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恶性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占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恶性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根据WHO的相关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高级别肿瘤患者(25例)和低级别肿瘤患者(20例)。采用GESigna3.0T超导MR扫描仪以及8通道正交线圈... 目的分析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恶性脑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根据WHO的相关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高级别肿瘤患者(25例)和低级别肿瘤患者(20例)。采用GESigna3.0T超导MR扫描仪以及8通道正交线圈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纤维束示踪情况,比较不同级别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肿瘤邻近、健侧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分数(FA)值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20例低级别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肿瘤导致其周围的白质纤维束中出现明显的推挤、异位等情况,部分位置甚至出现了水肿和浸润的情况;术后1个月再次检查显示患者的纤维束位置和形态等均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异常情况逐渐减少。25例高级别脑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肿瘤导致其周围的白质纤维束出现缺失、中断的情况;术后1个月再次检查显示患者的中断纤维束保持原状,无明显的变化。术前,高级别患者肿瘤邻近白质纤维束FA值(0.355±0.138)明显低于健侧的(0.575±0.135),ADC值(1.119±0.158)×10^-3mm^2/s明显高于健侧的(0.866±0.125)×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98、6.279,P=0.000、0.000<0.05);术后,高级别患者肿瘤邻近白质纤维束FA值、ADC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2、0.170,P=0.872、0.866>0.05)。术前,低级别患者肿瘤邻近白质纤维束FA值明显高于健侧,ADC值明显低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4、2.570,P=0.027、0.014<0.05);术后,低级别患者肿瘤邻近白质纤维束FA值、ADC值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9、0.484,P=0.797、0.631>0.05)。结论在临床脑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地了解患者肿瘤邻近纤维束的相关情况,作为临床制定患者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和了解患者手术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 恶性脑肿瘤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