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和锶变质的Al-Si-Mg合金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华基 刘昌明 +1 位作者 谭会辛 薛寒松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29,共4页
选择理想的变质剂是制备高强韧铸造Al-Si-Mg合金的重要手段。采用富镧混合稀土和锶对A35 7合金进行了变质处理 ,研究它们对合金铸态、热处理态的组织、力学性能及含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保证合金含铁量Fe≤ 0 .11%时 ,富镧混合稀土... 选择理想的变质剂是制备高强韧铸造Al-Si-Mg合金的重要手段。采用富镧混合稀土和锶对A35 7合金进行了变质处理 ,研究它们对合金铸态、热处理态的组织、力学性能及含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保证合金含铁量Fe≤ 0 .11%时 ,富镧混合稀土比锶有更理想的除氢和变质效果、细化组织中共晶硅的能力和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 铝硅镁合金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24%Si过共晶合金的磷锶变质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华基 吴玉露 胡慧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5-38,共4页
对Al-24%Si过共晶合金进行单一P、Sr变质及P-Sr复合变质处理,研究变质后微观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单一P变质能很好的细化初晶硅,平均尺寸由未变质的200μm变为25μm,棱角钝化且弥散分布;单一Sr变质能使初晶硅产生鱼骨状,使共晶硅细化为... 对Al-24%Si过共晶合金进行单一P、Sr变质及P-Sr复合变质处理,研究变质后微观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单一P变质能很好的细化初晶硅,平均尺寸由未变质的200μm变为25μm,棱角钝化且弥散分布;单一Sr变质能使初晶硅产生鱼骨状,使共晶硅细化为短杆或蠕团状,且呈弥散分布;P+Sr复合变质对合金组织中的初晶硅和共晶硅均有一定的细化作用,但变质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铝硅合金 磷、锶变质 金相组织 变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合金铸件中的二次枝晶间距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华基 李革胜 刘昌明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6-61,共6页
针对ZL105,ZL101,ZL109铝硅合金圆柱体铸件,在砂型铸造条件下,研究了凝固时间τ,温度梯度G,凝固指数fi,温度梯度加速度aGAP与铸件二次枝晶间距λDAS,孔洞率P和极限抗拉强度σb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铝合金 铝硅合金 凝固期热参数 二次枝晶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蠕墨铸铁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华基 洪观镇 胡慧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39,共5页
蠕虫状石墨是介于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之间的一种中间形态石墨,蠕墨铸铁拥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钒钛蠕墨铸铁是以含钒钛合金元素的钒钛生铁为原材料,经蠕化处理后获得的蠕墨铸铁。由于合金元素钒钛的作用,钒钛蠕墨铸铁拥有更加优异的综合... 蠕虫状石墨是介于片状石墨和球状石墨之间的一种中间形态石墨,蠕墨铸铁拥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钒钛蠕墨铸铁是以含钒钛合金元素的钒钛生铁为原材料,经蠕化处理后获得的蠕墨铸铁。由于合金元素钒钛的作用,钒钛蠕墨铸铁拥有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因此,利用我国丰富的钒钛生铁资源,开展钒钛蠕墨铸铁在钢锭模、玻璃模具以及汽车刹车鼓和列车制动盘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蠕墨铸铁 金相组织 性能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变质剂加入顺序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华基 余国勋 +1 位作者 胡慧芳 韩政权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56,58,共3页
研究了磷、稀土复合变质剂的加入顺序对过共晶Al-24%Si合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复合变质机制。试验分析表明:先加入磷,后加入稀土复合变质的合金比先加入稀土,后加入磷复合变质的合金细化效果更为明显,变质后合金初晶硅的平均尺寸由80μm... 研究了磷、稀土复合变质剂的加入顺序对过共晶Al-24%Si合金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复合变质机制。试验分析表明:先加入磷,后加入稀土复合变质的合金比先加入稀土,后加入磷复合变质的合金细化效果更为明显,变质后合金初晶硅的平均尺寸由80μm细化为25μm,形状较统一,为板块状分布,共晶硅由珊瑚状细化为短杆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铝硅合金 复合变质 组织 变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镧混合稀土变质过共晶Al-24%Si合金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华基 余国勋 胡慧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5,共3页
