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文明交流互鉴
1
作者 阮一帆 李君楠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8,共13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与强大动能。其内在逻辑体现为三重维度,文明发展逻辑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促进文明生成与传播交流的普遍规律,文明分异逻辑阐明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分工深化与文明互鉴的必然逻辑,价值观...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与强大动能。其内在逻辑体现为三重维度,文明发展逻辑揭示了新质生产力促进文明生成与传播交流的普遍规律,文明分异逻辑阐明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分工深化与文明互鉴的必然逻辑,价值观念逻辑彰显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明交流互鉴的多样平等包容理念的实践导向功能。依托前沿技术集群的创新突破,新质生产力系统性突破了传统文明交流传播范式,构建起以“创新文化生产-增强价值传递-优化交互效能”为核心的文明交流互鉴新体系,有效破解了文化产品吸引力不足、跨文化沟通障碍、交互反馈迟滞等困境,极大拓展了文明交流的广度、深度与效度。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中,应着力打造更有实力的中华物质文明、生成更有活力的中华精神文明、推动更为多元的跨文化交流、打造更为丰富的人类文化资源载体、践行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构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新格局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文明交流互鉴 作用机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