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222和丁香酚胁迫对四指马鲅幼鱼鳃及肝脏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希尧 区又君 +3 位作者 徐淑玉 林欣 李加儿 肖裕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44-154,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和丁香酚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和肝脏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设置7个浓度的MS-222(20、30、35、40、45、50、60 mg/L)和7个浓度的丁香酚(5、10、20、25、30、40、50 mg...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和丁香酚胁迫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鳃和肝脏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设置7个浓度的MS-222(20、30、35、40、45、50、60 mg/L)和7个浓度的丁香酚(5、10、20、25、30、40、50 mg/L),分析不同处理对平均全长4.5(±0.5)cm、平均体质量1.5(±0.5)g的四指马鲅幼鱼的静水麻醉效应。【结果】当MS-222浓度不小于35 mg/L时,麻醉467 s后幼鱼开始出现应激反应;浓度为50 mg/L时可将部分幼鱼诱导进入麻醉期,浓度为60 mg/L时可在293 s后将全部幼鱼诱导进入麻醉期。丁香酚浓度不小于25 mg/L时,麻醉291 s后幼鱼开始出现应激反应;浓度为30 mg/L时可将部分幼鱼诱导进入麻醉期;浓度为40、50 mg/L时,分别可以在194 s和102 s将全部幼鱼诱导进入麻醉期。随着MS-222和丁香酚浓度的升高,幼鱼进入同一麻醉时期的时间显著缩短(P<0.05),高浓度下四指马鲅幼鱼进入麻醉时期的时间过快,超过耐受值可能对鱼体产生一定毒害作用,导致鱼体死亡。观察幼鱼组织病理切片发现,随着MS-222和丁香酚浓度的升高,幼鱼肝细胞出现空泡,排列紊乱,核内可见核溶解,肝板结构不清;鳃小片弯曲,末端肿大,严重者可胀破、脱落。【结论】适度的麻醉剂量可以降低鱼体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减少耗氧,不同浓度的MS-222和丁香酚(5 mg/L除外)均可在3 min内对四指马鲅幼鱼产生镇静作用,当2种麻醉剂浓度过高、麻醉时间过长以及幼鱼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时,会出现死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MS-222 丁香酚 麻醉 鳃组织 肝脏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低氧胁迫对四指马鲅幼鱼脾脏、心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林欣 区又君 +2 位作者 谢希尧 徐淑玉 李加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09-116,共8页
【目的】探究急性低氧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存活及其脾脏和心脏组织结构的影响,为四指马鲅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往水中充入氮气,使水中氧气快速溢出降低水体溶解氧的含量。设置常氧组(6.33&... 【目的】探究急性低氧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存活及其脾脏和心脏组织结构的影响,为四指马鲅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往水中充入氮气,使水中氧气快速溢出降低水体溶解氧的含量。设置常氧组(6.33±0.15 mg/L)、中度低氧组(3.99±0.18 mg/L)和重度低氧组(2.05±0.15 mg/L)不同溶氧水平处理,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试验过程中关闭流水,用溶氧测量仪实时监测水体溶氧水平,通过调节充气阀大小保持相应的溶氧水平。采用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方法观察四指马鲅幼鱼心脏和脾脏的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死亡率方面,常氧组的四指马鲅幼鱼无死亡现象;中度低氧组和重度低氧组幼鱼胁迫23 h的死亡率为10.0%~13.3%,26 h为30.0%~40.0%,29 h为43.3%~53.3%。脾脏组织结构方面,与常氧组相比,中度低氧组幼鱼的白髓增多,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周围红髓稀散分布,黑素巨噬细胞数量减少;重度低氧组幼鱼的红髓面积扩大,白髓面积减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黑色素巨噬细胞极少出现;心脏组织结构方面,中度低氧组幼鱼心脏组织致密层变薄,海绵层心肌纤维变细,间距变宽,出现部分心肌纤维断裂现象;重度低氧组幼鱼致密层变薄程度加大,海绵层心肌纤维变细,间质空间相比低氧组扩张程度加重,部分心肌细胞破裂,细胞核突出,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结论】急性低氧胁迫会影响四指马鲅幼鱼的存活率,溶氧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组织结构损伤程度随低氧水平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急性低氧胁迫 脾脏 心脏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对四指马鲅幼鱼的麻醉效果及抗氧化影响
3
作者 谢希尧 区又君 +3 位作者 徐淑玉 林欣 李加儿 肖裕杰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4年第4期1-13,共13页
