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文学 王建伟 +3 位作者 康新 伏光辉 李凤利 刘宇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1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大面积脑梗死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患侧大骨瓣减压和硬脑膜成形术。在随访的12个月中,应用巴氏指数(BI... 目的评价早期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1月连云港市东方医院大面积脑梗死6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患侧大骨瓣减压和硬脑膜成形术。在随访的12个月中,应用巴氏指数(BI)及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的评价。结果 30 d病死率为20%(12例),12个月病死率为26.6%(16例)。与病死率有关的因素包括年龄≥60岁、脑疝征象、手术时间超过24 h(OR=42.20、0.10、17.80,P=0.0068、0.0499、0.0463)。平均GOS为(3.3±1.7)分,平均BI为(65.1±40.1),29例(65.9%)患者效果良好(BI≥60)。结论年龄小于60岁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有较好的疗效,手术时间应小于24 h。患者年龄、手术时机和脑疝形成是影响病死率和功能恢复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瓣减压 大面积脑梗死 疗效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翟德忠 王文学 +4 位作者 王建伟 李凤利 伏光辉 刘宇梁 石佃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创伤性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先静滴20%甘露醇、4 d后改用甘油果糖静滴,B组采用甘油果糖、20%甘露醇交替静滴,C组单纯静滴20%甘露醇,D组单纯静滴甘油果... 目的观察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急性创伤性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创伤性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先静滴20%甘露醇、4 d后改用甘油果糖静滴,B组采用甘油果糖、20%甘露醇交替静滴,C组单纯静滴20%甘露醇,D组单纯静滴甘油果糖,四组疗程均为7 d;7 d后依病情好转程度酌情减少脱水剂用量。观察各组临床症状、体征、脑水肿、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结果 A、B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C、D组(P均<0.05);疗程结束后,C组肾功能异常率高于A、B、D组(P均<0.05);各组电解质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序贯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最佳抗脑水肿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颅脑损伤 甘油果糖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Y及脂联素与急性脑损伤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宇梁 李凤利 +1 位作者 王建伟 伏光辉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损伤后血清HCY和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2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组,采用免疫法检测HCY,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CY水平非...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损伤后血清HCY和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2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组,采用免疫法检测HCY,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CY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患者HCY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组(且P<0.01),与病情呈负相关。患者脂联素水平和HCY水平呈负相关(r=-0.6188,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CY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病 同型半胱氨酸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EP联合EEG多模态监测脑灌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陈伟 李凤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40-42,54,共4页
目的 分析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脑电图(EEG)多模态监测脑灌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在手术中采取SSEP联合EEG多模态监测脑灌注情况,当任一检测中出现显著改变时给... 目的 分析体感诱发电位(SSEP)和脑电图(EEG)多模态监测脑灌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在手术中采取SSEP联合EEG多模态监测脑灌注情况,当任一检测中出现显著改变时给予紧急处理(包括依达拉奉滴注、尽快完成手术、升压、术中转流等)。结果 术中颈动脉被阻断后10例患者SSEP联合EEG多模态监测脑灌注出现明显改变,给予患者升高血压使收缩压最高达170 mmHg,其中7例患者波幅升高至50%以上,SSEP潜伏期延长值降回至10%内;另有3例患者在治疗后波幅仍旧低于50%,SSEP潜伏期延长仍超过10%,对2例患者快速手术同时用依达拉奉滴注治疗,另1例则采取术中转流。在SSEP联合EEG多模态监测脑灌注下,手术完成后24 h均未发生卒中等并发症。分析SSEP联合EEG与单一SSEP、EEG监测脑灌注降低例数,SSEP联合EEG多模态检测明显更高(P<0.05)。结论 SSEP联合EEG多模态监测脑灌注较单一监测更有利于临床及时发现术中异常并采取紧急措施以恢复灌注,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EP EEG 多模态 监测 脑灌注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湿地维管束植物外来种多样性与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雷霆 崔国发 +2 位作者 沙海峰 李凤利 阎金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1-57,共7页
