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PCR方法定性检测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和结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冰玲 马贵平 +4 位作者 刘来福 刘旭辉 李炎鑫 刘全国 史喜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33-35,共3页
"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PCR方法定性检测"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的A类能力验证计划。通过对本次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和对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了国内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PCR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以及各实验室在检... "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PCR方法定性检测"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的A类能力验证计划。通过对本次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和对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了国内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PCR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以及各实验室在检测中存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牛羊源性成分 PCR 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的食品追溯体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史喜菊 马贵平 +3 位作者 刘全国 李冰玲 刘旭辉 李炎鑫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对提供食品来源、生产加工、零售到流通的所有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使立法机构能识别并从市场上尽早撤回对健康有害和不适合消费的产品。在这条从“农场到餐桌”的链条上,动物饲料作为人... 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对提供食品来源、生产加工、零售到流通的所有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使立法机构能识别并从市场上尽早撤回对健康有害和不适合消费的产品。在这条从“农场到餐桌”的链条上,动物饲料作为人类食品的前期成分,是食品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溯 欧盟 食品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旭辉 马贵平 +3 位作者 史喜菊 李冰玲 李炎鑫 刘全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0期91-94,共4页
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是识别商品掺假和防止疯牛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目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用于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电泳、色谱、光谱、免疫分析以及DNA检测等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评述和比较,并对该类项目检测方... 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是识别商品掺假和防止疯牛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目前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对用于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的电泳、色谱、光谱、免疫分析以及DNA检测等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评述和比较,并对该类项目检测方法的使用原则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性成分 识别 肉类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牛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史喜菊 马贵平 +2 位作者 李冰玲 刘旭辉 李炎鑫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食品安全问题 疯牛病 食品安全事件 管理机构 卫生问题 食品卫生 口蹄疫 禽流感 二恶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主要国家疯牛病防疫策略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炎鑫 马贵平 +5 位作者 游忠明 魏荣 史喜菊 刘全国 刘旭辉 李冰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6,共3页
疯牛病的发生给许多国家在贸易上带来了的摩擦,许多疯牛病发生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要求其他国家进口他们的活牛和牛产品或含有牛羊源性物质的产品。同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法典疯牛病章节也在不断被修改,风险评估... 疯牛病的发生给许多国家在贸易上带来了的摩擦,许多疯牛病发生国家从本国的利益出发,要求其他国家进口他们的活牛和牛产品或含有牛羊源性物质的产品。同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陆生动物法典疯牛病章节也在不断被修改,风险评估方面由过去的以疯牛病发病率为主改变为以疯牛病控制措施为主,牛和牛产品贸易方面的许多条款规定比以前有所放松。为了预防和控制疯牛病,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并非全部采取相同的预防措施,因此,很有必要对国内外疯牛病防疫策略进行比较,找出共同点和差异点,加强和完善我国目前的疯牛病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牛病 国内外 防疫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产品贸易 陆生动物 风险评估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诊断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比较及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马贵平 史喜菊 +2 位作者 李冰玲 李炎鑫 刘全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10期66-69,共4页
