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沅县哀牢山红层区泥石流发育特征与易发性评价
1
作者 卢辉雄 王诜 +7 位作者 陈召 吴蔚 孙永彬 王少帅 牛海威 李启亮 欧琪琪 黄燕鹏 《矿产勘查》 2025年第4期911-922,共12页
镇沅县哀牢山西坡地处滇西红层,是云南省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高易发区,区内红层具有岩体易软化、软弱层带和泥化夹层普遍发育等特点,在强降雨过程中易产生群发性泥石流灾害,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镇沅县哀牢山红层区泥石... 镇沅县哀牢山西坡地处滇西红层,是云南省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高易发区,区内红层具有岩体易软化、软弱层带和泥化夹层普遍发育等特点,在强降雨过程中易产生群发性泥石流灾害,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镇沅县哀牢山红层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精细调查与历史资料统计分析,详细了解红层区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特征。以流域为评价单元,采用信息量法筛选出流域面积、纵坡降、相对高差、沟壑密度、工程地质岩组、滑坡崩塌灾点密度6个评价因子,利用自然断点法划分因子区间,完成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泥石流物质来源主要包括沟道冲积+洪积物源、残坡积红层物源、人类活动堆积体、红层滑坡+崩塌堆积体4种;(2)利用该方法将研究区易发区分为4个等级:极高易发区面积19.02 km^(2),零星分布于各河间山地、台地,流域分布相对较多;高易发区面积49.99 km^(2),主要分布于靠近川河的谷坡阶地;中易发区面积26.99 km^(2),主要集中于者干河南部支流流域;低易发区面积159.78 km^(2),主要集中于区内主河道及支流谷坡中下部区域。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红层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和易发程度,可为镇沅县哀牢山红层区谷坡村寨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层 泥石流形成条件 泥石流发育特征 评价因子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串联质谱检测干血滤纸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启亮 宋文琪 +2 位作者 徐樨巍 周敏 金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分析液-质串联质谱检测干血滤纸片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因素,寻找消除这些影响因素的方法。方法设立3个影响因素组:①不同打孔位置组;②4℃条件下,不同滤纸片保存时间组;③室温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组。比较在上述条件下检测干血滤纸片... 目的分析液-质串联质谱检测干血滤纸片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因素,寻找消除这些影响因素的方法。方法设立3个影响因素组:①不同打孔位置组;②4℃条件下,不同滤纸片保存时间组;③室温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组。比较在上述条件下检测干血滤纸片的氨基酸水平。结果不同的打孔位置对于19种氨基酸的测定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纸片保存时间对多数氨基酸的测定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Glu、Gly、Pro、Ser 4种氨基酸的水平随着纸片保存时间的不同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的放置时间对多数氨基酸的测定没有明显影响,但是Arg、Gln、Glu、Lys、Tyr 5种氨基酸的水平随着放置时间的不同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在使用串联质谱法检测干血滤纸片上的氨基酸水平时应使用新鲜纸片,及时进行预处理,从而保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干血滤纸片 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新生儿全血13种酰基肉碱串联质谱法参考区间的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启亮 宋文琪 +1 位作者 徐樨巍 葛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0-472,共3页
目的建立北京地区新生儿全血13种酰基肉碱含量的参考区间,为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北京地区313例新生儿游离肉碱(C0),乙酰肉碱(C2),丙酰肉碱(C3),丁酰肉碱(C4),异戊酰肉碱(C5),己酰肉碱(C6),辛酰肉碱(C... 目的建立北京地区新生儿全血13种酰基肉碱含量的参考区间,为遗传代谢病的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北京地区313例新生儿游离肉碱(C0),乙酰肉碱(C2),丙酰肉碱(C3),丁酰肉碱(C4),异戊酰肉碱(C5),己酰肉碱(C6),辛酰肉碱(C8),癸酰肉碱(C10),肉豆蔻酰肉碱(C14),棕榈酰肉碱(C16),十八碳酰肉碱(C18),戊二酰肉碱(C5DC)及3-羟基异戊酰基肉碱(C5-OH)等13种酰基肉碱水平。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C28-A2文件提供的参考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正态性检验发现,除C0之外,其他12种酰基肉碱均成偏态分布。各种酰基肉碱的参考区间分别为:C0 8.00~65.00μmol/L,C2 4.00~55.00μmol/L,C3 0.40~9.00μmol/L,C3/C0 0.02~0.30μmol/L,C3/C2 0.04~0.40μmol/L,C4 0.10~0.90μmol/L,C5 0.04~1.40μmol/L,C6 0.04~0.30μmol/L,C8 0.03~0.45μmol/L,C10 0.04~0.60μmol/L,C14 0.05~0.75μmol/L,C16 0.30~6.00μmol/L,C18 0.10~2.50μmol/L,C5DC 0.01~0.25μmol/L,C5-OH 0.00~0.60μmol/L。结论建立了北京地区新生儿的各种酰基肉碱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治和筛查遗传代谢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质谱法 酰基肉碱 参考区间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溪洛渡库区活动滑坡形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启亮 孙永彬 +3 位作者 王诜 汪冰 邓国武 张策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311-319,共9页
