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遇地震下无砟轨道多跨简支梁桥行车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刘尊稳 李欣婧 +2 位作者 邓永杰 李健宁 李浩帆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4,共8页
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上广泛采用的无砟轨道系统具有较大的纵向刚度,而地震区亦分布广泛,震时桥上行车无可避免,针对地震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桥上列车行驶的安全性,以我国西部地区常见的高速铁路多跨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32 m不规则... 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上广泛采用的无砟轨道系统具有较大的纵向刚度,而地震区亦分布广泛,震时桥上行车无可避免,针对地震下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桥梁桥上列车行驶的安全性,以我国西部地区常见的高速铁路多跨CRTS II型板式无砟轨道32 m不规则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基于WORKBENCH及SIMPACK平台建立车-线-桥一体化计算模型,研究震时不同行车速度下列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对横向力的变化规律,并提出行车安全阈值。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行驶速度越快,地震强度愈强,列车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对横向力越大;考虑轨道约束作用可使列车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轮对横向力平均分别降低7.19%、9.96%、7.97%,其中相差最大均约为15%;轨道系统的约束作用可提高行车安全阈值,若列车运行速度为350 km/h和300 km/h时,其可承受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分别增加了22.04%、36%,当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2g和0.3g时,列车可安全行驶的速度分别增大了7.24%、8.14%,行驶速度的影响更大,地震来临时,应减速慢行。无砟轨道系统的约束可有效提高桥上行车安全性,在设计计算时应考虑无砟轨道系统的约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车-线-桥耦合振动 地震激励 行车速度 行车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粘滞阻尼器配合双曲面球型支座在大跨连续梁桥中的减隔震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健宁 虞庐松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4-99,共6页
大跨度连续梁桥由于上部结构惯性力较大,导致传统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很难满足桥梁抗震性能需求,减隔震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液体粘滞阻尼器配合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对某高烈度大跨连续梁桥进行了减隔震设计,结果表明:... 大跨度连续梁桥由于上部结构惯性力较大,导致传统延性抗震设计方法很难满足桥梁抗震性能需求,减隔震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液体粘滞阻尼器配合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对某高烈度大跨连续梁桥进行了减隔震设计,结果表明:液体粘滞阻尼器减震效果明显,但固定墩地震力较大仍难以满足要求;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除边墩受地震力明显增大外其余墩较均匀的分担了地震荷载,墩身抗震性能充分发挥,且其具备自复位功能震后修复难度较低;液体粘滞阻尼器配合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时减震效果明显优于仅设置阻尼器,且前者具备一定的自复位功能,与设置双曲面球型支座相比前者解决了边墩的抗震问题.本桥减隔震设计中此方法最优,该方法可为高烈度区大跨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和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连续梁桥 减隔震设计 液体粘滞阻尼器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热对高温多年冻土区桩基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健宁 孙学先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84-2990,共7页
为研究混凝土水化热对高温多年冻土区桩基温度场的影响,以传热学为理论基础,给出温度场的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求解,分析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后桩土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讨论入模温度及混凝土水化热对回冻过程的影... 为研究混凝土水化热对高温多年冻土区桩基温度场的影响,以传热学为理论基础,给出温度场的控制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求解,分析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后桩土温度场的分布规律,讨论入模温度及混凝土水化热对回冻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入模温度和混凝土总水化热对回冻过程有显著影响,回冻时间随入模温度的增加而延长;随总水化热的降低而减少。对高温多年冻土而言,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带给冻土温度场的热扰动使回冻过程更为漫长,可通过在混凝土中适当加入粉煤灰和矿渣等掺合料及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来减少回冻时间,缩短施工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多年冻土 桩基础 混凝土水化热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健宁 徐忠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98-100,共3页
