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主动康复训练系统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文肖
郭冰菁
+2 位作者
韩建海
李向攀
毛永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4,70,共5页
针对传统下肢康复训练中病人参与度低、主动运动意图逐渐丧失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主动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采用惯性检测单元(IMU)获取并解算下肢关节活动度,作为虚拟场景中的运动控制信号,并建立无线蓝牙通信机制,把患...
针对传统下肢康复训练中病人参与度低、主动运动意图逐渐丧失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主动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采用惯性检测单元(IMU)获取并解算下肢关节活动度,作为虚拟场景中的运动控制信号,并建立无线蓝牙通信机制,把患者下肢运动与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游戏结合在一起。基于鞋内置多点足底力传感器(FSR)获取患肢足底力参数,识别步态相周期,作为康复评估的数据基础。实验验证了康复数据获取的准确性、交互通信的实时性与康复场景运行的流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主动康复
下肢康复训练
传感系统
活动度
足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穿戴式人体姿态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
10
2
作者
胡小华
李向攀
+3 位作者
祁洋阳
冷昊
韩建海
郭冰菁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6,共4页
针对临床康复中人体关节活动度检测评估和康复机器人动作示教不方便、训练参数设置繁琐等问题,设计一种价格低廉、运动数据采集方便直观的人体姿态检测系统。系统采用MPU6050惯性测量单元,利用I^2C通信实现多通道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上传,...
针对临床康复中人体关节活动度检测评估和康复机器人动作示教不方便、训练参数设置繁琐等问题,设计一种价格低廉、运动数据采集方便直观的人体姿态检测系统。系统采用MPU6050惯性测量单元,利用I^2C通信实现多通道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上传,在上位机LabVIEW环境下基于互补滤波算法实现人体关节角度的检测。通过与某公司生产的三维步态分析及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比对,证实此系统准确可靠,并利用此系统进行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示教动作采集,实现了机器人示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检测
惯性传感器
互补滤波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健肢刚度估计的康复机器人交互控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明祥
郭冰菁
+2 位作者
韩建海
李向攀
路泽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6期170-176,共7页
针对康复训练过程中机器人与患者之间的人机交互性问题,文中基于患者健肢刚度估计及映射的思想,提出一种具有个性化治疗特征的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基于健肢表面肌电信号和人机接触力信息,建立具有患者自身完成日常动作特征的上肢末端刚...
针对康复训练过程中机器人与患者之间的人机交互性问题,文中基于患者健肢刚度估计及映射的思想,提出一种具有个性化治疗特征的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基于健肢表面肌电信号和人机接触力信息,建立具有患者自身完成日常动作特征的上肢末端刚度估计模型。设计刚度映射算法,根据健肢末端刚度动态调整机器人阻抗控制参数,结合人机接触力反馈,实现康复训练机器人与患肢交互的柔顺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人机交互控制方法通过模拟患者健肢运动特性的康复训练机器人带动患肢,使得康复训练动作更加符合个人发力习惯,也有利于双侧肢体的运动一致性,可为临床的康复训练提供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人机交互控制
健肢末端刚度估计
刚度映射
康复训练
表面肌电信号
参数辨识
阻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速度场与意图角双重变导纳主动康复训练策略研究
4
作者
李辽远
韩建海
+3 位作者
李向攀
郭冰菁
杜敢琴
王新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9,共11页
针对主动康复训练中出现训练懈怠、控制器和训练表现表征指标复杂、训练任务不能动态调整的问题,提出基于速度场与意图角的双重变导纳控制策略。在期望轨迹周围设计速度场后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将患者主动力映射到导纳参数中,设计变导纳控...
针对主动康复训练中出现训练懈怠、控制器和训练表现表征指标复杂、训练任务不能动态调整的问题,提出基于速度场与意图角的双重变导纳控制策略。在期望轨迹周围设计速度场后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将患者主动力映射到导纳参数中,设计变导纳控制器。只有患者施加主动力时,导纳控制才能输出机器人运动的驱动力,迫使患者主动参与。将末端交互力矢量与速度矢量的夹角定义为意图角,利用位于[0,π/2)内意图角出现的时间在单次训练时间中的占比γ表征患者的主动控制能力。训练中,根据上一轮的γ来修改导纳参数的上限值,从而改变训练任务的难易程度。在控制策略下进行了6轮训练,结果表明:提出的主动训练策略能够在患者施加主动力的情况下实现三维轨迹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无时序跟踪训练;根据设计的表征指标,导纳参数可以从1100变为1200再变到1100,单轮的训练时间从45.6 s变为31.82 s再变回46.9 s,期间患者输出的主动力总和从892.2 N变为694.4 N再变到1014 N。训练策略可以根据表征指标来判断患者的主动训练能力并调整训练任务,可用于主动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
速度场
意图角
变导纳
主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肢康复训练轨迹定制优化及柔顺跟踪控制
5
作者
李辽远
韩建海
+2 位作者
李向攀
郭冰菁
杜敢琴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卒中后早期的被动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脑神经重塑甚至重获肢体运动能力。多数上肢康复机器人中,只将参数化规则曲线作为被动训练的轨迹,没能融合康复医师的经验及患者的个体特征,缺乏3维个性轨迹的光滑优化;此外,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柔顺...
