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节能型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的研究与探讨
1
作者 刘成军 吕晓东 +3 位作者 孙龙江 周璇 李倞琛 于海霞 《中外能源》 CAS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碳四原料与气相产物在接触式缓冲罐内逆流接触并进行传质和传热,然后触后气相产物进入反应分离塔,触后碳四原料与二异丁烯共沸物、脱氧水混合后作为反应进料一并进入接触式反应器。接触式反应器... 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碳四原料与气相产物在接触式缓冲罐内逆流接触并进行传质和传热,然后触后气相产物进入反应分离塔,触后碳四原料与二异丁烯共沸物、脱氧水混合后作为反应进料一并进入接触式反应器。接触式反应器设有液位调节器,用于确保叠合反应始终在液相状态下操作,反应完成后该反应器气相产物至接触式缓冲罐进行传质和传热,液相产物至反应分离塔进行分离和深度反应。反应分离塔包含反应段,反应段采用水、水与异丁烯反应生成的叔丁醇作复合抑制剂;在分馏的作用下,剩余碳四、二异丁烯共沸物,二异丁烯产品分别自塔顶、侧线、塔底分出。该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具有接触式反应器反应效率高、反应热全部用于组分的传质传热、反应分离塔反应段不需设置叔丁醇二次注入设施等特点,可提高二异丁烯选择性并可大幅度降低装置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叠合 反应热 二异丁烯 传质传热 共沸物 复合抑制剂 物流性质 物料平衡 接触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水汽提装置操作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
2
作者 刘成军 温世昌 +1 位作者 周璇 李倞琛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7期68-74,共7页
A炼油厂酸性水汽提装置存在主汽提塔塔盘堵塞及净化水中硫化物过高问题。造成主汽提塔塔盘堵塞的主要原因是:酸性水中含有污油、氰化物、MDEA、环烷酸盐等杂质,这些杂质在操作过程中或聚合,或降解,或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一些沉积于塔盘... A炼油厂酸性水汽提装置存在主汽提塔塔盘堵塞及净化水中硫化物过高问题。造成主汽提塔塔盘堵塞的主要原因是:酸性水中含有污油、氰化物、MDEA、环烷酸盐等杂质,这些杂质在操作过程中或聚合,或降解,或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一些沉积于塔盘的固体颗粒物或胶状物;通过增加酸性水在原料水罐及上游装置相关设备内的停留时间、适当降低主汽提塔进料板与塔顶之间的温差或适当提高塔顶温度、增加汽提蒸汽量、降低汽提蒸汽温度、降低酸性水原料中的氧含量、将中部塔盘更换为抗堵塔盘等措施,可有效解决主汽提塔塔盘堵塞问题。造成净化水中硫化物过高的主要原因是:酸性水原料携带的稳定硫化物及操作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稳定硫化物等不能通过汽提的方式除去;通过降低含有MDEA或热稳定盐的酸性水量、降低酸性水原料中的氧含量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净化水中硫化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汽提 主汽提塔 堵塞 污油 HCN MDEA 抗堵塔盘 硫化物 分析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轻汽油醚化原料预处理的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成军 曲鑫 +1 位作者 周璇 李倞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14,共6页
催化轻汽油醚化工艺是提高车用汽油质量的清洁汽油生产工艺。介绍了催化轻汽油原料中金属阳离子和氮化物对醚化催化剂的危害,探讨了包括萃取法、吸附法、预加氢法在内的对金属阳离子和氮化物的脱除方法。对于萃取法,脱氧水或除盐水是目... 催化轻汽油醚化工艺是提高车用汽油质量的清洁汽油生产工艺。介绍了催化轻汽油原料中金属阳离子和氮化物对醚化催化剂的危害,探讨了包括萃取法、吸附法、预加氢法在内的对金属阳离子和氮化物的脱除方法。对于萃取法,脱氧水或除盐水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萃取剂,而填料塔或筛板塔是最常用的水洗设备,当采用新型微萃取深度分离设备时,可大幅度降低水洗水用量;对于吸附法,阳离子交换树脂做为吸附剂在国内已有工业化应用,当用作吸附剂时,催化轻汽油不应单独而应与甲醇按一定的醇烯比混合后再进入净化器,否则因烯烃聚合引起的温升将导致吸附剂失活;预加氢方法只能将非碱性氮化物转化为碱性氮化物,需要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才能脱除醚化原料中的有害杂质。进一步开发适用性强、环境友好的萃取剂、吸附剂或预加氢催化剂,对进一步降低设备和操作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轻汽油醚化工艺 金属阳离子 氮化物 萃取 吸附 预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及优化措施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成军 周璇 +1 位作者 郭佳林 李倞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6,65,共9页