侵袭转移的发生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最重要原因。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如CD44、nm23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等,在肿瘤侵袭转移的整个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将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产生巨大... 侵袭转移的发生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最重要原因。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如CD44、nm23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等,在肿瘤侵袭转移的整个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将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产生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健宁 曾荣 刘双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5X期36-37,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25例,72个椎体,在C形臂X光机的导向下,局部麻醉,经椎弓根入路将可显影的骨水泥(甲基丙烯酸...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多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25例,72个椎体,在C形臂X光机的导向下,局部麻醉,经椎弓根入路将可显影的骨水泥(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疼痛椎体,单椎体骨水泥注射量3.0~5.0ml。结果:全部病例成功手术,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35min。术中出血2~5ml。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水泥外漏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施术后2周疼痛完全缓解21例,显著缓解4例,止痛效果100%,非常满意21例,满意3例,较满意1例。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PVP治疗止痛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但需注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手术操作的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老年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语篇中的隐性衔接探微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健宁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113-118,共6页
基于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语篇衔接理论,结合其他学者在语篇衔接与连贯上的研究成果,对隐性衔接这一语篇衔接手段作出界定,将隐性衔接划分为隐喻衔接与意象衔接两大类,并将其应用于唐诗语篇的分析之中。通过对唐诗语篇中隐性衔接的初步探... 基于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语篇衔接理论,结合其他学者在语篇衔接与连贯上的研究成果,对隐性衔接这一语篇衔接手段作出界定,将隐性衔接划分为隐喻衔接与意象衔接两大类,并将其应用于唐诗语篇的分析之中。通过对唐诗语篇中隐性衔接的初步探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唐诗这一特定语篇,并对诗歌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衔接 唐诗 语篇 连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健宁 夏日光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3-144,147,共3页
隐性课程是伴随整个英语专业口语教学过程的重要课程因素和资源,它具有显性课程无法替代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在重视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开发与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样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物质环境... 隐性课程是伴随整个英语专业口语教学过程的重要课程因素和资源,它具有显性课程无法替代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在重视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开发与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样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环境三方面入手,探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课程 英语专业 口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T刚构加劲钢桁组合结构桥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健宁 时方毅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梁桁组合结构桥相对于梁式桥增加了杆系结构,使其整体刚度有所增加,但受力变的更为复杂.