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利伟 刘吉平 尹作为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5期9-11,共3页
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增强道路信息,依据影像灰度直方图信息,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一个包含道路信息的二值影像;进一步使用形态开运算去除细小噪声,同时将一部... 利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影像进行预处理增强道路信息,依据影像灰度直方图信息,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一个包含道路信息的二值影像;进一步使用形态开运算去除细小噪声,同时将一部分粘连在道路上的噪声与道路信息进一步分割;接着结合形态腐蚀和形态重建运算获取影像中主要道路网络信息,并用形态闭运算完善道路网络信息;最后对道路网络信息进行形态细化和一定次数的形态修剪处理,得到单像素宽的道路中心线信息。利用数学计算软件MATLAB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作了实验,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影像道路信息提取 阈值化 形态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森林蓄积量估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利伟 黄国胜 +4 位作者 王雪军 张超 智长贵 党永峰 王威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6,109,共6页
为了快速有效获取《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项目区的森林蓄积量,利用SPOT5和Rapid Eye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估算柬埔寨王国上丁省特许地2012年的森林蓄积量。结果表明:1... 为了快速有效获取《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项目区的森林蓄积量,利用SPOT5和Rapid Eye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模型,估算柬埔寨王国上丁省特许地2012年的森林蓄积量。结果表明:1利用预留独立样本对模型进行精度验证,不分类型的模型的总体预测精度可达到99.37%,分类型的模型的总体预测精度分别可达到99.57%、97.30%、99.41%、96.84%、76.25%;2不分类型建模反演得到2012年研究区的森林总蓄积量为33197465.008 m3,各类型的森林蓄积量分别为16660360.382、7124988.801、5716238.005、4016470.930、186695.185 m3。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快速估测区域森林蓄积量的可行性,也为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特许地的森林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蓄积量 遥感影像 最小二乘回归 定量估测 柬埔寨王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差粗糙集卫星遥感数据分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利伟 马建文 温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1-13,135,共4页
结合粗糙集理论和遥感数据中地物光谱特征空间分布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特征邻域的容差粗糙集分类方法,用来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分类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利用北京地区Landsat-5 TM数据进行分类试验,对算法分类过程进行讨论及其分类结果... 结合粗糙集理论和遥感数据中地物光谱特征空间分布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特征邻域的容差粗糙集分类方法,用来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分类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利用北京地区Landsat-5 TM数据进行分类试验,对算法分类过程进行讨论及其分类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可理解性和稳定性上体现出比较好的性质,能够有效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分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具有复杂光谱特征地物分类方面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数据分类 光谱特征邻域 容差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遥感数据分类不确定性的容差粗糙集处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利伟 马建文 欧阳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6,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特征邻域的容差粗糙集分类方法,用来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分类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利用北京地区Landsat-5TM数据进行分类试验,将结果与现有容差粗糙集方法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和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理解性和稳定... 提出一种基于光谱特征邻域的容差粗糙集分类方法,用来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分类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利用北京地区Landsat-5TM数据进行分类试验,将结果与现有容差粗糙集方法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和统计。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理解性和稳定性,能够处理卫星遥感数据分类的不确定性,在具有复杂光谱特征地物分类方面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数据分类 光谱特征邻域 容差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信息共享平台构建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利伟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3期78-82,共5页
