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混合型空时编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勇朝 王峰 +1 位作者 许晓红 廖桂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46,50,共6页
利用分组干扰抑制的方法,通过合理地设计空时码的发射码矩阵和对阵列天线进行了子阵划分,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型的空时编码方法。新的编码方法结合了空时分层码(BellLayeredSpace-TimeArchitecture:BLAST)和空时分组码(Space-TimeBlockCo... 利用分组干扰抑制的方法,通过合理地设计空时码的发射码矩阵和对阵列天线进行了子阵划分,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型的空时编码方法。新的编码方法结合了空时分层码(BellLayeredSpace-TimeArchitecture:BLAST)和空时分组码(Space-TimeBlockCoding:STBC)的特点,相对于空时分层码而言,新方法在同样的信噪比条件下可以取得明显低的误码率。相对于空时分组码而言,新方法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编码 分组干扰抑制 码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扩分层空时结构在下行衰落相关MIMO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勇朝 廖桂生 王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7-361,377,共6页
为了提高分层空时结构在下行衰落相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结合了特征波束形成的直扩分层空时结构.发射机利用信道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特征矢量,对每一层发射码元进行扩频和特征波束形成加权,形成正交的空域特征波束来... 为了提高分层空时结构在下行衰落相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传输性能,提出了一种结合了特征波束形成的直扩分层空时结构.发射机利用信道空域协方差矩阵的特征矢量,对每一层发射码元进行扩频和特征波束形成加权,形成正交的空域特征波束来承载扩频后的信号码元;接收机则通过解扩处理分离来自不同波束上的信号,有效地抑制了共信道干扰.新结构的优点是无需设计扩频序列并且可以应用于下行传输,其代价是要占用一定的扩频频谱资源.实验结果表明,新结构明显优于基于迫零算法的分层空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落相关MIMO 直扩分层空时结构 特征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效率最优化的D2D功率控制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勇朝 杜思琪 +2 位作者 张锐 梁海涛 刘潇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119,共7页
LTE-A网络中的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然而复用资源引起的同频干扰会制约系统容量的提升.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干扰,提高网络整体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网络中各类用户的功率效率,文中提... LTE-A网络中的终端直通(Device-to-Device,D2D)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然而复用资源引起的同频干扰会制约系统容量的提升.合理的功率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干扰,提高网络整体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网络中各类用户的功率效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功率效率最优化的功率控制方法.首先根据该网络资源复用的特点,从资源使用的角度提出一种新的功率效率定义方式,进而将功率分配建模为最大化该功率效率的优化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变步长增量迭代的求解算法为各类用户分配最佳发射功率.仿真表明,提出的功率控制方法能以较低的功耗获得较高的吞吐量,与现有方案相比,在降低了复杂度的同时使功率效率上升了约15%,有效减少了同频干扰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直通 功率控制 功率效率 变步长增量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技术
4
作者 李勇朝 王峰 毛磊 《无线电工程》 2004年第6期1-3,12,共4页
空时分组码是一种有效抗衰落的发射分集技术,但是现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平坦衰落信道下进行。文章详细分析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技术——OFDM-STBC(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Space TimeBlock Coding)... 空时分组码是一种有效抗衰落的发射分集技术,但是现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平坦衰落信道下进行。文章详细分析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空时分组码技术——OFDM-STBC(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Space TimeBlock Coding)的系统结构和编译码方法。仿真结果表明OFDM-STBC的性能可达到甚至优于STBC在非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性衰落 OFDM STBC 空时分组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结构的空时分组码 被引量:12
5
