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蓖麻酸(酯)合成共轭亚油酸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晁建平 李响敏 +3 位作者 陈志玲 佟拉嘎 林世静 丁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4-37,共4页
蓖麻酸(酯)是蓖麻油的最主要成分,其结构决定了它很容易转变成共轭亚油酸(CLA)。综述了由蓖麻酸(酯)合成CLA的研究进展,并对CLA的合成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CLA的高效合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 蓖麻酸(酯) CLA 生物合成 化学合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 被引量:17
2
作者 聂丽娟 王可 +1 位作者 李响敏 田世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95-1799,共5页
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胶进行改性,然后负载磷钨酸,制备了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并进行红外FT-IR分析以及热重分析。考察了改性硅胶与活化硅胶对磷钨酸的负载量以及它们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的重复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改... 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胶进行改性,然后负载磷钨酸,制备了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剂,并进行红外FT-IR分析以及热重分析。考察了改性硅胶与活化硅胶对磷钨酸的负载量以及它们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TBC)的重复利用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硅胶与活化硅胶的最大负载量分别为44.7%和16.8%,将此两种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平均产率分别91.1%和23.7%。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催化剂2.5g(负载量为43.5%),反应4h,(n柠檬酸:n正丁醇)为1:4,反应温度为140℃。产率为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硅胶 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 柠檬酸三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中干酪乳杆菌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晓华 李慧美 +5 位作者 柯颖笑 张凯强 李响敏 李欣 付金衡 李海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以从黄牛瘤胃中分离到的一株具有将亚油酸转化为c9,t11-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Fx为出发菌株,提取其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得到1 700 bp大... 以从黄牛瘤胃中分离到的一株具有将亚油酸转化为c9,t11-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Fx为出发菌株,提取其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得到1 700 bp大小的亚油酸异构酶(linoleic acid isomerase,LAI)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纯化后进行TA克隆,得到重组质粒p UCm-T-LAI,将重组质粒p UCm-T-LAI和表达质粒p ET-Dsb A同时进行双酶切,连接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 ET-Dsb A-LAI,经PCR鉴定和酶切后,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具有LAI活性的重组菌株,能将亚油酸转化为c9,t11-CLA,表明从Lactobacillus casei Fx成功克隆LAI,该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不同瘤胃细菌特异性合成不同CLA异构体的LAI基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亚油酸异构酶 干酪乳杆菌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及其季铵盐催化剂催化H_2O_2环氧化1-辛烯 被引量:3
4
作者 聂丽娟 王可 +1 位作者 田世炯 李响敏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3,54,共6页
用杂多酸与季铵盐反应制备了杂多酸季铵盐型催化剂(HQWP和Q3PW4O16),并对其进行了红外FT IR及元素分析。分别以磷钼酸,HQWP,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Q3PW4O16,磷钨酸,磷钨酸钠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对1-辛烯进行环氧... 用杂多酸与季铵盐反应制备了杂多酸季铵盐型催化剂(HQWP和Q3PW4O16),并对其进行了红外FT IR及元素分析。分别以磷钼酸,HQWP,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硅胶负载磷钨酸,Q3PW4O16,磷钨酸,磷钨酸钠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对1-辛烯进行环氧化反应,产率分别为3.31%、31.20%、81.42%、80.02%、94.80%、84.61%。还做了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其结果表明:Q3PW4O16和HQWP两种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3次,平均产率分别为76.63%和24.54%,其他的反应产率下降明显。另外对用Q3PW4O16和HQWP为催化剂的1-辛烯环氧化反应进行了条件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季铵盐 HQWP Q3PW4O16 磷钨酸 H2O2 1-辛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S)-7-对氟苯甲酰基-10-羟基喜树碱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5
作者 聂丽娟 田世炯 +1 位作者 李响敏 王可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17-520,共4页
