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聪聪乐 甜蜜生活的新选择——访江西聪聪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国富
1
作者 丁焕 李国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食品工业 副总经理 有限公司 高倍甜味剂 江西 生活 使用成本 市场潜力 低热量 竞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寺河东五盘区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与应用
2
作者 李国富 季长江 +4 位作者 李军军 张江华 唐杰 赵晋斌 邵显华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3,共13页
高瓦斯矿井煤层含气量大,单纯的井下瓦斯抽采受时间及空间制约,导致井下抽采效果受限。同时,由于井下通常仅依靠钻孔进行负压抽采,煤层增透手段和改造方式缺乏,导致抽采不充分,煤层含气量总体降幅小,无法快速实现工作面消突、达到保障... 高瓦斯矿井煤层含气量大,单纯的井下瓦斯抽采受时间及空间制约,导致井下抽采效果受限。同时,由于井下通常仅依靠钻孔进行负压抽采,煤层增透手段和改造方式缺乏,导致抽采不充分,煤层含气量总体降幅小,无法快速实现工作面消突、达到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运用油气开发技术在地面进行煤层气抽采,煤层增透措施不受空间限制,可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煤层改造,提升储层渗透性。同时,根据采掘规划,在地面超前布置煤层气抽采工程,对煤层进行长时间超前预抽,可减少井下瓦斯抽采工程量,缩短井下瓦斯抽采和达标时间,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为大幅降低高瓦斯煤层含气量,提升煤炭开采效率与安全生产水平,针对寺河矿东五盘区煤层气地质特征,结合盘区采掘衔接规划,开展相适应的煤层气地面与井下抽采技术与工艺研究,探索高瓦斯矿井的煤与煤层气高效协调开发。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东五盘区开展多种煤层气地面与井下抽采尝试,综合降低煤层含气量。并通过地面抽采效果检验井,评价东五盘区煤层气抽采实际效果。经过近20 a的井上下连续抽采,东五盘区规划区3号煤层剩余含气量降到8 m^(3)/t以下,平均降幅在50%以上;准备区抽采达标时间缩短了15%以上,保障了矿井高产高效;生产区井下精准抽采甲烷浓度提高5%以上,工作面抽采率提高5%以上,确保井下高效抽采。东五盘区地面大规模超前预抽已基本实现高瓦斯煤层的低瓦斯采掘。煤与煤层气共采既通过地面超前预抽大幅度降低了煤层含气量、增加了煤层气产量,又通过井下精准抽采填补了地面抽采盲区,实现了煤层气抽采的全覆盖,节约了井下瓦斯抽采成本。寺河矿东五盘区煤与煤层气共采的成功实施,不仅有效保障了高瓦斯煤层的低瓦斯开采,也大幅度降低了甲烷排空污染大气环境,同时还促进了沁南煤层气产业基地的建设,为其他高瓦斯矿井的煤与煤层气共采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对煤与煤层气共采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煤层气共采 寺河矿 东五盘区 抽采效果评价 井上下联合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联合表征的低阶煤不同宏观煤岩成分孔隙特征差异
3
作者 祝浩冉 陈跃 +5 位作者 王怀厂 马东民 李国富 季长江 王馨 石金波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18,共15页
为探究低阶煤不同宏观煤岩成分孔隙特征差异,以黄陇侏罗纪煤田园子沟井田延安组低阶煤为研究对象,运用高压压汞试验、液氮吸附、二氧化碳吸附、核磁共振及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比分析低煤阶镜煤和暗煤的孔隙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镜煤微米级... 为探究低阶煤不同宏观煤岩成分孔隙特征差异,以黄陇侏罗纪煤田园子沟井田延安组低阶煤为研究对象,运用高压压汞试验、液氮吸附、二氧化碳吸附、核磁共振及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比分析低煤阶镜煤和暗煤的孔隙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镜煤微米级孔隙不发育,但是镜煤性脆,在内外应力作用下易发生破裂产生微裂隙,而暗煤微米级孔隙则相对发育,主要为原生纤维结构和胞腔孔,偶见原生屑间孔和气孔;暗煤的有效孔隙度明显大于镜煤,煤中部分孔隙是闭孔和不连通孔隙,暗煤孔隙的连通性优于镜煤;镜煤的孔隙体积和比表面积均大于暗煤,镜煤的微孔和裂隙发育,而暗煤的介孔较为发育;在相对压力小于0.5阶段,镜煤介孔的分形维数小于暗煤,镜煤孔隙表面比暗煤平滑;基于压汞法计算大孔的分形维数发现,在孔径50~1000 nm区间,镜煤大孔的分形维数大于暗煤,镜煤大孔结构更加复杂,在孔径>1000 nm区间,镜煤的平均分形维数小于暗煤,镜煤裂隙发育,渗流能力较强。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认识煤的孔隙结构特征以及对煤层气的吸附解吸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煤岩成分 低阶煤 孔隙特征 联合表征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防撞梁系统多学科多目标优化
4
作者 李国富 马财俊 金红光 《上海汽车》 2025年第4期39-43,共5页