卒中后早期的被动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脑神经重塑甚至重获肢体运动能力。多数上肢康复机器人中,只将参数化规则曲线作为被动训练的轨迹,没能融合康复医师的经验及患者的个体特征,缺乏3维个性轨迹的光滑优化;此外,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柔顺交互的问题未得到解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新型末端牵引式3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开展轨迹个性化定制优化以及跟踪控制研究。首先,在笛卡尔空间应用导纳算法及力补偿策略实现理疗师对轨迹的定制。然后,用道格拉斯–普克法压缩原始轨迹数据得到型值点,保留初始轨迹的拓扑形状。接下来,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NURBS)进行插值,并融合动态切换概率和t变异改进蝴蝶优化算法(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优化拟合的轨迹。最后,设计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滑模自适应以及速度前馈加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的控制策略实现末端轨迹跟踪,并增加导纳–阻抗控制形成基于力阈值的多模式柔顺跟踪控制,保证人机交互力较大时患者的安全。结果表明:定制机器人末端轨迹的拖动力在5 N以内;改进的BOA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精度,优化的轨迹曲率和更小;轨迹跟踪控制策略可以将跟踪误差控制在6 mm内;模式切换在0.3 s内响应,能顺应较大交互力,从而提高训练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康复
蝴蝶优化算法
轨迹定制
轨迹优化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主动康复训练系统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文肖
郭冰菁
韩建海
李向攀
毛永飞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省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64,70,共5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72102210036)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62300410082)~~
文摘
针对传统下肢康复训练中病人参与度低、主动运动意图逐渐丧失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主动康复训练系统。该系统采用惯性检测单元(IMU)获取并解算下肢关节活动度,作为虚拟场景中的运动控制信号,并建立无线蓝牙通信机制,把患者下肢运动与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游戏结合在一起。基于鞋内置多点足底力传感器(FSR)获取患肢足底力参数,识别步态相周期,作为康复评估的数据基础。实验验证了康复数据获取的准确性、交互通信的实时性与康复场景运行的流畅性。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主动康复
下肢康复训练
传感系统
活动度
足底力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active rehabilitation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ensing system
activity degree
plantar force
分类号
TN915.5-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穿戴式人体姿态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
10
2
作者
胡小华
李向攀
祁洋阳
冷昊
韩建海
郭冰菁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省机器人及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6,共4页
基金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460025)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2300410082)
文摘
针对临床康复中人体关节活动度检测评估和康复机器人动作示教不方便、训练参数设置繁琐等问题,设计一种价格低廉、运动数据采集方便直观的人体姿态检测系统。系统采用MPU6050惯性测量单元,利用I^2C通信实现多通道传感器数据的采集上传,在上位机LabVIEW环境下基于互补滤波算法实现人体关节角度的检测。通过与某公司生产的三维步态分析及运动训练系统进行比对,证实此系统准确可靠,并利用此系统进行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示教动作采集,实现了机器人示教功能。
关键词
姿态检测
惯性传感器
互补滤波
LABVIEW
Keywords
posture detection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complementary filtering
LabVIEW
分类号
TH789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健肢刚度估计的康复机器人交互控制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黄明祥
郭冰菁
韩建海
李向攀
路泽宇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河南省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6期170-176,共7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92102210065)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310890)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310249)
文摘
针对康复训练过程中机器人与患者之间的人机交互性问题,文中基于患者健肢刚度估计及映射的思想,提出一种具有个性化治疗特征的人机交互控制方法。基于健肢表面肌电信号和人机接触力信息,建立具有患者自身完成日常动作特征的上肢末端刚度估计模型。设计刚度映射算法,根据健肢末端刚度动态调整机器人阻抗控制参数,结合人机接触力反馈,实现康复训练机器人与患肢交互的柔顺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人机交互控制方法通过模拟患者健肢运动特性的康复训练机器人带动患肢,使得康复训练动作更加符合个人发力习惯,也有利于双侧肢体的运动一致性,可为临床的康复训练提供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