为了适应共享经济理念下新型物流管理与运作模式,实现对物流配送成本的有效控制,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信息共享平台。按照共享平台的架构连接现状,分析供应方角色管理、需求方角色管理、供应信息发布搜索以及需求信息发布搜索... 为了适应共享经济理念下新型物流管理与运作模式,实现对物流配送成本的有效控制,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信息共享平台。按照共享平台的架构连接现状,分析供应方角色管理、需求方角色管理、供应信息发布搜索以及需求信息发布搜索的物流配送功能需求,确定业务逻辑形式。在此基础上,定义物联网的基本含义,通过完善单中心多终端、多中心多终端、信息和应用分层三个物联网云模式的方法,研究配送运输合约的实际应用价值,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需求,完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配送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区块链型共享体系相比,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共享平台能够准确记录物流配送信息的实际传输行为,可在完善物流管理与运作模式的同时,有效控制物流配送成本的消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共享平台 物流配送 物联网技术 功能需求分析 业务逻辑形式 物联网云模式 配送运输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联约束分析的舰船运输物流路径选择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利伟 盘艳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63-165,共3页
针对传统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而出现路径选择不是最优结果的问题,提出基于关联约束分析的舰船运输物流路径选择模型设计。根据物流运输配送模式,选择合理运输路线,以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设定关联约束条件,确定模型设计注意要点,构建船... 针对传统方法考虑因素不全面而出现路径选择不是最优结果的问题,提出基于关联约束分析的舰船运输物流路径选择模型设计。根据物流运输配送模式,选择合理运输路线,以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设定关联约束条件,确定模型设计注意要点,构建船只运输物流路径选择模型。设计路径选择流程,实现最短路径、最低成本模型设计。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模型路径选择结果最优,为物流行业低成本、高效率运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约束 舰船运输 物流路径 选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森林资源动态评价
7
作者 李利伟 王威 +1 位作者 党永峰 张超 《吉林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以三峡库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三峡库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前期、建设后期,以及可达到的预期目标状态的森林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前期,库区森林资源状态处于中级水平。由于国家在开工建设三峡... 以三峡库区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三峡库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前期、建设后期,以及可达到的预期目标状态的森林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前期,库区森林资源状态处于中级水平。由于国家在开工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同时,先后在三峡库区实施了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提高了库区森林的面积、蓄积及其生态功能,在三峡库区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后期,森林资源达到了良级水平。通过加大投入、加快林业工程建设等,可使将来的库区森林资源达到优级水平,为三峡库区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提供生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森林资源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F/PLGA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韩浩 李利伟 +2 位作者 秦文贞 全海宇 吴琪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9-723,共5页
本文利用溶剂灌制/粒子沥滤的方法将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活性碳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掺杂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制备了一种新型ACF/PLGA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论文对比研究了纯P... 本文利用溶剂灌制/粒子沥滤的方法将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活性碳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掺杂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制备了一种新型ACF/PLGA骨组织工程复合支架。论文对比研究了纯PLGA支架以及两种ACF/PLGA支架(ACF含量为2.75%,8.26%)的结构和性能。SEM研究发现三者都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分别为73.5340%、75.1214%和79.8216%,且孔隙度随着ACF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压汞法测得三者的孔径分布基本在50~250μm之间;研究其亲水性发现,其表面接触角随ACF含量增加逐渐减小,吸水率则逐渐增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三种支架上种植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一天后细胞都较好粘附在支架上;ACF含量为8.26%的复合支架移植到小白鼠皮下组织,一月后HE切片显示支架周围组织的免疫排斥反应较小。掺杂ACF的PLGA复合支架除了具有良好的细胞粘附效果和组织相容性,相对于纯PLGA支架,还具有良好的孔径分布和亲水性,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PLGA A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分类的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欠发达村落提取 被引量:6