为提升防撞梁系统碰撞安全性以及开发效率,将其与整车模型进行解耦研究。设计变量包括各钣金材料、料厚选型以及诱导筋位置、深度等。基于ExpertAI神经网络算法对样本变形模式进行分类筛选以提升响应面法拟合精度,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对... 为提升防撞梁系统碰撞安全性以及开发效率,将其与整车模型进行解耦研究。设计变量包括各钣金材料、料厚选型以及诱导筋位置、深度等。基于ExpertAI神经网络算法对样本变形模式进行分类筛选以提升响应面法拟合精度,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对防撞梁系统高速碰撞性能(FRB/SORB/MPDB)进行全局性能均衡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FRB工况吸能盒截面力峰值满足目标,吸能水平大幅提升,上下吸能盒碰撞力效率分别由72.3%和61.5%提升至82.4%和81.9%,SORB/MPDB工况性能均达标,所提出的防撞梁系统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工程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梁 吸能盒 参数化 多目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2H/G/A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5
作者 李国富 王劲松 +2 位作者 高春雨 杨皓 李文昊 《分布式能源》 2025年第2期36-48,共13页
针对传统综合能源系统存在的能源产物种类单一、污染气体排放量高以及经济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电转氢(power to hydrogen,P2H)、氢转气(hydrogen to gas,H2G)、氢转氨(hydrogen to ammonia,H2A)等电力多元转换(power to X,P2X)技术... 针对传统综合能源系统存在的能源产物种类单一、污染气体排放量高以及经济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电转氢(power to hydrogen,P2H)、氢转气(hydrogen to gas,H2G)、氢转氨(hydrogen to ammonia,H2A)等电力多元转换(power to X,P2X)技术的电热联供综合能源系统构型。首先,在系统模型方面,通过引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与火电机组富氧/掺氨燃烧等技术,构建电转氢/气/氨(power to hydrogen/gas/ammonia,P2H/G/A)耦合系统;其次,在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转型方面,构建综合考虑富氧燃烧-H2G耦合模型碳减排、增加供热经济收益效果以及H2A-掺氨燃烧耦合模型降低煤耗成本和燃煤碳排放效果的综合能源系统目标函数;最后,基于内蒙古某示范基地构建算例,对比分析不同能源转化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碳减排效果,结果表明:所提集成系统能够显著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能协同低碳经济运行;相比传统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性成本减少了7.5×10^(5)元(19.5%),环保性成本减少了5.0×10^(5)元(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氢/气/氨(P2H/G/A) 富氧燃烧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掺氨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深部煤层气开发井完井技术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申鹏磊 吕帅锋 +3 位作者 白建平 李国富 杨燕青 熊章凯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5,共11页
沁水盆地深部煤储层具有低渗-特低渗、局部高饱和、低孔隙率、高热演化程度的地质特征,在直井/水平井+大规模压裂的开发模式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完井技术才能保证储层改造和后期生产效果。系统分析煤层气开发水平井常规单层套管完井技... 沁水盆地深部煤储层具有低渗-特低渗、局部高饱和、低孔隙率、高热演化程度的地质特征,在直井/水平井+大规模压裂的开发模式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完井技术才能保证储层改造和后期生产效果。系统分析煤层气开发水平井常规单层套管完井技术、裸眼/筛管完井技术、套管+滑套完井技术的不同井身结构和井下工具类型,并对不同完井技术的适用条件和技术特点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单层套管完井技术施工工艺成熟,三开完井结构应用普遍,但不利于降本增效;二开完井结构仅适用于煤储层上覆地层较为稳定、无含水层或微弱含水层的地质条件;裸眼/筛管完井技术可减少煤层段的污染,但无法进行后期储层改造,适用于煤体结构完整、煤层渗透性强的储层;套管+滑套完井技术可省去压裂前的射孔作业,但井下工具的正常运行无法保障且后期压裂排量受到限制。针对U型开发井组中的生产直井,在井筒无法满足大规模压裂作业的前提下,提出了新型双层套管完井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在老井筒中根据地质条件和老井特点通过优选套管和固井工具来重塑井筒,满足后期压裂工艺和保证压裂改造效果。其特点主要是在目的煤层顶板以上采用了水泥封固,配合高抗压、较大内径套管,使井筒能够满足高施工压力的大规模压裂,同时煤层段选用筛管,节约了射孔费用,还可有效避免排采阶段地层坍塌掩埋井筒煤层段。该技术在沁水盆地深部煤储层成功应用,试验成果表明其能够满足深部煤层气大规模、高施工压力下的压裂作业,具有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深部煤层气 完井技术 双层套管 大规模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产煤层气井无机矿物泡排酸蚀解堵特性
