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景玉 高玉竹 +6 位作者 李元果 孙喜清 徐亚杰 秦峻岭 胡永浩 黄耕 高玉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4-280,共7页
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是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olivirus)的成员,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引起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小反刍兽疫为一种重大的外来性疾病,2007年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土县首次发生。自2... 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是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olivirus)的成员,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引起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小反刍兽疫为一种重大的外来性疾病,2007年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土县首次发生。自2013年末以来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湖南、辽宁等地频繁暴发小反兽疫疫情,给中国的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引起极大的重视。为更好的分析小反刍兽疫的病原特性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文章对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 病原学 疫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野鸭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F基因和HN基因的分子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钰 解林红 +10 位作者 耿海东 高晓龙 王海军 范胜涛 李元果 王铁成 吴长江 张晓田 孙贺廷 初冬 高玉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69,共5页
为了分析从湖南长沙分离到的野鸭源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分子特性,采用RT-PCR方法对分离自野鸭粪便的2株NDV的F基因和HN基因进行了扩增和遗传进化分析。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编码区... 为了分析从湖南长沙分离到的野鸭源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HN基因)分子特性,采用RT-PCR方法对分离自野鸭粪便的2株NDV的F基因和HN基因进行了扩增和遗传进化分析。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编码区核苷酸为1 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F基因碱性裂解位点序列为^112E-R-Q-E-R-L^117,符合NDV弱毒特征,与ClassⅠ类NDV代表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2.3%-93.8%之间。HN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编码区核苷酸为1 851bp,编码616个氨基酸,与ClassⅠ类NDV代表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1.6%-93.9%之间。根据F基因和HN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此次分离到的2株NDV同属于ClassⅠ类Genotype 3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H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抗病毒药物对甲型H1N1季节性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抑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树珊 李元果 +11 位作者 夏青 张亚敏 张醒海 赵梦琳 何健 孙伟洋 王铁成 冯娜 夏咸柱 郭振东 岳冬辉 高玉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4期599-605,共7页
目的:评价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及几种中药单体化合物对2018年河北流行株H1N1体内外抑制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鸡胚及MDCK细胞系扩增培养河北株甲型H1N1季节性流感病毒(简称BH076)。对所获毒株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未发现毒株... 目的:评价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及几种中药单体化合物对2018年河北流行株H1N1体内外抑制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鸡胚及MDCK细胞系扩增培养河北株甲型H1N1季节性流感病毒(简称BH076)。对所获毒株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未发现毒株具有耐奥司他韦H275Y位点及其他相关位点突变。通过细胞水平和小鼠体内分组治疗评价奥司他韦对BH076株的抑制作用。结果:奥司他韦无论在细胞水平还是小鼠体内均无抑制作用。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方法评价茶黄素、芦丁、金丝桃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细胞水平上对BH076株的抑制作用,发现茶黄素在药物浓度达0.125mg/ml以上时对H1N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芦丁可在浓度为2 mg/m:以上时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结论:该毒株对奥司他韦抑制的敏感性降低且中药单体化合物茶黄素对该毒株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奥司他韦 耐药性 中药单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