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力机翼型S809绕流流动特性的POD和DMD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凯迪 孙晓晶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8,共14页
失速时的流动分离现象对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S809作为典型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在临界失速攻角下气动性能会大幅降低。基于流动特征提取的非定常流场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是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定常流动的重要手段... 失速时的流动分离现象对风力机叶片的气动性能有重要影响,S809作为典型水平轴风力机翼型,在临界失速攻角下气动性能会大幅降低。基于流动特征提取的非定常流场降阶模型(reduced-order model,ROM)是进一步深入了解非定常流动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得到轻、深失速攻角下翼型的流动特征,对时变速度场进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动态模态分解(dynamic mode decomposition,DMD)分析,得到轻、深失速下翼型的非定常流场信息(能量占比、模态频率等)。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POD和DMD方法能够准确捕捉流动过程中的非定常结构和升力主频相同的典型模态,但是POD方法由于基于能量特征,在捕捉模态时会忽略与升力主频相近但能量较小的流动结构,而基于频率特征的DMD方法能够准确获得场的演化信息(增长率、频率等)。本文研究有利于针对主频结构发展相应的流动控制方法,从而改善翼型流场情况,提高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翼型绕流 计算流体力学 降阶模型 本征正交分解 动态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数辨识的逆变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罗屿 李凯迪 +1 位作者 陈春阳 石英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19-2130,共12页
三相逆变器因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解决实际应用中三相逆变器的开路故障严重影响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辨识的逆变器开路故障的检测和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 三相逆变器因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解决实际应用中三相逆变器的开路故障严重影响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辨识的逆变器开路故障的检测和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逆变器三相输出电流,将三相电流值进行Clarke变化和归一化处理后,构建逆变器参数模型。将快速递归算法与参数模型结合,对逆变器进行实时参数估计,并将估计的参数组成故障诊断向量,对应逆变器的不同类型的21种开关故障可以形成基准向量矩阵库。正常运行时,监测到的向量和基准模型向量之间的欧氏距离接近于0,而当逆变器发生开路故障时,向量间的欧氏距离将迅速超过一个阈值,据此变化可以检测逆变器是否发生开关开路故障的发生。在检测到开路故障后,对故障开关进行精准定位,通过实时对比与基准模型库向量欧拉距离值得到最小距离所对应的故障标签,通过查询故障分类表,可以定位发生开路故障的开关。在半实物仿真平台开展了逆变器故障的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实验展开了对不同负载下,不同类型的三相逆变器开关管开路故障的诊断,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能精确地定位到不同的类型的三相逆变器开路故障,同时也对不同负载运行情况下的故障诊断表现出高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开路故障 故障检测 故障定位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相电流轨迹的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成庶 赵俊栋 +3 位作者 李凯迪 于天剑 伍珣 张志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84-2593,共10页
提出一种非侵入式的针对逆变器功率器件开路故障的诊断方法。针对开路故障前后的相电流轨迹进行基于数学模型的分析;根据相电流轨迹的分析数据进行故障特征的提取并结合积分算法对故障进行定位;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本文所提故障... 提出一种非侵入式的针对逆变器功率器件开路故障的诊断方法。针对开路故障前后的相电流轨迹进行基于数学模型的分析;根据相电流轨迹的分析数据进行故障特征的提取并结合积分算法对故障进行定位;基于dSPACE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本文所提故障定位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进行实验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于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开路故障 故障诊断 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CA-Bayes的三相逆变器多功率管开路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凯迪 伍珣 +3 位作者 赵俊栋 田睿 成庶 于天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18-3826,共9页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转化为三相可调交流电,广泛用于轨道交通、光伏发电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恶劣,如高频开关、长期高温等,功率管是逆变器中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器件。