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日龄四指马鲅幼鱼肠道结构和菌群组成变化分析
1
作者 冯元泰 史荣君 +4 位作者 李俊伟 区又君 齐占会 黄洪辉 贾旭颖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为研究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的肠道发育规律和菌群变化特征,为其健康养殖和饵料投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养殖实验过程中不同日龄(37、44、58、72、86和114日龄)的四指马鲅,并结合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肠... 为研究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的肠道发育规律和菌群变化特征,为其健康养殖和饵料投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了养殖实验过程中不同日龄(37、44、58、72、86和114日龄)的四指马鲅,并结合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肠道菌群组成变化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日龄幼鱼间的生长性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鱼苗日龄增加,其肠道绒毛长度、宽度、肌层厚度和杯状细胞数量等逐渐增加,在58日龄时肠道结构相对完善。在幼鱼肠道中共鉴定出40个门和521个属的微生物,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菌门,占所有肠道细菌的78.69%。在属水平上,不同日龄的优势菌属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丰度变化较大。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弧菌属(Vibrio)、罗尔斯通氏菌属(Ralstonia)与绒毛长度和肌层厚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芽殖杆菌属(Gemmobacter)、硝酸盐还原污物球菌属(Defluviimonas)与绒毛长度、宽度和肌层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转换颗粒饲料后,肠道内病原菌属的相对丰度上升,建议不宜在幼鱼早期投喂过多的颗粒饲料,且应加强换料期间的水质监管和病原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生长性能 肠道结构 16S rRNA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用防黏附石蜡/二氧化硅涂料的制备及涂布纸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俊伟 安兴业 +3 位作者 鲁宾 程正柏 曹海兵 刘洪斌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本研究使用食品级原料(石蜡和气相二氧化硅)制备了一种环保高效的纸张用防黏附涂料。探究了涂布量、石蜡/改性气相二氧化硅纳米颗粒(HSNPs)质量比和热处理温度对涂布纸超疏水性的影响,研究了涂布纸的机械性能、耐酸碱盐和防黏附特性。... 本研究使用食品级原料(石蜡和气相二氧化硅)制备了一种环保高效的纸张用防黏附涂料。探究了涂布量、石蜡/改性气相二氧化硅纳米颗粒(HSNPs)质量比和热处理温度对涂布纸超疏水性的影响,研究了涂布纸的机械性能、耐酸碱盐和防黏附特性。结果表明,当涂布量8 g/m^(2)、石蜡/HSNPs质量比1∶5、热处理温度120℃时,石蜡/HSNPs涂布纸分别经过12次磨擦循环、6000次水滴冲击、20000次弯折等测试后,仍保持超疏水效果。石蜡/HSNPs涂料应用于纸杯后,涂布纸杯可对黏性流体展示出优异的防黏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材料 石蜡 二氧化硅 超疏水 防黏附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池塘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玲云 韩婷婷 +6 位作者 张黄琛 史荣君 齐占会 李俊伟 刘华雪 熊兰兰 黄洪辉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
海水养殖池塘退出养殖种植红树植物(退塘还林)是恢复红树林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手段。为揭示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阐明红树林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以广东省惠东县考洲洋海域退塘还林初期... 海水养殖池塘退出养殖种植红树植物(退塘还林)是恢复红树林湿地及其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重要手段。为揭示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阐明红树林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以广东省惠东县考洲洋海域退塘还林初期(红树种植2年)的池塘为研究对象,采集塘内红树种植岛、裸岛和水道3类样地0~100 cm的土壤柱状样品,比较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有机碳(MB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差异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裸岛、红树种植岛和水道3类样地土壤0~100 cm SO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2±0.43)、(7.72±0.35)和(7.48±0.69)g·kg^(-1),SOC密度分别为(84.56±3.65)、(72.01±3.20)和(70.12±1.44)Mg·hm^(-2);种植岛和裸岛土壤SOC峰值均出现在40~60 cm土层,深于水道样地(峰值出现在0~20 cm)。3类样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EOC、MBC和DOC质量分数均为种植岛>水道>裸岛,种植岛土壤EOC和MBC峰值分别在40~60 cm和80~100 cm土层,深于水道和裸岛。土壤容重、总氮(TN)和总磷(TP)是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关键影响因子,EOC和DOC与土壤容重和TP,以及MBC与TN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研究表明,考洲洋退塘还林初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占SOC比例较高,土壤碳库处于较活跃的状态;红树种植使土壤中下土层SOC活性组分含量增加,促进了有机碳向土壤深层迁移,随着红树植株的生长,其对土壤碳库和湿地碳汇的影响也将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塘还林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循环水和池塘养殖四指马鲅的生长性能及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李俊伟 区又君 +5 位作者 温久福 胡瑞萍 朱长波 蓝军南 李加儿 周慧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5,共9页
