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机动微弱目标非均匀分段混合积累方法
1
作者 李佳佳 陶海红 +1 位作者 汪乐 屈澳芃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9,共12页
高机动弱小目标运动状态复杂、散射能量微弱、难以维持长积累时间的信号相干性,从而造成目标回波信号无法有效积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子孔径划分的外辐射源雷达高机动微弱目标混合积累算法。采用广义二分法对长积累时间... 高机动弱小目标运动状态复杂、散射能量微弱、难以维持长积累时间的信号相干性,从而造成目标回波信号无法有效积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子孔径划分的外辐射源雷达高机动微弱目标混合积累算法。采用广义二分法对长积累时间内回波信号进行有效非均匀子孔径划分,以保证单个子孔径内目标信号能量集中至同一距离单元。使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校正子孔径内目标能量跨多普勒单元徙动,实现子孔径内目标信号相参积累。利用动态规划算法完成子孔径间目标信号的非相参积累。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在长时间积累条件下对高机动微弱目标信号能量进行有效积累,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机动微弱目标 广义二分划分 跨多普勒单元徙动 动态规划 混合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佳佳 毕佳军 +8 位作者 赵建生 焦依帆 杨淑君 崔佳琦 赵丽丽 张义平 王海磊 陈红 姜晓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1期208-214,共7页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等问题,安全、营养、可持续的食品供给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以科技手段赋能食品行业,拓宽食品边界,将更多生产场景引入食品领域,成为“新食品”开发的关键推动力。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能解决食品领...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人口增长,资源紧缺等问题,安全、营养、可持续的食品供给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以科技手段赋能食品行业,拓宽食品边界,将更多生产场景引入食品领域,成为“新食品”开发的关键推动力。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能解决食品领域中的诸多难题,如减少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等。该文详细介绍合成生物技术在新食品类型的研发与创新、改善食品营养、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等领域的应用,以期对未来新食品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技术 食品研发与制造 食品营养改善 食品包装材料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苏压力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心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梁飞行 李佳佳 +5 位作者 杨欣悦 屈金权 卫玮 是文辉 宋来阳 刘江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0-477,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复苏压力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心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长白猪18只,2~3月龄,根据不同的复苏压力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低复苏压力组(LRP60组)、中复苏压力组(MRP70组)、高复苏压力组(HRP90组),每组6只。... 目的探究不同复苏压力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心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长白猪18只,2~3月龄,根据不同的复苏压力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低复苏压力组(LRP60组)、中复苏压力组(MRP70组)、高复苏压力组(HRP90组),每组6只。构建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按照目标复苏压力进行液体复苏,复苏成功后观察24 h。分别于T0(环境暴露前)、T1(环境暴露3 h)、T2(休克0 h)、T3(休克1 h)、T4(复苏0 h)、T5(复苏1 h)、T6(复苏2 h)、T7(复苏3 h)、T8(复苏4 h)、T9(复苏6 h)、T10(复苏8 h)、T11(复苏12 h)、T12(复苏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在复苏24 h检测平均动脉压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对实验猪进行改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在对实验猪进行安乐死后,留取心脏和脑海马组织,观察心脏和海马区病理切片,测量脑组织干湿重比,检测心脏和脑组织中炎症因子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MRP70组的平均动脉压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均优于其余组;3组CK和CK-MB在T0时间点(环境暴露前)相较于同组内其他时间点(T2~T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K和CK-MB的值在T0~T3时间点,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4开始,同时间点MRP70组CK和CK-MB的值均比其余组低(P<0.05);改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MRP70组与其余组相比均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MRP70组与其余组相比均降低(P<0.05);MRP70肀组的心脏病理损伤评分、海马病理损伤评分、心脏组织和脑组织的TNF-α、IL-1β和IL-6含量比其余组低(P<0.05或0.01)。结论中复苏压力能够取得更好的复苏效果,能够缓解沙漠干热环境下创伤失血性休克继发性心脑损伤,其作用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干热环境 创伤失血性休克 复苏压力 继发性心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弯曲大豆植株主茎骨架重构的生理株高测量方法
4
作者 汤奥冉 金秀 +3 位作者 王坦 饶元 李佳佳 张武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6-479,共14页