为研究丁香酚对四指马鲅幼鱼(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麻醉和镇静作用,以及丁香酚对幼鱼鳃组织损伤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比较了在30和35℃条件下5个不同质量浓度的丁香酚(5、10、15、20、25 mg/L)对平均全长(6.00±0.... 为研究丁香酚对四指马鲅幼鱼(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麻醉和镇静作用,以及丁香酚对幼鱼鳃组织损伤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比较了在30和35℃条件下5个不同质量浓度的丁香酚(5、10、15、20、25 mg/L)对平均全长(6.00±0.324)cm、平均体质量为(1.60±0.336)g的四指马鲅幼鱼的静水麻醉效应,并根据幼鱼在丁香酚麻醉液中的行为表现,进一步细化丁香酚浓度。结果表明:在30和35℃条件下,1)随着丁香酚质量浓度的升高,幼鱼进入同一麻醉时期的时间显著降低(P<0.05);2)丁香酚对幼鱼的最适麻醉浓度不超过0.1 mg/L,且使用该浓度进行持续麻醉12 h后和复苏后24 h幼鱼存活率均为100%;3)不同浓度的丁香酚显著提高了幼鱼肝脏抗氧化酶(SOD、CAT、GPX和T-AOC)活性(P<0.05);4)观察幼鱼组织病理切片发现:随着丁香酚浓度的增加,鳃小片会出现弯曲、末端肿大、严重时会涨破和脱落等现象,使用丁香酚浓度为0.1 mg/L对幼鱼进行静水模拟运输第6 h时鳃小片会出现轻微的弯曲、水肿和排列紧密现象,但在模拟运输第12 h后这些情况都会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丁香酚 组织病理学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pH值对斜带髭鲷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加儿 张建强 +3 位作者 许晓娟 区又君 陶启友 郭根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2,共6页
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蛋白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带髭鲷胃内pH值范围为4.9~5.4;肝胰脏pH值为5.8~6.2;肠道pH值为6.5~6.9。蛋白酶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40℃达最大,40℃以上酶活性随温度的... 研究了温度和pH值对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蛋白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带髭鲷胃内pH值范围为4.9~5.4;肝胰脏pH值为5.8~6.2;肠道pH值为6.5~6.9。蛋白酶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在40℃达最大,40℃以上酶活性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不同消化器官中,蛋白酶活性大小顺序为:胃>前肠>幽门盲囊>后肠>肝胰脏。在15~50℃范围内,斜带髭鲷消化道不同部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均为35℃,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肝胰脏>幽门盲囊>前肠>后肠>胃。在pH值为2.2~7.6范围内,胃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值为2.8;在pH值为4.8~8.0范围内,其他消化器官蛋白酶的最适pH值均为7.2;在最适pH值下,各消化器官中的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前肠>幽门盲囊>后肠>肝胰脏。在pH值为4.8~8.0范围内,胃淀粉酶活性的最适pH值为6.0,肠、肝胰脏与幽门盲囊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6.8,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肝胰脏>幽门盲囊>前肠>后肠>胃。在最适温度和pH值下,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胃>前肠>幽门盲囊>后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顺序为:肝胰脏>幽门盲囊>前肠>后肠>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髭鲷 温度 PH值 蛋白酶 淀粉酶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幼鱼消化道粘液细胞和胃泌素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加儿 吴水清 +3 位作者 区又君 刘江华 温久福 王鹏飞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3,共7页