采用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此种组合结构桥梁不仅保持了刚构桥的抗震优点并通过桁架增加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在... 梁桁组合结构桥相对于梁式桥增加了杆系结构,使其整体刚度有所增加,但受力变的更为复杂.采用了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此种组合结构桥梁不仅保持了刚构桥的抗震优点并通过桁架增加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在进行弹塑性地震分析时墩顶和墩底均出现了塑性铰,结构进入塑性屈服状态,耗能明显,总体来说抗震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桁组合结构桥 反应谱分析法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针栓塞术治疗皮肤软组织内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比 朱力 +6 位作者 夏有辰 李东 王侠 马勇光 李健宁 牛星焘 王大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总结铜针栓塞术治疗皮肤软组织内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 方法 1996~2003年治疗大面积血管瘤18例,其中面颈部3例,上肢5例,下肢臀部10例.以直径1~3 mm铜丝制成的铜针直接经皮刺入瘤腔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将铜针置入瘤腔内,通4~... 目的总结铜针栓塞术治疗皮肤软组织内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的经验. 方法 1996~2003年治疗大面积血管瘤18例,其中面颈部3例,上肢5例,下肢臀部10例.以直径1~3 mm铜丝制成的铜针直接经皮刺入瘤腔或在彩超定位引导下将铜针置入瘤腔内,通4~6 V直流电并留置铜针1周或者仅仅留置铜针. 结果治疗后出现患处萎缩、硬化、体位性改变消失18例,患肢周长缩小13例,皮肤蓝紫色变浅接近正常4例,患肢肿胀、沉重感减轻1例,消失5例,彩超显示瘤腔较治疗前缩小、血流减少14例. 结论铜针栓塞术治疗手术切除困难的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简易、有效、创伤相对较小,尤其对儿童患者有时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铜针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与膨胀抽吸式副乳切除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12
10
作者 闫爱萍 朱力 +3 位作者 李比 陈育哲 薛红宇 李健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02-1003,共2页
目的比较开放式与膨胀抽吸式副乳切除手术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4年6月开放式副乳切除手术43例80侧(开放组)和2004年4月~2007年12月采用膨胀吸脂技术对副乳进行抽吸式手术30例58侧(抽吸组),比较二者在手术效果及手术时... 目的比较开放式与膨胀抽吸式副乳切除手术的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4年6月开放式副乳切除手术43例80侧(开放组)和2004年4月~2007年12月采用膨胀吸脂技术对副乳进行抽吸式手术30例58侧(抽吸组),比较二者在手术效果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结果2组治愈率均为100%。与抽吸组相比,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多[(49.6±13.3)mlvs(28.9±6.9)ml,t=10.836,P=0.000],手术时间长[(57.4±11.1)minvs(27.3±4.3)min,t=19.597,P=0.000]。结论抽吸式副乳切除比开放式副乳切除术损伤轻,恢复快,不留瘢痕,患者更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乳 吸脂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切口复式抽吸法治疗腋臭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育哲 崔树科 +1 位作者 李东 李健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99-100,F004,共3页
目的 探索一种可以根治腋臭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在腋窝边缘做微切口,分别插入内径0.3cm及0.2cm的抽吸管,在皮下分两层抽吸包括大汗腺在内的皮下组织。结果 自1999年12月至2000年7月共收治24例,随访3-1... 目的 探索一种可以根治腋臭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在腋窝边缘做微切口,分别插入内径0.3cm及0.2cm的抽吸管,在皮下分两层抽吸包括大汗腺在内的皮下组织。结果 自1999年12月至2000年7月共收治24例,随访3-12月,总有效率为95.83%。结论 此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口复式抽吸法 手术治疗 腋臭 微创外科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素β4基因片断mRNA在人瘢痕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定位 被引量:4
12