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室内循环水和池塘养殖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个养殖群体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两个养殖群体各主要性状间... 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室内循环水和池塘养殖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个养殖群体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两个养殖群体各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室内循环水养殖群体体质量相关程度较大的形态性状依次为叉长、体长、头长、尾柄高和全长;与池塘养殖群体体质量相关程度较大的形态性状依次为全长、尾柄高、叉长、体长和体高。通径分析表明,体长、体高、头长、体宽和眼径对室内循环水养殖四指马鲅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形态性状的直接和间接决定系数总和为1.418;全长、尾柄高、体高、躯干长、头长对池塘养殖群体的体质量直接作用均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形态性状的直接和间接决定系数总和为0.968。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环境鱼体的变异系数较大有利于良种选育,而室内循环水养殖规格较均匀利于生产。不同养殖模式下,四指马鲅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为其规模化养殖和选育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指马鲅 室内循环水养殖 池塘养殖 通径分析 形态性状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单粒葡萄质量与果径预测分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俊伟 郭俊先 +2 位作者 胡光辉 刘军 虞飞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62-1868,共7页
【目的】采用机器视觉技术,针对新疆无核白和红提单粒葡萄的质量和果径大小进行预测和分级研究。【方法】在不同的颜色特征空间模型,预处理原始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目标区域;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去除二值图像中部分果梗及噪声点... 【目的】采用机器视觉技术,针对新疆无核白和红提单粒葡萄的质量和果径大小进行预测和分级研究。【方法】在不同的颜色特征空间模型,预处理原始图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分割目标区域;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去除二值图像中部分果梗及噪声点,获得最佳二值图像;基于二值图像,分析获取单粒葡萄的几何特征;最后,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预测单粒葡萄的质量和果径,采用二次判别分析法对单粒葡萄的质量和果径进行分级。【结果】利用短轴与果形指数特征相结合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可有效预测单粒葡萄的质量和果径,预测决定系数达到0.98和0.945;基于该特征组合的二次判别分析法可用于单粒葡萄的质量和果径分级,准确率超过85%。【结论】机器视觉技术能够较准确预测单粒葡萄的质量和果径,并能对质量和果径进行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单粒葡萄 回归分析 二次判别分析 质量 果径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格星虫的繁育、养殖及研究开发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俊伟 朱长波 +2 位作者 颉晓勇 郭永坚 陈素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98,共5页
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类底栖动物,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近年来过度捕获造成自然资源匮乏,亟待养殖技术和繁育技术的提高以满足食用和药用研究需求。关于方格星虫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繁殖发育、营养... 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类底栖动物,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近年来过度捕获造成自然资源匮乏,亟待养殖技术和繁育技术的提高以满足食用和药用研究需求。关于方格星虫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繁殖发育、营养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目前方格星虫的繁育技术已经初步成功,其养殖规模有望扩大,但是其生产方式和池塘养殖技术仍有待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有关方格星虫分类、养殖生态、繁育、营养及其增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方格星虫养殖产业的发展与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繁育 养殖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沉积物及间隙水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俊伟 朱长波 +3 位作者 郭永坚 颉晓勇 黄国强 陈素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采用养殖水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沉积物中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变化,研究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中沉积物的生态效应。混养试验在20个养殖桶内(水体积550 L)进行,方格星虫(1.2±0.1 g)养殖在桶底沙层中,其放养密度为0、50、100和150条... 采用养殖水化学测定方法分析沉积物中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变化,研究方格星虫生物扰动对混养系统中沉积物的生态效应。混养试验在20个养殖桶内(水体积550 L)进行,方格星虫(1.2±0.1 g)养殖在桶底沙层中,其放养密度为0、50、100和150条/桶;鲻(24.5±0.5 g)的放养密度为3尾/桶,养殖在水体中的网箱中(直径0.8 m、高度0.6 m)。试验共分4个处理组(T0、T50、T100和T150),每个处理组各设5个重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T0)相比,方格星虫组底层(6–8 cm)沙中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随着试验的进行,4个试验组的间隙水中硝态氮(NO3-N)、氨氮(NH4-N)以及活性磷(SRP)浓度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试验结束时,T100和T150组各层间隙水的NO3-N浓度均低于T0组(P<0.05),且底层间隙水的NO3-N浓度随方格星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T0组表层NH4-N浓度高于方格星虫组,而底层氨氮却显著低于高密度方格星虫组(T100和T150)(P<0.05)。结果表明,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沉积物表层的有机质向底层转移,从而影响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转化和释放。方格星虫的生物扰动在精养池塘中的底质修复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生物扰动 沉积物 间隙水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方式方格星虫的营养组成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俊伟 郭永坚 +4 位作者 胡瑞萍 陈素文 颉晓勇 朱长波 李婷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87,共8页