功率管故障主要表现为...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转化为三相可调交流电,广泛用于轨道交通、光伏发电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工作环境恶劣,如高频开关、长期高温等,功率管是逆变器中最容易发生故障的器件。功率管故障主要表现为器件开路,开路故障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加速其他器件老化,引发二次故障,甚至导致整个系统宕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针对三相逆变器功率管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KPCA-Bayes的多故障在线诊断方法,该方法以任意两相输出电流为监测变量,并利用两相电流构建椭圆轨迹模型,对轨迹模型进行核主成分分析(KPCA)处理,在一定程度降低数据维度,通过将降维后构成的新矩阵数据输入贝叶斯(Bayes)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故障诊断模型。将待判别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贝叶斯网络中,即可实现故障诊断与类别判断。基于dSPACE平台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使原始数据更易于分类,从而更好地实现单个及多个功率管发生开路故障时的有效诊断。该方法不受负载、频率、控制方法等的影响。相比于传统贝叶斯算法,KNN和SVM等算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开路故障 故障诊断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调蛋白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源 李凯迪 +4 位作者 邴钟兴 郭超 梁乃新 潘慧 李单青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6-60,共5页
人类双调蛋白是-个含有84个氨基酸的糖蛋白,最早于1980年由Shoyab从人乳腺癌细胞中发现并分离出来[1].双调蛋白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配体,在多种组织和器官中表达,并通过维持肿瘤细胞生长信... 人类双调蛋白是-个含有84个氨基酸的糖蛋白,最早于1980年由Shoyab从人乳腺癌细胞中发现并分离出来[1].双调蛋白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配体,在多种组织和器官中表达,并通过维持肿瘤细胞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帮助肿瘤细胞获得无限复制潜能、维持血管生成、参与Warburg效应、促进肿瘤组织侵袭和转移以及参与肿瘤治疗抵抗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调蛋白 肿瘤 发生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相牵引供电系统的四重化结构改良及控制算法优化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成庶 刘畅 +2 位作者 唐建湘 于天剑 李凯迪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2-1121,共10页
同相供电是解决传统牵引供电系统及单重同相供电方案存在的过电分相、电能质量欠佳及结构、控制算法缺陷等技术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电气化铁路朝着安全、高速、重载方向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单重同相供电技术的基础上,从系统结构改... 同相供电是解决传统牵引供电系统及单重同相供电方案存在的过电分相、电能质量欠佳及结构、控制算法缺陷等技术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电气化铁路朝着安全、高速、重载方向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单重同相供电技术的基础上,从系统结构改进和控制算法优化两方面入手,通过融合电力系统柔性输电并网及多重化逆变等技术,提出负序消除以及无功、谐波抑制能力更优的新型四重化同相供电方案。最后,设计并搭建出新型同相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一系列仿真试验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牵引供电 多重化逆变 潮流控制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核桃壳活性炭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凯迪 王思佳 +6 位作者 朱鑫瑞 袁思杰 程雪纯 吴浩然 高阳光 徐书珏 杜记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75,共5页
以钼酸铵为钼源、硫脲为硫源,使用核桃壳活性炭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二硫化钼(MoS_2)/核桃壳活性炭复合纳米材料。研究了MoS_2含量对复合纳米材料形貌、尺寸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 以钼酸铵为钼源、硫脲为硫源,使用核桃壳活性炭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二硫化钼(MoS_2)/核桃壳活性炭复合纳米材料。研究了MoS_2含量对复合纳米材料形貌、尺寸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线性扫描伏安法对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MoS_2质量分数为80%的MoS_2/核桃壳活性炭复合纳米材料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活性炭 水热法 负载 电催化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掺杂R-TiO_2/A-TiO_2孔材料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杜记民 杨梦可 +6 位作者 王慧鸣 李凯迪 王巧 王易娜 赵利鑫 高雅婷 常翠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6-179,共4页
