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胚胎脊髓发育过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及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力燕 杨金伟 +6 位作者 郭建辉 张丽 孙伟伟 高维 冯忠堂 王廷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214,25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不同发育时期人胚胎脊髓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对3周~8月人胚脊髓中BDNF蛋白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所检测的15个时段中,神经管上皮和室管膜上皮均可见BDNF阳...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不同发育时期人胚胎脊髓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对3周~8月人胚脊髓中BDNF蛋白进行定位、定量研究。结果:所检测的15个时段中,神经管上皮和室管膜上皮均可见BDNF阳性细胞,且随胚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免疫印迹法显示6~9周,BDNF蛋白含量随胚龄逐渐增加,9周时达到高峰,3月后下降,6月后又有所增加但相对平稳。结论:BDNF在人胚胎脊髓发育特别是胚期脊髓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神经上皮神经干细胞的分裂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人胚胎 脊髓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素-4在成年猴脑的分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力燕 王廷华 +3 位作者 杨正伟 李朗 刘宗良 陈彦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为探讨神经营养素 4(Neurotrophin 4,NT 4)在成年灵长类动物猴脑的分布及功能提供有用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 :NT 4 IR(Neurotrophin 4immunoreactive)分布于大脑皮层Ⅲ Ⅴ层的部分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以及白... 目的 :为探讨神经营养素 4(Neurotrophin 4,NT 4)在成年灵长类动物猴脑的分布及功能提供有用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 :NT 4 IR(Neurotrophin 4immunoreactive)分布于大脑皮层Ⅲ Ⅴ层的部分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以及白质内少量的神经胶质细胞 ;小脑皮质及白质内的部分神经元 ;海马CA1、CA2 、CA3区的部分神经元 ;此外豆状核、尾状核、脑桥核、前庭神经核、薄、契束核、副神经核等可见散在阳性反应细胞及交织成网的纤维。结论 :NT 4 IR广泛地分布于猴脑的多种组织和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4 大脑皮质 海马 小脑 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消化道神经激肽A的发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力燕 郭建辉 蔡文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2-425,共4页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系统研究了大鼠胚胎13天至成年食道及胃神经激肽A发生发育过程.结果如下:(1)在食道,直至出生前,即胚胎21天才于环肌层及粘膜肌层出现阳性膨体纤维,出生后,随幼鼠的生长发育,相继在上皮内、纵肌层、肌间丛、粘膜下...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系统研究了大鼠胚胎13天至成年食道及胃神经激肽A发生发育过程.结果如下:(1)在食道,直至出生前,即胚胎21天才于环肌层及粘膜肌层出现阳性膨体纤维,出生后,随幼鼠的生长发育,相继在上皮内、纵肌层、肌间丛、粘膜下丛出现神经激肽A免疫反应阳性物,其纤维的密度、粗细和着色也逐渐增加,30天时已具备成年的分布特征,其发育主要在生后4周;(2)在胃,于胚胎14天,首先在肌间丛处呈现阳性反应,且发育迅速,阳性反应强,相继在环肌、纵肌、粘膜下层血管壁出现阳性纤维,出生后又于粘膜肌、固有膜及上皮内出现阳性纤维,30天时已和成年鼠的相似,其发育主要在生前1周至生后4周内.提示同一种神经肽在消化道的不同节段其发生不同步,且具不同的发育规律,反映了神经激肽A与消化道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激肽A PAP法 消化道 生理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激肽A在大鼠空肠发育中的定性定量分析
4
作者 李力燕 郭建辉 王廷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45,i006,共5页
目的 :探讨神经激肽A(NKA)在大鼠空肠发育中的表达及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研究大鼠胚胎 13d至成年空肠中NKA的表达情况。结果 :(1)在空肠 ,首先于胚胎 15d的肌间丛处出现NKA IR的表达 ,随发育相继出现的纵... 目的 :探讨神经激肽A(NKA)在大鼠空肠发育中的表达及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研究大鼠胚胎 13d至成年空肠中NKA的表达情况。结果 :(1)在空肠 ,首先于胚胎 15d的肌间丛处出现NKA IR的表达 ,随发育相继出现的纵肌、环肌、绒毛、小肠腺周、粘膜下层、深肌丛 ,生后 30d已具备成年组的分布特征 ;(2 )NKA IR细胞具有典型的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特征。结论 :(1)NKA在空肠的发生发育主要在生前 1周~生后 4周内 ;(2 )NKA在空肠的发生发育有 2个关键时期 ,即生前 1周~生后 1周和生后 1月末 ;(3)NKA IR细胞可能是肠道内分泌NKA的内分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 神经激肽A 大鼠 发育 表达 生发 IR 肠道 形态特征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脊髓发育过程中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及变化
5
作者 郭建辉 杨金伟 +4 位作者 贺永胜 殷露玮 冯忠堂 李力燕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6-438,453,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不同发育时期人胚胎脊髓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对4周~7月人胚胎脊髓发育过程中NT-3的定位及定量进行研究。结果:NT-3在所检测的11个时段中均有表达,从第6周开始...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不同发育时期人胚胎脊髓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对4周~7月人胚胎脊髓发育过程中NT-3的定位及定量进行研究。结果:NT-3在所检测的11个时段中均有表达,从第6周开始逐渐增加,至第9周时达高峰,之后下降并维持在一定水平,且以细胞突起和纤维表达最明显。结论:NT-3广泛分布于人胚胎脊髓不同发育时期的各种组织中,对胚胎期脊髓的发育起重要作用,并可能对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裂、增殖及分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人胚胎 脊髓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育阶段人胚胎脊髓中细胞凋亡的表达及变化
6
作者 杨金伟 +3 位作者 殷露玮 周军 郭建辉 李力燕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研究人胚胎脊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TUNEL法标记检测从3周至8个月不同胚胎龄段脊髓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结果:3周在神经管上皮即可见到密集的凋亡细胞,5、6周基板、翼板形成后即可在其内见到凋亡细胞... 目的:研究人胚胎脊髓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TUNEL法标记检测从3周至8个月不同胚胎龄段脊髓细胞凋亡的变化规律。结果:3周在神经管上皮即可见到密集的凋亡细胞,5、6周基板、翼板形成后即可在其内见到凋亡细胞,而边缘层内的凋亡细胞出现时间较其他部位晚,9周才可见到,中央管神经上皮的凋亡细胞高峰出现时间较早,5~6周达高峰,3个月后趋于稳定,而腹角内凋亡细胞高峰出现时间在6周,背角内凋亡细胞高峰出现时间为11周,其后随着脊髓的发育,凋亡逐渐减少。结论:脊髓不同部位细胞凋亡出现时间和达到高峰的时间均不同,提示在脊髓的不同部位凋亡并不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细胞凋亡 人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组织中proNGF凋亡前信号的研究