9
作者 梁晓莉 李利伟 +1 位作者 程钢 高连如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29,45,共6页
欠发达村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敏感因子,与城市中其他地物相比变化更加迅速明显。因此,及时掌握这些村落的数量和分布信息对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分辨率光学影像能够提供大量的地面细节信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自... 欠发达村落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敏感因子,与城市中其他地物相比变化更加迅速明显。因此,及时掌握这些村落的数量和分布信息对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分辨率光学影像能够提供大量的地面细节信息,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的自动提取。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对于形态结构多样且易与其他地物混淆的欠发达村落的研究很少。本文利用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分类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欠发达村落信息的提取。首先,根据研究区域特点构建类别体系并进行样本的采集;然后,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理论对每个样本提取不同类别、不同尺度的纹理特征;最后,利用模糊理论实现研究区域地物的分类。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普适性,利用京津地区的验证样本和截取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试验。试验得到的最高精度为93.3%,表明本算法可以有效实现高分辨率光学影像中欠发达村落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村落 高分辨率光学影像 灰度共生矩阵 模糊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立地质量评价及生产潜力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晓 王雪军 +5 位作者 马炜 曹霖 李利伟 黄国胜 陈新云 党永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为探讨如何利用现有资料对全国林地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为各级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例,依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了区域内5种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计算出各样... 为探讨如何利用现有资料对全国林地进行立地质量评价,为各级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为例,依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资源清查的标准木、样木和样地数据,构建了区域内5种主要树种(组)树高曲线,计算出各样地内样木树高,再经筛选得到各树种优势木数据并编制其立地形表,然后基于地形和土壤等环境因子与立地形之间的数量关系,拟合立地形估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林区二类调查数据中的地形和土壤因子,估测林区内所有小班的立地形,得到林区林地立地质量等级及其分布情况。最后根据三期固定样地资料和林区现实林分状况,综合确定各立地质量等级的森林生产潜力,由此来实现林区森林现实生产力状况与生产潜力对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分等级的树高曲线符合林木生长规律,根据样地等级计算样木树高,筛选优势木,采用理查兹模型的导向曲线和标准胸径编制立地形表的方法可行;由评价结果来看,林区林地质量整体较好,林地质量等级为好和中等的分别占56.59%和29.05%,合计高达85.64%;林区98.38%的森林未达到林地生产潜力水平,特别是中幼龄林的年平均生产力(2.63m3·hm-2·a-1)仅为潜在水平的41.10%;林区内中幼龄森林占比较大,且抚育经营潜力巨大,通过森林抚育,森林蓄积量测算能增加1656.10×104m3。因而,基于森林清查资料和二类调查数据库,在中国森林立地类型分类体系下的二级区内,结合多个树种(组)对区域内的林地质量进行评价并对其生产潜力进行测算的方法可行、实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查资料 树高曲线 立地形 立地质量 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结构对电路屏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少旭 李利伟 +2 位作者 史燕妮 陈师 吴琪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053-24056,24062,共5页
采用二次活化活性碳纤维(activated carbonfiber,ACF)设计交错结构频率选择表面(FSS),并制备了吸波复合材料,采用SEM 对碳纤维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微波反射和吸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 采用二次活化活性碳纤维(activated carbonfiber,ACF)设计交错结构频率选择表面(FSS),并制备了吸波复合材料,采用SEM 对碳纤维表面微观形貌进行观察,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微波反射和吸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ACF的比表面积及孔径逐渐增大,孔深也逐渐增加.吸波性能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活化温度为750 ℃时的电路屏制备的复合材料吸波效果最好:在5.2-9.9GHz有-10dB以下的反射,最低反射衰减为-21.1dB;ACF内部π电子的极化弛豫及纤维微观形貌对电磁波的散射损耗能够提高ACF电路屏复合材料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活性碳纤维 吸波 微观结构 孔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支持下产时胎儿手术治疗先天性巨型脐膨出一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先兰 王家祥 +7 位作者 张卫 史惠蓉 杨合英 杨丽华 李利伟 周艳 艾艳秋 李胜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9-850,共2页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对胎儿和新生儿发育过程影响较小的缺陷如多指趾畸形等,不必急于手术;然而对胎儿或新生儿期就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可致命的某些缺陷,早期干预是必要的。