以20(S)-喜树碱(6)为原料,经氧化,光反应重排,制得10-羟基喜树碱(4)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进,氧化产率由60.2%提高到86.1%,光反应产率由30.6%提高到49.8%;再以10-羟基喜树碱(4)为原料,经乙酰化、Minisci自由基反应、水解反应,最终得到2... 以20(S)-喜树碱(6)为原料,经氧化,光反应重排,制得10-羟基喜树碱(4)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进,氧化产率由60.2%提高到86.1%,光反应产率由30.6%提高到49.8%;再以10-羟基喜树碱(4)为原料,经乙酰化、Minisci自由基反应、水解反应,最终得到20(S)-7-对氟苯甲酰基-10-羟基喜树碱(1),并用IR、1 H NMR和MS进行了结构表征。用SRB法对1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显示1对人白血病(HL-60)、人胃癌细胞(BCG-823)、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鼻咽癌细胞(KB)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喜树碱 10-羟基喜树碱 20(S)-7-对氟苯甲酰基-10-羟基喜树碱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柴银皎 李响敏 +4 位作者 熊勇华 马尉 蔡小霞 苑静 郭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9-279,共11页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产生的强毒性次级代谢产物,可广泛污染各种农作物及食品。由于痕量真菌毒素即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且食品样品基质复杂,致使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净化富集及检测流程繁琐、耗时费力且成本较高。因此,建立灵敏、简便...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产生的强毒性次级代谢产物,可广泛污染各种农作物及食品。由于痕量真菌毒素即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且食品样品基质复杂,致使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净化富集及检测流程繁琐、耗时费力且成本较高。因此,建立灵敏、简便、稳定的食品基质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构效可设计性、专一识别性和高稳定性等特点,将其应用于食品样品前处理及食品中痕量有害物质的检测可有效简化操作流程、降低成本并提高检测灵敏度。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含真菌毒素食品样品前处理、真菌毒素色谱分析、真菌毒素仿生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及制备方法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真菌毒素 固相萃取 传感器 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油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昊寰 张彬 +2 位作者 周武 李响敏 胡立文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为探讨鸦胆子油的抗肿瘤活性,以鸦胆子为原料,用乙醇和氯仿提取鸦胆子苦味素;分别用石油醚和超临界CO_2提取鸦胆子油,并制备成鸦胆子精炼油,然后用鸦胆子油和鸦胆子苦味素提取物配制成6个鸦胆子油乳液,通过体外试管实验,探讨鸦胆子油乳... 为探讨鸦胆子油的抗肿瘤活性,以鸦胆子为原料,用乙醇和氯仿提取鸦胆子苦味素;分别用石油醚和超临界CO_2提取鸦胆子油,并制备成鸦胆子精炼油,然后用鸦胆子油和鸦胆子苦味素提取物配制成6个鸦胆子油乳液,通过体外试管实验,探讨鸦胆子油乳样品抗肿瘤活性。结果证明:精炼鸦胆子油无抗肿瘤活性,含有鸦胆子苦味素物质的鸦胆子油乳具有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 抗肿瘤活性 体外试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苯甲酰基-喜树碱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威 聂丽娟 +1 位作者 冷志 李响敏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174,共3页
采用苯甲醛和20(S)-喜树碱为原料,通过Minisci反应合成了7-苯甲酰基喜树碱。考察了影响该反应的因素,其优化条件为:喜树碱0.5g,75%H2SO,30mL,苯甲醛1.5mL,n(30%H2O2):n(FeSO4·7H2O)为20:1,30%H2O2 1.0mL,反... 采用苯甲醛和20(S)-喜树碱为原料,通过Minisci反应合成了7-苯甲酰基喜树碱。考察了影响该反应的因素,其优化条件为:喜树碱0.5g,75%H2SO,30mL,苯甲醛1.5mL,n(30%H2O2):n(FeSO4·7H2O)为20:1,30%H2O2 1.0mL,反应在0~2℃进行,反应时间6h,产率可达58.2%。目标化合物采用MS、^1HNMR及IR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SRB法在体外对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白血病(HL-60)、胃癌(BGC-823)、肝癌(Bel-7402)三种人癌细胞增殖都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人胃癌BGC-823的抑制作用尤为突出,显示出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S)-喜树碱 7-苯甲酰基-20(S)-喜树碱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芳樟酯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1
9
作者 管步军 赵丽霞 李响敏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3年第4期64-65,72,共3页
以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采用反应-蒸馏工艺合成了乙酸芳樟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芳樟醇)∶n(乙酸酐)∶n(DMAP)=1∶2.0∶0.01,反应温... 以芳樟醇和乙酸酐为原料,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采用反应-蒸馏工艺合成了乙酸芳樟酯。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芳樟醇)∶n(乙酸酐)∶n(DMAP)=1∶2.0∶0.01,反应温度82±2℃,反应时间9h时,芳樟醇摩尔收率大于96%。同时利用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产品进行表征,产品MS谱图与标准谱图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醇 乙酸芳樟酯 4-二甲氨基吡啶(D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肼介导的抗体定向偶联策略提高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性能
10
作者 周梦君 周舒 +2 位作者 黄小林 李响敏 熊勇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44-52,共9页
