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矿地下采空区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同鹏 胡崴 +1 位作者 张欣 张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5,共4页
针对含采空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考虑不同跨度采空区及不同厚度边坡保安矿柱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利用FLAC^(3D)软件,分别模拟4种情况(包括20种情形)下的边坡稳定性。通过对比不同跨度采空区和不同厚度边坡保安... 针对含采空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考虑不同跨度采空区及不同厚度边坡保安矿柱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利用FLAC^(3D)软件,分别模拟4种情况(包括20种情形)下的边坡稳定性。通过对比不同跨度采空区和不同厚度边坡保安矿柱的边坡应力、塑性区和安全系数变化情况,分析地下采空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边坡保安矿柱厚度一定时,采空区跨度越大,边坡稳定性越差;在空区跨度一定时,边坡稳定性性受保安矿柱厚度和采空区与边坡潜在滑动面的相对位置共同影响,保安矿柱厚度变化时,采空区与边坡潜在滑动面的相对位置也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边坡保安矿柱厚度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边坡 稳定性 强度折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S探测系统在采空区测量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同鹏 王亨炎 娄广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113,共4页
采空区是危及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源之一,其探测工作是研究治理采空区措施的基础。系统阐述了CMS探测系统的特点、原理、现场应用以及后期数据处理,并通过现场实践和实例获得了顶板面积、空区实际边界、采空区体积等实测数据。该系统的... 采空区是危及矿山安全的主要危险源之一,其探测工作是研究治理采空区措施的基础。系统阐述了CMS探测系统的特点、原理、现场应用以及后期数据处理,并通过现场实践和实例获得了顶板面积、空区实际边界、采空区体积等实测数据。该系统的应用可极大地方便采空区的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S 采空区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矿高应力条件下矿柱回采顺序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同鹏 胡崴 《现代矿业》 CAS 2017年第1期108-109,114,共3页
合理的回采顺序可有效释放岩体开挖聚集的能量,改善采场顶板及矿柱周围岩体的应力分布,防止发生大规模突发性地压活动。以某铁矿为例,采用FLAC^(3D)软件对该矿矿柱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回采顺序条件下产生的应力和... 合理的回采顺序可有效释放岩体开挖聚集的能量,改善采场顶板及矿柱周围岩体的应力分布,防止发生大规模突发性地压活动。以某铁矿为例,采用FLAC^(3D)软件对该矿矿柱回采顺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比较不同回采顺序条件下产生的应力和位移情况,得出了矿房回采充填后矿柱的最优回采顺序,可供深部高应力矿床安全高效开采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柱 回采顺序 应力分布 FLAC^3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开采对矿区地表铁路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同鹏 白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1-142,146,共3页
采用概率积分法和数值模拟分别对某硫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区域上方露天边坡边缘的货运铁路沉降变形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了开采顺序,降低了地下开采对露天坑底及上盘边坡的影响,使铁路路基沉降位移有效减小,对合理开发利... 采用概率积分法和数值模拟分别对某硫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区域上方露天边坡边缘的货运铁路沉降变形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优化了开采顺序,降低了地下开采对露天坑底及上盘边坡的影响,使铁路路基沉降位移有效减小,对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地表设施安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铁路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摆喷技术在矿山斜坡道工程治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同鹏 王湘桂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10期86-88,共3页
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将坝体、地基防渗处理的高压摆喷技术成功应用于矿山第四系流沙层和含水层的井巷掘进中,提高了矿山井巷施工的安全性,降低了工程成本。
关键词 高压摆喷 斜坡道 流沙层 第四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集铁矿(南段)采空区稳定性及处理措施研究
6
作者 李同鹏 王湘桂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2-34,共3页
针对吴集铁矿矿体赋存特点,主要从应力变化方面分析了采空区失稳冒落的危害、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的采空区治理措施,充填料浆浓度及尾砂利用率高,为矿山治理采空区和充分利用矿山废料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采空区 稳定性 高浓度全尾砂胶结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山采空区探测及综合治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7
7