为研究相同海域滩涂和池塘养殖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营养组成的异同,比较了2种养殖方式下的方格星虫体壁脂肪酸、氨基酸、矿物元素和基本营养物质组成。结果显示,滩涂和池塘养殖方格星虫体壁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脂... 为研究相同海域滩涂和池塘养殖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营养组成的异同,比较了2种养殖方式下的方格星虫体壁脂肪酸、氨基酸、矿物元素和基本营养物质组成。结果显示,滩涂和池塘养殖方格星虫体壁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脂肪酸总量相近(P>0.05)。滩涂和池塘养殖星虫的C22:0、C20:3(n-3)、C16:1、C18:2(n-6)、C23:0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作为硅藻脂肪酸特征的C16:1(n-7)/C16:0比值和C20:5(n-3)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池塘养殖的方格星虫谷氨酸(Glu)、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滩涂养殖(P<0.05),而必需氨基酸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池塘养殖方格星虫体壁和沉积物中的钾(K)、钠(Na)、镁(Mg)、钙(Ca)、硒(Se)含量均高于滩涂养殖方格星虫相应体壁和沉积物中的含量(P<0.05),而且2种养殖方式下的方格星虫体壁K、Se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应沉积物中的含量(P<0.05)。综合分析表明,相同海域不同养殖方式并不会显著影响方格星虫的基本营养组成(粗蛋白、粗脂肪、灰分),但是对于Glu、总氨基酸以及C22:0、C20:3(n-3)、C16:1、C16:1(n-7)/C16:0比值和C20:5(n-3)等具有影响。方格星虫对K、Na、Mg、Ca、Se具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作用,而对于铁(Fe)、锌(Zn)、锰(Mn)、铜(Cu)、铅(Pb)、铬(Cr)、镉(Cd)、钴(Co)等元素无明显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养殖方式 脂肪酸 氨基酸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法制备大米抗性淀粉中系统参数控制与目标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俊伟 唐书泽 +1 位作者 张志森 汪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81-384,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挤压法制备大米抗性淀粉的研究,得到了挤压法制备大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大米粉水分含量40%,挤压机腔体170℃,螺杆挤压频率35Hz,储藏时间7d,储藏温度4℃,喂料机喂料频率20Hz。在此工艺下,抗性淀粉得率8.77%,与原... 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挤压法制备大米抗性淀粉的研究,得到了挤压法制备大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大米粉水分含量40%,挤压机腔体170℃,螺杆挤压频率35Hz,储藏时间7d,储藏温度4℃,喂料机喂料频率20Hz。在此工艺下,抗性淀粉得率8.77%,与原料相比,抗性淀粉含量提高了近7倍。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挤压法制备大米抗性淀粉中系统参数控制与目标参数关系的回归方程:Yi=-4.1408+0.1655XA+0.0402XB+0.0069XC-0.0299XD+0.0586XE+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 大米粉 抗性淀粉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对3种不同底质的适应能力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俊伟 朱长波 +3 位作者 郭永坚 颉晓勇 陈素文 张文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共5页
在室内养殖系统中开展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对3种不同底质适应能力的研究。3个底质处理组分别为海沙组(S-s)、对虾池塘底质组(S-sp)和鱼塘底质组(S-fp),各设5个重复;方格星虫[(2.58±0.23)g]的养殖密度为5条/缸。结果显... 在室内养殖系统中开展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对3种不同底质适应能力的研究。3个底质处理组分别为海沙组(S-s)、对虾池塘底质组(S-sp)和鱼塘底质组(S-fp),各设5个重复;方格星虫[(2.58±0.23)g]的养殖密度为5条/缸。结果显示,3个处理组中,方格星虫的存活率均高于90%;3个处理组中,方格星虫的排泄物主要由粒径(R)小于0.4 mm的物质组成,其中R<0.224 mm的物质占较大比例,在S-s、S-sp和S-fp组中分别达到47.70%、85.95%和69.99%。试验结束时,S-fp组的方格星虫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生长,而S-s和S-sp组体重稍有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方格星虫成体对于底质的还原状态具有较大的耐受范围,而对于较小粒径(R<0.224 mm)的物质具有较高摄食需求;同时,底质中的有机质含量也是影响其生长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格星虫 底质 存活率 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化审计平台 打造审计转型“主阵地”
11
