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李坤兰 罗美凤 +1 位作者 吴莉莉 吴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ERAS...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模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ERA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髋关节功能、疼痛改善情况、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并记录患者对护理方案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术后恢复耗时、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其围手术期接受ERAS护理干预获得较佳的临床效果,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疼痛缓解,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同时还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患者对该护理方案具有较高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 老年股骨颈骨折 手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合成环氧大豆油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坤兰 高爽 奚祖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77-1181,共5页
以磷钨杂多酸盐作为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30%H2O2为氧源,研究了中性条件下大豆油的环氧化反应,并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n(H2O2)∶n(双键)=1.2∶1,m(溶剂)/m(大豆油)=... 以磷钨杂多酸盐作为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30%H2O2为氧源,研究了中性条件下大豆油的环氧化反应,并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3%,n(H2O2)∶n(双键)=1.2∶1,m(溶剂)/m(大豆油)=3.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时,生成环氧大豆油中的碘值小于0.04g(I)/g,环氧值大于6%,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不降低催化活性。整个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 大豆油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酸法合成环氧大豆油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坤兰 高爽 奚祖威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3-295,309,共4页
以(-πC5H5NC16H33)3[PO4(WO3)4]作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H2O2(30%,质量分数)为氧源,在无酸环境下直接合成环氧大豆油,并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大豆油环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n(H2O2)∶n(大豆油双键)=... 以(-πC5H5NC16H33)3[PO4(WO3)4]作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H2O2(30%,质量分数)为氧源,在无酸环境下直接合成环氧大豆油,并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大豆油环氧化反应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为:n(H2O2)∶n(大豆油双键)=1.25∶1,m(二氯乙烷)∶m(大豆油)=3.5∶1,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4 h,产品环氧大豆油的环氧值大于6.2%,碘值小于2.60 gI/100 g,达到一级品要求。催化剂循环使用三次催化活性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 环氧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加速退化试验的灰色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坤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20-24,共5页
针对恒温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处理中的贫数据问题,利用灰色建模所需数据量少的优势,提出了加速寿命的灰色预测方法。将灰色GM(1,1)模型与阿伦尼乌斯方程相结合,提出了加速退化试验有效性判断依据和常温贮存寿命外推方法,并在某型三极管的... 针对恒温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处理中的贫数据问题,利用灰色建模所需数据量少的优势,提出了加速寿命的灰色预测方法。将灰色GM(1,1)模型与阿伦尼乌斯方程相结合,提出了加速退化试验有效性判断依据和常温贮存寿命外推方法,并在某型三极管的加速退化试验数据处理中进行了成功应用。将此外推方法与曲线拟合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退化试验 灰色GM(1 1)模型 预测 加速寿命 阿伦尼乌斯方程 常温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混合集成电路长期贮存寿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坤兰 青林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某型混合集成电路在自然环境下的贮存寿命。方法选用某型混合集成电路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等4地开展为期172个月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其性能参数增益。应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灰色GM(1,1)模型,对该... 目的研究某型混合集成电路在自然环境下的贮存寿命。方法选用某型混合集成电路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等4地开展为期172个月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其性能参数增益。应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灰色GM(1,1)模型,对该型混合集成电路的贮存寿命进行预测,结果 D地的寿命最长,为32年;A地的寿命最短,为21年。结论温度较差是增益退化的最优影响因素。就该型混合集成电路而言,B地和C地的环境应力对其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集成电路 贮存试验 性能参数 贮存寿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存环境对某型霍尔电路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坤兰 王首臻 杨少华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5年第3期31-35,共5页
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4地的库房内对某型霍尔集成电路开展了为期17年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了该型霍尔集成电路的高电平-低电平磁感应强度(工作点)BH-L、低电平-高电平磁感应强度(释放点)BL-H和回差BH等性能... 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4地的库房内对某型霍尔集成电路开展了为期17年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了该型霍尔集成电路的高电平-低电平磁感应强度(工作点)BH-L、低电平-高电平磁感应强度(释放点)BL-H和回差BH等性能参数,并应用T-检验法对4地贮存环境对样品的性能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地贮存环境条件对样品的性能参数的影响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集成电路 贮存试验 性能参数 T-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电子元器件长期储存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坤兰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0年第6期30-33,共4页