采用富镧混合稀土对过共晶Al-24%Si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富镧混合稀土不但能有效变质合金中的初晶硅,使其尺寸减小到40μm左右,形状多为规则的多边形;而且对共晶硅的细化更为明显,在初晶... 采用富镧混合稀土对过共晶Al-24%Si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对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富镧混合稀土不但能有效变质合金中的初晶硅,使其尺寸减小到40μm左右,形状多为规则的多边形;而且对共晶硅的细化更为明显,在初晶硅周围的共晶组织多为短杆状,部分则呈颗粒状,合金经变质后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初步探讨了混合稀土的变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 变质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变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变质后Al-28%Si合金中Si相的生长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华基 胡慧芳 陈俊桃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7-69,共3页
采用不同的腐蚀、萃取方法,研究Sr变质后Al-28%Si合金初生Si和共晶Si相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变质后合金中初生Si金相组织呈鱼骨状,萃取后是由八面体堆垛形成的长条状聚集体。SEM分析显示,Sr元素在初生硅内部并未富集,Sr的加入影响了初... 采用不同的腐蚀、萃取方法,研究Sr变质后Al-28%Si合金初生Si和共晶Si相的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变质后合金中初生Si金相组织呈鱼骨状,萃取后是由八面体堆垛形成的长条状聚集体。SEM分析显示,Sr元素在初生硅内部并未富集,Sr的加入影响了初生硅的形核,并未影响初生Si的生长过程;变质后共晶Si表现为细而短的纤维杆状组成的脊骨状结构,能谱分析显示在共晶Si生长前端存在Sr元素的富集。游离态Sr原子在Si相表面的吸附阻止了共晶Si相的片状生长,进而形成分枝细密的珊瑚状共晶Si,Sr的加入影响了共晶Si的生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8%Si合金 SR变质 初生Si相 共晶Si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阻燃ZM5镁合金的表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华基 刘华堂 杨志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83-85,共3页
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表面张力,研究了温度和混合稀土(RE)加入量对ZM5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稀土的表面活性作用,在相同温度下,混合稀土加入量增加,ZM5镁合金熔体的表面张力减小,且减小趋势趋于平缓;同种成分熔体的表面张力... 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表面张力,研究了温度和混合稀土(RE)加入量对ZM5表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稀土的表面活性作用,在相同温度下,混合稀土加入量增加,ZM5镁合金熔体的表面张力减小,且减小趋势趋于平缓;同种成分熔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高温段的扩散作用增强,造成高温段的表面张力温度系数(-dσ/dt)小于低温段;混合稀土加入量对合金表面张力温度系数也有影响,随着混合稀土加入量的增加ZM5的表面张力温度系数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5镁合金 混合稀土 表面张力 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和锶对Al-24%Si合金中共晶硅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华基 陈俊桃 胡慧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4,39,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混合稀土、锶及两者的复合变质对Al-24%Si合金中共晶硅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变质时合金中共晶硅呈粗大的板块状,排列疏松,不均匀;经混合稀土变质后,分布在初生硅周围的共晶硅呈细小颗粒状,而远...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混合稀土、锶及两者的复合变质对Al-24%Si合金中共晶硅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变质时合金中共晶硅呈粗大的板块状,排列疏松,不均匀;经混合稀土变质后,分布在初生硅周围的共晶硅呈细小颗粒状,而远离初生硅的区域,共晶硅主要呈杆状;经锶变质后,共晶硅主要呈短杆状且存在二次甚至三次分枝;经复合变质后,共晶硅呈光滑圆杆状,但尺寸较稀土变质时增大,且数量较锶变质时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硅 变质处理 混合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前停留时间对蠕墨铸铁蠕化衰退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华基 洪观镇 刘华堂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19,24,共4页
采用显微镜、硬度计、拉伸试验机以及光谱分析仪等研究了在蠕化处理后浇注前铁液停留不同时间对蠕墨铸铁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停留时间延长,石墨球化率和珠光体含量都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停留时间在15 min以... 采用显微镜、硬度计、拉伸试验机以及光谱分析仪等研究了在蠕化处理后浇注前铁液停留不同时间对蠕墨铸铁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停留时间延长,石墨球化率和珠光体含量都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停留时间在15 min以内浇注则蠕墨铸铁中蠕虫状石墨均在70%以上,基体中珠光体含量均在60%以上,抗拉强度在350 MPa以上,硬度在220 HBS以上,其蠕化衰退不十分明显;蠕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最终取决于残留稀土、镁含量之和与硫含量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蠕化衰退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玻璃砂微波加热工艺及工程应用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华基 谢卫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24-28,共5页
系统测试和分析了水玻璃模数M、加入量、微波加热工艺对微波固化水玻璃砂抗拉强度σb 和高温烘焙后的残留强度σbc 的影响规律。发现水玻璃砂微波加热时间过长抗拉强度有降低趋势。提出了水玻璃砂微波加热工艺的工程应用方案。
