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菌种筛选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元新 成伟伟 +3 位作者 杨军祥 赵子惠 郭海龙 杨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2,共5页
为筛选出畜禽粪便发酵有机肥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试验选取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绿色木霉和米曲霉,按7%分别接种在牛粪、猪粪、鸡粪上,以发酵温度和总氮含量作为观测指标,进行单菌种发... 为筛选出畜禽粪便发酵有机肥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试验选取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绿色木霉和米曲霉,按7%分别接种在牛粪、猪粪、鸡粪上,以发酵温度和总氮含量作为观测指标,进行单菌种发酵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在发酵后3~13 d上升幅度较大,其中鸡粪升温最快,猪粪次之,牛粪最慢,15~19 d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总体来看,贝莱斯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绿色木霉发酵温度相对较高。从发酵后总氮含量可以看出,鸡粪和猪粪的总氮含量高于牛粪,7株菌分别发酵牛粪、猪粪、鸡粪后总氮含量高低的顺序大体趋势一致,短小芽孢杆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在三种粪便发酵中总氮含量均较高。绿色木霉在牛粪和鸡粪发酵中总氮含量由高到低均排第三,在猪粪上排第四。综合发酵温度和总氮含量可筛选出相互间无拮抗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绿色木霉作为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发酵 有机肥 菌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经验
2
作者 庄卓男 李元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5期380-384,共5页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以回肠末段及回盲部多发。营养支持也被认为是CD的关键治疗措施,对后续开展内科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均起到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营...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病变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以回肠末段及回盲部多发。营养支持也被认为是CD的关键治疗措施,对后续开展内科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均起到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营养支持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两类,首选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CD患者的肠道菌群与局部肠黏膜炎症反应,减轻肠管负荷,增加肠屏障功能,降低肠道通透性,促进疾病的康复,能用于CD患者的诱导缓解治疗。在CD的外科治疗当中,营养支持治疗贯穿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治疗过程,对于CD伴不全肠梗阻,可在术前实施一段时间的肠内营养支持,经过无渣饮食有助于减少腹胀和肠道粪便堆积,利于术前肠道准备和手术吻合安全,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疾病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风险。CD病变范围和手术方式决定了术后饮食治疗策略,多数重度活动性CD行外科手术后留有肠造口,因此术后居家营养支持和居家造口护理都是需要重视的。总之,营养支持治疗对于CD围手术期至关重要,营养支持治疗贯穿CD的整体治疗,缜密的结构化治疗和适合的营养制剂选择是CD患者保持缓解状态的基础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蛋白胶精准封堵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孝文 徐竟益 +2 位作者 朱志东 王峰 李元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234-235,共2页
观察生物蛋白胶封堵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AL)的效果。对术后2周内AL,先行禁食水、抗生素、生长抑素、全肠外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引流管通畅,待术后2周,行造影及CT评估,更换黎氏双套管(30号),若患者为2根引流,待稳定后留存1根双套... 观察生物蛋白胶封堵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AL)的效果。对术后2周内AL,先行禁食水、抗生素、生长抑素、全肠外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引流管通畅,待术后2周,行造影及CT评估,更换黎氏双套管(30号),若患者为2根引流,待稳定后留存1根双套管;对入院时已处于术后2周AL,直接行造影、CT评估后,更换黎氏双套管(30号)。待更换黎氏双套管1周后,逐渐将双套管换细,此后应用生物蛋白胶行封堵,连续观察3 d后,封堵口无液体渗出,行全腹部CT评估。结果显示,21例患者中20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5.2%,封堵的中位时间为术后40.0(25.0~51.0)d,成功患者均无吻合口狭窄、出血。结果表明,蛋白胶封堵治疗AL效果明显,封堵前行造影及CT检查,可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窦道评估的影响,可有效评估窦道方向有无分叉及脓腔,可测量窦道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瘘 蛋白胶 精准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恩病诊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庄卓男 李元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1期841-846,共6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累及胃肠道和相关免疫的一种全身炎症性疾病,具有破坏性和进行性病程[1-2]。CD具体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由于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是引起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3-4]。CD可于任何年龄发病,临...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累及胃肠道和相关免疫的一种全身炎症性疾病,具有破坏性和进行性病程[1-2]。