以钛酸正丁酯、硝酸银和四氯化钛作为原料,以聚苯乙烯(PS)为模版,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水热及光照处理合成了银(Ag)不同掺杂量的金红石相复合锐钛矿相二氧化钛(R-TiO_2/A-TiO_2)多孔光催化材料。并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光吸收性能及比... 以钛酸正丁酯、硝酸银和四氯化钛作为原料,以聚苯乙烯(PS)为模版,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水热及光照处理合成了银(Ag)不同掺杂量的金红石相复合锐钛矿相二氧化钛(R-TiO_2/A-TiO_2)多孔光催化材料。并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光吸收性能及比表面积进行表征,在光照条件下研究了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Ag掺杂量为3%(wt,质量分数)制得的R-TiO_2/A-TiO_2光催化活性最佳,光照60min后,对RhB的降解率为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溶胶-凝胶法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尾缘偏转对升力型垂直轴水轮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凯迪 周东海 孙晓晶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1,101,共10页
提出通过叶片尾缘自主偏转,提高传统升力型垂直轴水轮机水能利用效率的新思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动网格和重叠网格技术对垂直轴水轮机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二维非稳态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尾缘始终向压力面偏转(OSO)和尾缘以恒... 提出通过叶片尾缘自主偏转,提高传统升力型垂直轴水轮机水能利用效率的新思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结合动网格和重叠网格技术对垂直轴水轮机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二维非稳态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尾缘始终向压力面偏转(OSO)和尾缘以恒定的角速度进行连续偏转(CD)的2种尾缘偏转控制策略,探究了尾缘偏转长度和偏转角度对垂直轴水轮机获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低叶尖速比下,采用OSO型偏转形式对水轮机性能的提升效果更好,当叶尖速比为1.00时,在尾缘偏转角度幅值为15°与偏转长度为0.1倍弦长的尾缘偏转参数组合下,水轮机的平均获能效率可提高约17.1%;在中高叶尖速比下,采用CD型偏转形式可有效提升垂直轴水轮机的平均获能效率,当叶尖速比为3.00时,与原始水轮机相比,水轮机的平均获能效率最大可提升约15.39%;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将2种控制策略结合起来灵活实施,使得水轮机在全工况范围内保持高效的获能特性,使之具备工程化应用价值和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水轮机 叶片尾缘偏转 获能效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轨迹分类网络模型的T型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
10
作者 李凯迪 伍珣 +1 位作者 向灿群 于天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17-3427,共11页
T型三电平逆变器系统相对传统逆变器具有功率和耐压等级高、电磁干扰小、开关损耗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中高压交流传动、有源电力滤波以及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等领域。随之而来的是T型三电平逆变器功率管的增多带来器件故障率的上升。功率... T型三电平逆变器系统相对传统逆变器具有功率和耐压等级高、电磁干扰小、开关损耗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中高压交流传动、有源电力滤波以及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等领域。随之而来的是T型三电平逆变器功率管的增多带来器件故障率的上升。功率管主要表现为开路故障,这种故障不易发现,将会给系统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整个变流系统的瘫痪。针对T型三电平逆变器功率管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空间轨迹诊断网络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以输出相电流为故障诊断变量,对正常、单个功率管开路故障以及多个功率管开路故障情况下的电流空间轨迹进行分析。对于不同情况下的开路故障,空间轨迹的畸变规律与故障表征各不相同。根据空间轨迹故障特征,提出基于分类网络模型的相电流空间轨迹集故障定位方法。该模型将空间轨迹转化为数据点集并进行归一化,利用对称函数与置换网络对数据点集进行处理,得到具备特征辨识能力的故障诊断模型。通过dSPACE实验平台验证,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单个及2个功率管故障的有效诊断。同时,该方法在开关频率变化、负载变化以及调制度变化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此外,该方法也适用于轨道车辆两电平及多电平逆变器的开路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开路故障 故障诊断 相电流 空间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R的电解电容器在线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1
作者 安振华 张桂新 +3 位作者 李凯迪 伍珣 成庶 乔海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4-600,共7页