1前言 OIE的诊断标准体系完善、内容科学,有分布于全球150多个参考实验室作为技术后盾,这些诊断技术代表了全世界兽医工作的最高水平,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都很强,是世界各国在兽医技术能力建设上所参照的国际标准。
关键词 诊断技术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传染病 适用性 动物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病诊断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的比较及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4
7
作者 马贵平 史喜菊 +2 位作者 李炎鑫 李冰玲 刘全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1期63-68,共6页
1前言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制定的动物卫生标准是WTO中SPS协定唯一认可的动物卫生规则,作为技术法规和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技术依据,得到了世界各国兽医工作者的一致认可。OIE的诊断标准体系完善、内容科学,有分布于全球的150多个... 1前言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制定的动物卫生标准是WTO中SPS协定唯一认可的动物卫生规则,作为技术法规和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技术依据,得到了世界各国兽医工作者的一致认可。OIE的诊断标准体系完善、内容科学,有分布于全球的150多个参考实验室作为技术后盾,这些诊断技术代表了全世界兽医工作的最高水平,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都很强,是世界各国在兽医技术能力建设上所参照的国际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病诊断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 适用性 兽医工作者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I型禽流感病毒纳米量子点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旭辉 马贵平 +5 位作者 常津 张兵波 李冰玲 史喜菊 刘全国 李炎鑫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22,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CdSe量子点标记技术用于H5NI型禽流感病毒检测的方法。采用CdSe量子点标记鸡抗AIVIgG,并对标记的抗体量子点复合产物进行了纯化。H5N1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CdSe量子点标记的鸡抗AIVIgG作为检测抗体,建...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CdSe量子点标记技术用于H5NI型禽流感病毒检测的方法。采用CdSe量子点标记鸡抗AIVIgG,并对标记的抗体量子点复合产物进行了纯化。H5N1型禽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CdSe量子点标记的鸡抗AIVIgG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纳米量子点应用于禽流感病毒快速检测的方法。此方法的最佳检测组织为气管和肺,整个检测过程只需3小时。实验结果表明,对已知的阳性样品其敏感性比血凝试验要高出4倍以上,与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和鸭肝炎病毒等无交叉反应。对65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有5份阳性病例,60份阴性病例,与鸡胚分离法作为比对,结果符合率为98.46%,说明此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该方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快,在进出口检疫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量子点 禽流感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疾病诊断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比较与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史喜菊 马贵平 +2 位作者 李冰玲 李炎鑫 刘全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11期64-67,共4页
1前言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制定的动物卫生标准是WTO中SPS协定唯一认可的动物卫生规则,作为技术法规和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技术依据,得到了世界各国兽医工作者的一致认可。
关键词 国家标准 疾病诊断 国际标准 行业标准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 传染性 适用性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牛病感染因子的检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贵平 张宝云 +2 位作者 李冰玲 田海燕 董小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研究目的是对北京某公司研制的一种牛血源性生物制品进行疯牛病感染因子的检测。通过对供体牛及其产地牛进行疯牛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确认这些供体牛没有感染疯牛病,以其血液作为原料研制的生... 研究目的是对北京某公司研制的一种牛血源性生物制品进行疯牛病感染因子的检测。通过对供体牛及其产地牛进行疯牛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确认这些供体牛没有感染疯牛病,以其血液作为原料研制的生物制品没有携带疯牛病病原的危险,本研究也为在我国进一步建立牛源性药品、生物制品中疯牛病感染因子的检测和评估提供了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牛病 感染因子 检测技术 血源性生物制品 流行病学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喜菊 郝俊虎 +5 位作者 柏亚铎 马贵平 乔彩霞 刘全国 李炎鑫 李冰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11期66-68,71,共4页
