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檗碱激活AMPK/NF-κB/TNF-α信号通路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汉文 李吉镇 +2 位作者 王娜 董国霞 刘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2-16,I0001,共6页
目的:从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探究小檗碱改善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治疗组、激素... 目的:从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探究小檗碱改善肾病综合征(NS)大鼠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小檗碱治疗组、激素治疗组、AMPK抑制剂组、小檗碱+AMPK抑制剂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对照组大鼠。各组连续给药治疗5周后,收集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取动脉血检测血浆白蛋白、血脂水平;PAS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AMPK、p-AMPK、NF-κB、p-NF-κB、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脂肪酸移位酶(FAT/CD36)、P糖蛋白(P-gp)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血管袢与球囊壁黏连、肾小管管腔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坏死及空泡化等病理损伤严重,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升高,血浆白蛋白含量、AMPK活性、与AMPK有关的炎性反应蛋白及促脂质吸收相关蛋白表达降低(P<0.05)。小檗碱治疗或激素治疗,均可改善NS大鼠肾脏损伤,降低24 h尿蛋白、血脂水平,升高血浆中白蛋白含量,促进AMPK活化,发挥抗炎及改善脂质代谢作用(P<0.05),激素治疗组可引起P-gp表达升高,且其对NS大鼠的治疗效果弱于小檗碱治疗组(P<0.05)。AMPK抑制剂可加重NS大鼠肾损伤,并削弱小檗碱促进AMPK活化、改善NS大鼠肾损伤等作用(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促进AMPK活化,改善NS大鼠糖脂代谢、抑制NF-κB/TNF-α炎症通路,发挥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肾病综合征 AMPK NF-ΚB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子华 王娜 +1 位作者 李吉镇 刘雷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尿微量白蛋白<30mg/L为正常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方法纳入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尿微量白蛋白<30mg/L为正常组(626例),尿微量白蛋白≥30mg/L为异常组(140例)。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联性。结果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平滑曲线拟合显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呈U型曲线关系。总胆红素<13.4mol/L时,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降低21%(OR=0.79,95%CI 0.71~0.88,P<0.05);总胆红素≥13.4μmol/L,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增加9%(OR=1.09,95%CI 1.03~1.15,P<0.05);直接胆红素<4.1μmol/L时,直接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降低34%(OR=0.66,95%CI 0.49~0.89,P<0.05);直接红素≥4.1μmol/L,总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增加120%(OR=2.20,95%CI 1.37~3.53,P<0.05);间接胆红素<7.3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μmol/L,尿微量白蛋白升高风险降低47%(OR=0.53,95%CI 0.41~0.70,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生理浓度下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尿微量白蛋白呈U型曲线关系,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轻度升高可以降低尿微量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胆红素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窦性心动过缓与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关联性
3
作者 李吉镇 +4 位作者 陈汉文 徐璐 王娜 董国霞 刘雷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24-426,430,共4页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窦性心动过缓与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并发窦性心动过缓,38例)和对照组(未并发窦性心动过缓,11...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窦性心动过缓与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153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并发窦性心动过缓,38例)和对照组(未并发窦性心动过缓,115例),收集临床资料,采集血样标本,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与窦性心动过缓的关联性。结果24.6%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发生了窦性心动过缓。两组患者血碳酸氧根离子浓度、尿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在19.8~22mmol/L时,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每增加1mmol/L,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窦性心动过缓风险增加60%(OR=1.6,95%CI 1.2~2.1,P<0.05)。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窦性心动过缓与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窦性心动过缓 血碳酸氢根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