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生于橡副珠蜡蚧上的川上座壳孢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加智 张春霞 李国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00-602,共3页
对寄生于橡胶树介壳虫上的真菌子实体、分生孢子做了形态观察鉴定。结果表明:橡胶树枝叶上的介壳虫寄生菌为座壳孢属Aschersonia川上座壳孢Aschersonia kawakam iiSaw。
关键词 橡胶树 橡副珠蜡蚧 虫生真菌 川上座壳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香荚兰病害研究初报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加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6-138,共3页
西双版纳香荚兰病害研究初报APreliminaryStadyonVanillaDiseasesinXishuangbanna李加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香荚兰(Vanillafragrars)又名香草兰、香果兰... 西双版纳香荚兰病害研究初报APreliminaryStadyonVanillaDiseasesinXishuangbanna李加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香荚兰(Vanillafragrars)又名香草兰、香果兰、香子兰,是世界著名热带香料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兰 病害 西双版纳 香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22
3
作者 蔡志英 李加智 +3 位作者 王进强 张春霞 何明霞 贺丽琼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87-790,共4页
云南省橡胶炭疽病危害日趋严重,为了解病原菌耐药性差异,采用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云南省橡胶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acutatum)对咪鲜胺、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溴菌腈、百... 云南省橡胶炭疽病危害日趋严重,为了解病原菌耐药性差异,采用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云南省橡胶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acutatum)对咪鲜胺、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溴菌腈、百菌清和代森锰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对咪鲜胺、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敏感性高,EC50分别为0.020 9μg/mL,0.050 5μg/mL和0.404 3μg/mL;尖孢炭疽菌同样对咪鲜胺、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敏感性高,EC50分别为0.029 0μg/mL,0.194 6μg/mL and 3.834 7μg/mL,但要显著低于胶孢炭疽菌的敏感性;两种炭疽菌均对代森锰锌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胶孢炭疽菌 尖孢炭疽菌 杀菌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橡胶炭疽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春霞 何明霞 +2 位作者 李加智 蔡志英 王进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对来自西双版纳11个橡胶炭疽病菌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西双版纳橡胶炭疽病的病原有2种,分别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2个种的区别主要在于分生孢子的形态,菌落正反面的颜色,... 对来自西双版纳11个橡胶炭疽病菌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西双版纳橡胶炭疽病的病原有2种,分别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acutatum)。2个种的区别主要在于分生孢子的形态,菌落正反面的颜色,菌落的生长速度及对农药的敏感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炭疽病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春霞 何明霞 +3 位作者 李加智 王进强 蒋桂芝 侯建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1,共4页
通过对橡胶多主棒孢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范围为4~8;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和以KNO3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为25℃... 通过对橡胶多主棒孢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范围为4~8;菌丝在以麦芽糖为碳源和以KNO3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为25℃;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差异;分生孢子在果糖中萌发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多主棒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褐牛肝菌人工模拟栽培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纪开萍 曾雁 +2 位作者 刘昌芬 李加智 何明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99-405,共7页
以组织分离法获得茶褐牛肝菌母种,筛选母种、原种培养基配方,菌丝日平均生长量0.37—0.44cm。2003年用纯培养原种接种咖啡苗、三裂叶蟛蜞菊苗根系,接种30-50d,在2株咖啡苗、1株三裂叶蟛蜞菊苗根茎部生长子实体幼蕾,幼蕾发育为成... 以组织分离法获得茶褐牛肝菌母种,筛选母种、原种培养基配方,菌丝日平均生长量0.37—0.44cm。2003年用纯培养原种接种咖啡苗、三裂叶蟛蜞菊苗根系,接种30-50d,在2株咖啡苗、1株三裂叶蟛蜞菊苗根茎部生长子实体幼蕾,幼蕾发育为成熟子实体。2005年用纯培养原种接种192株咖啡苗根系,共生长子实体幼营40个,发育成熟21个。检查生长子实体的宿主树根系,纯培养原种与宿主树根系形成共生菌根,接种咖啡苗的菌根感染率及子实体生长率为6.25%~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牛肝菌 母种 原种培养 人工接种 子实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