宫内胎儿手术对技术... 出生缺陷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突出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对胎儿和新生儿发育过程影响较小的缺陷如多指趾畸形等,不必急于手术;然而对胎儿或新生儿期就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或可致命的某些缺陷,早期干预是必要的。宫内胎儿手术对技术和设备要求均极高,国内外该类手术的开展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一种介于宫内胎儿手术和新生儿手术之间的胎盘支持下产时胎儿手术成为一种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脐膨出 胎盘支持下产时胎儿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综合医院2006-2013年住院死亡病例资料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姜巧巧 赵海燕 +1 位作者 郭政 李利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8-508,511,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我院2006-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住院死亡病例2386例,...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我院2006-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住院死亡病例2386例,其中男性1357例(56.87%),病死率3.73%;女性1029例(43.13%),病死率1.79%,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结论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人群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例 死亡原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督分类的震后高分辨率影像倒塌房屋快速识别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招城 李利伟 +1 位作者 王正海 雷莉萍 《遥感信息》 CSCD 2011年第5期76-80,共5页
针对监督分类中样本设计与选取、关键特征提取两个关键环节,设计了多种不同样本提取方法和多种典型特征参数组合,对海地震后高分辨率影像倒塌房屋快速提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倒塌样本与屋角样本作为训练样本,以灰度均值和灰度共... 针对监督分类中样本设计与选取、关键特征提取两个关键环节,设计了多种不同样本提取方法和多种典型特征参数组合,对海地震后高分辨率影像倒塌房屋快速提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倒塌样本与屋角样本作为训练样本,以灰度均值和灰度共生矩阵逆差矩作为参数组合,能够保证较好提取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样本选取工作量,提高倒塌房屋快速提取效率。最后以该分类方法对玉树震后高分辨率影像的倒塌房屋进行自动识别,识别结果良好,进一步检验了该分类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塌房屋 监督分类 灰度共生矩阵 样本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分类器集成的GF-1影像围填海地物识别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军超 李利伟 胡圣武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48,共6页
围填海是人类获取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监测围填海的变化是海岸带管理、海岸带演变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然而,围填海地物复杂多变,给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围填海带来困难。为此,通过构造识别地物类别的10个特征因子(GF-1的Band1—4波... 围填海是人类获取海洋资源的重要方式。监测围填海的变化是海岸带管理、海岸带演变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然而,围填海地物复杂多变,给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围填海带来困难。为此,通过构造识别地物类别的10个特征因子(GF-1的Band1—4波段的均值特征、波段均值的均值、对象面积、对象周长、外接矩形面积、对象面积与外接矩形面积之比和对象周长与对象面积之比),提出一种识别GF-1影像中围填海地物的多分类器集成算法;对特征因子进行集成,构建出单个特征分类器模型、光谱特征分类器模型、形态特征分类器模型和所有特征集成分类器模型4种组合特征分类器模型;对每种分类器模型进行试验研究,并对比分析4种集成模型的多分类器围填海地物识别精度。结果表明,单个特征分类器模型识别精度最高达到82.03%,光谱特征分类器模型识别精度为63.28%,形态特征分类器模型识别精度为87.50%,所有特征集成分类器模型识别精度为80.47%。本研究结果可为监测围填海变化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填海 遥感 多分类器集成 地物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森林资源调查分层整群抽样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智长贵 王六如 +3 位作者 陈新云 王威 李利伟 张乔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分层整群抽样理论为基础,以境外项目实际案例为依据,详细介绍了分层整群抽样的具体过程,分析了分层整群抽样的总体精度,结果表明,在相同样本情况下,分层整群抽样精度比整群抽样精度提高7%。
关键词 森林资源调查 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植物花期物候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利伟 王甜 +9 位作者 张秀秀 张居鹏 瓮颖 许杰 张赛 王瑞 张云 楚天舒 章敏 蒋育昊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54-265,共12页