7
作者 杨金伟 +3 位作者 何媛 茹金 李力燕 郭建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0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proNGF凋亡前信号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直肠癌组织中proNGF凋亡前信号各因子proNGF、Sortilin、p75的表达,以12例瘤周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proNGF、Sortilin、p75 mRNA... 目的:探讨proNGF凋亡前信号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直肠癌组织中proNGF凋亡前信号各因子proNGF、Sortilin、p75的表达,以12例瘤周正常组织为对照。结果:proNGF、Sortilin、p75 m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31±0.03、0.35±0.07、0.41±0.08,在正常组织中高表达,分别为0.79±0.06、0.73±0.10、0.84±0.11,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NGF、Sortilin、p75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052±0.05、0.31±0.04、0.41±0.09,在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83±0.16、0.53±0.08、0.72±0.12,正常组织亦明显高于直肠癌组织(P<0.05)。结论:proNGF凋亡前信号所导致的细胞凋亡信号参与了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较低的表达可能是导致直肠癌的一种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proNGF SORTILIN P75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型成纤维细胞(rFib)移植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
8
作者 臧成昊 杨金伟 +8 位作者 梁宇 刘洁 马微 吴朕 刘矿嫔 刘伟 李春艳 郭建辉 李力燕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25-225,共1页
肠道损伤在外科手术中普遍存在,目前治疗肠道损伤的药物疗法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异体修复型成纤维细胞(rFib)移植修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了治疗肠道损伤的新思路。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损伤后尾静脉注射rFib治疗组... 肠道损伤在外科手术中普遍存在,目前治疗肠道损伤的药物疗法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异体修复型成纤维细胞(rFib)移植修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了治疗肠道损伤的新思路。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损伤后尾静脉注射rFib治疗组和局部注射rFib治疗组,每组20只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药物疗法 外科手术 局部注射 肠道损伤 治疗组 移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型成纤维细胞(rFib)在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
9
作者 刘洁 马微 +9 位作者 李春艳 刘伟 刘矿嫔 吴朕 梁宇 臧成昊 张丝嘉 郭建辉 李力燕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133-134,共2页
缺血性脑卒中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有关,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有证据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等机制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保护作用。本修复型成纤维细胞rFib细胞是生物学特征类似间充质干细胞的新型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有关,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有证据表明,干细胞移植治疗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等机制对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保护作用。本修复型成纤维细胞rFib细胞是生物学特征类似间充质干细胞的新型细胞类型,具有神经修复功能及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基本生物学特征。具有微循环重建、免疫调节、神经修复等多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 成纤维细胞 神经修复 免疫调节 生理病理 细胞凋亡 细胞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型成纤维细胞(rFib)移植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梁宇 马微 +8 位作者 臧成昊 刘洁 刘伟 张丝嘉 刘矿嫔 吴朕 杨金伟 郭建辉 李力燕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101-101,共1页
为了观察注射修复型成纤维细胞(rFib)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修复作用。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损伤组、假手术组和损伤后细胞移植组,每组15只。根据Santiago的方法并经过一些修改制作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损伤后细... 为了观察注射修复型成纤维细胞(rFib)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运动和感觉功能的修复作用。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损伤组、假手术组和损伤后细胞移植组,每组15只。根据Santiago的方法并经过一些修改制作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损伤后细胞移植组损伤后注射细胞悬液(2×10^(6)个/mL);损伤组,损伤后不给予细胞悬液;假手术组,不损伤坐骨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成纤维细胞 感觉功能 移植组 细胞悬液 大鼠 FIB 损伤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RNA ENSRNOT00000087717在大鼠背根神经节卫星胶质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1
作者 张丝嘉 马微 +6 位作者 刘矿嫔 梁宇 臧成昊 刘洁 刘伟 郭建辉 李力燕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99-99,共1页
在外周神经损伤的情况下,背根神经节(DRG)中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DRG神经元胞体被卫星胶质细胞(SGCs)所包绕,研究发现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差异表达的lncRNA参与了DRG-SGCs的分化和神经元的存活过程,lncRNA某一序列的下调可促进DRG神经元... 在外周神经损伤的情况下,背根神经节(DRG)中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DRG神经元胞体被卫星胶质细胞(SGCs)所包绕,研究发现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差异表达的lncRNA参与了DRG-SGCs的分化和神经元的存活过程,lncRNA某一序列的下调可促进DRG神经元的神经突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神经元 神经突 外周神经损伤 神经元数量 转分化 卫星胶质细胞 大鼠背根神经节 大鼠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