关键词 水玻璃砂 微波加热 铸造 粘结剂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铈混合稀土对Al-24%Si合金的变质效果及机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华基 蒋申华 胡慧芳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4-76,93,共4页
采用富铈混合稀土对Al-24%Si合金进行了变质处理,用扫描电镜对合金的硅相形貌与尺寸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质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富铈混合稀土对合金中初晶硅及共晶硅均有良好的变质效果,变质后初晶硅平均尺寸由100μm细化到50 μm左右... 采用富铈混合稀土对Al-24%Si合金进行了变质处理,用扫描电镜对合金的硅相形貌与尺寸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变质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富铈混合稀土对合金中初晶硅及共晶硅均有良好的变质效果,变质后初晶硅平均尺寸由100μm细化到50 μm左右,共晶硅细化成颗粒状或短杆状;初晶硅细化是通过稀土原子与氧原子反应生成稀土化合物(CeO_2),它成为硅非均匀形核核心,生成了大量硅晶晶核来实现的;共晶硅细化是通过硅相生长界面前沿形成很强的稀土原子富集层,造成成分过冷降低硅生长速度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硅合金 变质处理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阻燃镁合金的表面氧化行为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华基 饶劲松 薛寒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5,共4页
为提高镁合金的阻燃性能,在ZM5镁合金中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1%的混合稀土(RE);通过分析该合金的TGA曲线、DSC曲线、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以及表面氧化膜的XRD谱,对其表面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1%RE能显著提高ZM5合金的抗氧... 为提高镁合金的阻燃性能,在ZM5镁合金中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1%的混合稀土(RE);通过分析该合金的TGA曲线、DSC曲线、恒温氧化动力学曲线以及表面氧化膜的XRD谱,对其表面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1%RE能显著提高ZM5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氧化开始温度由300℃提高到500℃,氧化增重主要发生在500~700℃区间;在该温度区间发生了三种氧化反应,生成的氧化膜主要由RE_2O_3、MgO、Al_2O_3、Mg_(17)Al_(12)等组成;该合金在700℃的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抛物线规律,致密的氧化膜能有效阻止基体的进一步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 镁合金 氧化膜 氧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对ZM5镁合金氧化行为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华基 饶劲松 薛寒松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7-40,共4页
为提高ZM5镁合金阻燃性能,在其中添加了0.1wt%的混合稀土(RE)。通过分析该合金的氧化增重TGA曲线、热量变化DSC曲线和表面氧化膜的XRD谱、SEM图像及膜内元素分布,对其表面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力学性能和切削阻燃效果进行了研究。结... 为提高ZM5镁合金阻燃性能,在其中添加了0.1wt%的混合稀土(RE)。通过分析该合金的氧化增重TGA曲线、热量变化DSC曲线和表面氧化膜的XRD谱、SEM图像及膜内元素分布,对其表面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力学性能和切削阻燃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1wt%RE能显著提高ZM5合金的抗氧化性能,在连续升温过程中氧化增重主要发生在500~700℃,生成的保护性氧化膜主要由RE2O3、MgO、Al2O3和Mg17Al12组成,厚度为2.5~3.5μm,合金力学性能和切削阻燃效果均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稀土 镁合金 氧化行为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La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微波法制备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华基 贾志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2-1115,共4页
微波法制备纳米管是利用微波对水的介电作用进行的,它是一种合成纳米管的新型工艺方法。本研究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掺杂TiO2纳米粉体为前体,利用微波法制备TiO2纳米管,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TiO2... 微波法制备纳米管是利用微波对水的介电作用进行的,它是一种合成纳米管的新型工艺方法。本研究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掺杂TiO2纳米粉体为前体,利用微波法制备TiO2纳米管,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TiO2纳米粉体为前体,利用微波法可以制得形貌比较完整的TiO2纳米管,其外径为8~15nm,内径为5~10nm,长50~100nm。未经HCl酸洗的TiO2纳米管在电镜下结构非常完整,而经过HCl酸洗的TiO2纳米管在电镜下观察则发现其局部遭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掺杂 二氧化钛 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玻璃砂芯微波固化用模具材料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华基 谢卫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分析了砂芯微波固化用模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测试并分析了树脂模具和陶瓷模具的微波吸收性和穿透性。