水电站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库区蓄水影响着库区岸坡稳定性,造成库区古滑坡的复活及(或)潜在活动滑坡的失稳,为库区带来了新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溪洛渡水电站库区为例,采用时序SBAS-InSAR技术对库区活动滑坡隐... 水电站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库区蓄水影响着库区岸坡稳定性,造成库区古滑坡的复活及(或)潜在活动滑坡的失稳,为库区带来了新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溪洛渡水电站库区为例,采用时序SBAS-InSAR技术对库区活动滑坡隐患的变形特点和发生模式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升降轨数据共发现库区存在16处活动滑坡隐患,滑坡不同位置表现出不同的形变速率,均呈现整体向下蠕滑的趋势,发生模式以牵引式滑坡居多。受到库区蓄水、流水浸蚀及汛期降雨的影响,溪洛渡库区地质灾害诱发条件将发生变化,需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库区 SBAS-InSAR 地表形变探测 活动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法的云南省景东县红层滑坡易发性评价
5
作者 卢辉雄 王诜 +5 位作者 黄燕鹏 孙永彬 程旭 王少帅 牛海威 李启亮 《矿产勘查》 2024年第S2期698-708,共11页
云南省景东县大部分处于滇西红层区,是典型的“易滑地层区”,区内红层具有岩体易软化、软弱层带和泥化夹层普遍发育等特点,在强降雨过程中易产生群发性滑坡灾害,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景东县红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息量... 云南省景东县大部分处于滇西红层区,是典型的“易滑地层区”,区内红层具有岩体易软化、软弱层带和泥化夹层普遍发育等特点,在强降雨过程中易产生群发性滑坡灾害,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景东县红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息量法,选取与红层滑坡关系密切的高程、坡度、断层距离、工程地质岩组、水系距离、人类工程活动密度共6个评价因子开展易发性评价研究,得到区域性滑坡灾害易发性信息量值,利用自然断点法结合人工划分,将易发性分区划为高、中、低3个等级。通过评价分析,将研究区分为3片大区、11片亚区:(1)高易发区4片,面积2206.90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49.52%,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于澜沧江左岸、无量山东坡、哀牢山西坡;(2)中易发区4片,面积973.90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21.85%,分布于县域西南部、北东部;(3)低易发区3片,面积1276.07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28.63%,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腹地。本文研究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红层滑坡的分布规律,可为景东县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景东县 红层滑坡 信息量法 评价因子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凝血项目危急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塔娜 李启亮 +2 位作者 王艳 宋文琪 赵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59-61,共3页
目的确定儿童凝血项目危急值的界值,指导临床对危重患儿及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月检测的69 642份凝血项数据,计算危急值报告率;统计纤维蛋白原(FIB)危急值在1.0~1.6 g/L区间的临床处理率;通... 目的确定儿童凝血项目危急值的界值,指导临床对危重患儿及时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检验中心2014年1月~2015年1月检测的69 642份凝血项数据,计算危急值报告率;统计纤维蛋白原(FIB)危急值在1.0~1.6 g/L区间的临床处理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调查不同危急值界值支持率;计算临床未处理病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新旧危急值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观察新危急值判断标准制定后的实施及调整后危急值报告率。结果 2014年度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全年危急值平均报告率分别为2.18%、0.92%和6.11%;FIB危急值界值区间内,随着界值不断升高,危急值病例处理率从64%降至18%。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设定FIB≤1.6 g/L作为临床危急值,临床医师支持率为13.33%;FIB≤1.0 g/L作为临床危急值,临床医师支持率为75%;两种临床危急值未处理病例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将FIB危急值判断标准从1.6 g/L变更为1.0 g/L,调整后危急值报告率下降为1.87%。结论通过危急值数据分析、临床沟通及回顾性分析临床病例的干预和转归情况以确定儿童危急值判断标准,能更加客观地反映临床对危急值报告的需求,让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更合理、高效地为临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急值 凝血项目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清秀 吕志勇 李启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诊断儿童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3例血培养阳性的血流感染患儿及120例血培养阴性患儿(血培养阴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血培养及血清PCT检测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对血流感染的诊...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诊断儿童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3例血培养阳性的血流感染患儿及120例血培养阴性患儿(血培养阴性组)的临床资料。观察血培养及血清PCT检测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并计算最佳临界值。