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将异丁烯选择性地叠合为二异丁烯,是C 4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该工艺特点,论述了在原料中加入醇类等极性组分可有效降低多聚物的生成,并提高目的产物的选择性,指出了采用TBA做抑制剂时产品中不含醚类氧化物... 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将异丁烯选择性地叠合为二异丁烯,是C 4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该工艺特点,论述了在原料中加入醇类等极性组分可有效降低多聚物的生成,并提高目的产物的选择性,指出了采用TBA做抑制剂时产品中不含醚类氧化物,且可通过补水的方式来弥补TBA损失。当原料中异丁烯质量分数大于25%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控制因较强的放热反应造成的反应器温升,其中采用列管式反应器或在原料中加入惰性组分如异辛烷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由于催化蒸馏塔存在结构复杂、塔高因塔内装有大量催化剂易超过70 m等缺陷,建议采用新型侧反应器-精馏塔集成结构取代催化蒸馏塔,该结构既保持了催化蒸馏塔能量利用率高的优点,又避免了该塔复杂的结构设计。国内对异丁烯选择性叠合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该工艺的研究,以期为国内C 4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更好、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烯选择性叠合 抑制剂 叔丁醇 反应器温升 二聚物 列管式反应器 侧线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胺法净化装置杂质的危害及其处理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成军 李倞琛 周璇 《中外能源》 CAS 2018年第6期75-81,共7页
醇胺法净化工艺是脱除天然气、炼厂气或液化石油气(LPG)中H2S和CO2最常用的工艺。杂质对醇胺法净化装置的危害:一是原料中重烃类特别是甲苯含量过多,甲苯在再生塔内形成内回流,造成再生塔内胺液频繁发泡,再生后贫胺液中CO2含量超标,... 醇胺法净化工艺是脱除天然气、炼厂气或液化石油气(LPG)中H2S和CO2最常用的工艺。杂质对醇胺法净化装置的危害:一是原料中重烃类特别是甲苯含量过多,甲苯在再生塔内形成内回流,造成再生塔内胺液频繁发泡,再生后贫胺液中CO2含量超标,产品质量不合格;二是液化气原料中携带季铵类缓蚀剂造成液化气脱硫装置(液化气脱硫塔)胺液起泡和流失严重,胺液液化气界面消失且净化效果差。这些有害杂质主要为固体颗粒、表面活性剂、重烃类、热稳定性盐。一种典型的综合处理措施:进料设置聚结器,将天然气、炼厂气中的固体杂质和凝液或液化气中水溶性有害物质脱除;在富液闪蒸罐后设置富液聚结器,将富胺液中未闪蒸出去的烃类物质进一步脱除;在贫胺液管线上设置活性炭过滤器,将贫胺液中可溶性有害杂质吸附掉,经活性炭过滤器处理的胺液量宜为贫胺液循环总量的15%~25%,贫胺液在活性炭床层内的停留时间不小于15min;对于不溶性热稳定盐,可采用离子交换、电渗析等方法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胺法净化装置 杂质 发泡 表面张力 聚结器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异丁烯叠合反应催化剂床层温升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成军 吕晓东 +1 位作者 李倞琛 管秀明 《中外能源》 CAS 2021年第6期68-74,共7页
