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1装置几种杂质特性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可华 王全明 +2 位作者 骆翠贤 陈小平 邓中朝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4-40,共7页
本文叙述了用真空紫外光谱方法观测HL-1装置常规、器壁碳化和抽气孔栏三种放电条件下等离子体杂质的变化以及某些杂质的特性。
关键词 VUV光谱 杂质 器壁碳化 抽气孔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M托卡马克脉冲超声分子束注入等离子体及杂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可华 王全明 +2 位作者 李永革 姚良骅 邓中朝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3-187,共5页
文内叙述了在HL1M托卡马克脉冲分子束注入实验中观测到的等离子体和杂质行为。分子束注入减小了杂质辐射,有效地提高了电子密度。
关键词 脉冲分子束 杂质 电子密度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M托卡马克硼化实验的杂质辐射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可华 王全明 +1 位作者 骆翠贤 王恩耀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23-427,共5页
文中叙述了HL-1M托卡马克硼化真空紫外光谱区杂质辐射的观测结果。分析得出:硼化有效地控制等离子体中的杂质,其中,氧杂质减少约65%,碳杂质减少约60%,金属杂质减少约85%。
关键词 硼化 VUV光谱 杂质 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装置低杂波驱动、靶丸注入、ECRH实验的杂质行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可华 骆翠贤 +4 位作者 王全明 袁文麟 丁玄同 杨洪儒 钱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14-3026,共13页
本文叙述了在HL—1装置上利用真空紫外光谱测量系统,通过观测低杂波驱动,靶丸注入、ECRH和高密度氦放电的杂质辐射,研究杂质的行为、产生和输运等特性。
关键词 杂质 托卡马克装置 放电 波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M托卡马克LHCD加热离子温度测量和杂质辐射特性
5
作者 李可华 王全明 +3 位作者 李永革 王恩耀 张集泉 刘永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4-448,共5页
叙述了在HL-1M托卡马克LHCD实验中观测到的杂质VUV辐射特性。用谱线的都卜勒展宽测量了离子温度。在一定的电子密度下,LHCD改善了等离子体的约束性能,对离子有显著的加热效果。
关键词 LHCD 杂质特性 离子温度 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M装置杂质VUV辐射及Te观测
6
作者 李可华 王全明 +2 位作者 骆翠贤 袁文麟 李永革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36,共12页
本文介绍了HL-1M装置等离子体杂质真空紫外辐射观测的初步结果。用类Li离子谱线强度比法估计出Te≈400eV。镀膜后的CEM探测器的灵敏度提高。
关键词 等离子体 杂质 托卡马克装置 HL-1M VUV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等离子体加料的新方法: 超声束流注入 被引量:5
7
作者 姚良骅 唐年益 +9 位作者 丁玄同 董贾福 李可华 施明亮 傅荟文 洪文玉 崔正英 刘德权 冉利波 王恩耀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7期90-96,共7页
脉冲超声分子束注入,是一种新的托卡马克加料方式,其性能介于喷气和弹丸注入之间。氢分子束的速度可超过500m·s-1,注入深度10cm以上。dne/dt=2.9×1020m-3s-1。最高电子密度达到ne=8... 脉冲超声分子束注入,是一种新的托卡马克加料方式,其性能介于喷气和弹丸注入之间。氢分子束的速度可超过500m·s-1,注入深度10cm以上。dne/dt=2.9×1020m-3s-1。最高电子密度达到ne=8×1019m-3,而杂质浓度相对下降。电子密度峰化因子Qn上升至1.65。能量约束可在长时间(t=350-400ms)内获得改善,电子温度呈中空分布。与常规喷气加料相比,能量约束时间增加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分子束 密度峰化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加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M装置几种杂质谱线的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全明 李可华 +2 位作者 李永革 骆翠贤 王恩耀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7期85-89,共5页
介绍了HL-1M装置真空紫外光谱区的杂质辐射观测结果。对器壁硅化后的杂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用激光吹气技术研究了杂质输运,分析了低混杂波电流驱动、弹丸注入实验中杂质谱线的变化。
