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宁霉素对皂荚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朱衍杰 张秀省 +2 位作者 穆红梅 徐广增 李凡海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10,15,共4页
用不同浓度的康宁霉素溶液对皂荚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康宁霉素对皂荚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康宁霉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提高皂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种子的胚根长和胚芽长。其中以3 mg/L的康宁霉素处理对皂荚种... 用不同浓度的康宁霉素溶液对皂荚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研究康宁霉素对皂荚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康宁霉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提高皂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种子的胚根长和胚芽长。其中以3 mg/L的康宁霉素处理对皂荚种子萌发及生长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81.00%、73.33%,比对照分别提高32.00%、36.66%;发芽指数为6.12,比对照提高了2.91;胚根长与胚芽长分别为52.93、10.74 mm,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7.14、4.8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宁霉素 皂荚种子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的北细辛精油指纹图谱分析及杀虫活性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凡海 张秀省 +2 位作者 王桂清 姬兰柱 刘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4-126,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细辛精油;以黏虫2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和淡色库蚊3龄幼虫作为供试昆虫,通过GC-MS指纹图谱分析,对3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杀虫活性比较。结果表明:北细辛精油组成成分复杂(超过27...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细辛精油;以黏虫2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和淡色库蚊3龄幼虫作为供试昆虫,通过GC-MS指纹图谱分析,对3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杀虫活性比较。结果表明:北细辛精油组成成分复杂(超过27种),超临界CO2法是细辛精油提取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其萃取率高达2.27%,且品质较好(呈棕黄色),活性较高,对3种试虫的LC50分别为1216.6、884.0、25.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细辛 精油 GC-MS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细辛精油不同馏分杀虫活性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桂清 李凡海 姬兰柱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355-358,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辽细辛精油,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精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成分。以小菜蛾和淡色库蚊3龄幼虫为试虫,对辽细辛精油及各馏分的杀虫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馏分的杀虫效果不同,馏分A5成分比较简单,但其杀虫活性并不高...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辽细辛精油,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精油,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成分。以小菜蛾和淡色库蚊3龄幼虫为试虫,对辽细辛精油及各馏分的杀虫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各馏分的杀虫效果不同,馏分A5成分比较简单,但其杀虫活性并不高;其他馏分(如A1和A6)的组成成分较多,然而它们的杀虫活性却较高,说明辽细辛精油中起杀虫作用的主要成分并非一种,可能多种成分均起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以辽细辛为原料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精油 GC-MS 硅胶柱层析 杀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灰斑病菌与不同品种玉米互作后果胶酶活性的变化
4
作者 王桂清 李凡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7-81,共5页
为了明确果胶酶在玉米灰斑病菌与寄主互作中所起的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了玉米灰斑病菌06-09菌株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互作3代后,再分离菌胞内和胞外果胶酶[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活性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表... 为了明确果胶酶在玉米灰斑病菌与寄主互作中所起的作用,采用比色法测定了玉米灰斑病菌06-09菌株与不同抗性玉米品种互作3代后,再分离菌胞内和胞外果胶酶[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活性并分析其变化。结果表明,同一种酶、同一互作寄主、同一互作代数,胞外酶活性高于胞内酶,说明果胶酶(PMG和PMTE)主要以胞外酶形式起作用;互作单代,再分离菌果胶酶活性的变化均与寄主的抗感性无密切关系;与对照原菌株06-09比较,再分离菌PMTE活性的变化趋势是第1次互作后大部分升高,而第2、3次互作后则均降低;对于同一互作品种,PMG活性总体上随互作代数增加而升高,PMTE活性表现为第1次互作后明显高于第2次和第3次互作,第2次和第3次互作间酶活性差异不显著,说明病菌与同一寄主连续互作后,其致病性将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灰斑病菌 玉米品种 互作 果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致腐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霞 钱关泽 +2 位作者 李凡海 刘廷磊 刘莲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81-83,共3页
为台湾林檎的深入研究及其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西和浙江2个地区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黑曲霉菌、毛霉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除江西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毛霉菌没有抑制效果外,2个地... 为台湾林檎的深入研究及其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江西和浙江2个地区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黑曲霉菌、毛霉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除江西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毛霉菌没有抑制效果外,2个地区台湾林檎浸提液对其他致腐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浙江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的抑菌效果最佳,对黑曲霉、毛霉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3.13%、62.4%、97.88%和100%;江西台湾林檎叶片浸提液对这4种致腐微生物的抑制率分别为38.7%、-7.48%、99.94%和100%,对毛霉菌的菌丝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台湾林檎浸提液具有抑菌防腐的效果,但在选择台湾林檎作为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原料时应注意其来源地,最好进行试验确定其是否适合作为特定微生物防腐剂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林檎 浸提液 致腐微生物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