利用组织化学(AB-PAS)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杂交子代(青龙斑)幼鱼消化道的粘液细胞和胃泌素(gastrin,Gas)分泌细胞的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青龙斑幼鱼... 利用组织化学(AB-PAS)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的方法分别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lanceolatus♂)杂交子代(青龙斑)幼鱼消化道的粘液细胞和胃泌素(gastrin,Gas)分泌细胞的分布进行系统的研究。青龙斑幼鱼食道中有Ⅰ、Ⅱ、Ⅲ和Ⅳ型粘液细胞,含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贲门胃粘液细胞有Ⅰ、Ⅱ、Ⅲ种类型,胃体部有Ⅰ、Ⅲ、Ⅳ型粘液细胞,在胃腺的周围含有较多的Ⅰ和Ⅳ型粘液细胞,而幽门胃中只有Ⅰ型粘液细胞,只含有中性粘多糖。幽门盲囊和肠道都含有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幽门盲囊以Ⅱ型粘液细胞最多,少量的Ⅲ型粘液细胞,前肠、中肠和后肠均有4种类型的粘液细胞。肠道粘液细胞数量为中肠>后肠>前肠。利用免疫学的方法研究青龙斑幼鱼消化道Gas细胞的分布,表明幼鱼的整个肠道和幽门盲囊均有Gas细胞的存在,食道和胃中未发现Gas免疫阳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杂交子代 消化道 粘液细胞 胃泌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尾胡椒鲷幼鱼的呼吸和排泄代谢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加儿 刘士瑞 +3 位作者 区又君 张建生 陶启友 郭根喜 《南方水产》 2009年第2期34-39,共6页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花尾胡椒鲷的耗氧率逐渐降低,耗氧率与放养密度的相关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Y=8.1304X-1.0512(R2=0.9879)表达;排氨率...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花尾胡椒鲷的耗氧率逐渐降低,耗氧率与放养密度的相关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Y=8.1304X-1.0512(R2=0.9879)表达;排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排氨率与放养密度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方程Y=-0.0047X2+0.0542X+0.0776(R2=0.5806)表达。花尾胡椒鲷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体重与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相关关系可分别用幂函数方程式Y=2.163X-0.8495(R2=0.9273)和Y=0.2394X-1.0344(R2=0.7794)表达。白天平均耗氧率和排氨率低于夜间值,耗氧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89.19%,排氨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22.01%。花尾胡椒鲷的活动耗氧率为基础耗氧率的1.19~1.39倍,活动排氨率为基础排氨率的1.23~1.9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尾胡椒鲷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鳍鲷和尼罗罗非鱼鳃丝表面结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加儿 区又君 +2 位作者 刘匆 陶启友 郭根喜 《南方水产》 2009年第4期26-30,共5页
黄鳍鲷Sarus latus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a鳃丝和鳃小片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状或坑状凹陷及孔洞等结构。黄鳍鲷的鳃丝表面一部分鳃丝表皮凹凸不平,另一部分鳃丝表皮较为平坦。黄鳍鲷和尼罗罗非鱼鳃上皮... 黄鳍鲷Sarus latus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a鳃丝和鳃小片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状或坑状凹陷及孔洞等结构。黄鳍鲷的鳃丝表面一部分鳃丝表皮凹凸不平,另一部分鳃丝表皮较为平坦。黄鳍鲷和尼罗罗非鱼鳃上皮几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存在细微的差异。黄鳍鲷的扁平上皮细胞表面观以不规则的六边形为主,或类似菱形的四边形,细胞间界限清楚,而尼罗罗非鱼鳃丝细胞表面的微嵴以形成密集指纹状回路,隆起的微嵴两侧有细小的横突,扁平上皮细胞间排列凹凸不平,形成深沟或凹坑,成为细胞间明确的界线。黄鳍鲷鳃丝表面的氯细胞和粘液细胞数量较多,尼罗罗非鱼鳃丝表面基本上没有观察到氯细胞,粘液细胞很少。黄鳍鲷鳃小片的厚度比尼罗罗非鱼鳃小片的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鳍鲷 尼罗罗非鱼 微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加儿 丁彦文 +1 位作者 周宏团 马荣和 《海洋渔业》 1987年第6期246-248,共3页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s of flat-bream (Rhabdosargus sarba) is reported.The parent fish of the flatbream cultured in the pond were induced by using HCG and LRH-A and th...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s of flat-bream (Rhabdosargus sarba) is reported.The parent fish of the flatbream cultured in the pond were induced by using HCG and LRH-A and the fertilized eggs produced through artificial propagation were reared under five different water temperatures.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embryos of flat-bream were relatively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the temperature, and its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was 2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平鲷 胚胎发育 养殖技术 受精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笛鲷和卵形鲳(鱿参)鳃的扫描电镜观察与功能探讨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加儿 区又君 刘匆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50,共6页