为掌握北京地区湿地维管束植物外来种的多样性特征及群落构成和分布,采用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参考相关资料,从北京市湿地植物中筛选出归化种和入侵种,分析其数量和出现频率;计算外来种的重要值,分析其群落组成;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分... 为掌握北京地区湿地维管束植物外来种的多样性特征及群落构成和分布,采用样带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参考相关资料,从北京市湿地植物中筛选出归化种和入侵种,分析其数量和出现频率;计算外来种的重要值,分析其群落组成;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外来种的群落分布特征。共筛选出外来种19种,其中通奶草、豆瓣菜、野牛草等6种植物为归化种,反枝苋、小蓬草、豚草等13种植物对湿地生境、农作物或当地人畜造成危害,为入侵种;外来种中湿生或水生植物所占比例小,说明了水资源缺乏导致的湿地退化是生物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对入侵种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湿地维管束植物 外来种 多样性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票市河道生态修复及堤防护岸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凤利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第6期38-40,共3页
以北票市凉水河干河子段生态整治项目为例,考虑河流生态性和土壤理化性等因素,因地制宜的实施合适的植物措施,从生态修复及防护技术的角度提出综合值模式,今后河道防护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水环境治理和河流管理的探析。
关键词 堤防护岸 生态修复 技术模式 凉水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凤利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第8期52-56,共5页
季节性和趋势性时间序列为水库大坝安全检测数据的典型特征,将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利用ARIMA模型准确预测。文章采用差分法平稳化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并对模型利用偏自相关和自相关函数识别,从而获取多个初选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 季节性和趋势性时间序列为水库大坝安全检测数据的典型特征,将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利用ARIMA模型准确预测。文章采用差分法平稳化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并对模型利用偏自相关和自相关函数识别,从而获取多个初选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估计确定最终模型,依据贝叶斯信息准则拟合和预测了检测数据。以白石水库大坝为例,运用最终模型计算分析一组安全监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实际位移数据与模型拟合预测数据。研究表明:对于短期安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ARIMA模型具有较强可行性和较高精度,可为水库大坝安全运行和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模型 安全监测 预测分析 白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预后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金晶 李凤利 郭芮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30-933,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早期功能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6年5~12月卒中登记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4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66例及预后不良组58例。检测...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早期功能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6年5~12月卒中登记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4例,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66例及预后不良组58例。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按FT_3水平将患者分为低位水平(FT_3≤4.05pmol/L)、中位水平(FT_34.06~4.46pmol/L)和高位水平(FT_3>4.46pmol/L)。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体质量指数、心房颤动、白细胞计数、FT_3水平、C反应蛋白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T_3低位水平患者较FT_3中位水平和高位水平患者预后不良比例明显增高(39.5%vs22.2%、15.8%,P=0.003)。调整相关危险因素后,FT_3是患者早期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FT_3越低,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甲状腺激素类 促甲状腺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对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惠康丽 杨东 +3 位作者 韩云飞 李凤利 郭章宝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登记研究中的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155例,按照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24例和清...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登记研究中的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155例,按照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24例和清醒镇静组131例。主要观察指标为90 d功能结局,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 scale,mRS)评分;其他次级观察指标包括24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颅内出血、肺炎、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改良的脑梗死溶栓分级、住院期间及90 d死亡等。结果2组住院时间、改良的脑梗死溶栓分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入院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无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肺炎、mRS评分、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住院及90 d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身麻醉组比较,清醒镇静组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更短[120.0(78.0,149.0)min vs 145.0(122.5,194.8)min,P=0.016]。结论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麻醉管理中,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操作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法鉴别鲜乳和复原乳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海艳 李昕 +4 位作者 石新华 蒙嵘 李凤利 张小玲 盛万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4期120-123,共4页
