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廊坊平原区高氟地下水分布及形成机理
- 1
-
-
作者
李堃正
白雪山
杜垚
张旭虎
朱小龙
靳潇锐
-
机构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05,共10页
-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0405)
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JCYKT202202)。
-
文摘
为查明廊坊地区天然高氟地下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本研究分别采集廊坊平原区深层和浅层地下水样品76和100个,系统分析了高氟地下水分布、地下水氟来源及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深层地下水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1.65 mg·L^(-1))高于浅层地下水氟离子浓度(平均值为1.06 mg·L^(-1)),深、浅层地下水氟离子超标率分别为73.7%和40%。地下水中氟浓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含水层中萤石溶解、方解石和白云石饱和沉淀有利于氟在深层地下水中的富集。偏碱性环境中含水层中氟离子解吸附和HCO_(3)^(-)竞争性吸附及阳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可进一步促进地下水中氟富集。蒸发浓缩作用对部分浅层高含氟地下水具有显著影响。同时,类似含氟矿物质和岩盐的溶解等各种地质过程也是地下水中氟富集的主要机制。
-
关键词
地下水
氟
水文地球化学
分布特征
廊坊平原区
-
Keywords
groundwater
fluoride
hydrological geochemistr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Langfang Plain
-
分类号
X5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基于古河道变迁的廊坊东沽港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辉
张旭虎
赵亮
朱小龙
李堃正
-
机构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2-57,共6页
-
基金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2011-2015年)资助项目
-
文摘
通过搜集河北平原东沽港镇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开展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利用物探、钻探、水准测量等技术手段进行勘查,并对地面沉降现状及危害进行跟踪调查,系统研究了东沽港镇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位于第四系古河道变迁带,具有物质松散、抗压性弱、沉陷性大的特点,在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受砂层饱和自重、地下水下渗及其孔隙水压力差等影响,古河床与河漫滩易出现错动裂缝。②研究区地面沉降主要的外部因素是浅层地下水位下降,是引起地面沉降的动力;主要的内部因素是地层沉积差异,为地面不均匀沉降提供了物质基础;次要因素是深层地下水位变化、地质构造活动和人为回填池、塘等。研究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为河北平原地面沉降研究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古河道
地面沉降
地下水
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
Keywords
ancient stream channel
ground surface subsidence
groundwate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