结果 323例血培养阳性患儿分离出G-菌149株(GN组),G+菌153株(GP组),真菌21株(真菌组);血清PCT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感染。GN组、GP组、真菌组与血培养阴性组PCT水平分别为5.080(0.725~35.085)、0.270(0.120~0.700)、0.350(0.330~2.090)、0.245(0.090~0.560),GN组与GP组、真菌组、血培养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N组和GP组不同PCT水平(<0.5、0.2~2、2~10、10~50、>50 ng/m L)G-菌感染率、G+菌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9.538、22.365,P均<0.01),且GN组高于GP组(χ~2=26.663,P<0.01);真菌组不同PCT水平血流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0,P>0.05)。PCT鉴别G-菌血流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GP组为0.624;以1.03 ng/m L为最佳临界值,PCT诊断G-血流感染的灵敏性为60.7%,特异性为78.6%,阳性预测值为89.7%,阴性预测值为39.3%,约登指数为39.3%。结论血清PCT水平对儿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1.03 ng/m L为其诊断的最佳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降钙素原 血培养 ROC曲线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复发性前列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康静波 聂青 +1 位作者 张丽萍 李启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5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伽玛刀治疗复发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复发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以60%~70%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剂量3.8~5.0Gy/次,治疗次数为10~13次,总放射剂量41.8~55.0Gy,每日或隔日治疗。... 目的分析伽玛刀治疗复发性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复发性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以60%~70%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剂量3.8~5.0Gy/次,治疗次数为10~13次,总放射剂量41.8~55.0Gy,每日或隔日治疗。其中13例同时及伽玛刀治疗后配合内分泌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期内PSA值达到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0例,结束治疗后3个月影像学检查总有效率为77.4%(24/31),3a总的生存率为61.3%。配合内分泌药物治疗及未配合内分泌药物治疗的3a生存率分别是61.5%、61.1%。随访期内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症。结论对复发性前列腺癌采用伽玛刀治疗是较有效的局部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伽玛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化疗栓塞结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伴门脉癌栓肝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康静波 聂青 +2 位作者 张丽萍 李启亮 张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2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介入化疗栓塞(TACE)结合γ-体部立体定向放疗(γ-SBRT)治疗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TACE配合γ-SBRT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γ-SBRT治疗。结果治疗... 目的分析介入化疗栓塞(TACE)结合γ-体部立体定向放疗(γ-SBRT)治疗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给予TACE配合γ-SBRT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γ-SBRT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局部控制率、生存率、AFP改善率及腹胀、腹部不适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肝功能分级恶化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ACE结合γ-SBRT是伴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较有效的局部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脉癌栓 立体定向放疗 介入化疗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斑尖塘鳢和中华乌塘鳢属间杂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启亮 白晓光 +2 位作者 苏跃朋 崔阔鹏 黄啓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2-53,93,共2页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FmOFdtu圳,又名斑驳尖塘鳢,在我国俗称泰国笋壳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中华乌塘鳢(Bostrichtys sinesis)俗称乌鱼、土鱼等,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这两种... 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FmOFdtu圳,又名斑驳尖塘鳢,在我国俗称泰国笋壳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鲈形目、虾虎鱼亚目、塘鳢科、尖塘鳢属。中华乌塘鳢(Bostrichtys sinesis)俗称乌鱼、土鱼等,隶属于鲈形目、塘鳢科、乌塘鳢属。这两种塘鳢均具有肉质细腻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我国深圳、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深受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云斑尖塘鳢 杂交 营养丰富 笋壳鱼 鲈形目 虾虎鱼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地区儿童血铅检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娜 李启亮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期90-91,共2页