通过分析对异丁烯叠合反应器温升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得出:①固定床外循环对原料适应性强、反应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但当以反应产物或剩余C4为循环物料时存在副产物含量高的问题;②列管固定床可将反应温度控制在较适宜的范围内,副反... 通过分析对异丁烯叠合反应器温升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得出:①固定床外循环对原料适应性强、反应器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但当以反应产物或剩余C4为循环物料时存在副产物含量高的问题;②列管固定床可将反应温度控制在较适宜的范围内,副反应产物少,但反应器结构较复杂、催化剂装填要求严格、列管内存在"热点";③新型热管反应器可快速移出反应热,温度控制灵活,但反应器取热流程复杂,蛇形回路热管组件不易检查和维修;④催化蒸馏将反应与分馏高度耦合,该方法易于控制反应温度,并将反应热用于轻、重组分分离,但催化蒸馏塔内件结构复杂、催化蒸馏模块价格高;⑤混相床与固定床组合技术可平稳控制反应温度,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多种工艺参数,异丁烯转化率高,但也存在当混合C4中异丁烯质量分数大于30%时应用受限等缺点。上述技术各有优缺点,选用时应根据原料组成、产品质量要求、设备和操作费用等综合考虑后确定。总体而言,混相床与固定床组合技术兼顾产品质量及操作灵活性,建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器结构 异丁烯 催化蒸馏 催化剂装填 混合C4 列管 操作灵活性 操作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酸性气燃烧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宁 于海霞 +1 位作者 郭佳林 李倞琛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0年第5期18-20,共3页
在炼厂酸性气制硫酸装置中,酸性气完全燃烧是整个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酸性气燃烧效果会极大地影响装置的平稳运行、设备操作负荷及环保达标排放。文章基于炼厂典型的酸性气组成,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酸性气燃烧炉的燃烧温度进行模... 在炼厂酸性气制硫酸装置中,酸性气完全燃烧是整个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酸性气燃烧效果会极大地影响装置的平稳运行、设备操作负荷及环保达标排放。文章基于炼厂典型的酸性气组成,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酸性气燃烧炉的燃烧温度进行模拟优选。模拟研究表明:炉子温度越低,需要的空气量越大,生成的过程气总量增大,设备尺寸增大;温度越高,生成的NOx越多,SO3的生成量越小。通过模拟最终确定1300℃是燃烧的最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气 燃烧温度 Aspen Plus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过程中假液位问题及处理措施
8
作者 刘成军 李倞琛 +1 位作者 周璇 郭佳林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4期70-76,共7页
液位测量及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可靠的液位测量对装置的平稳运行及安全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引用四个具体案例即抽余液分馏塔开车过程中发生爆炸、溶剂回收塔操作不稳定、锅炉汽包液位控制不稳定、分液罐玻璃... 液位测量及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可靠的液位测量对装置的平稳运行及安全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引用四个具体案例即抽余液分馏塔开车过程中发生爆炸、溶剂回收塔操作不稳定、锅炉汽包液位控制不稳定、分液罐玻璃板液位计读数不准确,详细说明了假液位对装置操作和安全生产带来的危害,分析了这些假液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在进料或操作条件改变时,应及时通过分析化验取得被测液体密度变化情况,并修正差压液位计差压信号;采用在塔釜和塔顶间设差压计、在塔釜分段设玻璃板液位计等方法可对虚假液位或起泡进行有效辨别;仪表管口位置应避免受流入、流出介质的冲击,无法避开时应设防冲挡板;采用三冲量控制方案可有效地解决锅炉汽包假液位引发的控制问题;所测量设备的玻璃板液位计或差压液位计上下仪表管口间的距离应大于所需的测量范围。这些措施可为同类装置液位仪表的设计或操作提供参考或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位测量 假液位 静压差 密度 事故 原因 分析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工阶段再生塔与重沸器间溶剂循环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9