ESR(等效串联电阻)是评估电解电容器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由于电解电容器结构特殊性,ESR值很难直接测量。为了实时监测电解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建立了电解电容器等效模型,分析并测试了ESR频率特性与温度特性,提出一种通过在线计算ES... ESR(等效串联电阻)是评估电解电容器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由于电解电容器结构特殊性,ESR值很难直接测量。为了实时监测电解电容器的健康状态,建立了电解电容器等效模型,分析并测试了ESR频率特性与温度特性,提出一种通过在线计算ESR评估电解电容器健康状态以实现在线故障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将ESR实时计算值和初始值作比较,在同等工作条件下当前者相对于后者增加至一定数值时,可认为该电解电容器已失效,观测者可根据此机理及时进行更换处理。最后通过dSPACE半实物实验平台对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电容器 等效串联电阻(ESR) 在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相电流的逆变器功率管与电流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伍珣 陈春阳 +3 位作者 李凯迪 成庶 于天剑 赵俊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39-1950,共12页
作为牵引逆变器的关键器件,功率管与电流传感器分别在能量转换与系统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恶劣多变的工作环境下,功率管与电流传感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或失效,从而引发故障。功率管开路故障与电流传感器零输出故障在... 作为牵引逆变器的关键器件,功率管与电流传感器分别在能量转换与系统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恶劣多变的工作环境下,功率管与电流传感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或失效,从而引发故障。功率管开路故障与电流传感器零输出故障在某些情况下不仅具有相似的故障特征,而且极易给系统带来严重的后果,其故障诊断是当前的研究重点。目前,仅有少部分故障诊断方法对这2类故障的联合诊断进行了研究,且这些方法尚未考虑牵引逆变器两电流传感器方案下的故障诊断,容易出现故障误诊或漏诊等问题。针对牵引逆变器两电流传感器方案下的复合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邻相电流的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两相电流信号在功率管与电流传感器故障下的变化,从而推导故障相电流与邻相电流的准确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邻相电流进行平移变换与坐标重构,得到具备故障辨识能力的邻相电流轨迹数学模型。将该模型与已有的电流轨迹相结合,可以对功率管单管开路故障、双管开路故障以及电流传感器零输出故障进行有效区分。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电机处于不同运转状态下是有效、可行的,对于有限电流信号下的牵引逆变器故障诊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功率管 电流传感器 故障诊断 邻相电流 电流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钢琴组曲《滇南山谣三首》的艺术特色和演奏技巧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凯迪 《艺术评鉴》 2020年第2期3-7,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进入了繁荣阶段,不少作曲家开始了崭新而大胆的探索,形成了这一时期钢琴创作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中国钢琴作品《滇南山谣三首》由著名作曲家张朝作于1992年,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而成,曾获得“金钟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进入了繁荣阶段,不少作曲家开始了崭新而大胆的探索,形成了这一时期钢琴创作题材、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中国钢琴作品《滇南山谣三首》由著名作曲家张朝作于1992年,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而成,曾获得“金钟奖”。作品鲜明的民族风味、精致的音乐结构、多样的作曲手法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学习。这套组曲由三首乐曲组成,三首作品应用了高超的现代作曲技法,调式调性节奏灵活多变,内容上高度统一,充分体现出滇南民族特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作品 滇南 民族性 组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中原位焦和冷却焦燃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园 罗光前 +6 位作者 陈超 李进 赵洪 段然 陈鎏竹 李凯迪 姚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采用自主开发的微型双床燃料分级原位气固反应分析仪研究了原位焦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并与实验中常用的热解完成后急速冷却的焦(冷却焦)进行对比.采用的两种不同冷却速率的焦分别为快冷焦(10^4~10^5,K/s)和慢冷焦(10^2~10^3K/s).... 采用自主开发的微型双床燃料分级原位气固反应分析仪研究了原位焦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并与实验中常用的热解完成后急速冷却的焦(冷却焦)进行对比.采用的两种不同冷却速率的焦分别为快冷焦(10^4~10^5,K/s)和慢冷焦(10^2~10^3K/s).结果表明:对无烟煤和烟煤,原位焦平均燃烧速率是快冷焦的1.1~1.2 倍,是慢冷焦的1.5~1.6倍,这是由于冷却过程降低了焦反应性,且再加热过程中冷却焦的颗粒温度远低于原位焦.XRD 分析结果证明冷却速率越慢,焦越向有序化的结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焦 冷却焦 动力学 燃烧 双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充电模型与低频采样的直流支撑电容器电容辨识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珣 田睿 +3 位作者 李凯迪 于天剑 成庶 陈春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25-3334,共10页