CD具体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由于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是引起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3-4]。CD可于任何年龄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肠梗阻、腹部包块及瘘管形成等,CD病情反复、需多次住院,给社会及家庭造成沉重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诊断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瘘的外科阶段治疗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庄卓男 李元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总结肠瘘不同阶段的治疗经验及分期手术策略在肠瘘确定性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数据,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255例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致瘘... 目的:总结肠瘘不同阶段的治疗经验及分期手术策略在肠瘘确定性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数据,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255例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疾病、致瘘原因、瘘的部位、瘘的数量、瘘的性质、瘘发生到就诊时间、肠瘘诊断评估方式、营养风险、营养支持方式、入院感染状态等进行初步总结。根据肠瘘病理生理特点进行肠瘘阶段治疗:肠瘘急性阶段-肠瘘稳定阶段-肠瘘确定性手术阶段。肠瘘确定性手术分期治疗:I期手术和分期手术。并分析各个阶段治疗策略和治疗效果。结果:肠瘘急性阶段(141例),局部感染患者与严重感染患者之间的腹腔脓肿处理方式有明显差异(P=0.023),损伤控制外科手术适合严重感染患者。141例均进入肠瘘稳定阶段,其中112例患者接受全过程治疗,28例放弃,1例死亡。112例完整治疗患者中,75例治愈(治愈率83.7%),37例保守无效进入肠瘘确定性手术阶段;联合114例外院保守无效肠瘘患者;共计151例进入肠瘘确定性手术阶段;其中134例行Ⅰ期手术,17例行分期手术。151例患者手术治疗的总体结局,138例治愈(治愈率为91.4%)。结论:根据肠瘘患者的发生和病理生理,正确归入肠瘘急性阶段、肠瘘稳定阶段或肠瘘确定性手术阶段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至关重要。另外,合理的手术时机和分期手术策略也是手术治疗肠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瘘 外科手术 双套管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频率固定相控波束扫描微带漏波天线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元新 龙云亮 钟期洪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6期735-738,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带移相器多端口馈电微带漏波天线 ,实现了频率固定下的相控微带漏波天线双向主波束扫描。通过控制微带漏波天线中部馈电端口移相器 ,成功实现了工作频率固定下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扫描 ,并使用电子开关实现微带漏波天线主... 提出了一种新型带移相器多端口馈电微带漏波天线 ,实现了频率固定下的相控微带漏波天线双向主波束扫描。通过控制微带漏波天线中部馈电端口移相器 ,成功实现了工作频率固定下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扫描 ,并使用电子开关实现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双向扫描。当工作频率为 7GHz时 ,在微带漏波天线法线右侧 ,主波束扫描范围约为 4 1°~ 6 3° ;在微带漏波天线法线左侧 ,主波束扫描范围约为 117°~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漏波天线 频率固定 波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频率波束可调的多端口微带漏波天线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元新 龙云亮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6-8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崭新结构的多端口馈电微带漏波天线 ,实现了频率固定下的电控天线主波束逐级可调。在工作频率固定的情况下 ,通过控制双端口馈电微带天线上的中部馈电端口位置 ,使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方向发生偏移。仿真结果表明 ,当工作频率... 提出了一种崭新结构的多端口馈电微带漏波天线 ,实现了频率固定下的电控天线主波束逐级可调。在工作频率固定的情况下 ,通过控制双端口馈电微带天线上的中部馈电端口位置 ,使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方向发生偏移。仿真结果表明 ,当工作频率固定为 7GHz的情况下 ,在H平面上 ,主波束扫描范围可以达到约 48°~ 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漏波天线 波束扫描 馈电 微带天线 可调 双端口 工作频率 仿真结果 偏移 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的微带缝隙漏波天线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元新 龙云亮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4,共4页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微带缝隙漏波天线进行分析,直观地得到了微带缝隙漏波天线内部的电场分布。提出了一条有效的经验公式,成功地计算了微带缝隙漏波天线的漏波传播系数,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比较了不同缝隙宽度和微带宽度对微... 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微带缝隙漏波天线进行分析,直观地得到了微带缝隙漏波天线内部的电场分布。提出了一条有效的经验公式,成功地计算了微带缝隙漏波天线的漏波传播系数,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比较了不同缝隙宽度和微带宽度对微带缝隙漏波天线性能的影响。证明了在微带漏波天线上开缝可以有效地减少天线尺寸及降低天线的工作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技术 微带缝隙漏波天线 时域有限差分法 漏波传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TD的微带漏波天线分析的新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元新 张俏梅 龙云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7-640,共4页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微带漏波天线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微带漏波天线TE01模下的电场分布,对微带漏波天线的电波传播特性进行初步的讨论。