平均激光点间隔0.52 m、平... 机载激光雷达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在林业应用方面,高采样密度激光雷达能够获取单株木三维结构特征,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精度的单株木参数。该文利用高采样密度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离散回波,平均激光点间隔0.52 m、平均光斑直径0.3 m),研究了单株木的树高提取技术和树冠边界识别算法,针对单株木的树冠特征,提出了一种双正切角树冠识别算法;最后,使用重庆铁山坪林场的9个外业样地数据,对单株木树高和冠幅,以及样地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单株木树高和冠幅的R2分别为0.34和0.03,样地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的R2分别为0.97和0.71,样地尺度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单株木尺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激光应用 单株木 树高 树冠 双正切角树冠识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61
15
作者 庞勇 李增元 +1 位作者 陈尔学 孙国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9-136,共8页
激光雷达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的主动遥感技术,在森林参数的定量测量和反演上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激光雷达具有与被动光学遥感不同的成像机理,对植被空间结构和地形的探测能力很强,特别是对森林高度的探测能力,具有其他遥感数据无... 激光雷达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的主动遥感技术,在森林参数的定量测量和反演上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激光雷达具有与被动光学遥感不同的成像机理,对植被空间结构和地形的探测能力很强,特别是对森林高度的探测能力,具有其他遥感数据无法比拟的优势。介绍激光雷达遥感的基本原理、大光斑和小光斑激光雷达系统的特点,对它们在林业上的应用现状进行评述,重点分析激光雷达反演森林参数的方法,对激光雷达的林业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树高 生物量 冠层垂直结构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激光雷达与摄影测量林业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16
作者 刘清旺 李世明 +2 位作者 李增元 符利勇 胡凯龙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4-148,共15页
森林空间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对森林经营管理、生态环境建模等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激光雷达与摄影测量能够获取丰富的森林空间结构和类型信息,在单木、林分尺度森林环境长时间序列监测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一般搭... 森林空间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对森林经营管理、生态环境建模等具有重要意义,无人机激光雷达与摄影测量能够获取丰富的森林空间结构和类型信息,在单木、林分尺度森林环境长时间序列监测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无人机激光雷达系统一般搭载多回波/全波形激光扫描仪,配备高精度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惯性测量单元(GNSS&IMU)等传感器,以保证激光脉冲回波信号的几何定位精度。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通常搭载可见光(RGB)/多光谱相机,配备低精度GNSS&IMU,通过高重叠率航片的三维重建算法自动解算航片内外方位元素,生成具有相对参考坐标的图像及点云,采用地面控制点(GCPs)、参考影像等方式进行几何精校正,对于连续覆盖的森林区域,使用高精度GNSS、稳定平台等可以提高图像匹配精度。通过单木分割法可以提取单木结构信息,从激光雷达点云或摄影测量重建点云中识别树冠顶点、树冠边界、位置等属性,也可以将点云投影到体元空间或者生成冠层高度模型(CHM),在此基础上识别单木特征。林分结构信息提取常采用高度分布法,从点云中直接计算高度分位数、回波指数等点云特征量,或者按照指定的高度间隔生成频率或强度合成波形,计算波形分位数、波形前沿、波形后沿等波形特征量,根据点云特征量、波形特征量与地面测量值之间的关系估测森林结构参数。激光雷达点云和摄影测量重建点云均能用于提取林下地形,对于低郁闭度区域二者相差不大,对于高郁闭度区域摄影测量重建点云提取的林下地形精度较低。多时相无人机激光雷达和摄影测量相结合,可以监测人工修枝、择伐、火灾、病虫害等引起的森林结构变化以及枝叶生长、落叶等物候变化。无人机激光雷达与摄影测量提取的森林结构参数精度受采集方式、数据处理算法、森林生长季节、地形等因素影响,尚未形成适合林业推广应用的成熟技术体系。无人机系统飞行应当遵照国家/当地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条款的约束,我国按照空机质量、起飞全重等指标对无人机进行分类管理。未来无人机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微型化、低成本化,更好地满足林业应用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激光雷达 摄影测量 点云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点云数据估测单株木生物量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清旺 李增元 +3 位作者 陈尔学 庞勇 田昕 曹春香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5-770,共6页
