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中氟的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李凤嫣
蒋天宇
+3 位作者
余涛
杨忠芳
侯青叶
王凌霄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3-807,共15页
氟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环境中的缺乏或过剩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氟在自然界如大气、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的来源,分析了其形态及含量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如地形、雨水淋溶、土壤母质、土壤酸碱度...
氟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环境中的缺乏或过剩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氟在自然界如大气、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的来源,分析了其形态及含量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如地形、雨水淋溶、土壤母质、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等。氟的来源广泛,目前全球超过2.6亿人受氟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因此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有危害系数(Hazard Quotient)、危害指数(Hazard Index),概率方法也常运用于风险分析中,目前还出现应用多途径暴露评估法对氟进行评估,不确定性和灵敏度的研究对于评估模型尤为关键。本文比较了传统模型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认为确定氟富集的途径,完善复合暴露评估的模式,考虑氟摄入的生物有效性,对于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十分必要;氟的健康风险评估下一步的研究还可以趋向于使用模型对氟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于氟的来源、赋存状态、迁移途径以及含量影响因素等仍然需要深入了解,全面评估其带来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
大气
岩石
土壤
水体
影响因素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81
2
作者
余涛
蒋天宇
+5 位作者
刘旭
马旭东
杨忠芳
侯青叶
夏学齐
李凤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0-476,共17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中国当前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重金属总超标率为16.1%,其中镉的点位超标率为7%,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本文介绍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梳理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分析的传统和新兴方法技...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中国当前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重金属总超标率为16.1%,其中镉的点位超标率为7%,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本文介绍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梳理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分析的传统和新兴方法技术,包括重金属全量、化学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态含量等。同时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如分子水平上的重金属元素检测和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重金属元素检测。考虑到土壤系统的复杂性,未来发展的重点应实现地学、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加强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形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有效度分析检测指标体系,使评价方法科学化、标准化、统一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有关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分析方法
进展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凌霄
余涛
+3 位作者
李凤嫣
杨忠芳
侯青叶
任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9-253,共15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植物体系是人体摄入硒的主要途径,但尚缺乏准确评价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的通用方法,且影响因素也复杂多样,这些问题制约了富硒土地资源的利用。本文通过追踪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及比较了...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植物体系是人体摄入硒的主要途径,但尚缺乏准确评价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的通用方法,且影响因素也复杂多样,这些问题制约了富硒土地资源的利用。本文通过追踪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及比较了化学提取法、梯度扩散薄膜法、区域尺度硒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化学提取法如单一提取和顺序提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土壤中生物有效性硒,但提取过程中存在影响因素多和提取不完全等问题。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能够模拟植物的根系吸收过程,相比顺序提取能更好地表征硒的生物有效性,但由于复杂的自然体系和不同元素结合相的差异,野外原位表征技术上仍存在难度。通过大规模的农作物-根系土样本,建立土壤-农作物硒元素评价模型,模型参数为影响土壤硒有效性的理化指标(如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土壤硒总量等),能较好地预测区域尺度上硒生物有效性。本文还总结了影响植物吸收土壤中硒的因素如地形、土壤类型、硒的存在形态、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种类、土壤老化等,认为地形和土壤类型、硒的存在形态、酸碱度和有机质是影响有效硒的主要因素,植物种类与土壤老化为次要因素。完善DGT等原位分析检测技术、改进元素形态分析方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
土壤
生物有效性
影响因素
化学形态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中氟的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李凤嫣
蒋天宇
余涛
杨忠芳
侯青叶
王凌霄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
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3-807,共1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11414)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30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基金(202001)。
文摘
氟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在环境中的缺乏或过剩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氟在自然界如大气、岩石、土壤、水体、植物中的来源,分析了其形态及含量受环境影响的因素如地形、雨水淋溶、土壤母质、土壤酸碱度、土壤有机质等。氟的来源广泛,目前全球超过2.6亿人受氟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因此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常用的风险评估模型有危害系数(Hazard Quotient)、危害指数(Hazard Index),概率方法也常运用于风险分析中,目前还出现应用多途径暴露评估法对氟进行评估,不确定性和灵敏度的研究对于评估模型尤为关键。本文比较了传统模型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认为确定氟富集的途径,完善复合暴露评估的模式,考虑氟摄入的生物有效性,对于氟的健康风险评估十分必要;氟的健康风险评估下一步的研究还可以趋向于使用模型对氟的风险进行预测;对于氟的来源、赋存状态、迁移途径以及含量影响因素等仍然需要深入了解,全面评估其带来的健康风险。
关键词
氟
大气
岩石
土壤
水体
影响因素
健康风险评估
Keywords
fluorine
atmosphere
rock
soil
water
influencing factors
health risk assessment
分类号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81
2
作者
余涛
蒋天宇
刘旭
马旭东
杨忠芳
侯青叶
夏学齐
李凤嫣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
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0-476,共17页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90524-06)资助。
文摘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中国当前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污染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重金属总超标率为16.1%,其中镉的点位超标率为7%,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本文介绍了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梳理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分析的传统和新兴方法技术,包括重金属全量、化学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态含量等。同时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如分子水平上的重金属元素检测和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重金属元素检测。考虑到土壤系统的复杂性,未来发展的重点应实现地学、化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加强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形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有效度分析检测指标体系,使评价方法科学化、标准化、统一化。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有关分析测试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分析方法
进展
地质调查工程
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s
analysis methods
progress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3
作者
王凌霄
余涛
李凤嫣
杨忠芳
侯青叶
任蕊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
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
陕西省健康地质研究中心
出处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9-253,共15页
基金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304)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202201)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1141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基金(202001)。
文摘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土壤-植物体系是人体摄入硒的主要途径,但尚缺乏准确评价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的通用方法,且影响因素也复杂多样,这些问题制约了富硒土地资源的利用。本文通过追踪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系统地总结及比较了化学提取法、梯度扩散薄膜法、区域尺度硒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传统的化学提取法如单一提取和顺序提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土壤中生物有效性硒,但提取过程中存在影响因素多和提取不完全等问题。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能够模拟植物的根系吸收过程,相比顺序提取能更好地表征硒的生物有效性,但由于复杂的自然体系和不同元素结合相的差异,野外原位表征技术上仍存在难度。通过大规模的农作物-根系土样本,建立土壤-农作物硒元素评价模型,模型参数为影响土壤硒有效性的理化指标(如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土壤硒总量等),能较好地预测区域尺度上硒生物有效性。本文还总结了影响植物吸收土壤中硒的因素如地形、土壤类型、硒的存在形态、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种类、土壤老化等,认为地形和土壤类型、硒的存在形态、酸碱度和有机质是影响有效硒的主要因素,植物种类与土壤老化为次要因素。完善DGT等原位分析检测技术、改进元素形态分析方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硒
土壤
生物有效性
影响因素
化学形态
表征方法
Keywords
selenium
soil
bioavail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chemical speciation
assessment method
分类号
S151.9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中氟的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李凤嫣
蒋天宇
余涛
杨忠芳
侯青叶
王凌霄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余涛
蒋天宇
刘旭
马旭东
杨忠芳
侯青叶
夏学齐
李凤嫣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凌霄
余涛
李凤嫣
杨忠芳
侯青叶
任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