作者 许晓红 廖桂生 +1 位作者 李勇朝 王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编码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分层空时BLAST (BellLay eredSpaceTime)结构及空时分组码STBC (SpaceTimeBlockCode)的优点。采用在发射端对发射天线分组 ,对于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分组编码 ,而在接收端进行分组干扰抑制 ,并... 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编码方法 ,该方法结合了分层空时BLAST (BellLay eredSpaceTime)结构及空时分组码STBC (SpaceTimeBlockCode)的优点。采用在发射端对发射天线分组 ,对于每组进行独立的空时分组编码 ,而在接收端进行分组干扰抑制 ,并且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实现解码。该方法具有高于STBC的频谱利用率和码速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抗衰落性能优于B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空时结构 空时分组码 分组干扰抑制 空时编码 频谱利用率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信息融合与医学图像综合显示 被引量:6
6
作者 那彦 杨万海 李勇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讨论了医学图像计算机断层摄像技术与核磁共振的融合问题.分析了计算机断层摄像技术与核磁共振的成像机理,依据期望的融合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系数取大融合算法.将已匹配的计算机断层摄像技术与核磁共振图像首先分别进行... 讨论了医学图像计算机断层摄像技术与核磁共振的融合问题.分析了计算机断层摄像技术与核磁共振的成像机理,依据期望的融合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的系数取大融合算法.将已匹配的计算机断层摄像技术与核磁共振图像首先分别进行小波变换,然后比较相应尺度上的小波系数,采取区域系数取大准则,构造新的小波系数,最后进行小波反变换,获得融合图像,既可清晰地表现骨组织信息,又可清晰地表现软组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图像融合 小波变换 信息融合 小波系数 断层摄像技术 核磁共振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A网络下支持终端直通的资源复用选择策略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锐 李勇朝 +2 位作者 崔建国 梁海涛 王文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2,共6页
LTE-A网络下的终端直通技术通过复用蜂窝链路资源,可提高频谱利用率,减轻基站负担.然而资源复用引起的同频干扰,不仅会降低终端直通用户性能,还会损害蜂窝用户的通信质量.笔者通过对干扰引起的信干噪比下降进行选择性补偿,以系统功率增... LTE-A网络下的终端直通技术通过复用蜂窝链路资源,可提高频谱利用率,减轻基站负担.然而资源复用引起的同频干扰,不仅会降低终端直通用户性能,还会损害蜂窝用户的通信质量.笔者通过对干扰引起的信干噪比下降进行选择性补偿,以系统功率增加量最小为准则,为终端直通用户选择蜂窝复用用户.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原有蜂窝用户和终端直通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大幅提高终端直通用户准许接入网络的概率,并提升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直通 资源复用选择 功率补偿 信干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蜂窝小区上行链路的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 被引量:3
8
作者 郭超平 韩鹍 +2 位作者 张晓龙 李勇朝 张海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3,42,共8页
为了最小化能量受限的协作蜂窝小区的总代价,提出了上行链路的功率和中继等资源分配的模型.该模型是一个非线性约束、{0,1}组合优化问题,因而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资源分配方案对其求解.针对给定中继节点集合,该方案分别为每个源节点选择... 为了最小化能量受限的协作蜂窝小区的总代价,提出了上行链路的功率和中继等资源分配的模型.该模型是一个非线性约束、{0,1}组合优化问题,因而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资源分配方案对其求解.针对给定中继节点集合,该方案分别为每个源节点选择总代价最小的中继;而对于给定源和中继对,提出了最小化二者总代价的基于图论的最优功率分配算法.通过仿真和分析表明,该方案近似最优,能够发送更多的数据量,延长网络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资源分配 放大转发 功率分配 中继选择 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AKE接收的空时分层码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峰 李勇朝 廖桂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2-445,45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RAKE接收的空时分层码,在空时分层码的基本结构之上引入正交扩频码,使得接收机可以充分利用接收信号中的正交信息,抑制来自其他发射天线的干扰;接收机采用基于RAKE接收原理的译码器,提取每个接收天线接收信号中的相应"... 提出一种基于RAKE接收的空时分层码,在空时分层码的基本结构之上引入正交扩频码,使得接收机可以充分利用接收信号中的正交信息,抑制来自其他发射天线的干扰;接收机采用基于RAKE接收原理的译码器,提取每个接收天线接收信号中的相应"层"的信息,以形成有效的判决统计量.仿真结果说明,基于RAKE接收的空时分层码性能要优于基于迫零算法的空时分层码,在低信噪比情况下也优于空时分组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层码 多输入多输出 正交扩频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TBC+OFDM分层方法的一种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战金龙 廖桂生 李勇朝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0-814,共5页