作者 翟晓梅 聂兴举 +2 位作者 秦泽莲 赵霞 李健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腺素β4(thymosinβ4,Tβ4)基因片断mRNA在人包皮及其他部位正常皮肤、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Tβ4基因片断[BM005698(EST)基因]探针,利用组织切片的原位... 目的研究胸腺素β4(thymosinβ4,Tβ4)基因片断mRNA在人包皮及其他部位正常皮肤、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Tβ4基因片断[BM005698(EST)基因]探针,利用组织切片的原位杂交技术显示Tβ4 mRNA的表达,分别进行定性和体视学半定量分析4组标本的Tβ4表达情况。结果Tβ4基因片断的mRNA在大部分包皮及其他部位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表达,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表达Tβ4的阳性标本比率(2/10)仅为包皮(8/10)的25%,为其他部位正常皮肤(7/10)的28.6%,其真皮的表达多于表皮;Tβ4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中表达较多。表达阳性标本真皮的平均光密度值,Tβ4基因片断在瘢痕疙瘩的表达为0.03±0.01,比它在正常皮肤0.09±0.03和增生性瘢痕0.09±0.02的表达分别明显减少(P=0.000;P=0.000);包皮组Tβ4基因表达为0.30±0.08,比其他部位正常皮肤增高231.5%(P<0.001)。4组的积分光密度值分析结果与平均光密度值比较结果基本相同。Tβ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组中的表达阳性率(3/10)与包皮外其他部位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但4组的表达量均存在显著差异;Tβ4表达量在包皮组中最高,在其他部位的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中次之,瘢痕疙瘩表达最少。结论Tβ4基因片断mRNA在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均有表达。Tβ4基因片断在瘢痕疙瘩中表达减少,在包皮中表达增加,说明Tβ4基因片断可能涉及瘢痕疙瘩形成的病理机制,可能是一个影响瘢痕疙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Β4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皮肤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治疗面部软组织凹陷 被引量:4
13
作者 尤维涛 李东 +3 位作者 李健宁 李比 秦荣生 陈育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评价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治疗面部软组织凹陷的效果。 方法 利用吸脂术从身体其它部位皮下吸取脂肪颗粒 ,注射植入面部软组织凹陷部位。 结果  1996年~ 2 0 0 2年 ,共治疗 36例 ( 5 6个部位 )面部软组织凹陷 ,其中 45个部... 目的 评价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治疗面部软组织凹陷的效果。 方法 利用吸脂术从身体其它部位皮下吸取脂肪颗粒 ,注射植入面部软组织凹陷部位。 结果  1996年~ 2 0 0 2年 ,共治疗 36例 ( 5 6个部位 )面部软组织凹陷 ,其中 45个部位接受 1次脂肪颗粒注射 ,11个部位接受 2次注射 ,每次注射量为 1 5ml~ 2 4ml,平均 8 9ml。在随访超过 6个月的 2 8例 ( 43个部位 )中 ,8个部位 ( 18 6 % )注射 2次 ,术后 6个月 38个部位外形得到明显隆起的改善效果 ,优良率 88 4 % ( 38/4 3)。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 对于较为单纯的面部软组织凹陷的患者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是一种微创、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必要时需重复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颗粒 注射移植 治疗 面部软组织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美容胶原注射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夏有辰 牛星焘 +4 位作者 李比 谢宏彬 陈育哲 秦荣生 李健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24-225,F003,共3页
目的 评估胶原注射矫治皮肤缺陷的效果。 方法 对不同种类的皮肤缺陷注射医用美容胶原。 结果 用胶原注射矫治皮肤缺陷共 10 3例 ,近期效果优良率为 85 5 % ,未见严重并发症。 结论 胶原注射矫治皮肤缺陷的方法安全、简便、有效。
关键词 医用美容胶原 临床疗效 皮肤缺陷 充填材料 面部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闭式脂肪抽吸减肥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宏彬 李健宁 +3 位作者 李东 王侠 秦荣生 陈育哲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评价脂肪抽吸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采用小切口的负压膨胀吸脂技术。结果1995~2000年共吸脂 659例,总满意率 91%,无脂肪栓塞、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吸脂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恢复快。
关键词 小切口闭式脂肪抽吸减肥术 负压膨胀吸脂技术 微创外科 整形手术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悬索桥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及索鞍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路韡 李子奇 +2 位作者 刘世忠 李健宁 王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312,共9页