开花是草本植物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标志,对植物整个生长期具有重要意义。植物花期物候改变可能影响植物繁殖能力及其在植物群落中的竞争力,从而改变群落的结构功能,并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深入了解草本植物开花的生理过程... 开花是草本植物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标志,对植物整个生长期具有重要意义。植物花期物候改变可能影响植物繁殖能力及其在植物群落中的竞争力,从而改变群落的结构功能,并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深入了解草本植物开花的生理过程及其和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国内外草本植物花期物候及相关物候模型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通过综述已有文献,对草本植物花期与多种环境因子的相应结果进行系统总结,分类汇总不同草本植物花期物候模型,探讨不同模型方法的适用性,指出已有方法的不足,以提高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草本植物花期物候模型物候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以及在多种生态过程模型中的参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花期物候 物候模型 开花 环境因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样本类别城市高光谱数据SVM分类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晓霞 李利伟 +1 位作者 杨玲 高连如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36,49,共5页
对比分析了线性核函数和非线性核函数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在样本类别不足情况下城市高光谱影像分类中的应用。选用甘肃张掖地区高光谱影像作为试验区,依据高分影像和地面调研信息获取参考样本数据,利用非线性核函数和线性核函数的支持... 对比分析了线性核函数和非线性核函数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在样本类别不足情况下城市高光谱影像分类中的应用。选用甘肃张掖地区高光谱影像作为试验区,依据高分影像和地面调研信息获取参考样本数据,利用非线性核函数和线性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影像分类,获取每一类别的分类后验概率图,并对分类后验概率图采用0.2、0.4、0.6、0.8、0.9的后验概率截断,分析了不同截断概率下的地物分类精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线性核函数和非线性核函数SVM方法的结论相似,随着截断概率的增加,分类结果中用户精度提高或保持稳定,制图精度下降或保持稳定,总体分类精度先提高后降低,但波动幅度不大。因此,SVM的后验概率可以用于指导类别不足时城市高光谱影像的分类。通过分析各类地物的混淆矩阵可知,非线性核函数的SVM方法比线性核函数SVM方法更敏感,在低后验概率下就可以准确提取出未分类信息,而线性核函数SVM在高后验概率下才能提取出未分类信息,而且还混入了许多训练过的类别信息。非线性核函数SVM方法的分类精度更稳定,利用后验概率提取未分类信息的可信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SVM) 高光谱数据 后验概率 分类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5卫星监测饮用水源地风险源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轶君 李利伟 +1 位作者 刘吉平 姚延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77,共7页
计划于2017年发射的高分五号(GF-5)卫星是中国高分专项工程中一颗重要光谱卫星,可以用来动态监测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地物。为分析预测GF-5卫星在水源地风险源地物监测中的潜力,在缺乏有效光谱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与GF-5全谱段成像仪光谱... 计划于2017年发射的高分五号(GF-5)卫星是中国高分专项工程中一颗重要光谱卫星,可以用来动态监测饮用水水源地风险源地物。为分析预测GF-5卫星在水源地风险源地物监测中的潜力,在缺乏有效光谱数据的情况下,选择与GF-5全谱段成像仪光谱设置比较接近的Landsat8 OLI数据,并分别将30 m和15 m空间分辨率数据作为GF-5数据信息量的下限和上限进行试验分析。在遥感影像的解译能力方面,将Jeffries-Matusita(J-M)距离判定作为下限,以地物均值光谱曲线特征为依托对地物可区分性进行定量分析,将专家判读不同波段组合的地物图像判识作为上限对地物可区分性进行定性分析。研究选择天津市于桥水库为试验区,构建合适的风险源地物识别类别体系,开展数据处理和试验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GF-5全谱段成像仪的20 m反射光谱数据不仅可以实现对林地、人工水域、水产养殖区和农田的判识,而且在未来很可能实现对农业大棚、采矿用地、住宅小区、村落和工业用地等典型风险源地物的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源 地物判识 饮用水水源地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林化工业原料类树种潜在分布研究——以油桐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乔 党永峰 +6 位作者 宋亚斌 李和顺 瓮颖 王瑞 张云 夏智武 李利伟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49-53,78,共6页
基于第九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提取全国林化工业原料类树种油桐的记录分布点,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地理、气候和环境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林化工业原料类树种油桐的潜在分布情况,并分析影响油桐潜在分布的关键因素。研究结... 基于第九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提取全国林化工业原料类树种油桐的记录分布点,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地理、气候和环境数据,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林化工业原料类树种油桐的潜在分布情况,并分析影响油桐潜在分布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降水对油桐的潜在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绘制油桐的潜在分布图,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适宜生境区域。研究结果为林化工业原料类树种的资源保护、引种栽培、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对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林业策略和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其他树种的潜在分布研究方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分布 随机森林模型 林化工业原料类树种 油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