7
作者 张惜图 胡胜勇 +4 位作者 冯国瑞 赵瑞锦 范雯莉 李国富 武玺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98-2207,共10页
煤层气开发中无机矿物堵塞容易导致煤层气井低产,严重制约煤层气井的连续稳定排采与产量,酸蚀溶解是高效清理无机矿物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无机矿物的多组分酸液溶蚀试验,考虑泡排作用对无机矿物的润湿携带效果,研究了起泡剂复配酸液解... 煤层气开发中无机矿物堵塞容易导致煤层气井低产,严重制约煤层气井的连续稳定排采与产量,酸蚀溶解是高效清理无机矿物的有效手段之一。基于无机矿物的多组分酸液溶蚀试验,考虑泡排作用对无机矿物的润湿携带效果,研究了起泡剂复配酸液解堵剂对低产煤层气井无机矿物的泡排酸蚀解堵特性。结果表明:氢氟酸对以硅酸盐岩为主要成分的无机矿物的溶蚀效果较盐酸与乙酸最佳,酸液质量分数超过12%对无机矿物溶蚀率增长不显著。多组分酸较单组份酸对无机矿物溶蚀率更高,普遍达40%^(8)0%。当复配解堵剂中起泡剂质量分数小于0.6%时,随起泡剂浓度增大,溶液表面张力、溶液与无机矿物表面接触角均逐渐减少,泡排作用下泡沫越绵密,起泡能力越强,泡沫半衰期逐渐延长,泡沫携粉含量越高。当起泡剂质量分数超过0.6%后,复配解堵液表面张力呈紊乱趋势,泡沫稳定性变差。十二烷基二甲基胺乙内酯(BS-12)泡沫体系泡径大,较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泡沫体系泡径大小不均对泡沫半衰期影响更为严重。由于十二烷基葡萄糖苷(APG)复配酸液表面张力最小,泡沫稳定绵密且对无机矿物润湿性最好,选取耐酸性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PG作为起泡剂复配酸液为优选的溶蚀无机矿物解堵剂。泡排作用促进无机矿物溶蚀率少量增长,酸液浓度对泡沫稳定性、泡沫半衰期起抑制作用,泡沫携带排出的无机矿物粒径越小,粒径范围越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无机矿物 泡排 酸蚀 溶蚀 解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区煤层气三区联动立体抽采理论与模式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国富 何辉 +2 位作者 刘刚 焦海滨 刘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11,共5页
为了实现煤矿区煤炭与煤层气2种资源的安全高效协调开发,基于煤炭开发时空接替规律,将煤矿区划分为规划区、准备区、生产区3个区间,分别采用地面钻井排采、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以及本煤层钻孔抽采等不同的瓦斯抽采技术以保证煤炭安全高... 为了实现煤矿区煤炭与煤层气2种资源的安全高效协调开发,基于煤炭开发时空接替规律,将煤矿区划分为规划区、准备区、生产区3个区间,分别采用地面钻井排采、地面与井下联合抽采以及本煤层钻孔抽采等不同的瓦斯抽采技术以保证煤炭安全高效生产。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容许最高瓦斯含量数学模型、煤层瓦斯压力数值模拟模型和煤层气立体抽采优化专家系统,创立了三区联动的区域递进式立体抽采模式(晋城模式),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实现了煤矿瓦斯井下抽采和地面原位抽采2个独立产业模式的有效衔接,解决了煤层气开发与煤炭开采的时空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区 煤层气 立体抽采 规划区 准备区 生产区 三区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流速的活动扩张角导流装置性能研究
9
作者 梁笑笑 李国富 任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3,132,共8页
针对导流装置型水轮机在高流速条件下叶片承受过大轴向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流速变化的导流装置解决方案。该装置能够在低流速区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比,而在高流速区间通过调整增速比来减轻叶片负载,提高水轮机在低流速环境下的... 针对导流装置型水轮机在高流速条件下叶片承受过大轴向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流速变化的导流装置解决方案。该装置能够在低流速区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比,而在高流速区间通过调整增速比来减轻叶片负载,提高水轮机在低流速环境下的功率输出。通过数值分析,以增速比作为评估指标,研究了扩张角的调整范围、活动装置的长度和形状,并分析了不同流速条件下的长短轴比例、水轮机所受推力及获能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翼型活动装置,保持其长宽比为1.5,扩张角调整范围为0~15°,增速比的调整范围为1.10~1.57;当活动装置的长短轴比例为3.4∶1时,在高速流场中叶片相对受力可降至1.1左右,同时在低流速区域具有较好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装置 变角度 变流速 输出功率 轴向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轴电机电流信号的表面粗糙度检测