作者 刘成军 赵龙 +1 位作者 李倞琛 梁秀兰 《中外能源》 CAS 2018年第12期70-76,共7页
某溶剂再生装置在开工阶段,再生塔和重沸器之间无法建立正常循环,再生塔底基本无温升,溶剂基本上得不到再生,导致催化裂化干气、液化气产品质量不合格。这是由于设计或施工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主要包括:脱氧水管道接错;集液箱升气管高... 某溶剂再生装置在开工阶段,再生塔和重沸器之间无法建立正常循环,再生塔底基本无温升,溶剂基本上得不到再生,导致催化裂化干气、液化气产品质量不合格。这是由于设计或施工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主要包括:脱氧水管道接错;集液箱升气管高度与设计值不符;重沸器壳程内隔板底部的倒V形连通槽口过大。针对这些失误.分别采取了对应整改措施:取消经过废热锅炉加热后的高温脱氧水,采用温度为104℃的除氧水作为减温减压介质;将集液箱升气管高度由现场实测的600mm增高至1400mm,取消一个与降液管相碰的升气管;将重沸器壳程内隔板底部的倒V形连通槽口由半径100mm减少为15mm。以上整改措施实施后,再生塔及重沸器间循环正常,装置运行平稳。另外,对升气管的流通面积及高度、升气管顶端防雨帽、如何防止泄漏等集液箱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开工 再生塔 釜式重沸器 循环处理措施 集液箱 升气管 静压头 摩擦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酸性水中氨的处理措施及比较
10
作者 刘成军 李倞琛 +1 位作者 吕晓东 段宏毅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9期71-79,共9页
如何处理酸性水中的氨,将直接影响到各相关装置的操作、投资及全厂经济效益。通过讨论目前普遍采用的三种主要氨的处理措施即氨至硫黄回收反应炉分解、生产液氨产品、至硫黄回收尾气焚烧炉分解的技术特点、操作条件等,指出与生产液氨产... 如何处理酸性水中的氨,将直接影响到各相关装置的操作、投资及全厂经济效益。通过讨论目前普遍采用的三种主要氨的处理措施即氨至硫黄回收反应炉分解、生产液氨产品、至硫黄回收尾气焚烧炉分解的技术特点、操作条件等,指出与生产液氨产品相比,至硫黄回收反应炉分解的优点是酸性水汽提部分投资少,氨随硫化氢一起进硫黄回收反应炉并被转化为氮气,简化了流程,氨在分解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大部分被回收,有利于降低能耗;缺点是硫回收负荷增加导致相应设备尺寸增大,因尾气量增大造成硫回收率下降,反应炉燃烧室需采用分流流程时增加了控制难度,不能生产液氨产品,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至硫黄回收尾气焚烧炉分解的优点是投资最低,但尾气焚烧炉结构复杂。目前大、中型炼油厂一般都设置两套或以上的酸性水汽提装置,建议对非加氢型、加氢型酸性水中的氨分别采取至硫黄回收反应炉分解、生产液氨产品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水汽提 处理措施 氨分解 氨精制 反应炉 尾气焚烧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制硫酸工艺技术比较
11
作者 李宁 郭佳林 +2 位作者 于海霞 梁泽涛 李倞琛 《中外能源》 CAS 2020年第12期62-66,共5页
炼油厂制硫酸装置主要采用的技术分为干法制硫酸和湿法制硫酸两种。湿法制酸工艺领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包括丹麦托普索WSA工艺和奥地利P&P公司SOP工艺,通过对两种湿法制硫酸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在除尘方式方面,SOP工艺物理... 炼油厂制硫酸装置主要采用的技术分为干法制硫酸和湿法制硫酸两种。湿法制酸工艺领域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包括丹麦托普索WSA工艺和奥地利P&P公司SOP工艺,通过对两种湿法制硫酸工艺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在除尘方式方面,SOP工艺物理除尘应用于中小规模制硫酸装置有优势,特别适用于废酸再生制硫酸装置;在尾气处理方面,WSA工艺双氧水洗处理气量大,SO2浓度适应性强,但必须考虑双氧水的安全问题;在取热方式方面,WSA工艺中采用水作为取热介质,虽然会使压力设备增多,但可以通过设计和管理解决此问题,并且没有熔盐凝固堵塞的问题存在;在除雾方式方面,SOP工艺静电除雾的效率更高,除雾精度更优异,但会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此外,对比了两种工艺的技术经济性,包括消耗、占地、投资、业绩等,可为相关企业选择湿法制硫酸工艺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制硫酸 工艺技术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