基于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中不同用户的子载波选择矩阵相互正交,提出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分层结构的空时分组编码LSTBC(LayeredSpace-TimeBlockCode)的一种改进的分层方法。发射端采用分层结构的空时... 基于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中不同用户的子载波选择矩阵相互正交,提出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分层结构的空时分组编码LSTBC(LayeredSpace-TimeBlockCode)的一种改进的分层方法。发射端采用分层结构的空时分组编码结合OFDM技术,在接收端提出了利用OFDM中子载波选择矩阵进行分组干扰抑制,然后对LSTBC的每层进行空时分组码的传统解码。相对于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分组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只需要一根接收天线,降低了系统接收机设计的复杂度。仿真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分层结构空时分组编码 空时编码 分组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STBC+OFDM中的一种新的分层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战金龙 廖桂生 李勇朝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0-874,共5页
基于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中不同用户所分配的子载波不同,提出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分层结构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LDSTBC(Layered Differential Space-Time BlockCode)的一种新的分层方法。发射端采用... 基于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中不同用户所分配的子载波不同,提出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分层结构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LDSTBC(Layered Differential Space-Time BlockCode)的一种新的分层方法。发射端采用分层结构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结合OFDM技术,在接收端提出了利用OFDM中子载波选择矩阵进行分组干扰抑制,然后对LDSTBC的每层进行差分空时分组码的传统解码。相对于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分组干扰抑制方法,该文提出的方法只需要1根接收天线,降低了系统接收机设计的复杂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性能优于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分层结构差分空时分组编码 空时编码 分组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毛磊 李勇朝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采用翻转矩阵定义了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的编码方式,分析了它的系统结构和编译码过程,并且给出了信道分解的矩阵表达形式,得到了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的一种简明的分析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与多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空时分组码相比,频域均衡... 采用翻转矩阵定义了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的编码方式,分析了它的系统结构和编译码过程,并且给出了信道分解的矩阵表达形式,得到了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的一种简明的分析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与多载波的正交频分复用空时分组码相比,频域均衡空时分组码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分组码 频域均衡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 多载波 正交频分复用 编译码 编码方式 仿真实验 翻转 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价格的协作OFDM系统资源联合分配方案
13
作者 郭超平 韩鹍 +2 位作者 李勇朝 李晓艳 张海林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42-1247,共6页
为延长能量受限的使用解码转发协议的OFDM系统的寿命,利用能量价格构建了系统模型,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资源联合分配方案。该方案有两个算法:算法1采用图论方法为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每个子载波对计算最优功率和总能量代价,算法2按照贪婪算... 为延长能量受限的使用解码转发协议的OFDM系统的寿命,利用能量价格构建了系统模型,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资源联合分配方案。该方案有两个算法:算法1采用图论方法为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每个子载波对计算最优功率和总能量代价,算法2按照贪婪算法的思想进行子载波配对和模式选择;另外算法2从中继节点的所有子载波中找出总能量代价最小的子载波,接着从与这个子载波对应的中继模式和直传模式中选择总能量代价较小的模式作为源节点信号的传输模式。仿真分析表明,与典型资源分配方案相比,该方案不仅能够均衡节点之间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的寿命,还能发送更多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通信 OFDM 解码转发(DF) 子载波配对 功率分配 中继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复杂度的MIMO正交缺陷门限减格预编码算法