对两种鲈形目鱼类红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和卵形鲳(鱼参) Trachinotus ovatus的鳃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 对两种鲈形目鱼类红笛鲷Lutjanus erythopterus和卵形鲳(鱼参) Trachinotus ovatus的鳃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红笛鲷的中部鳃丝表面一部分较为平坦,基部鳃丝表面则凹凸不平。红笛鲷的鳃小片高度要较卵形鲳(鱼参)鳃小片高。红笛鲷和卵形鲳(鱼参)鳃上皮的几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数量分布存在细微的差异。红笛鲷鳃上的扁平上皮细胞界限清楚,而卵形鲳(鱼参)鳃上扁平上皮细胞表面遍布不规则的微嵴,细胞界限模糊。红笛鲷鳃丝表面的氯细胞数量多于卵形鲳(鱼参),这可能与两种鱼对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长期演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笛鲷 卵形鲳够 微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色黄姑鱼鳃结构及其呼吸面积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加儿 许晓娟 +1 位作者 区又君 刘士瑞 《南方水产》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体重范围在4.75~35.51g的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鳃结构及鳃小片进行了观察与呼吸面积计算,研究体重、体长与呼吸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浅色黄姑鱼的平均相对呼吸面积为4.01±1.62cm.2g-1。体重与一...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体重范围在4.75~35.51g的浅色黄姑鱼(Nibea coibor)鳃结构及鳃小片进行了观察与呼吸面积计算,研究体重、体长与呼吸面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浅色黄姑鱼的平均相对呼吸面积为4.01±1.62cm.2g-1。体重与一侧鳃丝总数的相关性N=28.81+158.45lnW(R2=0.9670,P<0.01)较体长与一侧鳃丝总数的相关性N=17.31L1.4542(R2=0.8241,P<0.01)更为显著。单位mm鳃小片的数目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显著减少,N=49.971W-0.3909(P<0.01)。单个鳃小片的面积随体重的增大而显著增加,a=0.3199W0.2528(P<0.01)。总呼吸面积随体重的增大而显著增加,A=11.559W0.7109(P<0.01)。相对呼吸面积随体重的增大而显著减小,RA=11.561W-0.2904(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色黄姑鱼 鳃小片 呼吸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指马鲅幼鱼同类相食行为研究
11
作者 谢希尧 区又君 +3 位作者 徐淑玉 林欣 李加儿 肖裕杰 《科学养鱼》 2024年第7期79-81,共3页
四指马鲅隶属鲻形目,马鲅科,四指马鲅属,近年来其人工繁育技术已经得到突破,并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推广养殖,现已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新品种(牛莹月等,2021),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经过驯化后可用高蛋白质的饲料作为其主要的营... 四指马鲅隶属鲻形目,马鲅科,四指马鲅属,近年来其人工繁育技术已经得到突破,并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推广养殖,现已发展成为水产养殖的新品种(牛莹月等,2021),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经过驯化后可用高蛋白质的饲料作为其主要的营养来源,饲料基本可以满足幼鱼生长发育的能量需求,但由于该鱼属肉食性鱼,单纯使用饲料投喂并不足以彻底改变其食性,环境的改变、饲料的多寡和遗传因素等都会影响幼鱼的食性。随着该鱼的推广养殖,其在育苗期间出现同类相食行为的问题已经日益显现,苗种同类相食行为已经成为制约育苗存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给育苗与养殖从业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食性鱼 同类相食 能量需求 南方沿海地区 饲料投喂 水产养殖 四指马鲅 营养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鳃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加儿 区又君 刘匆 《南方水产》 2009年第5期52-56,共5页