关键词 杂质UVU辐射 硅化 托卡马克 LHCD 弹丸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lM装置杂质粒子输运与约束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全明 李可华 +1 位作者 冯兴亚 王恩耀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HL lM装置上利用激光吹气技术 ,在等离子体边缘瞬态注入少量Al杂质粒子 ,通过对真空紫外光谱和软X射线区的杂质辐射测量 ,分别研究了欧姆等离子体和低杂波电流驱动等离子体两种情况下 ,Al杂质粒子输运与约束特性。结果表明 :在欧姆等... 在HL lM装置上利用激光吹气技术 ,在等离子体边缘瞬态注入少量Al杂质粒子 ,通过对真空紫外光谱和软X射线区的杂质辐射测量 ,分别研究了欧姆等离子体和低杂波电流驱动等离子体两种情况下 ,Al杂质粒子输运与约束特性。结果表明 :在欧姆等离子体和低杂波电流驱动等离子体两种情况下 ,等离子体中心区 ,在没有MHD锯齿震荡和有MHD锯齿震荡非锯齿破裂期间 ,杂质粒子输运基本上受新经典规律支配 ;在有MHD锯齿震荡锯齿破裂期间 ,杂质粒子输运受MHD不稳定性支配 ,但其时间很短 (通常小于 30 0 μs)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杂质粒子输运的平均效应比新经典值稍大。而约束区杂质粒子输运则比新经典的值大很多 ,是反常的。在一定条件下低混杂波电流驱动可以改善等离子体粒子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VUV辐射 激光吹气 HL-1M装置 等离子体 托卡马克装置 杂质 粒子输运 约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M装置的杂质线辐射特性
10
作者 王全明 李可华 +2 位作者 刘永 邓中朝 姚良骅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给出了HL-1M装置放电实验中杂质线辐射的测量结果。氢分子束注入后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ne 明显提高 ,而杂质浓度大大降低。对应于分子束注入脉冲 ,分子束的“团簇”效应引起了杂质辐射峰化时间的错位。
关键词 杂质辐射 HL-1M装置 硅化壁 脉冲超声分子束注入实验 “团簇”效应 等离子体 正常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P-RFP装置慢斜升放电的反场箍缩实验
11
作者 张鹏 李强 +4 位作者 罗萃文 李洁萍 李可华 易萍 薛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2-56,共5页
在硅化后的良好器壁条件下,采用慢斜升放电模式,获得了具有高电流密度和较高温度的反场箍缩(RFP)等离子体。在实验中观测到环向磁通长时间持续增长,随等离子体电流增大而增大,并出现与环向磁通相伴随的MHD扰动现象。实验证... 在硅化后的良好器壁条件下,采用慢斜升放电模式,获得了具有高电流密度和较高温度的反场箍缩(RFP)等离子体。在实验中观测到环向磁通长时间持续增长,随等离子体电流增大而增大,并出现与环向磁通相伴随的MHD扰动现象。实验证实,斜升放电的RFP等离子体存在“发电机”(dy-namo)效应。RFP位形维持时间长达800μs,等离子体电流约100kA,电子和离子温度分别达到70eV和85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P 等离子体 斜升放电 器壁硅化 反场箍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装置电流上升段辐射与杂质特性
12
作者 杨青巍 李可华 +2 位作者 施明亮 郑永真 秦运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杂质会影响托卡马克的放电品质及等离子体特性。许多理论和实验对杂质的产生和输运做了深入详细的研究。等离子体电流起始阶段,由于约束性能不好,会引起大量的杂质产生,辐射损失增大是杂质增加引起的直接后果。杂...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杂质会影响托卡马克的放电品质及等离子体特性。许多理论和实验对杂质的产生和输运做了深入详细的研究。等离子体电流起始阶段,由于约束性能不好,会引起大量的杂质产生,辐射损失增大是杂质增加引起的直接后果。杂质辐射是等离子体辐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等离子体线辐射功率~Z<sub>eff</sub><sup>6</sup>,复合辐射功率~Z<sub>eff</sub><sup>4</s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 辐射 HL-1装置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1托卡马克杂质注入实验及杂质输运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占河 冯兴亚 +3 位作者 罗俊林 于志荣陈卉 李可华 冉利波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26,共7页
本文给出了HL-1托卡马克在通常欧姆放电和偏压诱发H模放电条件下,脉冲注入杂质气体的实验结果以及对杂质在通常欧姆等离子体和偏压诱发H模等离子体中的输运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HL-1上偏压诱发H模等离子体中对杂质的... 本文给出了HL-1托卡马克在通常欧姆放电和偏压诱发H模放电条件下,脉冲注入杂质气体的实验结果以及对杂质在通常欧姆等离子体和偏压诱发H模等离子体中的输运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HL-1上偏压诱发H模等离子体中对杂质的约束性能明显优于在通常欧姆等离子体中对杂质的约束性能。杂质输运的数值模拟结果说明,无论在通常欧姆等离子体中,还是在偏压诱发H模等离子体中,杂质的输运系数都比新经典理论预计的要大得多,输运是反常的。在偏压诱发的H模等离子体中引入杂质输运“位阱”概念,能够对杂质离子约束时间长的实验现象进行很好的描述。合理地解释了在偏压杂质注入实验中杂质辐射上升时间长、衰减慢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质输运 欧姆放电 托卡马克 杂质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支比方法作真空紫外光谱仪的强度校准 被引量:4
14