14
作者 王伟 李勇朝 张海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32,共7页
针对减格预编码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缺陷门限的低复杂度减格预编码算法.通过引入正交缺陷门限作为提前中止减格算法的条件,并对信道矩阵进行预排序来提高提前中止概率,有效降低了减格算法的复杂度.此外,为了获得预... 针对减格预编码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缺陷门限的低复杂度减格预编码算法.通过引入正交缺陷门限作为提前中止减格算法的条件,并对信道矩阵进行预排序来提高提前中止概率,有效降低了减格算法的复杂度.此外,为了获得预编码性能复杂度的折中,提出了一种功率损失因子(Power Loss Factor,PLF)来优化正交缺陷门限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显著降低减格预编码算法的复杂度,而误码率性能近似传统减格预编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 多输入多输出 减格 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归一化循环前缀相关谱的无人机识别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涵硕 李涛 +1 位作者 李勇朝 温志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5,共8页
基于射频的无人机识别技术具有探测距离长、环境依赖性低的优点,已成为无人机监控系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如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有效识别无人机是当前热点问题。为保证良好的图传质量,无人机通常采用带有循环前缀结构的正交频分复用(OF... 基于射频的无人机识别技术具有探测距离长、环境依赖性低的优点,已成为无人机监控系统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如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有效识别无人机是当前热点问题。为保证良好的图传质量,无人机通常采用带有循环前缀结构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作为图传链路的调制方式。据此特性,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循环前缀相关谱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无人机识别算法。依据对无人机信号的OFDM符号周期和循环前缀长度的分析结果,计算信号归一化循环前缀相关谱。当归一化循环前缀相关谱的计算参数与无人机信号的调制参数匹配时,谱线中会出现若干相关峰,峰的位置分布反映了无人机信号帧结构、突发规则等协议特征。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归一化循环前缀相关谱进行特征分析和提取,从而识别无人机。最后,利用通用软件无线电平台USRP X310对5款无人机的射频信号进行采集,构建实验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基于频谱和基于时频谱的算法,且在低信噪比下仍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射频信号 OFDM 归一化循环前缀相关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矩特征选择和权值优化的信噪比估计
16
作者 李涛 苏楠 +4 位作者 韦荻山 李勇朝 朱若楠 赵新玉 周帅 《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76-3984,共9页
信噪比估计作为信号参数估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功率控制、调制方式识别、信道估计以及动态模式切换等技术提供先验信息.目前基于高阶矩的信噪比估计由于其计算复杂度低、实时性高的优势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基于高阶矩的... 信噪比估计作为信号参数估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功率控制、调制方式识别、信道估计以及动态模式切换等技术提供先验信息.目前基于高阶矩的信噪比估计由于其计算复杂度低、实时性高的优势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然而基于高阶矩的估计存在低信噪比和高信噪比两个极端情况下估计性能变差的缺陷.本文在分析信号高阶矩分布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高阶矩特征选择和线性组合的信噪比估计算法.首先通过分析不同矩统计量与信噪比值之间的关系,对高阶矩特征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选择的高阶矩特征进行线性组合,并设计优化算法求解线性组合的权值系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信噪比估计方法对低信噪比和高信噪比下的估计性能做了折衷,对比已有基于高阶矩的信噪比估计算法,在-10~20 dB范围内能够较好地兼顾低信噪比和高信噪比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估计 高阶矩 NAKAGAMI衰落信道 特征选择 权值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密集网络中宏微协作的干扰最小化资源分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创明 刘龙伟 +1 位作者 张海林 李勇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1,共6页