应用扫描电镜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鳃的表面微细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弓和鳃耙表面被具环形微嵴的扁平上皮细胞所覆盖,鳃弓表面细胞之间有孔洞;鳃耙基部... 应用扫描电镜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鳃的表面微细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弓和鳃耙表面被具环形微嵴的扁平上皮细胞所覆盖,鳃弓表面细胞之间有孔洞;鳃耙基部较粗壮;中部鳃丝上皮细胞表面的微嵴两侧有细小的横突,有些微嵴出现融合或间断;端部和基部鳃丝上皮细胞表面的微嵴消失,形成密集颗粒状突起;鳃小片的高度和片间距较大。讨论了斑点叉尾鳃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又尾鮰 微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网箱养殖斜带髭鲷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加儿 张建强 +3 位作者 区又君 张建生 刘张 廖锐 《南方水产》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2002~2005年期间在广东省饶平柘林湾海上网箱采集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标本共515尾,以鳞片的年轮作为年龄鉴定依据,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龄鱼体长与鳞长的关系式为L=175·17r+227·22,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 2002~2005年期间在广东省饶平柘林湾海上网箱采集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标本共515尾,以鳞片的年轮作为年龄鉴定依据,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龄鱼体长与鳞长的关系式为L=175·17r+227·22,体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0001L2·8677,体长与全长的关系式为Lt=1·1736Lb+3·6206,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曲线拟合生长规律,求得斜带髭鲷的各项生长参数为渐进体长L∞=452·418mm,W∞=4315·455g,体重生长曲线的曲率k=0·2799,理论上体长和体重为零时的年龄t0=-1·1869龄,体重生长拐点年龄t0=2·738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髭鲷 网箱养殖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鳃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加儿 许晓娟 +1 位作者 刘匆 区又君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1-235,共5页
应用扫描电镜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鳃的表面微细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它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弓和鳃耙表面被具环形微嵴的上皮细胞所覆... 应用扫描电镜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蓝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鳃的表面微细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鳃的表面结构和微细结构与其它硬骨鱼类基本相似,鳃弓和鳃耙表面被具环形微嵴的上皮细胞所覆盖,表面观凹凸不平;大口黑鲈鳃耙的尖齿直径和长度分别为蓝鳃太阳鱼鳃耙的3.4-3.8倍和2.1-3.8倍;两种鱼的鳃丝末端略为膨大呈勺状,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大口黑鲈鳃丝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大,蓝鳃太阳鱼的鳃丝间距离仅为大口黑鲈的83%-88%;大口黑鲈鳃小片的高度、厚度和片间距都大于蓝鳃太阳鱼。文中还比较探讨了大口黑鲈和蓝鳃太阳鱼的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蓝鳃太阳鱼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饥饿对卵形鲳鲹幼鱼不同组织抗氧化能力、Na^+/K^+-ATP酶活力和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苏慧 区又君 +3 位作者 李加儿 王永翠 刘汝建 曹守花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8-36,共9页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经短期饥饿处理后测定其鳃、肝脏和肌肉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Na+/K+-ATP酶活力和全鱼生化组成。结果显示,饥饿7 d后鳃丝和肌肉的T-AOC显著升...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幼鱼经短期饥饿处理后测定其鳃、肝脏和肌肉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Na+/K+-ATP酶活力和全鱼生化组成。结果显示,饥饿7 d后鳃丝和肌肉的T-AOC显著升高,肝脏的T-AOC显著下降(P<0.01);鳃丝和肌肉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的SOD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鳃丝、肝脏和肌肉的b(MDA)在饥饿后上升,鳃丝b(MDA)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肝脏b(MD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肉b(MDA)差异不显著(P>0.05)。