作者 章林 孙国权 +3 位作者 李同鹏 刘海林 汪亮 陆玉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38,共5页
针对采空区的特点,提出了空区探测、建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的一体化空区围岩稳定性评判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复杂空区探测(CMS空区探测)—采空区三维模型构建(采用有关矿业软件)—数值计算(采用FLAC3D等)之间的耦合链接,并结合案例介绍... 针对采空区的特点,提出了空区探测、建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的一体化空区围岩稳定性评判综合治理技术,实现了复杂空区探测(CMS空区探测)—采空区三维模型构建(采用有关矿业软件)—数值计算(采用FLAC3D等)之间的耦合链接,并结合案例介绍了其在多个矿山的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探测 稳定性分析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名胜区下铜矿开采地表沉降安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同鹏 胡崴 +2 位作者 方胜勇 李何林 娄广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16-220,共5页
针对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结合凤凰山铜矿开采历史及现状,为保障矿区地表凤凰山风景名胜区及建构筑物安全,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对凤凰山铜矿充填法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表沉降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三带"理论,计... 针对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问题,结合凤凰山铜矿开采历史及现状,为保障矿区地表凤凰山风景名胜区及建构筑物安全,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对凤凰山铜矿充填法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表沉降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三带"理论,计算得出了凤凰山铜矿深部开采过程中采空区冒落最大影响高度。利用FLAC3D软件,对矿山历史和未来开采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矿山开采结束后地表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值。根据提取的位移数据和变形计算公式,计算得出了地表风景区建构筑物附近的倾斜、曲率和水平变形值均在相关规范允许值范围之内,可以保障地表风景区和建构筑物安全,为矿山生产和风景区建设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风景区 地表沉降 安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爆角砾岩筒内矿体开采对断层安全影响研究
9
作者 李同鹏 杨洪玉 胡崴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5期59-63,共5页
为研究隐爆角砾岩筒内的金铜矿体采动对F_(1)断层的影响,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选择FLAC^(3D)计算分析软件,拟定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3种方案,根据不同方案提供的采场结构参数,模拟分析隐爆... 为研究隐爆角砾岩筒内的金铜矿体采动对F_(1)断层的影响,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选择FLAC^(3D)计算分析软件,拟定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3种方案,根据不同方案提供的采场结构参数,模拟分析隐爆角砾岩筒内的金铜矿体开采后采场围岩的塑性区破坏响应。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时,F_(1)断层塑性区贯通,连成一片,单元破坏率高,易引发断层失稳破坏;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和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对F_(1)断层开采破坏较小,采场通过断层时稳定性较好,该2种采矿方法适合用于隐爆角砾岩筒内的金铜矿体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隐爆角砾岩筒 方案模拟 塑性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坞口矿区锡(钨)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特征
10
作者 周雪斐 庾江华 李同鹏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7期11-14,共4页
通过偏光显微镜下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光、薄片研究,结合野外地质、钻孔岩芯取样等方法,对西坞口矿区矿物锡(钨)矿床矿石矿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硅化、角岩化、云英岩化、白云母化4个蚀变带。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矿物共生次序、交... 通过偏光显微镜下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光、薄片研究,结合野外地质、钻孔岩芯取样等方法,对西坞口矿区矿物锡(钨)矿床矿石矿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划分了硅化、角岩化、云英岩化、白云母化4个蚀变带。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矿物共生次序、交代关系、变质程度,查明了矿体主要赋存在云英岩化及白云母化带。研究表明:该矿床属于典型的岩浆期后气成热液矿床,即高温气成热液黄玉石英脉型钨锡矿床,同时又伴生有铜、钼、铋、铍等多金属矿床,成矿形式为高温石英脉型钨矿、钨锡矿和云英岩化花岗斑岩锡矿系列组合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钨)多金属矿床 偏光显微镜 岩矿鉴定 光、薄片 矿物共生组合 矿物共生次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厚流沙层斜坡道快速掘进支护新技术
11
作者 路洪斌 白林 李同鹏 《现代矿业》 CAS 2011年第8期93-94,共2页