提出新的经验计算公式微带漏波天线漏波传播系数,所得漏波传播系数曲线与实测数据以及比较数据十... 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微带漏波天线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微带漏波天线TE01模下的电场分布,对微带漏波天线的电波传播特性进行初步的讨论。提出新的经验计算公式微带漏波天线漏波传播系数,所得漏波传播系数曲线与实测数据以及比较数据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漏波天线 时域有限差分法 漏波传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频率固定相控波束扫描的微带漏波天线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元新 龙云亮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69,7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带移相器双端口馈电微带漏波天线。通过控制微带漏波天线末端馈电端口移相器 ,其输入电流激励相位发生变化 ,成功地实现了工作频率固定下的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扫描。当工作频率为 7GHz时 ,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扫描范围... 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带移相器双端口馈电微带漏波天线。通过控制微带漏波天线末端馈电端口移相器 ,其输入电流激励相位发生变化 ,成功地实现了工作频率固定下的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扫描。当工作频率为 7GHz时 ,微带漏波天线主波束扫描范围可以达到约 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漏波天线 频率固定 波束扫描 移相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治疗克罗恩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庄卓男 李元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4年第12期967-971,共5页
克罗恩病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病情反复、住院频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目前,克罗恩病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传统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类药物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生物制剂及小分子... 克罗恩病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病情反复、住院频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目前,克罗恩病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传统药物如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类药物的疗效并不十分理想。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的研发,为克罗恩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就治疗克罗恩病的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药物治疗 生物制剂 小分子药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术式的改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元新 黎介寿 李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改进大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术式,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动脉吻合采用供体的带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段端侧吻合于受体的腹主动脉,静脉吻合利用Cuf套管技术将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的左肾静脉端端吻合。结果:共... 目的:改进大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术式,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动脉吻合采用供体的带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段端侧吻合于受体的腹主动脉,静脉吻合利用Cuf套管技术将供体的门静脉与受体的左肾静脉端端吻合。结果:共进行189次移植手术,其中正式实验33次,手术成功率为84.8%。手术时间约3h,其中动脉吻合18±5min,静脉吻合1min。结论:本术式简化了大鼠小肠移植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肠 移植 血管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小肠移植的内窥镜监测
13
作者 李元新 黎介寿 +3 位作者 李宁 李幼生 江志伟 李晓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本文报告我国首例小肠移植病例应用内窥镜观察的结果。经末端回肠道口行内窥镜检查移植肠粘膜,同时取肠粘膜活检共8次,临床观察和肠粘膜病理检查未发现急性排异反应。本文讨论了小肠移植术后应用内窥镜检查的方法、时间及在术后并发... 本文报告我国首例小肠移植病例应用内窥镜观察的结果。经末端回肠道口行内窥镜检查移植肠粘膜,同时取肠粘膜活检共8次,临床观察和肠粘膜病理检查未发现急性排异反应。本文讨论了小肠移植术后应用内窥镜检查的方法、时间及在术后并发症监测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小肠移植 内窥镜.活检 排异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和小肠移植排异反应
14
作者 李元新 黎介寿 李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61-64,共4页
中图法分类号R656.7临床同种异体小肠移植(SBT)已成功应用于不可逆的肠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但由于小肠含有大量淋巴组织,移植肠的排异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移植。控制排异反应成为小肠移植的主要难题之一。随着人们... 中图法分类号R656.7临床同种异体小肠移植(SBT)已成功应用于不可逆的肠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但由于小肠含有大量淋巴组织,移植肠的排异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器官移植。控制排异反应成为小肠移植的主要难题之一。随着人们对器官移植排异机理的深入研究,尤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小肠移植 排异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应激下肠粘膜通透性的改变 被引量:15