为降低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费用、提高施工效率、简化分析过程,以抛物线理论为依据,推导出主缆垂度的影响参数,结合各参数的可控性、敏感性,通过调整主索鞍顶推和吊杆张拉策略,提出3阶段2轮张拉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为在有限... 为降低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施工费用、提高施工效率、简化分析过程,以抛物线理论为依据,推导出主缆垂度的影响参数,结合各参数的可控性、敏感性,通过调整主索鞍顶推和吊杆张拉策略,提出3阶段2轮张拉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为在有限元计算时精确模拟方案中主、散索鞍施工状态,将索鞍圆心点与塔顶或散索鞍底座中心点建立刚臂和主从约束两个边界,通过激活、钝化刚臂模拟索鞍临时固定和滑移状态,通过设置索鞍圆心点强制位移模拟索鞍超顶状态。以双塔3跨和独塔2跨2座自锚式悬索桥为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2套吊索不接长体系转换方案,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2座桥梁体系转换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自锚式悬索桥主跨是避免吊索接长的关键桥跨,主缆跨径和主缆长度是影响主缆垂度、避免吊索接长的关键可控参数;通过增大主缆初期变形可有效避免吊索接长,实施方案为张拉主跨长出段吊索使主索鞍超前就位,以改变主缆跨度;提前施工部分二期恒载、加劲梁在第1轮吊索张拉后脱架,以增加主缆弹性伸长。由2座桥梁实例分析结果可知,体系转换前期主索鞍可控滑移、超前就位,后期对称张拉桥塔两侧吊索,使主缆和主索鞍间的抗滑移安全系数和桥塔应力均变化平稳,所提方案和索鞍模拟方法达到了预期目的,可为同类型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体系转换 主缆线形 吊索张拉 索鞍顶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皮瓣桥接治疗阴囊及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力 牛星焘 +4 位作者 马勇光 秦荣生 薛宏宇 陈曼 李健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皮瓣桥接法治疗淋巴水肿的疗效。 方法 对 8例阴囊及下肢淋巴水肿所致严重皮肤病变应用轴型皮瓣和任意型皮瓣 (胸腹联合皮管 )治疗。切除病变组织、移转皮瓣、桥接引流淋巴液。 结果  2年~ 7年术后随访观察 ,除 1例外伤... 目的 探讨皮瓣桥接法治疗淋巴水肿的疗效。 方法 对 8例阴囊及下肢淋巴水肿所致严重皮肤病变应用轴型皮瓣和任意型皮瓣 (胸腹联合皮管 )治疗。切除病变组织、移转皮瓣、桥接引流淋巴液。 结果  2年~ 7年术后随访观察 ,除 1例外伤性小腿淋巴水肿术后 3年复发外 ,其余各例淋巴水肿病变部位术后 6月~ 12月逐渐显效 ,患肢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且病情稳定 ,无丹毒及蜂窝织炎再发 ,手术效果满意。 结论 利用皮瓣修复淋巴水肿所致的严重皮肤病变部位是治疗淋巴水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皮瓣桥接 治疗 阴囊 下肢 淋巴水肿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新型柱-板组合式高墩模拟及地震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力 虞庐松 +2 位作者 李子奇 王嘉 李健宁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4,共10页
为研究铁路新型柱-板组合式空心高墩的抗震性能,以黄-韩-侯铁路纵目沟特大桥为背景,提出采用多垂直杆元模型模拟柱间板、非线性纤维梁单元模拟墩柱及墩上横梁的新型柱-板组合式高墩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全桥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增... 为研究铁路新型柱-板组合式空心高墩的抗震性能,以黄-韩-侯铁路纵目沟特大桥为背景,提出采用多垂直杆元模型模拟柱间板、非线性纤维梁单元模拟墩柱及墩上横梁的新型柱-板组合式高墩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全桥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选取墩柱曲率延性比和柱间板最大层间位移角为损伤指标,进行该新型柱-板组合式高墩地震易损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柱-板组合式高墩有限元模拟方法兼具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新型柱-板组合式空心高墩在设计、罕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良好,柱间板和墩柱沿墩高方向发生损伤的顺序一致,先顶层、再底层,然后中间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柱间板发生轻微破坏和中等破坏的概率分别为93.3%和62.1%,而墩柱基本不损伤,柱间板通过优先损伤耗散地震能量大幅减轻了墩柱的损伤程度;当柱间板遭受严重损伤逐渐退出工作时,结构整体刚度减小、周期延长,能有效抑制墩柱发生严重损伤,保证强震作用下桥梁整体结构的强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板组合式高墩 多垂直杆元模型 地震易损性 曲率延性 层间位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构皮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培礼 李健宁 毕洪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关键词 预构皮瓣 组织修复 皮瓣移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自体耳软骨膜复合游离移植形成工程化软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毕洪森 李健宁 +1 位作者 薛红宇 张培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 探求用软骨膜复合移植的方法形成自体软骨的可行性。 方法 将兔自体耳软骨膜包裹异体耳软骨脱细胞基质材料复合游离移植于兔背部皮下 (Ⅰ组 ) ,并在移植物附近皮下游离移植双层耳软骨膜 (Ⅱa组 )及单纯脱细胞的异体耳软骨基质 (... 目的 探求用软骨膜复合移植的方法形成自体软骨的可行性。 方法 将兔自体耳软骨膜包裹异体耳软骨脱细胞基质材料复合游离移植于兔背部皮下 (Ⅰ组 ) ,并在移植物附近皮下游离移植双层耳软骨膜 (Ⅱa组 )及单纯脱细胞的异体耳软骨基质 (Ⅱb组 )作为对照。在术后 3周、6周分别取标本进行研究。 结果 在 3周、6周时 ,Ⅰ组与Ⅱa组成软骨细胞的增殖变化情况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Ⅰ组比Ⅱa组成软骨细胞的增殖明显旺盛 ,有的已经向软骨细胞转化 ,并有少量细胞外基质分泌 ,基质内软骨囊出现。Ⅱb组无成软骨细胞及软骨囊出现。 结论 自体耳软骨膜与异体耳软骨脱细胞后的基质材料复合移植促进自体软骨生成。提示该基质材料有促进软骨膜细胞分化和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软骨膜 脱细胞基质 复合游离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