10
作者 刘雪杰 李国富 任潞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2期54-59,共6页
针对表面粗糙度不能及时检测造成的工件浪费问题,首次提出根据主轴电机电流信号进行表面粗糙度检测分类。通过实验采集不同表面粗糙度加工时的主轴电机电流信号,采用小波包分解将电流信号分解成不同频段,借助能量特征和裕度因子对不同... 针对表面粗糙度不能及时检测造成的工件浪费问题,首次提出根据主轴电机电流信号进行表面粗糙度检测分类。通过实验采集不同表面粗糙度加工时的主轴电机电流信号,采用小波包分解将电流信号分解成不同频段,借助能量特征和裕度因子对不同频段电流信号进行评估,过滤低相关性频段,再通过随机森林筛选特征,降低特征的冗余性。总谐波失真特征实现了积屑瘤检测,仅依赖构建的电流信号特征工程表面粗糙度检测准确率高达95%以上,并且检测时间在2 s以内,基本实现了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快速准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轴电机电流信号 小波包分解 随机森林 总谐波失真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排采动态过程与差异性 被引量:48
11
作者 李国富 侯泉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803,共6页
针对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变质变形的特点,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某井组的排水采气动态过程与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组单井之间气产量变化大,排采效果差异性明显,单井产水能力不一;在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为防止吐砂和压敏效应,排采强度... 针对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变质变形的特点,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某井组的排水采气动态过程与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井组单井之间气产量变化大,排采效果差异性明显,单井产水能力不一;在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为防止吐砂和压敏效应,排采强度、制度调整不易过大、过频;在煤层气井排采的不同时期应采用不同的工作制度,在以排水为主的前期排采阶段,排采工作制度以控制动液面为核心来制定,在产气为主的中后期稳定生产阶段,排采工作制度以控制套压(井底流压)为核心来制定;煤层气井生产过程中,在保持一定回压确保煤储层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套压生产,以利于煤储层平均压力的降低,扩大煤层气的解吸范围,获得高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南部 煤层气井 排水采气 动态过程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城矿区典型区煤层气地面抽采效果分析 被引量:48
12
作者 李国富 李贵红 刘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32-1937,共6页
地面抽采煤层气被认为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地面抽采效果得到煤矿企业的普遍关注,但一直缺乏工程验证。以晋城寺河矿东五盘区为研究区,其煤层气地面抽采效果评价主要基于两个方面,首先将区块内14口参数检验... 地面抽采煤层气被认为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地面抽采效果得到煤矿企业的普遍关注,但一直缺乏工程验证。以晋城寺河矿东五盘区为研究区,其煤层气地面抽采效果评价主要基于两个方面,首先将区块内14口参数检验井的现今含气量数据与原位含气量进行了对比,评价了含气量实际降低情况;其次运用煤储层数值模拟软件(CBM-SIM),通过对141口气井近7 a生产数据的历史拟合、参数修正,开展产能预测,预测了含气量随抽采时间变化规律和未来10 a、15 a的抽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煤矿区地面煤层气抽采可以有效降低煤层瓦斯含量,通过近7 a的地面抽采,寺河矿东五盘区煤层含气量由23 m3/t降至10.51 m3/t,下降幅度平均为55%;通过储层数值模拟得出,抽采7 a、10 a和15 a后3号煤层剩余含气量分别为10.07,7.31,4.35 m3/t,降低幅度分别达57%,69%和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抽采效果 原位含气量 现今剩余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胀底臌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国富 代学灵 戴铁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18,74,共4页