作者 骆翠贤 李可华 王全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7-60,共4页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存在C、N、O、Fe、Mo、Ni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对等离子体的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温等离子体中,尤其是在中心区,杂质辐射主要在真空紫外光谱区。所以,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真空紫外光谱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它常...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存在C、N、O、Fe、Mo、Ni等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对等离子体的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温等离子体中,尤其是在中心区,杂质辐射主要在真空紫外光谱区。所以,对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真空紫外光谱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它常用于测定杂质的种类、含量,也能测量等离子体参数如电子温度、离子温度等。这就需要对光谱强度进行定量的测量。为此必须对整个测量系统、包括谱仪及探测器等进行绝对标定。目前可见光区光谱的绝对校准已经解决,使用的黑体辐射源和次级标准源如钨带灯和碳弧等都是比较好的标准源。但是,在真空紫外光谱区尤其是在小于100nm的波段里,在国内还缺少比较好的方便的标准源。虽然迄今已建成电子同步辐射加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比法 真空 紫外光谱仪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真空紫外光谱研究HL-1装置上氧杂质浓度和输运 被引量:1
15
作者 骆翠贤 李可华 +3 位作者 刘玉山 王全明 汪占河 袁文林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0-46,共7页
本文叙述用真空紫外光谱确定HL-1装置杂质浓度的方法,详细描述了用于解释光谱测量的杂质输运模型S1TCODE。为了在每次放电结束后就容易、迅速地获得这些结果,引入了一种快速分析方法。对HL-1装置在通常放电,器壁碳化和抽气孔栏等不同特... 本文叙述用真空紫外光谱确定HL-1装置杂质浓度的方法,详细描述了用于解释光谱测量的杂质输运模型S1TCODE。为了在每次放电结束后就容易、迅速地获得这些结果,引入了一种快速分析方法。对HL-1装置在通常放电,器壁碳化和抽气孔栏等不同特性放电情况下氧杂质浓度和输运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运 紫外光谱 杂质 托卡马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混杂波电流驱动下注入杂质的输运
16
作者 王瑞荣 钱尚介 +3 位作者 郑银甲 冯震 董贾福 李可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07-212,共6页
在欧姆放电和低混杂波电流驱动条件下,应用激光吹气技术注入金属杂质,用真空紫外谱仪测量了杂质线的辐射,给出了HL-1M 装置欧姆等离子体和低混杂波电流驱动等离子体杂质输运的研究结果。用杂质输运程序LBO进行数值模拟,得... 在欧姆放电和低混杂波电流驱动条件下,应用激光吹气技术注入金属杂质,用真空紫外谱仪测量了杂质线的辐射,给出了HL-1M 装置欧姆等离子体和低混杂波电流驱动等离子体杂质输运的研究结果。用杂质输运程序LBO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等离子体中杂质的扩散系数D(r) 和对流速度v(r)。在低混杂波电流驱动条件下,等离子体杂质的输运系数相对欧姆放电等离子体杂质的输运系数减小了50% 左右。结果表明,在HL-1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 低混杂波 电流驱动 杂质输运 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的高离化态光谱
17
作者 王坚 芶清泉 +1 位作者 李可华 骆翠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56-2062,共7页
用SGV-50型正入射式真空紫外谱仪拍摄了三电极触发火花光源的Zn的高离化光谱。在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基础上、对Zn光谱进行了分析。证实了ZnⅢ、ZnⅣ和ZnⅤ的3d^k4s和3d^k4p(k=9,8,7)组态现有光谱的分析结果。通过ZnⅣ3d^84d-3d^84p组态跃... 用SGV-50型正入射式真空紫外谱仪拍摄了三电极触发火花光源的Zn的高离化光谱。在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基础上、对Zn光谱进行了分析。证实了ZnⅢ、ZnⅣ和ZnⅤ的3d^k4s和3d^k4p(k=9,8,7)组态现有光谱的分析结果。通过ZnⅣ3d^84d-3d^84p组态跃迁的分析导出了3d^84d组态的19条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原子 高离化态 光谱 能级 组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效果探究
18
作者 李可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6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55例单相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5例患者分为单药组(28例)和联用组(27例)。对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55例单相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5例患者分为单药组(28例)和联用组(27例)。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联用组患者加用阿戈美拉汀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接受治疗后,联用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药组患者,其HAMD的评分低于单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缓解患者抑郁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阿戈美拉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