根据安徽霍邱诺普矿业吴集铁矿的地质状况,应用三级治水固结方案和快速掘进支护新技术,成功穿越流沙层,并实现效率、安全和节能的多方面突破。
关键词 流沙层 高压摆喷 帷幕注浆 小导管 快速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石膏矿地下开采诱发的地表沉降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伟 王星 李同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0-215,共6页
某石膏矿采用竖井开拓、房柱法开采,开采区段内形成大面积采空区,部分采空区已发生塌陷。为科学规划井下开采和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得出矿山地下开采诱发的"三带"高度为179.42 m,地表沉降最大... 某石膏矿采用竖井开拓、房柱法开采,开采区段内形成大面积采空区,部分采空区已发生塌陷。为科学规划井下开采和保障矿山安全生产,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得出矿山地下开采诱发的"三带"高度为179.42 m,地表沉降最大值理论计算为1.43 m,数值模拟所得地表最大位移为1.36 m,出现在10#和14#盘区所对应的地表位置。矿山1#,3#,4#和5#,10#和14#盘区所对应地面已塌陷区内实测最大塌陷深度分别为1.74,1.72,1.78和1.79 m,均大于理论计算值和数值模拟值,得出上述盘区所对应的采空区上覆岩层均已连续塌陷变形,下沉直至地表,其他采空区所对应上覆岩层尚未完全塌陷变形的结论,为矿山后续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矿 地下开采 地表沉降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帷幕注浆技术在中关铁矿堵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常宏 李同鹏 +1 位作者 唐恺 王福全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0期79-82,126,共5页
中关铁矿床是埋藏较深的隐伏矿体,矿床顶板为奥陶系中统灰岩,裂隙岩溶发育,富水性强,是典型的矽卡岩型复杂富水矿床。为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环境水资源,决定采用帷幕注浆技术堵水方案。帷幕注浆设计为全封闭帷幕,帷幕线全长3140 m... 中关铁矿床是埋藏较深的隐伏矿体,矿床顶板为奥陶系中统灰岩,裂隙岩溶发育,富水性强,是典型的矽卡岩型复杂富水矿床。为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有效保护环境水资源,决定采用帷幕注浆技术堵水方案。帷幕注浆设计为全封闭帷幕,帷幕线全长3140 m,注浆孔间距12 m,帷幕体厚度10 m。通过帷幕注浆试验,堵水效果良好,堵水率达80%,满足矿山安全开采条件。采用帷幕注浆堵水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也是非常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幕灌浆 试验 模型 效果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露天地下协同开采安全隔离层厚度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奇 李同鹏 +1 位作者 汪为平 何晓华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2期192-194,共3页
安全隔离层厚度的确定对矿山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安全和产能过渡有重要意义。为了确定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安全隔离层厚度,首先运用多种隔离层厚度计算理论,计算安全系数在1.2~2.0时的隔离层厚度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厚度安全隔离层条件... 安全隔离层厚度的确定对矿山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安全和产能过渡有重要意义。为了确定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安全隔离层厚度,首先运用多种隔离层厚度计算理论,计算安全系数在1.2~2.0时的隔离层厚度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厚度安全隔离层条件下采场顶板的力学特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当隔离层厚度小于80 m时,采场顶板监测点处产生的垂直位移和拉应力随隔离层厚度的减小而明显增大;当隔离层厚度大于80 m时,采场顶板垂直位移和拉应力随隔离层厚度不同变化不大。综合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结果,最终推荐安全隔离层厚度为8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地下协同开采 安全隔离层 采场顶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下”采矿采空区对地表隧道安全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廉杰 李云云 +2 位作者 刘允秋 李同鹏 武飞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0期257-259,共3页
仪禄高速龙潭过江通道工程(G328南)在句容段设计选址有西线和东线两个方案,西线直接从铜山铜钼矿上部穿过,东线从铜山铜钼矿一侧穿过。通过构建铜山铜钼矿井下采场数值模型,模拟开挖形成采空区,分析深部开采对地表隧道的安全影响。研究... 仪禄高速龙潭过江通道工程(G328南)在句容段设计选址有西线和东线两个方案,西线直接从铜山铜钼矿上部穿过,东线从铜山铜钼矿一侧穿过。通过构建铜山铜钼矿井下采场数值模型,模拟开挖形成采空区,分析深部开采对地表隧道的安全影响。研究表明:铜山铜钼矿-373 m中段以上所有采空区形成后,地表沉降呈现由矿体中心向四周呈环状逐渐递减的趋势,地表最大沉降与水平位移分别约为250 mm和75 mm,西线隧道沉降变形较大,受下部矿体开采影响显著,东线方案受下部矿体开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采矿 隧道 浅孔留矿嗣后充填 采空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龙门山矿东采区回采方案优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兴红 操帅 李同鹏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10期73-76,共4页