研究表明,巷道底臌有挤压、挠曲、膨胀和剪胀等形式,剪胀底臌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巷道围岩本构关系,建立了剪胀底臌力学模型及分析计算简图,根据岩土体主动和被动压力作用原理,导出了巷道底板塑性区发展范围、深度及底板压力解析... 研究表明,巷道底臌有挤压、挠曲、膨胀和剪胀等形式,剪胀底臌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巷道围岩本构关系,建立了剪胀底臌力学模型及分析计算简图,根据岩土体主动和被动压力作用原理,导出了巷道底板塑性区发展范围、深度及底板压力解析计算式。经计算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实测等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解析计算方法和工程实际的拟合性,为剪胀型底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胀底臌 机理 解析计算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LC03的分离及其芽孢漆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国富 栗君 +5 位作者 卢磊 潘俊波 赵敏 王天女 徐腾飞 王靖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21,共6页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细菌漆酶,利用含铜富集培养基从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好漆酶活性的细菌菌株LC03,经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株培养6d后的芽孢漆酶活性最高,可达48.5U/g。菌株LC03的芽孢漆酶氧... 为获得性能优良的细菌漆酶,利用含铜富集培养基从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具有较好漆酶活性的细菌菌株LC03,经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株培养6d后的芽孢漆酶活性最高,可达48.5U/g。菌株LC03的芽孢漆酶氧化底物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和丁香醛连氮的最适pH值分别为3.8和6.8,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该芽孢漆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70℃处理10h或pH9.0条件下放置10d仍能保持漆酶活性,同时对抑制剂SDS和EDTA具有一定的抗性。Li+、Na+、Mg2+、Ca2+、Ba2+、Al3+对漆酶活性有促进作用,Ag+、Mn2+、Hg2+、Co2+对其抑制作用比较明显。解淀粉芽孢杆菌LC03的芽孢漆酶在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优良的稳定性为其在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解淀粉芽孢杆菌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巷道隔热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国富 夏永怀 李珠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2-154,共3页
为深井巷道降温提供设计参数是深井高温岩层巷道隔热降温技术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了非隔热层巷道围岩向巷道的热量释放模式,分析了调热圈形成原理、热传递解析方程及参数;然后研究了隔热层巷道围岩向巷道的热量释放模式,分析了调热圈... 为深井巷道降温提供设计参数是深井高温岩层巷道隔热降温技术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了非隔热层巷道围岩向巷道的热量释放模式,分析了调热圈形成原理、热传递解析方程及参数;然后研究了隔热层巷道围岩向巷道的热量释放模式,分析了调热圈变化原理,并推导出隔热降温效果理论解析式及参数确定;工业性试验对比证实,巷道采用隔热降温技术后,隔热效果达到64%,具有巨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巷道 隔热 降温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巷道初次与长期防水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国富 崔秀琴 +1 位作者 李珠 曹胜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79,90,共4页
巷道帷幕预注浆,可控制与掘进巷道有水力联系的出水点掘进前、掘进中或滞后突水灾害,实现初次防水,在巷道壁后设置刚柔性密封层,可获得永久防水的效果。研究中根据岩土有效应力作用原理,建立突水点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动水压力和岩体接触... 巷道帷幕预注浆,可控制与掘进巷道有水力联系的出水点掘进前、掘进中或滞后突水灾害,实现初次防水,在巷道壁后设置刚柔性密封层,可获得永久防水的效果。研究中根据岩土有效应力作用原理,建立突水点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动水压力和岩体接触压力间的本构关系,发现了巷道帷幕预注浆过程是有效应力逐渐增加和孔隙水压力逐渐降低,而最终实现动平衡的过程。注浆过程中当有效应力与总应力达到平衡后获得初次堵水效果。巷道壁后设置刚柔性密封层,具有增强提高有效应力减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达到永久防水效果,为掘巷和永久堵水提供了理论依据。监测与应用结果表明,初次防水和永久防水理论为掘巷防水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帷幕注浆 初次防水 长期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充电电位法煤层气井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国富 孟召平 张遂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3-55,72,共4页