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环境中铅的污染日趋严重,儿童铅中毒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环境铅污染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值得关注,为此在保健科门诊体检的儿童中进行血铅检测,以了解儿童血铅水平,从而... 在我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环境中铅的污染日趋严重,儿童铅中毒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环境铅污染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值得关注,为此在保健科门诊体检的儿童中进行血铅检测,以了解儿童血铅水平,从而用以指导儿童保健工作,预防铅中毒。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血铅 检测分析 环境铅污染 儿童铅中毒 北京 儿童生长发育 儿童保健工作 城市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部伽玛刀配合增敏剂及热疗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疗效观察
12
作者 康静波 聂青 +4 位作者 张丽萍 李启亮 王仁秋 李建国 齐文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4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体部伽玛刀配合增敏剂及热疗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软组织肉瘤术后残存、复发和(或)转移患者,采用体部伽玛刀治疗,处方等剂量线采用55%~70%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单次剂量4-5.5Gy/次,治疗10—13... 目的分析体部伽玛刀配合增敏剂及热疗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56例软组织肉瘤术后残存、复发和(或)转移患者,采用体部伽玛刀治疗,处方等剂量线采用55%~70%等剂量线包绕计划靶区;单次剂量4-5.5Gy/次,治疗10—13次,总放射剂量45~55Gy。所有患者均给予放射增敏剂治疗,31例患者配合热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总的有效率为82.1%(46/56);伽玛刀配合增敏组1、2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0%、68.0%,1、2a生存率分别为84.0%、72.0%;伽玛刀配合增敏及热疗组1、2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6%、71.0%,1、2a生存率分别为87.1%、77.4%;随访期内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症。结论对复发性软组织肉瘤采用伽玛刀配合增敏剂及热疗是较有效的局部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部伽玛刀 软组织肉瘤 热疗 放射增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庆地区水头村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
13
作者 牛海威 孙永彬 +2 位作者 李启亮 王诜 李婧玥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477-485,共9页
水头村泥石流沟是延庆地区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沟之一,具易发性高、危险性大的特点,严重威胁下游水头村村民。本文以水头村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调查与GIS统计分析,获取了该流域降雨、地形地貌、物质来源等信息,对泥石流流域分区特... 水头村泥石流沟是延庆地区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沟之一,具易发性高、危险性大的特点,严重威胁下游水头村村民。本文以水头村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调查与GIS统计分析,获取了该流域降雨、地形地貌、物质来源等信息,对泥石流流域分区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研究,综合14个识别因子,确定了该泥石流沟的发展阶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通过单沟泥石流堆积区公式预测了该流域最大危险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研究表明:水头村泥石流沟内松散堆积物动储量达27.96万m^(3),其中以残坡积和冲洪积为主要物源;该泥石流属于暴雨-沟谷型-支沟群发型泥石流沟,发展阶段处于形成期,最大危险区面积为0.737 km^(2),威胁沟口水头村住户21户59人和红水公路350 m。建议采用定期巡视+局部物源稳固+清理排导槽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该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形成条件 识别因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永善段隐蔽性滑坡隐患综合遥感识别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永彬 张恩 +4 位作者 李启亮 牛海威 王少帅 王诜 张策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突破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的局限性、滞后性,提...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突破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的局限性、滞后性,提前有效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并探索其发育特征,对指导中国西南地区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建设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本文选择金沙江下游永善段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利用升降轨时序InSAR–光学遥感综合识别方法,精细识别区域性时序地表形变、隐蔽性滑坡隐患光学遥感信息,通过野外考察,深入探索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特征。