关键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人机交互控制
健肢末端刚度估计
刚度映射
康复训练
表面肌电信号
参数辨识
阻抗控制
Keywords
upper-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human-robot interaction control
healthy limb end stiffness estimation
stiffness mapp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urface electromyographic signal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impedance control
分类号
TN911.23-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速度场与意图角双重变导纳主动康复训练策略研究
4
作者
李辽远
韩建海
李向攀
郭冰菁
杜敢琴
王新杰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器人及智能系统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轻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9,共11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12102310890,212102310249)。
文摘
针对主动康复训练中出现训练懈怠、控制器和训练表现表征指标复杂、训练任务不能动态调整的问题,提出基于速度场与意图角的双重变导纳控制策略。在期望轨迹周围设计速度场后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将患者主动力映射到导纳参数中,设计变导纳控制器。只有患者施加主动力时,导纳控制才能输出机器人运动的驱动力,迫使患者主动参与。将末端交互力矢量与速度矢量的夹角定义为意图角,利用位于[0,π/2)内意图角出现的时间在单次训练时间中的占比γ表征患者的主动控制能力。训练中,根据上一轮的γ来修改导纳参数的上限值,从而改变训练任务的难易程度。在控制策略下进行了6轮训练,结果表明:提出的主动训练策略能够在患者施加主动力的情况下实现三维轨迹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无时序跟踪训练;根据设计的表征指标,导纳参数可以从1100变为1200再变到1100,单轮的训练时间从45.6 s变为31.82 s再变回46.9 s,期间患者输出的主动力总和从892.2 N变为694.4 N再变到1014 N。训练策略可以根据表征指标来判断患者的主动训练能力并调整训练任务,可用于主动康复训练。
关键词
上肢康复
速度场
意图角
变导纳
主动训练
Keywords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velocity field
intention angle
variable admittance
active training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肢康复训练轨迹定制优化及柔顺跟踪控制
5
作者
李辽远
韩建海
李向攀
郭冰菁
杜敢琴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机器人及智能系统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3,共10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310890)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310249)。
文摘
卒中后早期的被动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脑神经重塑甚至重获肢体运动能力。多数上肢康复机器人中,只将参数化规则曲线作为被动训练的轨迹,没能融合康复医师的经验及患者的个体特征,缺乏3维个性轨迹的光滑优化;此外,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柔顺交互的问题未得到解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新型末端牵引式3自由度上肢康复机器人开展轨迹个性化定制优化以及跟踪控制研究。首先,在笛卡尔空间应用导纳算法及力补偿策略实现理疗师对轨迹的定制。然后,用道格拉斯–普克法压缩原始轨迹数据得到型值点,保留初始轨迹的拓扑形状。接下来,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NURBS)进行插值,并融合动态切换概率和t变异改进蝴蝶优化算法(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BOA)优化拟合的轨迹。最后,设计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滑模自适应以及速度前馈加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的控制策略实现末端轨迹跟踪,并增加导纳–阻抗控制形成基于力阈值的多模式柔顺跟踪控制,保证人机交互力较大时患者的安全。结果表明:定制机器人末端轨迹的拖动力在5 N以内;改进的BOA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精度,优化的轨迹曲率和更小;轨迹跟踪控制策略可以将跟踪误差控制在6 mm内;模式切换在0.3 s内响应,能顺应较大交互力,从而提高训练的安全性。
关键词
上肢康复
蝴蝶优化算法
轨迹定制
轨迹优化
轨迹跟踪控制
Keywords
rehabilitation of upper limbs
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rajectory customization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虚拟现实的下肢主动康复训练系统
李文肖
郭冰菁
韩建海
李向攀
毛永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穿戴式人体姿态检测系统设计
胡小华
李向攀
祁洋阳
冷昊
韩建海
郭冰菁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健肢刚度估计的康复机器人交互控制研究
黄明祥
郭冰菁
韩建海
李向攀
路泽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速度场与意图角双重变导纳主动康复训练策略研究
李辽远
韩建海
李向攀
郭冰菁
杜敢琴
王新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上肢康复训练轨迹定制优化及柔顺跟踪控制
李辽远
韩建海
李向攀
郭冰菁
杜敢琴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