作者 杨媛琦 李俊伟 《华北电业》 2025年第4期14-14,共1页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审计项目作业模式、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构建以“数字化为路径、平台为载体、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审计新格局,进一步赋能审计工作转型。冀北公司审计部持续夯实数字化...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审计项目作业模式、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构建以“数字化为路径、平台为载体、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审计新格局,进一步赋能审计工作转型。冀北公司审计部持续夯实数字化审计基础、完善标准化审计数据体系,推进新一代数字化审计平台建设应用,以解决当前审计工作转型中存在数据获取难度大、数据应用困难多、审计覆盖广度与深度不足、审计标准不统一、审计工作线上管理不深入等问题,打造审计转型的“主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审计 审计转型 审计项目 大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养殖模式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俊伟 颉晓勇 +4 位作者 郭永坚 朱长波 常华 王豪杰 陈素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80,共7页
通过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和监测池塘水质变化,研究分段养殖模式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养殖实验在6口池塘内(0.267 hm^2/口)进行,首先在其中2口池塘内进行对虾的中间培育,养殖密度为300×104尾/hm^... 通过测定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和监测池塘水质变化,研究分段养殖模式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养殖实验在6口池塘内(0.267 hm^2/口)进行,首先在其中2口池塘内进行对虾的中间培育,养殖密度为300×104尾/hm^2。经过36 d和48 d的中间培育后,将对虾先后转移到其他4口池塘内,养殖密度为60×10~4尾/hm^2,分别记为T_1和T_2组。剩余的对虾继续养殖在中间培育池塘内,记为C组。结果显示,经过分段养殖的T_1和T_2组对虾,在分池养殖阶段7 d内,生长速度均明显增加,其特定生长率(SGR)分别达到9.36%/d和6.76%/d;养殖期间,T_1组具有最大的SGR(9.36%/d)和饲料投喂量,然而其饲料系数(FCR)(1.053)高于T_2组(0.822);经过分段养殖的对虾FCR均低于C组(1.082)。在分池养殖阶段的大部分时间,T_2组对虾的SGR高于T_1组;C组NH4+-N、NO_2--N和Chl-a浓度低于T_1组和T_2组,而颗粒物含量(T_PM)和总磷(T_P)高于T_1组和T_2组;T_2组Chl-a含量明显高于T_1组和C组。结果显示,经过48 d中间培育后,即对虾体重约为2 g时进行分池养殖仍可保证对虾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大的生长速度,对于饲料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分池养殖阶段具有较多的饲料投喂,经过36 d中间培育后的对虾具有最大产量。分池养殖池塘内饲料投喂少于全期养殖,有利于养殖系统的稳定,然而单位时间内投喂量增加则会影响水质。分段养殖模式在提高分池养殖阶段对虾的生长速度和保持水质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生长性能 分段养殖 中间培育阶段 分池养殖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核白鲜葡萄机器视觉质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俊伟 郭俊先 +2 位作者 张学军 胡光辉 程国首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61,66,共6页
以新疆无核白鲜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视觉技术预测葡萄穗的质量。首先,提取RGB图像,做G,B双通道分量加运算R+B,采用高斯低通滤波法滤除图像中的噪音,采用Gamma变换法调整图像灰度,从而增强前景与背景的对比度。其次,采用自动阈值分... 以新疆无核白鲜葡萄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视觉技术预测葡萄穗的质量。首先,提取RGB图像,做G,B双通道分量加运算R+B,采用高斯低通滤波法滤除图像中的噪音,采用Gamma变换法调整图像灰度,从而增强前景与背景的对比度。其次,采用自动阈值分割法分割图像,经数学形态学的腐蚀和开运算获得最佳二值图像,提取二值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几何特征。最后,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葡萄穗的质量。结果表明,提取分割后的葡萄穗面积、周长、长轴及短轴长度等特征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其预测葡萄穗质量效果最佳,相关系数r2为96.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无核白鲜葡萄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皮肤护理在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俊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3期4378-4380,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护理对痤疮患者疗效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红蓝光照射治疗,同时口服维胺酯胶囊...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护理对痤疮患者疗效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红蓝光照射治疗,同时口服维胺酯胶囊。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面部皮肤护理。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状态。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面部皮肤护理可有效缓解痤疮患者负面情绪,利于面部皮肤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面部皮肤护理 蓝红光照射 心理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俊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24期4574-4576,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局部麻醉下接受Recell细...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于局部麻醉下接受Recell细胞自体体外再生术,围手术期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束时的总有效率,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0/3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DLQ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白癜风 医护一体化护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食品实验室安全管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俊伟 鞠福龙 +1 位作者 宁月辉 王玉芝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33期47-47,共1页