研究显示:1)通过升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6处,降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8处,光学遥感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48处(与升降轨时序InSAR识别结果有10处重合),合计识别滑坡隐患92处;对识别结果进行100%的野外考察,将升降轨InSAR和光学遥感识别结果划分为完全一致、部分一致、仅有光学遥感识别结果、仅有InSAR识别变形结果4种情况,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2.86%、80.77%、75.00%和63.64%,总体识别准确率达78.26%,略高于目前国内滑坡隐患识别平均水平,验证了滑坡隐患识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通过对比分析综合遥感识别结果可知,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的识别结果与二者的识别方式、影像成像条件、滑坡活动性关系密切,二者不能直接进行互检。3)通过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可知,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规律随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的隐蔽性滑坡隐患在地貌空间分布、地层岩性均存在一定差别。结果表明,综合遥感识别技术充分利用了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方法的互补性,解决了隐蔽性滑坡隐患看不见、看不清、看不准的难题,提高了滑坡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永善段 时序InSAR 光学遥感 综合遥感识别技术 隐蔽性滑坡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蚕种催青提高一日孵化率的途径
15
作者 胡玲 李启亮 《广西蚕业》 2008年第1期70-71,共2页
在农村,蚕农的养蚕形式大多是以户为单位收蚁,蚕农对一日实用孵化率特别关注,要求收蚁的蚕种一天能基本收齐,不足90%以上便感到失望,尤其是近几年来,蚕种的质量,受到上下各级部门的普遍关注。在蚕种质量有保证的条件下,合理的... 在农村,蚕农的养蚕形式大多是以户为单位收蚁,蚕农对一日实用孵化率特别关注,要求收蚁的蚕种一天能基本收齐,不足90%以上便感到失望,尤其是近几年来,蚕种的质量,受到上下各级部门的普遍关注。在蚕种质量有保证的条件下,合理的催青技术是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在催青过程中,始终把如何提高一日实用孵化率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质量 一日孵化率 农村 实用孵化率 青提 催青技术 收蚁 蚕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蚕标准化共育等3种省力高效养蚕技术的应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啟亮 刘永辉 《中国蚕业》 2020年第2期44-48,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养蚕模式正在向省力高效的饲养模式转变,为探明小蚕标准化共育、5龄斜面立体条桑育和方格蔟自动上蔟等省力高效养蚕技术的应用效果,2016年分别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养蚕模式正在向省力高效的饲养模式转变,为探明小蚕标准化共育、5龄斜面立体条桑育和方格蔟自动上蔟等省力高效养蚕技术的应用效果,2016年分别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选择一定数量的农户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蚕标准化共育技术的应用,能够获得稳定的蚕茧产量,比未采用小蚕标准化共育的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11.23%;5龄期采用斜面立体条桑育比普通片叶育平均盒种产茧量提高27.75%;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的应用,较传统的人工拾取法上蔟盒种用时减少81.35%。若将3种省力高效的养蚕技术结合应用,对减少养蚕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实现蚕农增收增效的目的,继续保持养蚕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蚕桑生产上具有较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蚕标准化共育 养蚕技术 条桑育 片叶育 方格蔟 自动上蔟 省力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对家蚕新品种在云南省墨江县夏秋季的饲养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啟亮 王进 黄俊荣 《中国蚕业》 2017年第3期19-22,27,共5页
为了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的家蚕新品种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和云蚕9号在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夏、秋季的饲养性状,以菁松×皓月为对照,于2013年秋季、2014年和2015年的夏、秋季进行了农村饲养试验... 为了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育成的家蚕新品种红青×河皓、云夏3×云夏4和云蚕9号在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夏、秋季的饲养性状,以菁松×皓月为对照,于2013年秋季、2014年和2015年的夏、秋季进行了农村饲养试验。结果显示:3对试验蚕品种调查的各项经济性状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存在一定差异,与对照蚕品种菁松×皓月相比,病死蚕率低1.60~1.80个百分点,死笼率低1.46~1.82个百分点,虫蛹统一生命率高4.5个百分点以上,上茧率、全茧量、茧层量和平均盒种产茧量分别高4个百分点以上、15.19%~24.68%、7.89%~23.68%、5.38~6.38 kg,上车茧率、解舒率分别高0.67~1.37个百分点、6.73~9.34个百分点;但茧层率低0.45~1.48个百分点,干茧出丝率、茧丝长、洁净、茧丝等级除云蚕9号与菁松×皓月相当外,其余2对参试品种均不及菁松×皓月。3对参试蚕品种的健康性和产茧量优势明显,能满足云南省墨江县蚕桑生产对家蚕品种健康好养的需求,可在云南省墨江县中试后逐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强健性 蚕茧质量 饲养成绩 丝质成绩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延庆区石窑村南地沟泥石流特征及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婧玥 孙永彬 +3 位作者 王诜 吴蔚 李启亮 李存金 《矿产勘查》 2021年第6期1462-1471,共10页