为选择鲜乳和复原乳鉴别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分析鲜乳和复原乳总蛋白。通过不同胶条比对分析发现,pH4.7~5.9的17 cm胶条等电聚焦后能够有效区分蛋白点,最适合牛乳蛋白电泳;选用pH4.7~5.9的17 cm胶条,对市场上购买的巴氏... 为选择鲜乳和复原乳鉴别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分析鲜乳和复原乳总蛋白。通过不同胶条比对分析发现,pH4.7~5.9的17 cm胶条等电聚焦后能够有效区分蛋白点,最适合牛乳蛋白电泳;选用pH4.7~5.9的17 cm胶条,对市场上购买的巴氏乳以及巴氏处理的复原乳进行电泳分析,发现电泳图谱与自制参照乳图谱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分鲜乳和复原乳的检测方法,具有分辨能力强、重现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鉴别 鲜乳 复原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在乳粉中的生存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艳 石新华 +4 位作者 蒙嵘 李昕 李凤利 张小玲 盛万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11期54-59,共6页
单增李斯特菌是乳粉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为了解不同水活性(Aw)干乳粉、复水乳粉和热冲调乳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存特性,通过人工方法将单增李斯特菌添加于不同Aw的干奶粉、复水奶粉中,并在不同温度或pH条件下培养,通过菌落计数来分析... 单增李斯特菌是乳粉中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为了解不同水活性(Aw)干乳粉、复水乳粉和热冲调乳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存特性,通过人工方法将单增李斯特菌添加于不同Aw的干奶粉、复水奶粉中,并在不同温度或pH条件下培养,通过菌落计数来分析单增李斯特菌的生存特性。结果显示:在4℃条件下,单增李斯特菌可在较低Aw (0.81、0.92)的干奶粉中长期保持生长活力,并且当Aw较高(0.96)时,会有增长趋势;在25℃条件下,干奶粉中的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活力很快减退,细菌处于亚损伤状态。复水奶粉中的单增李斯特菌能够生长的温度为-1.5~37℃,在pH4.4~8.0的复水奶粉中,高温条件下(30℃)比在低温条件下(4℃)生长快,但在低温条件下,对酸碱的耐受程度比在高温条件下大。单增李斯特菌在复水的高糖高脂奶粉中比原料奶粉中对热的耐受力强。结果表明,高温条件更易使干奶粉中单增李斯特菌生长活力减退,复水奶粉如果污染单增李斯特菌,在低温条件下贮存则能够控制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高糖高脂成分可提高单增李斯特菌的热抵制能力。本研究为乳粉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和关键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乳粉 生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2
作者 陈伟 许鹏 李凤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4期21-25,共5页
目的分析在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中选择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需要采取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尼卡地平联... 目的分析在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中选择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需要采取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进行控制性降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艾司洛尔进行控制性降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监测并记录入室(T0)、手术开始后10 min(T1)、阻断颈动脉时(T2)、控制性降压后1 min(T3)、控制性降压后5 min(T4)及控制性降压后15 min(T5)]的血压(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不同时间段的心率、心脏指数、额部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水平,手术时间、失血量与颈动脉阻断时间。结果T0、T1时,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两组患者的心率、心脏指数、rS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分别为(80.26±3.51)、(76.29±5.13)、(74.23±3.95)、(75.16±3.33)次/min,心脏指数分别为(3.25±0.08)、(3.19±0.05)、(3.15±0.06)、(3.14±0.05)L/(min·m2),rSO2分别为(70.16±3.68)%、(64.28±3.46)%、(61.28±3.54)%、(62.39±4.16)%;T2、T3、T4、T5时,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分别为(85.23±3.51)、(84.13±5.16)、(80.16±3.64)、(81.25±3.79)次/min,心脏指数分别为(3.31±0.05)、(3.32±0.04)、(3.34±0.05)、(3.25±0.08)L/(min·m2),rSO2分别为(75.16±3.25)%、(74.16±3.61)%、(71.25±4.56)%、(69.85±3.68)%。T2、T3、T4、T5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心脏指数、rS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阻断时间(2.23±0.2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5±0.1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给予患者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同时还可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预防术中发生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艾司洛尔 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 控制性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技术改造巩义电厂软化水工艺实践
13
作者 李明权 李华朝 +1 位作者 李凤利 于宏伟 《中州煤炭》 1999年第4期27-28,共2页
概述了反渗透技术替代离子交换软化水工艺原理。
关键词 离子交换 反渗透技术 软化水工艺 发电厂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