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全网列车衔接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周全 张桐 +1 位作者 戢小辉 李俊俐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62-66,84,共6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条件下,为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实现高效运营,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全网衔接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全网所有换乘站各个方向上的旅客换乘平均候车时间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条件和换乘可行性为主要约束条件,根据模...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条件下,为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实现高效运营,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全网衔接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全网所有换乘站各个方向上的旅客换乘平均候车时间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条件和换乘可行性为主要约束条件,根据模型特点,设计混合种群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成都1、2、7地铁线网为例进行仿真,将优化前后的运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减少全网换乘等待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协调 衔接优化 遗传算法 开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俊俐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S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研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组讨论94例患者(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疾病),均为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分组后区分两组治疗方式,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 目的:分析研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组讨论94例患者(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疾病),均为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分组后区分两组治疗方式,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米力农药物)和47例研究组(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观察各患者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疗效93.62%高于对照组78.72%,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尿量变化、动脉压、心率指数,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血浆BNP、心功能指数,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室舒张末经(LVEDd)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血浆脑钠素(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B型利钠肽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疾病上,疗效突出,患者心率、动脉压、尿量,以及血浆BNP等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 重组人B型利钠肽 心肌病 心肌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白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邱张旻 李俊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0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观察2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情况、血肿吸收速度及治疗期间的...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观察2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情况、血肿吸收速度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应激性溃疡出血率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25.0%,2组对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观察组血肿全部吸收率为67.5%,对照组为4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并防治应激性溃疡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白药 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临床静脉拔针的新探索
4
作者 李鸿宇 李俊俐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3期114-115,共2页
目的评价反折式静脉拔针法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的100例非留置针静脉输液拔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拔针法,观察组采用反折式静脉拔针法,比较分析两组拔针后... 目的评价反折式静脉拔针法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13年7月~2014年7月的100例非留置针静脉输液拔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拔针法,观察组采用反折式静脉拔针法,比较分析两组拔针后出血情况、头皮针针管内血液外溢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拔针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皮针针管内血液外溢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折式静脉拔针法对个体组织无明显损害,且拔针后头皮针针管内血液外溢情况明显降低,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拔针方法,可为临床护士选择适宜的拔针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拔针 技巧 静脉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