结果表明 ,塑料模具和陶瓷模具都可用于水玻璃砂芯的微波固化。塑料模具的优点是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制作 ,陶瓷模具的优点则是耐热... 分析了砂芯微波固化用模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测试并分析了树脂模具和陶瓷模具的微波吸收性和穿透性。结果表明 ,塑料模具和陶瓷模具都可用于水玻璃砂芯的微波固化。塑料模具的优点是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制作 ,陶瓷模具的优点则是耐热性好、耐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砂芯 微波固化 模具材料 微波穿透性 微波吸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活塞合金热膨胀性能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华基 陈俊桃 胡慧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5-46,50,共3页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Al-24%Si活塞合金热膨胀性能与其主要添加元素Cu、Mg、Mn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拟合曲线和二次拟合方程确定了最佳的Cu、Mg、Mn含量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Mg和Mn对合金热膨胀性能影响显著,而Cu的影响较弱,可以忽...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Al-24%Si活塞合金热膨胀性能与其主要添加元素Cu、Mg、Mn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拟合曲线和二次拟合方程确定了最佳的Cu、Mg、Mn含量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Mg和Mn对合金热膨胀性能影响显著,而Cu的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不计,且当Mg、Mn两种元素在给定的取值范围内进行取值时,能够获得25~300℃温度范围内热膨胀系数为18.717×10-6℃-1的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合金 热膨胀系数 添加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玻璃砂微波加热过程温度场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华基 谢卫东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7-19,共3页
通过系统测试和分析水玻璃砂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揭示了水玻璃砂微波加热的快速升温及型芯内外同时升温等特性。通过实验和分析,探讨了形成这些特性的原因。提出了微波加热过程中水玻璃砂型芯的升温主要依赖于水玻璃对微波的吸... 通过系统测试和分析水玻璃砂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场,揭示了水玻璃砂微波加热的快速升温及型芯内外同时升温等特性。通过实验和分析,探讨了形成这些特性的原因。提出了微波加热过程中水玻璃砂型芯的升温主要依赖于水玻璃对微波的吸收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玻璃砂 微波加热 温度场 测试 型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稀土对ZM5镁合金在介质中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华基 杨志远 刘志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6,共4页
研究了添加0.1%的混合稀土对ZM5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ZM5和ZM5-0.1RE镁合金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加入0.1%的混合稀土后ZM5镁合金组织细化,β相变得均匀、连续,且生成了块状分布的Al3Ce相和Al11La3相,降低了Al元素... 研究了添加0.1%的混合稀土对ZM5镁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分析了ZM5和ZM5-0.1RE镁合金在不同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加入0.1%的混合稀土后ZM5镁合金组织细化,β相变得均匀、连续,且生成了块状分布的Al3Ce相和Al11La3相,降低了Al元素在晶粒内部的偏析,使得ZM5镁合金在pH=3的HCl溶液和pH=7的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得到提高。在pH=10的NaOH溶液中,ZM5镁合金腐蚀的热力学倾向降低,腐蚀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5镁合金 混合稀土 微观组织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铈混合掺杂TiO_2纳米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华基 秦德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3-54,73,共3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和Ce混合掺杂的TiO2纳米粉。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其进行表征。XRD数据显示合成的La和Ce共掺杂纳米TiO2粉末在480℃下煅烧6h样品均具有稳定的锐钛矿相。XRF数据显示了具体...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和Ce混合掺杂的TiO2纳米粉。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对其进行表征。XRD数据显示合成的La和Ce共掺杂纳米TiO2粉末在480℃下煅烧6h样品均具有稳定的锐钛矿相。XRF数据显示了具体的掺杂含量。所制得的La和Ce混合掺杂纳米TiO2粉在电镜观察下形貌呈圆球形,部分区域发生团聚,颗粒大小在15n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 稀土 混合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