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区石窑村南地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GIS统计分析,研究该流域降雨条件、地形地貌和沟道条件、物源条件等形成条件特征,针对流域内松散堆积物转换,开展了流域分区特征分析;通过14个因子分析,建立了该泥石流... 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区石窑村南地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GIS统计分析,研究该流域降雨条件、地形地貌和沟道条件、物源条件等形成条件特征,针对流域内松散堆积物转换,开展了流域分区特征分析;通过14个因子分析,建立了该泥石流的发育阶段识别模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利用单沟泥石流堆积区公式开展了最大危险区预测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研究表明:石窑村南地沟泥石流内松散堆积物动储量达18.36×104 m3,物源类型划分为冲洪积物源、残坡积物源、人工堆积物源和崩滑塌物源4种,其中残坡积所占比重最大。该泥石流属于暴雨-沟谷型-支沟群发型、中易发泥石流,泥石流发展阶段处于发育期,最大危险区面积为0.413 km2,对沟口堆积区的石窑村及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建议采用局部物源平整与疏理排导渠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本文为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庆区 石窑村南地 物源条件 分区特征 发展趋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延庆地区水泉沟村车道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章新益 孙永彬 +3 位作者 王诜 王瑞军 李存金 李启亮 《矿产勘查》 2021年第2期461-469,共9页
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地区水泉沟村车道沟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泥石流精细调查及资料统计,研究该泥石流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在分析流域内松散堆积物补给特征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该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而开展泥石流危险区预测评价,提出... 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地区水泉沟村车道沟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泥石流精细调查及资料统计,研究该泥石流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在分析流域内松散堆积物补给特征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该泥石流的动力学特征,进而开展泥石流危险区预测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该泥石流沟内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松散堆积物动储量为20.79×10^(4)m^(3),分为冲洪积、残坡积、人工堆积和崩滑塌等4种补给来源,其中人工堆积所占比重最大;经动力学分析,洪峰流量值在1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为17.03m^(3)/s,2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为19.21m^(3)/s,5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为22.10m^(3)/s,10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为24.28m^(3)/s,一次固体冲出总量分别为0.55×10^(4)m^(3)、0.63×10^(4)m^(3)、0.72×10^(4)m^(3)、0.79×10^(4)m^(3),属于小型泥石流,最大危险区面积为0.2763km2。通过评价分析,该泥石流沟仍存在爆发小型泥石流的可能性,将对下游车道沟村以及行车和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研究成果可为延庆地区该类泥石流单沟预警模型研究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发育特征 动力学特征 最大危险区预测 水泉沟村车道沟 延庆地区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多作物同步识别 被引量:7
20
作者 许淇 李启亮 +2 位作者 Mathilde De Vroey 张吴平 范锦龙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135-139,共5页
作物类型遥感识别是农业遥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获取作物种植面积、长势信息并进行产量估算提供了手段。目前,对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大宗农作物进行单一识别或两类间分类识别的技术研究较多,对研究区多种农作物同步分类识别的研究较少。... 作物类型遥感识别是农业遥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获取作物种植面积、长势信息并进行产量估算提供了手段。目前,对玉米、水稻和小麦等大宗农作物进行单一识别或两类间分类识别的技术研究较多,对研究区多种农作物同步分类识别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随机森林分类器利用Landsat 8数据开展宁夏农作物分类,对八种主要农作物春小麦、玉米、水稻、苜蓿、蔬菜、葡萄、枸杞和瓜类进行同步分类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方法可以满足研究区内多类作物同步监测的需求,精度可达80%以上。单时相分类精度可达到81.8%,后分类处理精度可达到82.8%,时间序列分类精度可达到85.1%,时间序列分类和后分类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分类精度。随机森林分类精度随着树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树的数量足够多时,模型趋于稳定,特征变量对精度的影响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特征变量设置为总特征变量的平方根或对数时,精度达到最佳。因此,基于对分类实验时效性的考虑,将参数分别设置为Ntree=100,Mtry=总特征变量的平方根或对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多作物识别 分类后处理 单时相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