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粘液乳杆菌信号分子AI-2合成蛋白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分析
1
作者 魏光强 王藤 +4 位作者 徐紫琪 王玉珠 张文彬 李兴伦 黄艾祥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2,共8页
为了探究发酵粘液乳杆菌A51信号分子AI-2合成调控蛋白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S-ribosylhomocysteinase,LuxS)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LuxS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磷酸化位点、结构域以及空间结... 为了探究发酵粘液乳杆菌A51信号分子AI-2合成调控蛋白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S-ribosylhomocysteinase,LuxS)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本实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LuxS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磷酸化位点、结构域以及空间结构,并结合蛋白互作网络,探究LuxS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信号分子AI-2合成蛋白LuxS由158个氨基酸编码,分子质量为17 718.91 Da,理论等电点为5.29,不稳定指数为32.16,是一种酸性稳定亲水蛋白。LuxS无信号肽及跨膜结构域,推测为内分泌型蛋白,主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存在16个磷酸化位点,属LuxS超级家族,含有1个PRK02260结构域。LuxS是一种主要由39.87%的无规卷曲和31.65%的α-螺旋组成二级结构相对稳定的蛋白,三维结构被折叠成棒球状结构;蛋白质互作网络结果显示,LuxS蛋白主要与pfs、metE、metC、metC-2、yhcE、mmuM、patB和cysK等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半胱氨酸、蛋氨酸以及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及合成,表明LuxS参与活化甲基循环从而调控菌株的群体感应系统和功能物质的代谢和合成。本研究对发酵粘液乳杆菌A51的信号分子AI-2合成蛋白LuxS结构特征和功能特性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该蛋白调控乳酸菌AI-2型群体感应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粘液乳杆菌 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酶 结构特征 功能特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疙瘩抗氧化肽、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的鉴定及其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徐紫琪 王玉珠 +4 位作者 魏光强 王道滇 胡绍梅 李兴伦 黄艾祥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14期1-12,共12页
为探究奶疙瘩中是否存在生物活性肽,以新疆牛奶疙瘩为原料,通过超滤分离制备不同分子量肽,利用肽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对奶疙瘩肽进行鉴定、筛选以及体外活性研究,并探究其肽稳定性,再通过分子对接阐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分子量<3 kD... 为探究奶疙瘩中是否存在生物活性肽,以新疆牛奶疙瘩为原料,通过超滤分离制备不同分子量肽,利用肽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对奶疙瘩肽进行鉴定、筛选以及体外活性研究,并探究其肽稳定性,再通过分子对接阐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分子量<3 kDa的奶疙瘩超滤肽具有较好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IC_(50)=1.79 mg/mL)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3.48 mg/mL),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共鉴定出376条主要来源于β-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的多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体外活性实验,筛选出1条抗氧化肽FPKYP(IC_(50)=23.55μg/mL)和1条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EMPF(IC_(50)=3.24 mg/mL)。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温度、pH和胃肠消化后,肽FPKYP的活性仍能维持在50%左右,而肽EMPF在胃肠消化后活性提高至80%以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FPKYP和EMPF主要通过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分别与Keap1(Val369、Val465、Val467和Val418)和α-葡萄糖苷酶(Val335、Val334、Pro230和Gly228)的活性氨基酸残基位点紧密结合,从而发挥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奶疙瘩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奶疙瘩功能食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疙瘩 抗氧化肽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 分子对接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