直流支撑电容器是列车牵引变流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整流器的输出电压滤波与稳压,并保证逆变器的高效运行。电容是衡量电容器剩余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电容的减小速率往往比预期更快,准确、有效地对电容进行估... 直流支撑电容器是列车牵引变流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整流器的输出电压滤波与稳压,并保证逆变器的高效运行。电容是衡量电容器剩余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电容的减小速率往往比预期更快,准确、有效地对电容进行估计是直流电容器状态监测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轨道交通应用中,中间直流环节电压传感器的信号噪声波动幅值与纹波分量波动幅值几乎相同,导致现有电容器状态辨识方法对电容的辨识误差明显上升。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充电模型与低频采样的直流电容器电容估计方法。首先,对预充电过程进行分析,建立离散数学模型以减少噪声的影响。在此模型基础上,推导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公式,采用带噪声估计的RELS算法进一步减小噪声影响并获得模型参数的准确估值,进而对直流支撑电容器电容进行精确辨识。最后,在dSPACE平台上验证该方法的快速性和鲁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较低的采样频率下实现电容的准确计算;与现有估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地铁等轨道交通场合具有较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估计 直流支撑电容器 预充电 噪声 REL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易娜 杜记民 +4 位作者 李凯迪 杨梦可 崔先露 程雪纯 任小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0-696,共7页
本文利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合成层状的石墨烯,并用原位合成法在石墨烯上负载了颗粒状二硫化钼。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对所合成物... 本文利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合成层状的石墨烯,并用原位合成法在石墨烯上负载了颗粒状二硫化钼。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对所合成物质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及孔径进行分析;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催化剂的线性循环伏安和Tafel曲线来分析所合成催化剂的电化学析氢性能。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品中石墨烯/二硫化钼-21.7复合物的电催化性能最好,其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为-193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二硫化钼 光分解沉积法 氢还原反应 电催化分解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充电模型与RSNA的直流支撑电容器电容量辨识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伍珣 于天剑 +1 位作者 李凯迪 田睿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64-2675,共12页
直流支撑电容器是牵引变流系统的关键器件,也是极易出现故障的电气部件。由于电压、充放电频率、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电容器的老化速度加快,其实际寿命与制造商手册中的数据相差很大。因此,有必要对直流支撑电容器状态进行辨识,从而保障... 直流支撑电容器是牵引变流系统的关键器件,也是极易出现故障的电气部件。由于电压、充放电频率、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电容器的老化速度加快,其实际寿命与制造商手册中的数据相差很大。因此,有必要对直流支撑电容器状态进行辨识,从而保障列车牵引变流系统安全运行。目前,已有较多学者对电容器状态辨识开展研究。但是,铁路应用中的直流支撑电容器状态辨识噪声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某些情况下,电压传感器测量噪声与电压纹波分量相近会导致直流支撑电容器状态辨识结果出现较大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充电模型与递推随机牛顿法(RSNA)的直流支撑电容器电容量辨识方法。在利用现有电压传感器信号以及不对原有系统进行改动的前提下建立电容器预充电模型,采用RSNA算法对电容量进行参数辨识,可以有效抵御噪声干扰并实现电容量的准确估计。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不需要加装额外传感器,以较低的采样频率即可达到较高的计算精度。同时,该方法不易受信噪比(SNR)与信号偏移等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正常情况下的辨识误差可以控制在3%以内,在信噪比为35 dB时仍然可以保持在5%左右,当信号偏移达到±10 V时可以保持在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状态辨识 预充电模型 RS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半波差异的单相四象限整流器开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2