通过对几种元器件长期储存期间的失效进行分析,探讨了这几种元器件的失效模式及其失效机理。
关键词 电子元器件 失效模式 失效机理 长期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存试验站的温湿度特征分析研究
8
作者 李坤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35-39,共5页
从温湿度的变化趋势、年较差、极端最高值、极端最低值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储存试验站(长春、无锡、广州、西沙和拉萨)从1995-2005年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5地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湿度变化趋势则不同。年较差最大的是长春,最小的是... 从温湿度的变化趋势、年较差、极端最高值、极端最低值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储存试验站(长春、无锡、广州、西沙和拉萨)从1995-2005年的监测数据。结果表明,5地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湿度变化趋势则不同。年较差最大的是长春,最小的是西沙。极端最高温度最高的是无锡;极端最低温度最低的是长春。广州的极端最高湿度最大;拉萨的极端最低湿度最小。5地的温湿度在变化趋势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性。因而,在进行环境应力的信息开发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温湿度多方面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度 变化趋势 年较差 极端最高值 极端最低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储存试验中敏感参数的灰色优势评价模型
9
作者 李坤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3期54-57,共4页
针对储存试验样品量少和影响因素多等特征,通过对灰色优势分析进行研究,利用优势分析的优点,建立了储存试验敏感参数评价的优势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类元器件的储存敏感参数的评价中。评价的结果表明:温度差为该种元器件最优影响因素... 针对储存试验样品量少和影响因素多等特征,通过对灰色优势分析进行研究,利用优势分析的优点,建立了储存试验敏感参数评价的优势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类元器件的储存敏感参数的评价中。评价的结果表明:温度差为该种元器件最优影响因素,灯丝电流则为其储存试验中的敏感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分析 敏感参数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M]Cl离子液体中壳聚糖/纤维素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海静 魏立纲 +5 位作者 李坤兰 马英冲 王少君 安庆大 平清伟 余加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4-157,共4页
以[BMIM]Cl离子液体为溶剂,在可控的条件下,将棉纤维与壳聚糖进行共混,采用湿法成型技术,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壳聚糖/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测试、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 以[BMIM]Cl离子液体为溶剂,在可控的条件下,将棉纤维与壳聚糖进行共混,采用湿法成型技术,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壳聚糖/纤维素纤维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测试、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加入量的增加,纤维的取向度和结晶度下降,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复合纤维表面纤丝结构的有序性降低。离子液体作为棉纤维与壳聚糖的共溶剂,可以实现两种材料很好的微观尺度混合,并且离子液体最终可以完全从材料中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 壳聚糖 共混 纤维素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技术在淀粉水解制葡萄糖反应中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夏立新 李坤兰 +1 位作者 曹国英 奚祖威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7期352-355,共4页
对微波幅射与常规加热条件下淀粉水解制葡萄糖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反应速度是常规加热法的 10 0倍 ,极大地降低了能耗。同时 ,还考察了多种金属卤化物及硫酸盐对淀粉水解制葡萄糖收率和速率的影响 ,发现微波功... 对微波幅射与常规加热条件下淀粉水解制葡萄糖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 ,反应速度是常规加热法的 10 0倍 ,极大地降低了能耗。同时 ,还考察了多种金属卤化物及硫酸盐对淀粉水解制葡萄糖收率和速率的影响 ,发现微波功率 80 0 W时 ,在 0 .0 5 %盐酸中 ,某些金属盐能使淀粉在 2~ 3 min内快速水解 ,而且所得产物几乎全部是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淀粉 葡萄糖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法合成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娜 李坤兰 +2 位作者 宫国梁 计海峰 马英冲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0-372,384,共4页
在无溶剂的条件下,以季戊四醇与异辛酸为原料合成了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季戊四... 在无溶剂的条件下,以季戊四醇与异辛酸为原料合成了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研究了催化剂种类、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季戊四醇、异辛酸的摩尔比为1∶5,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5 h,酯化率可达97%以上。反应产品经红外光谱确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酯化 对甲苯磺酸 季戊四醇四异辛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木质素的乙酰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汶泽 冯钠 +3 位作者 马英冲 魏立纲 李坤兰 刘清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作为反应介质,在不使用任何催化剂的情况下,实现木质素的乙酰化。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乙酸酐/OH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乙酰化木质素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化木质素的接枝率随乙酸...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作为反应介质,在不使用任何催化剂的情况下,实现木质素的乙酰化。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乙酸酐/OH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乙酰化木质素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酰化木质素的接枝率随乙酸酐/OH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而升高,当反应温度达到90℃、酰化时间为2 h时,接枝率最高。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3C-NMR)、热重分析(TGA)及扫描电镜(SEM)对乙酰化木质素进行了表征。测试表明,乙酰化木质素的FT-IR和13C-NMR谱图中出现明显的乙酰基特征峰,且其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提高,粒度较改性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离子液体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纤维素/壳聚糖凝胶珠对水溶液中Ni^(2+)的吸附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珊 黄德智 +5 位作者 魏立纲 李坤兰 马英冲 王琳琳 王艳涛 张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101,共5页