饥饿8 d后鳃丝Na+/K+-ATP酶活力显著升高(P<0.01),肝脏Na+/K+-ATP酶活力显著下降(P<0.01),肌肉Na+/K+-ATP酶活力也有所升高(P>0.05);饥饿后鱼体水分质量分数上升,粗蛋白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和能值下降,而且相对损失率是粗脂肪>粗蛋白,表明卵形鲳鲹幼鱼在饥饿早期主要消耗脂肪向机体提供能量,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将被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幼鱼 抗氧化能力 Na+ K+-ATP酶活力 生化组成 饥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循环水和池塘养殖四指马鲅的生长性能及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李俊伟 区又君 +5 位作者 温久福 胡瑞萍 朱长波 蓝军南 李加儿 周慧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5,共9页
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室内循环水和池塘养殖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个养殖群体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两个养殖群体各主要性状间... 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室内循环水和池塘养殖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个养殖群体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两个养殖群体各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室内循环水养殖群体体质量相关程度较大的形态性状依次为叉长、体长、头长、尾柄高和全长;与池塘养殖群体体质量相关程度较大的形态性状依次为全长、尾柄高、叉长、体长和体高。通径分析表明,体长、体高、头长、体宽和眼径对室内循环水养殖四指马鲅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形态性状的直接和间接决定系数总和为1.418;全长、尾柄高、体高、躯干长、头长对池塘养殖群体的体质量直接作用均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形态性状的直接和间接决定系数总和为0.968。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环境鱼体的变异系数较大有利于良种选育,而室内循环水养殖规格较均匀利于生产。不同养殖模式下,四指马鲅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为其规模化养殖和选育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室内循环水养殖 池塘养殖 通径分析 形态性状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斑篮子鱼消化道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2 位作者 勾效伟 马之明 陈怡飚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57,共7页
采用HE和AB—PAS染色方法分别从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面对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消化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斑篮子鱼口小,口咽腔不宽阔。上颌具细长、尖锐齿,下颌齿短,排列紧密。犁骨、腭骨和舌上无齿。鳃耙齿分叉,食道... 采用HE和AB—PAS染色方法分别从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面对黄斑篮子鱼(Siganus oramin)消化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斑篮子鱼口小,口咽腔不宽阔。上颌具细长、尖锐齿,下颌齿短,排列紧密。犁骨、腭骨和舌上无齿。鳃耙齿分叉,食道细长,胃部稍膨大,“V”型,幽门盲囊5~6条,肠长比为2.73。胃腺发达,为管状腺体,开口于胃小凹。幽门部粘膜褶高度降低,褶皱上开始出现类似肠绒毛结构。前肠均分布有许多长条形粘膜褶,空泡状杯状细胞丰富。依据AB—PAS的染色结果将该鱼}肖化道的粘液细胞分为4种类型:I型呈红色,Ⅱ型呈蓝色,Ⅲ型呈紫红色,Ⅳ型呈蓝紫色。食道以Ⅱ型和Ⅲ型为主,胃、肠道和幽门盲囊主要以Ⅱ型和Ⅳ型为主,后肠中Ⅱ型〉III型〉IV型,其中中肠和后肠Ⅱ型占总粘液细胞的比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篮子鱼 消化道 外部形态 组织学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环境下卵形鲳鲹的氧化应激响应与生理代谢相关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区又君 陈世喜 +4 位作者 王鹏飞 李加儿 温久福 王雯 谢木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24,共5页