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是将核酸杂交和PCR链式扩增相结合的一项高通量检测技术。该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实现多达50个靶分子的同步检测。自2002年被报道以来,该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广泛用于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检测、肿瘤预后... 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是将核酸杂交和PCR链式扩增相结合的一项高通量检测技术。该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以实现多达50个靶分子的同步检测。自2002年被报道以来,该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广泛用于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检测、肿瘤预后及传染病高通量检测领域。本文就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链接探针扩增技术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地鼠羊瘙痒病病理性朊蛋白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全国 马贵平 +2 位作者 李炎鑫 史喜菊 李冰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7期37-39,共3页
选择25只羊痒病金黄地鼠标准毒株GSH263K临床末期的脑组织,经一系列离心洗涤纯化和蛋白酶K处理,获得高纯度的病理性朊蛋白。高纯度的病理性朊蛋白经80%甲酸灭活处理和真空离心干燥制备为待检标准物质,待检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 选择25只羊痒病金黄地鼠标准毒株GSH263K临床末期的脑组织,经一系列离心洗涤纯化和蛋白酶K处理,获得高纯度的病理性朊蛋白。高纯度的病理性朊蛋白经80%甲酸灭活处理和真空离心干燥制备为待检标准物质,待检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其结果符合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痒病 朊蛋白 标准物质 稳定性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疾病诊断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比较及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喜菊 马贵平 +2 位作者 刘全国 李炎鑫 李冰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12期72-75,共4页
1前言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制定的动物卫生标准是WTO中SPS协定唯一认可的动物卫生规则,作为技术法规和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技术依据,得到了世界各国兽医工作者的一致认可。OIE的诊断标准体系完善、内容科学,有分布于全球的OIE参... 1前言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制定的动物卫生标准是WTO中SPS协定唯一认可的动物卫生规则,作为技术法规和仲裁国际贸易纠纷的技术依据,得到了世界各国兽医工作者的一致认可。OIE的诊断标准体系完善、内容科学,有分布于全球的OIE参考实验室作为技术后盾,这些诊断技术代表了全世界兽医工作的最高水平,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都很强,是世界各国在兽医技术能力建设上所参照的国际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 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 传染性 适用性 兽医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前临床期检测金仓鼠羊痒病淋巴结中病理型朊蛋白PrP^(Sc)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全国 马贵平 +3 位作者 李炎鑫 史喜菊 李冰玲 司培培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2年第2期26-28,共3页
12只雌性5周龄金仓鼠腹腔注射50μL羊痒病(SCRAPIE)263K株10%的脑组织匀浆。在临床前期,感染后第2、4、6、8、10、12周和临床末期第20周,金仓鼠被分别处死,取大脑、淋巴组织、脾脏、肾脏、肝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 12只雌性5周龄金仓鼠腹腔注射50μL羊痒病(SCRAPIE)263K株10%的脑组织匀浆。在临床前期,感染后第2、4、6、8、10、12周和临床末期第20周,金仓鼠被分别处死,取大脑、淋巴组织、脾脏、肾脏、肝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实验检测朊病毒病理型朊蛋白PrPSc。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前期,通过改进后的纯化技术,我们能够检测出淋巴组织和脾脏组织中的PrPSc,但是在肾脏、肝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中仍然没有检测到PrP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痒病 金仓鼠 免疫印迹杂交 淋巴组织 脾脏 病理型朊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牛海绵状脑病防控状况简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炎鑫 马贵平 +4 位作者 游忠明 史喜菊 刘全国 李冰玲 刘旭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6期101-104,共4页
2005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各国发生牛海绵状脑病(BSE)的风险划分为BSE风险可忽略国家,BSE风险可控制国家,BSE风险不确定国家,2007年5月OIE认定加拿大为疯牛病风险可控制国家。文章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和相关文献资料,从牛和牛产品的... 2005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各国发生牛海绵状脑病(BSE)的风险划分为BSE风险可忽略国家,BSE风险可控制国家,BSE风险不确定国家,2007年5月OIE认定加拿大为疯牛病风险可控制国家。文章结合实地考察情况和相关文献资料,从牛和牛产品的进口政策、BSE监测、饲料禁令、特殊风险物质的去除、牛身份识别体系以及目前加拿大的牛和牛肉贸易状况等方面介绍了加拿大疯牛病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海绵状脑病 加拿大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687例老年患者住院和死亡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赖冬梅 李冰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4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情况,从中探寻老年人发病规律,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病例来源于该院2010—2014年病案统计室出院病案计算机资料库,以病案首页出院诊断为主并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计分类。结果 160岁以上...