在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为溶剂,制备胶原和纤维素复合凝胶珠吸附剂过程中,加入少量壳聚糖对凝胶珠进行改性。吸附实验结果显示,胶原/纤维素/壳聚糖凝胶珠(CCHB-CS,质量比2/3/1)能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Ni 2+,相较于... 在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C4mim]Cl)为溶剂,制备胶原和纤维素复合凝胶珠吸附剂过程中,加入少量壳聚糖对凝胶珠进行改性。吸附实验结果显示,胶原/纤维素/壳聚糖凝胶珠(CCHB-CS,质量比2/3/1)能有效吸附水溶液中的Ni 2+,相较于胶原/纤维素凝胶珠(CCHB,质量比1/1)和壳聚糖/纤维素凝胶珠(CCSHB,质量比1/1),CCHBCS对Ni 2+离子的吸附能力有所降低;溶液pH值会影响CCHB-CS对Ni 2+的吸附,pH7.0为最佳条件;Langmuir单分子吸附模型适用于描述CCHB-CS吸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纤维素 壳聚糖 凝胶珠 NI 2+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晶体管湿热试验失效模式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珂 郑南飞 +3 位作者 罗琴 邱森宝 邹祁峰 李坤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研究在役晶体管湿热试验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为减少晶体管失效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选取长期贮存了10余年未失效的3型在役晶体管进行湿热环境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测、电性能参数测试、离子色谱分析等方法研究晶体管失效的模式和失... 目的研究在役晶体管湿热试验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为减少晶体管失效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选取长期贮存了10余年未失效的3型在役晶体管进行湿热环境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测、电性能参数测试、离子色谱分析等方法研究晶体管失效的模式和失效机理。结果晶体管经过2160h湿热试验后,有3.75%的晶体管发生失效,其中晶体管管腿断裂失效比例占2.50%,失效机理为应力腐蚀开裂;晶体管参数超标比例为1.25%,失效机理为器件背部或三防漆所含粘附离子引起的漏电。结论湿热试验会加速在役晶体管的失效,其失效模式主要为因应力腐蚀开裂导致的管腿断裂以及因表面粘附离子引起的参数超差。建议在晶体管的寿命期内加强质量管理,改善不当的制管工艺,减少器件的内部缺陷及残余应力的存在,控制器件贮存环境的温湿度以及大气成分,杜绝氯离子等粘附离子及其他活性物质的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管 湿热试验 失效模式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元器件非工作可靠性参数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瑞毅 杨少华 +1 位作者 李坤兰 吴福根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5年第5期7-9,共3页
应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某电子元器件在非工作状态时的可靠性性能参数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并与自回归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检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非工作可靠性 预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M(1,1)模型研究军用电子元器件的长期贮存寿命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少华 吴福根 +1 位作者 黄瑞毅 李坤兰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05年第2期21-24,共4页
现代武器装备“长期贮存,一次使用”的特性,要求装备的各个部件和元器件都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与长期贮存寿命。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以某电阻器为例,应用GM(1,1)模型及其改进模型预测了其长期贮存寿命,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有一... 现代武器装备“长期贮存,一次使用”的特性,要求装备的各个部件和元器件都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与长期贮存寿命。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以某电阻器为例,应用GM(1,1)模型及其改进模型预测了其长期贮存寿命,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实践证明:灰色预测方法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元器件 灰色系统理论模型 长期贮存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耦合器的长期贮存退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少华 李坤兰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介绍了某光电耦合器在自然条件下的贮存退化特性,长期贮存14年后出现了电流传输比和集电极暗电流等性能参数退化失效。其性能参数退化的原因为内部水汽含量高、胶体开裂。该试验结果对于贮存寿命设计和贮存延寿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光电耦合器 贮存 退化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种电阻器长期贮存寿命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坤兰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3年第6期32-35,共4页
选用某种电阻器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等4地开展了为期120个月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了其性能参数。应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灰色GM(1,1)模型,对该种电阻器的贮存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A地的寿命最长,为51年;D... 选用某种电阻器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等4地开展了为期120个月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了其性能参数。应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灰色GM(1,1)模型,对该种电阻器的贮存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A地的寿命最长,为51年;D地的寿命最短,为4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器 贮存试验 性能参数 贮存寿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种有机薄膜电容器长期贮存寿命预测研究
20
作者 李坤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3年第1期1-3,48,共4页
选用某种有机薄膜电容器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等四地的库房开展了为期168个月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了电容量、损耗角正切值和绝缘电阻等性能参数。应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该种电容器的贮存寿命... 选用某种有机薄膜电容器在A(寒温)、B(亚湿热)、C(亚湿热)、D(热带海洋)等四地的库房开展了为期168个月的库房贮存试验,跟踪测试了电容量、损耗角正切值和绝缘电阻等性能参数。应用灰色预测理论中的GM(1,1)模型,对该种电容器的贮存寿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A地的寿命最长,为44 a;在D地的寿命最短,为3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贮存试验 性能参数 贮存寿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