以酰肼功能团修饰的胶体金作为试纸条的标记材料,利用酰肼基团可特异性地与抗体Fc片段醛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特性,实现抗体在胶体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表面的定向偶联。对比于碳二亚胺介导的共价偶联法,酰肼功能团介... 以酰肼功能团修饰的胶体金作为试纸条的标记材料,利用酰肼基团可特异性地与抗体Fc片段醛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特性,实现抗体在胶体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表面的定向偶联。对比于碳二亚胺介导的共价偶联法,酰肼功能团介导的定向偶联需要更少的抗体标记量,更短的偶联时间,酰肼化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hydrazided gold nanoparticles-base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hAuNPs-ICA)检测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展示出更好的检测灵敏度;将hAuNPs-ICA检测ZEN加标的玉米样品,结果显示加标回收率介于83.1%~118.0%,批内、批间变异系数为3.9%~13.1%,表明hAuNPs-ICA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测探针 酰肼 定向偶联 胶体金纳米粒子 玉米赤霉烯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蛋白酶催化罗丹明110双酰胺衍生物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桔青霉素
11
作者 邹回 聂丽娟 +1 位作者 熊勇华 李响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6-252,共7页
桔青霉素(citrinin,CIT)是一种广泛污染玉米、大米等农作物,且对人和动物具有肾毒性、致畸性等毒害的真菌毒素。目前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需要先用免疫亲和柱或固相萃取柱净化,再用配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需要专业的大型仪... 桔青霉素(citrinin,CIT)是一种广泛污染玉米、大米等农作物,且对人和动物具有肾毒性、致畸性等毒害的真菌毒素。目前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需要先用免疫亲和柱或固相萃取柱净化,再用配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需要专业的大型仪器和检测场所。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更简便、灵敏的方法用于谷物中CIT的检测。该实验构建了一种胰蛋白酶催化的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用于玉米中CIT的检测。该方法利用胰蛋白酶催化罗丹明110双酰胺荧光衍生物裂解产生荧光,以及CIT和胰蛋白酶-CIT与CIT抗体的竞争结合关系,通过记录竞争抑制率B_(0)与CIT浓度的变化关系,从而实现对玉米中CIT的定量检测,可用方程y=18.606 lnx-18.713(R^(2)=0.992),定量范围为12.5~400 ng/mL,通过检测4个不同CIT含量(0.22~3.5 mg/kg)的玉米样本,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0.10%~110.58%,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为3.65%~14.08%,该研究所构建的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适用于玉米中不同浓度的CIT快速、灵敏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胰蛋白酶 罗丹明110双酰胺衍生物 桔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比色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牛奶中猪霍乱沙门氏菌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倩影 张抗抗 +3 位作者 周耀锋 黄小林 李响敏 熊勇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7-232,共6页
人类常常因误食被猪霍乱沙门氏菌感染的食物而引发中毒。因此,急需构建适用于快速、灵敏检测食物中猪霍乱沙门氏菌污染的新方法。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种pH响应比色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检测牛奶中猪霍乱沙门氏菌。该方法利用葡萄糖氧化酶... 人类常常因误食被猪霍乱沙门氏菌感染的食物而引发中毒。因此,急需构建适用于快速、灵敏检测食物中猪霍乱沙门氏菌污染的新方法。鉴于此,本文构建了一种pH响应比色酶联免疫吸附法灵敏检测牛奶中猪霍乱沙门氏菌。该方法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底物葡萄糖产生葡萄糖酸,导致溶液pH下降,进而引发溴甲酚紫(Bromocresol purple,BCP)溶液颜色由紫色变成亮黄色,随后通过记录BCP颜色变化(OD 430/OD 590)实现目标菌的定量检测。当菌浓度为2.54×103~6.17×10^5 CFU/mL,该方法定量检测猪霍乱沙门氏菌可用方程一表述:y 1=0.1051ln(x)+0.7024(R 2=0.7513);当菌浓度为6.17×10^5~1.67×10^7 CFU/mL,该方法定量检测猪霍乱沙门氏菌可用方程二表述:y2=1.3216ln(x)-15.797(R^(2)=0.9711);当菌浓度大于1.67×10^7 CFU/mL时,BCP溶液呈现明显亮黄色,OD 430/OD 590值趋于稳定,无法实现猪霍乱沙门氏菌定量检测。将六个不同浓度的猪霍乱沙门氏菌(2.5×103~5.6×10^6 CFU/mL)加标至牛奶中,检测结果显示回收率介于72.16%~103.58%,相对标准偏差介于7.54%~15.30%。总之,本研究所构建的比色ELISA方法适用于牛奶中不同浓度的猪霍乱沙门氏菌快速、灵敏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响应比色酶联免疫吸附法(pH-ELISA) 葡萄糖氧化酶 溴甲酚紫 猪霍乱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醇的合成新工艺 被引量:5
13
作者 聂丽娟 李响敏 秦中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37-239,共3页
以柠檬桉叶油为主要原料经环化、催化氢化二步反应得到薄荷醇。在环化反应中 ,考察了温度、环化剂、反应物浓度、反应器类型对反应的影响 ,得出反应产率达70 %~ 75 %。在氢化反应中 ,经过对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 以柠檬桉叶油为主要原料经环化、催化氢化二步反应得到薄荷醇。在环化反应中 ,考察了温度、环化剂、反应物浓度、反应器类型对反应的影响 ,得出反应产率达70 %~ 75 %。在氢化反应中 ,经过对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套用等条件的探讨 ,将氢化压力由文献报道的 10 MPa降至 0 .3 MPa,产率近 10 0 %。实验表明此合成工艺简单 ,条件温和 ,易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桉叶油 薄荷醇 合成 环化 催化氢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