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碳热泵发电储能系统工质容量迁移研究
1
作者 李力耕 陈煜 +3 位作者 龚箭 王永川 尹名环 王剑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1-939,共9页
发展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是国家战略需求.为了适配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强的特征,储能系统的研究至关重要.以二氧化碳(CO_(2))为工质的热泵发电储能系统在能量密度、环境适应性和投资等方面具备优势,是备受关注的新型储能技术.... 发展风电、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是国家战略需求.为了适配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强的特征,储能系统的研究至关重要.以二氧化碳(CO_(2))为工质的热泵发电储能系统在能量密度、环境适应性和投资等方面具备优势,是备受关注的新型储能技术.本文基于提出的CO_(2)热泵发电储能系统,重点获取系统充注、热泵系统启动运行、热泵发电系统切换、发电系统启动运行的全工作阶段响应特性,提出了系统内部CO_(2)工质的质量评估方法,考察CO_(2)工质在压力容器、换热部件及管路中随全工作阶段的动态分布及容量迁移量化规律.结果表明,热泵系统在启动准备阶段其闪蒸罐及蒸发器占据CO_(2)总容量的61.2%,随着热泵系统运行,闪蒸罐内液态CO_(2)迁出,蒸发器及冷却器容量均增加,闪蒸罐气液容量分布主要受压力影响而冷却器的容量增长幅度则主要取决于运行温度.切换及发电系统运行阶段,缓存罐承担主要容量迁移,切换完成时增加4600.6 kg、运行时则降低1863.6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动态调控 热泵储电 CO_(2) 工质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余热回收分流式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系统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孔祥花 田华 +3 位作者 石凌峰 李力耕 王竞宇 舒歌群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38,共9页
相较于不分流余热回收系统,含有分流设计的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各换热器之间的温度干涉,提高烟气余热利用率和回热器效率,进一步提高余热回收系统的做功能力,但更加复杂的系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系统各项... 相较于不分流余热回收系统,含有分流设计的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内燃机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各换热器之间的温度干涉,提高烟气余热利用率和回热器效率,进一步提高余热回收系统的做功能力,但更加复杂的系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系统各项成本。对此,基于MATLAB平台,建立了该系统的经济性模型,采用单位发电量成本CUEC、换热器面积功率比rAPR和环境回收期tEPP作为评价参数,综合考虑净功率、系统小型化潜力和环境经济性来评估分流系统的经济性潜力。结果表明:分流系统在膨胀机入口温度约505 K、入口压力约13.5 MPa的较大工况范围内CUEC指标存在优势;在膨胀机入口温度高于473 K时,分流系统的rAPR存在明显优势,相较不分流系统最高改善11.6%;tEPP指标在所有工况下均优于不分流系统;当膨胀机入口温度高于480 K时,分流系统在经济性上具有更大优势。最后,针对未来研究方向,给出了对经济性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开展余热回收系统与内燃机耦合的相关研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余热回收 CO_(2)跨临界动力循环 经济性分析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液肥试验初报
3
作者 梁达武 成麦杏 +1 位作者 董凤妮 李力耕 《山西农业科学》 1990年第11期19-20,共2页
1989年,霍县科委、科协、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在全县12个乡镇14个商品粮、棉、果、菜生产基地试验、示范推广多元液肥2万亩,平均较对照增产7.3—17.0%,液肥投入与净增效益比为1:3.8—4.1,总增益17.9万元。一、供试液肥及养分含量供... 1989年,霍县科委、科协、农业局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在全县12个乡镇14个商品粮、棉、果、菜生产基地试验、示范推广多元液肥2万亩,平均较对照增产7.3—17.0%,液肥投入与净增效益比为1:3.8—4.1,总增益17.9万元。一、供试液肥及养分含量供试液肥由霍县民生液肥厂提供。根据1984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结合当地近年土壤供肥能力及作物吸肥规律,配方生产出8个液肥产品,养分含量如表1。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肥 液肥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