18
作者 伍珣 李凯迪 +1 位作者 田睿 于天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12-3922,共11页
单相四象限整流器是变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系统控制的复杂性、器件老化、环境干扰以及机械振动等原因,单相四象限整流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开关器件模块烧损、模块振裂、线路松动和接触不良等现象,进而引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单相四象限整流器是变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系统控制的复杂性、器件老化、环境干扰以及机械振动等原因,单相四象限整流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开关器件模块烧损、模块振裂、线路松动和接触不良等现象,进而引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或反并联二极管的开路故障,导致网侧输入电流畸变、直流侧电压幅值降低,给整个系统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因此,本文针对单相四象限整流器开路故障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半波差异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以单相四象限整流器输入电流作为开路故障诊断变量,分析IGBT及其反并联二极管分别发生开路故障时的整流器等效电路以及电流变化规律;对输入电流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削减负载变化对电流幅值的影响,采用间隔半个周期的电流幅值之和及其均方根来描述输入电流相邻半波的特征差异,并以此为故障判定依据对IGBT开路故障与反并联二极管开路故障进行有效区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够对IGBT开路故障与反并联二极管开路故障进行准确辨别,在负载波动、网压波动以及载波频率变化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四象限整流器 开路故障 故障诊断 输入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的地铁量子调度网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傅思良 李凯迪 +1 位作者 于天剑 伍珣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1-1529,共9页
地铁调度网络作为地铁运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地铁系统中列车调度、实时监控和紧急通信等作业顺利进行的基础。针对地铁调度网络中调度信息的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通信技术的地铁调度信息的加密过程,以期实现调度信息... 地铁调度网络作为地铁运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地铁系统中列车调度、实时监控和紧急通信等作业顺利进行的基础。针对地铁调度网络中调度信息的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量子通信技术的地铁调度信息的加密过程,以期实现调度信息的无条件安全传输,从而提升地铁系统中列车调度、实时监控和紧急通信等业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障广大乘客人身安全。考虑成本、数据规模以及量子系统与现有网络和器件的融合性,拟在地铁调度网络中采用增量部署和星型组网的方式开展基于连续变量的量子通信,分析其在集体攻击下的安全性。以深圳地铁10号线为例,设计一种基于CV-QKD技术的地铁量子调度网络。基于实际线路数据,计算部分站点之间通信的安全密钥率。仿真结果表明,连续变量量子通信能满足深圳地铁10号线全线的数据加密需求,并且有能力实现更远通信距离的调度信息安全传输。在通信距离较短的情况下,系统可使用较大的发送端信号方差或在接收端使用外差检测来实现更高的安全密钥率。相反,在长距离通信的情况下,接收端使用零差检测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调度网络 量子通信 无条件安全 连续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橙叶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玉红 李月艳 +2 位作者 魏萌 李凯迪 牟凤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9,24,共7页
红河橙(Citrushongheensis Yeetal.)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柑桔种质资源,仅在元江、红河南岸有零星分布,其单身复叶的翼叶极为发达。本研究对红河橙在绿春县、红河县和元江县的11个居群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 红河橙(Citrushongheensis Yeetal.)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柑桔种质资源,仅在元江、红河南岸有零星分布,其单身复叶的翼叶极为发达。本研究对红河橙在绿春县、红河县和元江县的11个居群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2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河橙12个叶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叶表型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同一叶表型性状在不同居群间的变异程度不同;在红河橙12个叶表型性状中,叶翼叶宽/本叶宽的变异系数(91.36%)最大,叶总长变异系数(8.24%)最小;居群内变异是红河橙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在调查收集红河橙种质资源时,应适当增加居群内的个体数量,并优先收集有特异性表型的植株;叶总长、翼叶长、总叶柄长、翼叶长/本叶长、本叶长/叶总长这5个叶表型是红河橙叶片变异的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橙 单身复叶 表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