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扬子板块石炭纪沉积层序及其全球性对比研究 |
李儒峰
刘本培
赵澄林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0
|
|
2
|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热史恢复与成藏期判识 |
李儒峰
陈莉琼
李亚军
宋宁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0
|
|
3
|
武威盆地石炭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李儒峰
柳广弟
马国富
高岗
方晶
刘玉娥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4
|
云南楚雄盆地上三叠统沉积及地球化学的海相特征 |
李儒峰
马永生
郭彤楼
李一超
胡剑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5
|
黔南Triticites带旋回层序碳同位素特征及冰川型海平面变化 |
李儒峰
刘本培
赵澄林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12
|
|
6
|
海相碳酸盐岩层系不整合量化研究及其意义--以四川盆地北部二叠系为例 |
李儒峰
郭彤楼
汤良杰
陈国飞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7
|
渤海海域古近系—新近系不整合剥蚀量恢复研究 |
李儒峰
张刚雄
阮小飞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8
|
盆地波动特征与生储盖层耦合关系分析——以楚雄盆地为例 |
李儒峰
金之钧
马永生
范绍雷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9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马五_1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中风化成岩模式和储层特征 |
李儒峰
鲍志东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3
|
|
10
|
华北中、新元古界层序地层分析及其应用 |
李儒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8 |
4
|
|
11
|
桂北南丹地区石炭纪斜坡相层序地层分析 |
李儒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7 |
3
|
|
12
|
海相沉积层序的级别及形成机制 |
李儒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
1997 |
0 |
|
13
|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纲要 |
鲍志东
刘凌
张冬玲
李儒峰
管守锐
康永尚
王英名
齐雪峰
赵秀岐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7
|
|
14
|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鲍志东
管守锐
李儒峰
王英民
刘凌
赵秀岐
齐雪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71
|
|
15
|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
王宜林
王英民
齐雪峰
管守锐
赵秀岐
李儒峰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2001 |
62
|
|
16
|
黔中地区多期构造演化、差异变形与油气保存条件 |
汤良杰
郭彤楼
田海芹
金文正
李儒峰
万桂梅
董立
王鹏万
|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2
|
|
17
|
四川盆地东北部前陆褶皱-冲断带盐相关构造 |
汤良杰
郭彤楼
余一欣
金文正
李儒峰
周雁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2
|
|
18
|
米仓山前陆盆地东段构造演化模式与油气聚集 |
吴世祥
马永生
金之钧
汤良杰
李儒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0
|
|
19
|
四川盆地米仓山前陆冲断带成藏条件分析 |
吴世祥
汤良杰
马永生
郭彤楼
黄仁春
程胜辉
李儒峰
陈梅涛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7
|
|
20
|
米仓山与大巴山交汇区构造分区与油气分布 |
吴世祥
汤良杰
郭彤楼
李儒峰
陈梅涛
周雁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