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陶粒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国珲 张丽娟 +1 位作者 赵军 王志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0-184,191,共6页
由于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以及抗震耐火等优良性能,因此近些年来逐渐在高层建筑、桥梁工程等建筑工程中获得应用。分4个温度水平(常温、200℃、300℃、400℃),对全再生陶粒混凝土试件进行高温试验。待自然冷却后,测试经历... 由于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自重轻、保温隔热以及抗震耐火等优良性能,因此近些年来逐渐在高层建筑、桥梁工程等建筑工程中获得应用。分4个温度水平(常温、200℃、300℃、400℃),对全再生陶粒混凝土试件进行高温试验。待自然冷却后,测试经历不同温度后再生陶粒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和劈拉强度。通过超声波分析高温后陶粒混凝土内部损伤,研究全再生陶粒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退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全再生陶粒混凝土试块的表观密度均随受热温度升高而降低;试件超声波速在200℃升至300℃过程中损失幅度最大;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值均在从常温加热到200℃过程中呈现一定幅度的上升,受热温度为400℃时,试件的相对残余劈拉强度值远小于相对应的立方体相对残余抗压强度值。这些力学特征的变化反映了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内部逐渐劣化并且损伤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陶粒混凝土 表观密度 抗压强度 劈拉强度 损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