15
作者 蒋小华 李宁 +3 位作者 李元新 刘放南 谭力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研究腹部大手术作为一种创伤应激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前瞻、随机选取胃肠道肿瘤患者 4 0例 ,分别于术前 1天、术后 7天测定口服含乳果糖 10g、甘露醇 5g的测试液 ,测定 6h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 (L/M)的变化 ,用高效... 目的 :研究腹部大手术作为一种创伤应激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 :前瞻、随机选取胃肠道肿瘤患者 4 0例 ,分别于术前 1天、术后 7天测定口服含乳果糖 10g、甘露醇 5g的测试液 ,测定 6h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比值 (L/M)的变化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浓度 ,并以 2 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 结果 :2 0例健康志愿者L/M比值为 0 .0 2 8± 0 .0 10 ,4 0例患者术前L/M比值为 0 .0 2 5± 0 .0 0 2 ,与 2 0例健康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术后第 7天L/M比值为 0 .0 70± 0 .0 0 4 ,比术前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膜通透性 乳果糖 甘露醇 创伤后应激障碍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模式展开理论近远场变换及快速算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南京 李元新 胡楚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25-3029,共5页
基于球模式展开理论的近远场变换是天线球面近场测量系统实现的关键,它将待测天线在空间建立的场展开成球面波函数之和,由于其计算公式复杂,因而计算耗费时间长。该文在实际计算中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及矩阵的思想可以大幅度提高程序运... 基于球模式展开理论的近远场变换是天线球面近场测量系统实现的关键,它将待测天线在空间建立的场展开成球面波函数之和,由于其计算公式复杂,因而计算耗费时间长。该文在实际计算中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及矩阵的思想可以大幅度提高程序运行速度,节省计算时间。采用该方法对角锥喇叭天线的近远场数据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外推远场的结果和理论值吻合良好,说明了该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可缩短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线球面近场测量 球模式展开理论 近远场变换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孟庆欣 杨斌 李元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79-118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病情危重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53例危重患者,男33例,女20例,年龄为13~84岁,平均(57±5)岁。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经1.5—2.5cm的肝组织后穿过胆囊床进入胆囊腔内,退出针芯,放人导丝,拔出穿刺针,沿导丝送入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抽出导丝,抽尽胆汁,用甲硝唑液冲洗胆囊至抽出液变清。结果:53例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手术后右上腹疼痛症状立即缓解。手术后24h体温及白细胞明显下降,5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7例胰头癌或胆管癌患者术后3d,巩膜及皮肤黄染基本消退,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PTGD,对于危重不能耐受手术或难以施行手术的患者,是一项安全、经济、易于操作、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危重 急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TT&C测控资源优化调度(英文)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斌 李元新 黄永宣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2-1136,1167,共6页
TT&C测控资源调度是一个涉及卫星、测控站以及调度准则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优化问题。针对这一优化问题,根据测控调度的一般原则和优化准则,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求解该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最后,通过两个示例分析... TT&C测控资源调度是一个涉及卫星、测控站以及调度准则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优化问题。针对这一优化问题,根据测控调度的一般原则和优化准则,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求解该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最后,通过两个示例分析,演示验证了该方法对于解决一般测控调度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C 资源调度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会庆 易学明 +7 位作者 李元新 胡心宝 李幼生 汪涌 汪军 孙东燕 陈一飞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73-374,376,i016,共4页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同种异体移植 头皮瓣 颈部软组织 耳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元新 李永林 雷晓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观察了20具(40例)成人尸体的腰动脉,阐明了腰动脉的数目、起源、走行、口径、长度、起始平面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及相邻两腰动脉间的距离。为临床上由腰动脉插管进行的选择性脊髓造影术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 腰动脉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