使用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估测了典型树种的单株木生物量。首先由点云数据生成冠层高度模型(CHM),然后采用优化的单株木树冠特征识别算法估测相关的结构参数,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估测参数(... 使用黑河流域遥感-地面观测同步试验获取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点云数据估测了典型树种的单株木生物量。首先由点云数据生成冠层高度模型(CHM),然后采用优化的单株木树冠特征识别算法估测相关的结构参数,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估测参数(树高、冠幅)与实测参数(树高、冠幅、胸径)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并与现有的单株木生物量实测相关生长方程联立,得到单株木生物量估测相关生长方程。结果表明,由LIDAR点云数据得到的单株木估测参数与实测参数显著相关,可以估测单株木生物量(R^2为0.7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LIDAR) 树高 冠幅 胸径(DBH) 相关生长方程 生物量 青海云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perion高光谱数据森林郁闭度定量估测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谭炳香 李增元 +2 位作者 陈尔学 庞勇 雷渊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5-101,共7页
该文探讨和评价了利用星载EO-1 Hyperion高光谱遥感数据定量估测森林郁闭度的能力.高光谱数据光谱特征空间降维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光谱特征选择的波段选择法(BS),另一种是光谱特征提取的主成分变换法(PCA).从森林资源变化图上获取200... 该文探讨和评价了利用星载EO-1 Hyperion高光谱遥感数据定量估测森林郁闭度的能力.高光谱数据光谱特征空间降维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光谱特征选择的波段选择法(BS),另一种是光谱特征提取的主成分变换法(PCA).从森林资源变化图上获取200个样点的实测郁闭度值,130个用于建模,70个用于验证.对应图像的取值采用单像元值(NP)和3×3窗口的平均值(W33)两种方法.两种光谱特征降维方式和两种图像取值方法构成4种估测模型(BS-NP、BS--W33、PCA-NP和PCA-W33).分析过程为:①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选出质量好的波段;②采用逐步回归技术提取与郁闭度相关性高的波段或变量;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估测郁闭度;④估测精度验证.经检验,估测精度分别为:BS-NP 83.17%、BS-W33 84.21%、PCA-NP 85.62%和PCA-W33 86.34%.初步结果表明,光谱特征提取的主成分变换分析法比光谱特征选择的波段选择法的郁闭度估测更有效;3×3窗口的图像取值方法比单像元取值方法的估测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森林郁闭度 HYPERION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统计分析在林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19
作者 冯益明 唐守正 李增元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155,共7页
空间统计分析在不到 5 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 ,已发展成为研究自然界具有随机性和规律性变量的普遍性的科学方法 ,在国内外诸多领域都有成功应用的实例 ;然而 ,空间统计分析在国内林业中应用才刚刚起步 ,绝大多数林业工作者或科研人员对空... 空间统计分析在不到 5 0年的研究和实践中 ,已发展成为研究自然界具有随机性和规律性变量的普遍性的科学方法 ,在国内外诸多领域都有成功应用的实例 ;然而 ,空间统计分析在国内林业中应用才刚刚起步 ,绝大多数林业工作者或科研人员对空间统计缺乏基本的了解。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空间统计分析的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同时对地统计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与经典统计学的异同进行分析。结合林业领域特点 ,从森林土壤、物种空间分布、森林干扰、林分因子、种子资源等几个主要方面 ,综述国内外林业领域应用空间统计分析的现状。最后指出在林业领域中应用空间统计分析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并展望了在林业领域中应用空间统计分析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计分析 林业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森林土壤 物种空间分布 森林干扰 林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实测光谱估测 被引量:27
20
作者 高志海 白黎娜 +3 位作者 王琫瑜 李增元 李晓松 王玉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6,共8页
在对2个荒漠化典型区土壤采样、化验分析和光谱测量的基础上,分析荒漠化土地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土壤有机质的光谱敏感范围,构建多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荒漠化土地土壤具独特的波浪型光谱曲线,其主要特点是在可... 在对2个荒漠化典型区土壤采样、化验分析和光谱测量的基础上,分析荒漠化土地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及土壤有机质的光谱敏感范围,构建多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荒漠化土地土壤具独特的波浪型光谱曲线,其主要特点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的500~900nm光谱范围存在一个明显的弓形突起区,其对提取土壤有机质信息有实际意义;相关分析发现,在中心波长分别为600和830nm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光谱范围分别存在1个有机质光谱敏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波长588nm处的反射光谱对数lgR588和反射光谱倒数1/R588以及波长835nm处的反射光谱倒数的导数(1/R835)'和反射光谱对数的导数(lgR835)'分别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估测荒漠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化土地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光谱 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