文章测定了急性和慢性低氧胁迫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氧化应激和生理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23±0.7)℃下,体质量(31.59±3.01)g的鱼在急性低氧胁迫条件下的个体成活率为100%,在慢性低氧胁迫条件下的成活率则不... 文章测定了急性和慢性低氧胁迫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的氧化应激和生理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23±0.7)℃下,体质量(31.59±3.01)g的鱼在急性低氧胁迫条件下的个体成活率为100%,在慢性低氧胁迫条件下的成活率则不断下降,第11天时降为实验初始时的50%。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随低氧胁迫时间延长鳃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第3小时最低,随后升高,第24小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低氧持续先上升后恢复至正常水平,慢性低氧胁迫下鳃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MDA、GSH含量和SOD活性则均显著升高(P<0.05)。肝糖原(LG)在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随低氧呈先下降后恢复的趋势,第12小时降至最低,第24小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慢性胁迫后LG下降。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在急性低氧胁迫过程中随低氧先升后降,第3小时达最大值,第24小时下降为对照组水平,慢低氧胁迫后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低氧胁迫 能量代谢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和慢性低氧胁迫对卵形鲳鲹鳃器官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世喜 王鹏飞 +4 位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温久福 王雯 谢木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4-130,共7页
文章研究了窒息点以上的低氧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鱼体鳃器官的影响,在常温条件下对(32.84±3.99)g的卵形鲳鲹进行了急性(0 h、3 h、6 h、12 h、24 h)和慢性(14 d)的低氧胁迫实验,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以及电子... 文章研究了窒息点以上的低氧胁迫对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鱼体鳃器官的影响,在常温条件下对(32.84±3.99)g的卵形鲳鲹进行了急性(0 h、3 h、6 h、12 h、24 h)和慢性(14 d)的低氧胁迫实验,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以及电子显微技术,观察低氧胁迫对卵形鲳鲹鳃器官的影响。结果显示,卵形鲳鲹在急性低氧胁迫下鳃小片上皮肿胀和抬升;慢性低氧胁迫下随着时间延长,鳃小片上皮细胞与鳃小片分离,鳃呼吸表面积增加。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对卵形鲳鲹鳃器官具有较大影响,而且慢性胁迫的影响大于急性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低氧胁迫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花鲈幼鱼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温久福 蓝军南 +3 位作者 曹明 周慧 区又君 李加儿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组织结构的影响,用组织学方法对不同盐度条件下(0、10、15、20、30)花鲈幼鱼的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盐度为0时,花鲈幼鱼鳃丝排列紧密,顶端膨大呈棒状,鳃小片细胞...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组织结构的影响,用组织学方法对不同盐度条件下(0、10、15、20、30)花鲈幼鱼的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盐度为0时,花鲈幼鱼鳃丝排列紧密,顶端膨大呈棒状,鳃小片细胞饱满,有少量泌氯细胞。花鲈幼鱼鳃丝宽度随盐度的升高而缩小,鳃小片间距则逐渐增大,差异显著(P<0.05);盐度为20时,部分鳃小片变形脱落,鳃丝上的泌氯细胞明显增多增大;盐度为30时,鳃丝宽度较大,出现断裂脱落,鳃丝上细胞排列疏松,泌氯细胞明显膨大,有溶解现象。脾脏在淡水条件下(盐度为0),淋巴细胞数目较少,血细胞较多;在低盐环境中(盐度为10、15),淋巴细胞增大,数量增多,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数量增加;在高盐度下(盐度为30),脾细胞和部分淋巴细胞出现肿大、空泡化现象,细胞排列疏松。盐度为0时,花鲈幼鱼肌纤维排列较为疏松,多角形或长椭圆形,长径和短径较大、密度较小;盐度为15时,肌纤维短径变小、密度增大,与0、10盐度组均差异显著,盐度为30时,肌纤维长径增大、密度减小;随着盐度的增加,肌纤维长径和短径均有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单位面积肌纤维数量则先增加后减小,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花鲈幼鱼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变化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盐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花鲈 脾脏 肌肉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