通过对大地电位法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存在问题和技术难点的剖析,将单向充电改为正反向充电,有效地消除了自然电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首次采用先进的多采集站同步扫描采集技术,并采用测量电位梯度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为提高确定压... 通过对大地电位法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存在问题和技术难点的剖析,将单向充电改为正反向充电,有效地消除了自然电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首次采用先进的多采集站同步扫描采集技术,并采用测量电位梯度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精度;为提高确定压裂裂缝长度的精度,创立了径向电位梯度剖面测量方法,实现利用电位梯度剖面陡变确定压裂裂缝前端位置。现场试验表明,改进的大功率充电电位法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可正确评价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充电电位法 裂缝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国富 韩学廷 +1 位作者 朱建章 刘拴强 《建筑技术》 2013年第3期219-221,263,共4页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就是通过计算比较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能耗,来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达到节能设计要求,以便确定建筑热工节能设计参数的方法。两种建筑仅在建筑热工设计参数方面有所不同,而在空调采...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就是通过计算比较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的全年采暖空调能耗,来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达到节能设计要求,以便确定建筑热工节能设计参数的方法。两种建筑仅在建筑热工设计参数方面有所不同,而在空调采暖系统效率方面应当相同,据此就可以用负荷来代替能耗作为权衡判断法的判据。与权衡能耗法相比,采用权衡负荷法能够直接对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状况进行优劣评价,从而可以直接判定建筑热工设计的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采暖空调负荷 能耗 系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激励O_2(a^1Δ_g)发生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国富 桑凤亭 +2 位作者 王增强 陈方 房本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27-1130,共4页
 在纯氧,及氧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情况下,对射频放电产生O2(a1Δg)进行了实验研究。射频频率为13.56MHz,额定功率500W,放电压力133.0~399.0Pa,氧气流量最大为1.4mmol/s,氩气流量为2 1mmol/s。研究了O2(a1Δg)产率随气体流量、放电气压...  在纯氧,及氧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情况下,对射频放电产生O2(a1Δg)进行了实验研究。射频频率为13.56MHz,额定功率500W,放电压力133.0~399.0Pa,氧气流量最大为1.4mmol/s,氩气流量为2 1mmol/s。研究了O2(a1Δg)产率随气体流量、放电气压以及混合气体放电条件的变化。O2(a1Δg)产率最大值约为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放电 氧碘化学激光器 亚稳态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巷道耦合增强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国富 赵善扬 +2 位作者 李珠 李佩瑶 郝景帝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41,共3页
研究了巷道不良部位的变形机制、确定方法和控制原则,实践中通过全断面应力监测,分析了巷道断面应力分布规律和不良部位的分布特征,采用新的方法对不良部位进行二次补强后,控制了围岩的强烈变形,保证了巷道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软岩 不良部位 控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