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WT1表达及其与疗效、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凌浩 王智 +3 位作者 陆时运 赵晓红 周仲昊 王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Wilms基因(WT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ML患者56例、非肿瘤患者28例。采用定量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WT1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白... 目的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Wilms基因(WT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ML患者56例、非肿瘤患者28例。采用定量PCR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WT1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骨髓原幼细胞比例、LDH水平的关系。首次诱导化疗后,观察不同WT1表达水平与AML患者的疗效、无事件生存(EFS)时间、总生存(OS)时间的关系。结果 AML患者WT1表达水平中位数为2 875拷贝/10 000 ABL拷贝,高表达阳性率为85.7%;非肿瘤患者WT1表达水平中位数为8拷贝/10 000 ABL拷贝,无高表达患者。WT1表达水平不同的AML患者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骨髓原幼细胞比例、LD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1表达正常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率、中位EFS时间与WT1高表达AML患者比较,P均>0.05。WT1表达正常AML患者中位OS时间为29.5个月,WT1高表达AML患者为19个月,两者比较P均<0.05。结论 AML患者WT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AML患者WT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疗效、预后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Wilms基因 治疗结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
2
作者 李凌浩 李惠民 +3 位作者 李斌 何迪 喻镁佳 胡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333-333,336,共2页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凌浩 马鹏 +6 位作者 李林杰 常秋燕 郭富城 王悦萦 马忠仁 李倬 马晓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9-113,共5页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导致的非溶细胞免疫效应是其产生潜伏感染的基础。虽然处于潜伏期的HSV的复制是被抑制的,但HSV基因仍然存在于正常的神经细胞中。研究表明,宿主免疫应答在调节HSV潜伏感染或复制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概述了...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导致的非溶细胞免疫效应是其产生潜伏感染的基础。虽然处于潜伏期的HSV的复制是被抑制的,但HSV基因仍然存在于正常的神经细胞中。研究表明,宿主免疫应答在调节HSV潜伏感染或复制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概述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过程中天然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作用,以及干扰素和HSV毒力相关蛋白的作用,以期为深入了解HSV感染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非溶细胞免疫 潜伏感染 神经细胞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GRU和双层注意力机制的商品评论情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凌浩 李欣晔 +2 位作者 张承强 周雄图 张永爱 《广播电视网络》 2020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本文针对现有商品评论情感分析模型均没有对商品评论文本进行细粒度划分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网络(Bi-GRU)和双层注意力机制的商品评论情感分类模型。该模型将商品评论文本划分成词级和句子级,通过Bi-GRU提取商品评论在词级... 本文针对现有商品评论情感分析模型均没有对商品评论文本进行细粒度划分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门控循环网络(Bi-GRU)和双层注意力机制的商品评论情感分类模型。该模型将商品评论文本划分成词级和句子级,通过Bi-GRU提取商品评论在词级和句子级的特征,同时在词级和句子级分别应用注意力机制对相应信息进行权重重分布,通过层级递进的方式获取到商品评论的情感倾向。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商品评论情感分析模型在评论数据集中取得了93.78%的准确率,相对于使用单层注意力机制的Bi-GRU提升了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机制 双向门控循环记忆网络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对ISG产物及干扰素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悦萦 马鹏 +5 位作者 李林杰 常秋燕 郭富城 李凌浩 马晓霞 马忠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82,共5页
哺乳动物通过启动细胞内的先天免疫反应来抗击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侵袭和复制。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病原体识别受体信号介导抗病毒基因产物的表达,包括干扰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的产生以及感染部位其他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来... 哺乳动物通过启动细胞内的先天免疫反应来抗击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侵袭和复制。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病原体识别受体信号介导抗病毒基因产物的表达,包括干扰素和干扰素刺激基因的产生以及感染部位其他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来抗击HCV的感染。HCV在人体内持续感染的能力与病毒克服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避机制有关,HCV还可抵御干扰素治疗的抗病毒反应。对HCV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研究揭示了HCV逃避宿主的免疫调节及宿主对HCV免疫调控的机制。论文主要论述在感染HCV的过程中ISG产物的抗病毒作用、HCV对干扰素上、下游的影响及病毒对宿主的逃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免疫 丙型肝炎病毒 病原体识别受体分子 信号 干扰素 干扰素诱导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