龙门山铜矿东部采区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现部分采场已回采完毕,形成大片采空区。为经济高效地开采龙门山铜矿东部采空区周围矿体,避免大规模塌陷事故,以东部采区未开采的E3北、E4采场为研究对象,建立矿体三维模型,对5种充填回采方案... 龙门山铜矿东部采区为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现部分采场已回采完毕,形成大片采空区。为经济高效地开采龙门山铜矿东部采空区周围矿体,避免大规模塌陷事故,以东部采区未开采的E3北、E4采场为研究对象,建立矿体三维模型,对5种充填回采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从安全角度对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结果表明,将现有采空区全部胶结充填的方案安全性最高,但成本也最高;暂不处理现有采空区,在采场内留设矿柱及回采后部分充填的方案安全系数较高,且回采成本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开采方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琅琊山铜矿地下采矿对复杂地表环境安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孝平 徐泽林 李同鹏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6期169-172,175,共5页
为分析琅琊山铜矿地下采矿对矿区地表复杂的建(构)筑物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地表地形和地下开采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矿山地下采矿造成的地表沉降变形进行模拟,得出地表最大沉降值为48.4 mm,且各个沉降区域分布扩展较为均匀,倾斜变形、... 为分析琅琊山铜矿地下采矿对矿区地表复杂的建(构)筑物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地表地形和地下开采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矿山地下采矿造成的地表沉降变形进行模拟,得出地表最大沉降值为48.4 mm,且各个沉降区域分布扩展较为均匀,倾斜变形、曲率及水平变形最大值均小于允许指标。采取模拟监测的方法,通过布置主监测线和辅助监测线来获得监测数据,对沉降变形进行修正。主监测线最大沉降值为45.99 mm,辅助监测线监测结果与主监测线监测结果相近。研究结果表明,沉降最大区域附近属于均匀变形,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安全影响较小,同时也为矿山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矿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 监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含水地层矿山井建工程高压摆喷治水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建祥 李同鹏 《现代矿业》 CAS 2013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在强含水地层中,采用高压摆喷注浆技术施工井巷工程,不但节约了施工成本,还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能耗,值得在强含水地层井建施工中推广。
关键词 高压摆喷 强含水地层 井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楼铜金矿地表塌陷分析及治理
19
作者 操帅 李同鹏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9期95-98,共4页
地表塌陷不仅会损坏矿区地表建筑物和地下采矿设备,给矿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地表原有生态环境,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查明秦楼铜金矿地表产生沉降和开裂的原因,消除地表沉降区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影... 地表塌陷不仅会损坏矿区地表建筑物和地下采矿设备,给矿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地表原有生态环境,给当地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查明秦楼铜金矿地表产生沉降和开裂的原因,消除地表沉降区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影响,通过对秦楼铜金矿地表塌陷特征及形成原因的分析,研究其形成机理和矿区地层、水文地质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治理方案和措施,从工程角度较好解决地表塌陷问题,达到更好地服务矿山长久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塌陷 地质灾害 地质构造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高应力破碎岩体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允秋 肖益盖 +6 位作者 李同鹏 武飞 陆玉根 曹帅 李正灿 姜培根 曲发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4,共6页
近年来我国金属矿山逐步进军超千米深井开采序列,采矿过程中如遇破碎岩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易造成深部井巷工程持续变形破坏。鑫汇金矿-1070 m巷道围岩破碎、风化严重、稳定性极差,造成巷道的掘进与支护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同时也增加... 近年来我国金属矿山逐步进军超千米深井开采序列,采矿过程中如遇破碎岩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易造成深部井巷工程持续变形破坏。鑫汇金矿-1070 m巷道围岩破碎、风化严重、稳定性极差,造成巷道的掘进与支护施工难度大、成本高,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为此,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和钻孔摄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围岩松动圈检测。提出了爆破开挖后及时封闭围岩防止围岩风化的工艺措施,并通过对其施加高预紧力(300 N·m)来实现喷锚网柔性主动支护。同时提出了巷道全断面二次支护方案及措施,通过围岩注浆和协同锚固技术使围岩形成组合拱结构共同抵抗地层压力,保证了支护后期围岩稳定。鑫汇金矿生产实践表明:现场支护结束1 a来,-1070 m巷道完整良好,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锚网注柔性支护 松动圈 超前支护 二次支护 组合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