超密集网络能够最大化频谱利用率,但不可避免地带来严重的小区间干扰。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适应超密集网络动态负载场景宏微协作的干扰最小化资源分配算法。首先通过宏微协作交换小区子带干扰信息;然后为高功率用户分配邻区子带... 超密集网络能够最大化频谱利用率,但不可避免地带来严重的小区间干扰。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能够适应超密集网络动态负载场景宏微协作的干扰最小化资源分配算法。首先通过宏微协作交换小区子带干扰信息;然后为高功率用户分配邻区子带干扰较小的资源来降低小区间干扰。当小区业务部分加载时,算法还通过为高功率用户分配更多的带宽资源来降低它们的功率谱密度,从而进一步降低小区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在业务量动态变化的超密集网络中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的干扰水平并提升网络的能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网络 宏微协作 资源分配 干扰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匹配傅里叶变换的直扩信号捕获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轩 李勇朝 +1 位作者 叶迎晖 张海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4,113,共8页
针对临近空间超高速接收机在高动态环境下存在码片效应和多普勒效应,进而导致直扩信号能量累积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快速离散匹配傅里叶变换的双块补零快速捕获算法.该算法在双块补零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快速离散匹配傅里叶变换... 针对临近空间超高速接收机在高动态环境下存在码片效应和多普勒效应,进而导致直扩信号能量累积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快速离散匹配傅里叶变换的双块补零快速捕获算法.该算法在双块补零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快速离散匹配傅里叶变换对码片效应和多普勒效应进行联合补偿,并通过粒子群算法进一步优化匹配傅里叶变换的迭代过程.仿真及理论分析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高动态所造成的累积增益损失,提升双块补零算法在低信噪比时的捕获概率和捕获精度且同时具有较低的运算量.当累积时间为10ms时,运算量为同类算法的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频通信 信号捕获 高动态 匹配傅里叶变换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大规模多进多出系统中导频污染抑制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灿 李勇朝 +1 位作者 张锐 李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5,共7页
为降低三维大规模多进多出系统中的导频污染,提出了一种基于软导频复用的导频污染抑制方案.通过利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自由度,从地理上将用户划分为相邻小区内垂直信道信息可分离的中心用户和不可分离的边缘用户,并对相邻小区的边缘用户... 为降低三维大规模多进多出系统中的导频污染,提出了一种基于软导频复用的导频污染抑制方案.通过利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自由度,从地理上将用户划分为相邻小区内垂直信道信息可分离的中心用户和不可分离的边缘用户,并对相邻小区的边缘用户分配正交的导频资源,以消除边缘用户的导频污染;对所有小区的中心用户分配相同的导频资源,并通过改进的信道估计方案降低导频污染,从而提升所有用户的信道估计精度.仿真分析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导频分配方案,该方案可以在三维大规模多进多出系统下以较低的复杂度更好地抑制导频污染,提升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大规模多进多出系统 导频污染 软导频复用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熵的1位DAC大规模MIMO预编码方案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航宇 张锐 +1 位作者 廖方圆 李勇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共8页
大规模多进多出系统具有空间分辨率高、频谱效率大、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其采用1位数模转换器可以显著地减少系统的功耗,降低硬件的复杂度及部署的成本。然而1位数模转换器会引入量化噪声,导致线性预编码后的符号严重失真,系统误比特率极... 大规模多进多出系统具有空间分辨率高、频谱效率大、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其采用1位数模转换器可以显著地减少系统的功耗,降低硬件的复杂度及部署的成本。然而1位数模转换器会引入量化噪声,导致线性预编码后的符号严重失真,系统误比特率极度下降,且随着信噪比增加而过早地达到饱和。针对该问题,与线性预编码不同,非线性预编码方案将量化的影响考虑在内,直接设计量化后的符号,可大幅度地提升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在该系统下,考虑到1位数模转换器量化后的符号属于有限集合且集合元素少,从组合优化的角度对1位量化下非线性预编码问题重新建模,并提出基于交叉熵算法的非线性预编码求解方案。这种方案通过最小化交叉熵自适应地更新每次迭代预编码向量中各元素的概率分布,可快速地收敛得到预编码向量,同时该方案易扩展至采用多位数模转换器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高信噪比下误比特率性能优于现有基于凸优化的方案,对信道估计错误具有鲁棒性,且适用于多位数模转换器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进多出 1位数模转换器 预编码 交叉熵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