实验室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室化学类污染物众多,如果不按国家标准回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身安全。若是出现实验室药品类事故,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本文针对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 实验室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尤其是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室化学类污染物众多,如果不按国家标准回收处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身安全。若是出现实验室药品类事故,会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本文针对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帮助管理者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提供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实验室 安全管理 食品 环境污染 国家标准 人身安全 污染物 管理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基本职能和实现途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俊伟 《理论视野》 2007年第11期37-39,共3页
党组织只有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内生性驱动力,才能真正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和党组织的良性互动发展,由此,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发挥作用的途径必须重新梳理。党组织也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党的建设的规律性、规范性和创造性推动非公有... 党组织只有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内生性驱动力,才能真正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和党组织的良性互动发展,由此,党组织的职能定位和发挥作用的途径必须重新梳理。党组织也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党的建设的规律性、规范性和创造性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非公有制企业 职能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胁迫对光裸方格星虫相关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18
作者 李俊伟 胡瑞萍 +5 位作者 陈素文 郭永坚 朱长波 李婷 颉晓勇 苏家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48,共8页
为了解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在低盐环境下的生物和生理响应,文章在盐度分别骤降0 (S30)、5(S25)、10 (S20)、15 (S15)、20 (S10)、25 (S5)的水体中养殖方格星虫96 h,比较研究盐度骤降对光裸方格星虫相关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 为了解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在低盐环境下的生物和生理响应,文章在盐度分别骤降0 (S30)、5(S25)、10 (S20)、15 (S15)、20 (S10)、25 (S5)的水体中养殖方格星虫96 h,比较研究盐度骤降对光裸方格星虫相关组织结构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结果显示:1)方格星虫可以耐受盐度骤降10,骤降超过15时则会明显死亡。2)低盐胁迫造成方格星虫体腔液显著增加(P<0.05),体腔液体积与方格星虫体质量相关性较高(R^(2)>0.96)。3)体腔液渗透压和肌肉蛋白质含量均随着盐度的下降而显著降低(P<0.05)。4)低盐胁迫造成纵肌纤维和环肌纤维变细、柱状上皮细胞染色变浅,引起触手上皮细胞体积增大,黏附能力降低。5) S25、S30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相对稳定,S10、S15组体腔液SOD活性和体壁肌肉CAT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而S10、S15组体腔液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方格星虫体腔液SOD和CAT活性变化规律较体壁肌肉明显。综上,在盐度骤降超过15时,将严重影响方格星虫的成活率和渗透压,造成体壁和触手结构变化,导致体内免疫酶活变化甚至失活,影响正常代谢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裸方格星虫 低盐胁迫 组织结构 非特异性免疫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验检测机构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俊伟 鞠福龙 +1 位作者 宋桂玲 王玉芝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36期97-97,共1页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检验和检测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有效的控制。鉴于此,本文将以绕检验检测机构的风险识别与控制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 检测机构 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韩江年径流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俊伟 《广东水利水电》 2014年第4期5-7,10,共4页
运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功能,对韩江近62年年径流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韩江年径流演变过程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分辨率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周期交替现象,主要存在17年、12年、7年及4年左右的振荡... 运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功能,对韩江近62年年径流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韩江年径流演变过程存在明显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在不同的时间尺度分辨率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周期交替现象,主要存在17年、12年、7年及4年左右的振荡周期。径流量在整个研究时域内主要经历了6次丰枯交替变化,从中尺度来看,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持续来水偏少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韩江 年径流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