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情况,从中探寻老年人发病规律,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病例来源于该院2010—2014年病案统计室出院病案计算机资料库,以病案首页出院诊断为主并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计分类。结果 160岁以上老年患者20 687例,占总出院人数45.54%。2前5位系统疾病: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占总数的76.41%。3前5位死因构成: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损伤中毒,占老年患者总死亡数的83.35%。结论老年患者占住院总人数的比例较高,威胁老年人健康和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疾病 死亡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朊蛋白和酵母朊毒体结构域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7
作者 李炎鑫 马贵平 +3 位作者 杨汉春 刘全国 史喜菊 李冰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酵母Ure2p朊蛋白结构域(UPD)基因插入牛朊蛋白(BPrP)表达质粒pET-PrP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PrP-UPD。阳性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获得高效表达。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与单克隆抗体6H4呈...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酵母Ure2p朊蛋白结构域(UPD)基因插入牛朊蛋白(BPrP)表达质粒pET-PrP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PrP-UPD。阳性质粒转化宿主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获得高效表达。Westernblot检测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与单克隆抗体6H4呈现特异性反应,且纯化的PrP-UPD融合蛋白在体外具有聚集成淀粉样纤维、抵抗蛋白酶K消化等朊毒体的结构特点。利用纯化的PrP-UPD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经克隆和筛选,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重组PrP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G3、3A4、4D1,其中1G3分泌的单抗能识别细胞型牛朊蛋白,其Ig亚类为IgG2b,腹水ELISA效价为1×105,Western blot表明该单抗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朊蛋白 酵母Ure2p朊毒体结构域 构象转变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含牛源蛋白的化妆品传播vCJD的风险评估
18
作者 史喜菊 马贵平 +3 位作者 刘旭辉 李炎鑫 李冰玲 刘全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1期38-41,共4页
运用风险分析理论,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同时遵循客观实际,分别从危害确认、接触评估、危害评定及风险评定几方面对含有牛源性成份的化妆品能否传播人类变异型克雅氏症的风险进行了科学评估。结果认为,由于化妆品直接与皮肤接触,而朊蛋白... 运用风险分析理论,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同时遵循客观实际,分别从危害确认、接触评估、危害评定及风险评定几方面对含有牛源性成份的化妆品能否传播人类变异型克雅氏症的风险进行了科学评估。结果认为,由于化妆品直接与皮肤接触,而朊蛋白可以被身体许多部位吸收,所以含有牛源性蛋白的化妆品是一个潜在的暴露源,使用含牛源性蛋白的化妆品存在感染人类变异型克雅氏症的风险。然而,由于风险评估中存在许多重要的变数,因而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关于发生该病的风险所做的任何定量评估都不是很准确的,防止疯牛病病原通过化妆品传播的最可靠的做法就是化妆品生产中禁止使用高风险性牛源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蛋白 化妆品 人类变异型克雅氏症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19
作者 史喜菊 马贵平 +2 位作者 刘全国 李冰玲 李炎鑫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是依赖于靶目标上6个区域的4条引物和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Bst的作用,在60℃-65℃恒温条件下1 h之内即可完成的基因扩增技术。该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在很多领...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新型核酸扩增技术,是依赖于靶目标上6个区域的4条引物和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DNA聚合酶Bst的作用,在60℃-65℃恒温条件下1 h之内即可完成的基因扩增技术。该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在很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论文从技术原理、引物设计、反应机制和特点等方面了介绍了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并就该技术在动物细菌性病原微生物、病毒和寄生虫检测中的应用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病原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牛海绵状脑病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炎鑫 马贵平 +3 位作者 刘全国 史喜菊 李冰玲 徐立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1期56-61,共6页
非典型牛海绵状脑病为新发现的一种朊病毒病,通常发生于老牛,与典型牛海绵状脑病在病理表型、分子表型和生物表型方面不同。本文结合已发表的文献,对非典型牛海绵状脑病的发现、病原特性、流行病学、检测、发病机理、动物模型研究和实... 非典型牛海绵状脑病为新发现的一种朊病毒病,通常发生于老牛,与典型牛海绵状脑病在病理表型、分子表型和生物表型方面不同。本文结合已发表的文献,对非典型牛海绵状脑病的发现、病原特性、流行病学、检测、发病机理、动物模型研究和实验感染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增强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并为我国防控该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牛海绵状脑病 流行病学 检测 发病机理 传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