准确测量大豆的生理株高是大豆考种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株高测量通常采用植株端点的直线长度或对植株进行像素分割等方法,存在茎秆自然弯曲的生理株高测量误差大、数据标注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的YO... 准确测量大豆的生理株高是大豆考种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株高测量通常采用植株端点的直线长度或对植株进行像素分割等方法,存在茎秆自然弯曲的生理株高测量误差大、数据标注成本高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改进的YOLOv8n模型重构弯曲大豆主茎骨架实现生理株高的准确测量的方法。在原有YOLOv8n模型的基础上引入CA注意力机制(Coordinate Attention)、融合小目标检测层实现对主茎节点的检测获取其位置信息,再使用YOLOv8n-seg模型实现根部分割获取根茎交界点的位置信息从而排除根部长度影响,最后根据植株的生长方向结合主茎节点和根茎交界点的位置信息构建大豆植株主茎骨架,利用其能够准确反映生理株高的形态信息提高测量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8n模型的平均精度值为91.52%,较原始网络提升了2.09百分点,YOLOv8n-seg模型的平均精度值为95.54%,可实现大豆植株主茎骨架的高精度重构,重构大豆主茎骨架实现生理株高测量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67 cm,均方根误差为1.91 cm,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3.25%,与测量检测框长度推算弯曲大豆生理株高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下降了8.46百分点,更适合于大豆生理株高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准确的大豆生理株高测量结果,可为大豆智能考种提供方法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 大豆 主茎骨架 目标检测 株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设施农业的减碳增汇效应分析——基于1828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佳佳 王鹏鑫 张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5-1287,共13页
设施农业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揭示其时空格局演变及减碳增汇效应对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采用2013—2017年中国1828个县域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县域碳排放、固碳量及设施农... 设施农业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揭示其时空格局演变及减碳增汇效应对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采用2013—2017年中国1828个县域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县域碳排放、固碳量及设施农业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设施农业的减碳增汇效应,并从区域和粮食产区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县域碳排放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固碳量则显示出西高东低的特点,设施农业面积空间格局也为东高西低,三者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及高-高空间集聚特征。2)设施农业面积对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都呈“U”型,存在显著减碳效应,但设施农业面积对固碳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都显著为负,增汇效应不明显。3)设施农业面积对于减碳增汇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就区域层面而言,设施农业面积显著促进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碳减排,显著抑制中部和西部地区碳汇;就粮食产区而言,设施农业面积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对三大粮食产区的增汇效应均不明显。研究认为,各县应当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低碳农业,加强区域间减碳增汇合作交流,以此有力地推进设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减碳增汇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碳排放 碳汇 粮食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非线性恢复力的涡激振动发电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
6
作者 刘丽兰 任航 +3 位作者 李佳佳 王甲一 汪甡 吴子英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482,共18页
利用线性弹簧斜向布置的几何非线性产生非线性恢复力,提出了引入非线性恢复力的水下涡激振动(VIV)发电系统.该系统通过单向轴承、齿轮齿条机构、增速箱和转子发电机,将钝体横向往复运动转变为发电机的单向旋转运动.建立了综合考虑流-固... 利用线性弹簧斜向布置的几何非线性产生非线性恢复力,提出了引入非线性恢复力的水下涡激振动(VIV)发电系统.该系统通过单向轴承、齿轮齿条机构、增速箱和转子发电机,将钝体横向往复运动转变为发电机的单向旋转运动.建立了综合考虑流-固-电耦合的水下涡激振动发电系统动力学方程,利用非线性振动理论,获得了钝体非线性振动的静态平衡点分岔和不同稳态运动的区间,重点研究了PF-2SN和2PF-2SN两种静态分岔情况下钝体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获得了不同流速下钝体振动的Poincaré映射、相图和幅频图,分析了钝体在单周期小幅运动、大幅混沌运动和准周期大幅运动等运动模式下的振动行为及运动规律,并计算了在钝体处于不同稳态运动时的发电机功率.结果表明:在PF-2SN分岔方式中,系统处于二稳态运动时的振动和发电具有明显优势,平均振幅比为2.18、发电功率最大值为24.45 W.而在2PF-2SN分岔方式中,系统处于三稳态运动时的振动和发电更具优势,平均振幅比为1.98、发电功率最大值为18.32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恢复力 静态/动态分岔 涡激振动 俘获 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路边音乐会”的审美价值与发展思考
7
作者 李佳佳 胡小东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3期1-6,共6页
贵阳市“路边音乐会”的火爆“出圈”,与自媒体、官方等因素的助推密不可分。然而,更重要的是,“路边音乐会”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切合了普通百姓的审美需求。这也是“路边音乐会”审美价值的体现,如“游艺”之美、“草根”之美、日常... 贵阳市“路边音乐会”的火爆“出圈”,与自媒体、官方等因素的助推密不可分。然而,更重要的是,“路边音乐会”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切合了普通百姓的审美需求。这也是“路边音乐会”审美价值的体现,如“游艺”之美、“草根”之美、日常之美、多样性之美等。而火爆“出圈”后如何继续维持其热度,继续发挥其助力贵阳乃至贵州省文旅产业发展的作用,则需要从“在内容上,注重雅俗共赏和传统与现代并存;在参与上,注重政府引导保障与民间主导参与并重;在特色上,注重高端固定品牌与日常路演品牌并置;在设施上,注重路边及室内演出硬件与软件建设并举”等方面去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边音乐会” 审美价值 品牌打造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斑马优化算法及其在SDWN功率分配中的应用
8
作者 李佳佳 董黎刚 蒋献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3,共16页
为解决多用户通信中共享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network,SDWN)资源导致的互扰问题,提出一种增强型斑马优化算法(enhanced zebra optimization algorithm,EZOA),实现保密率最大化的功率分配。在斑马优化算法中引入... 为解决多用户通信中共享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network,SDWN)资源导致的互扰问题,提出一种增强型斑马优化算法(enhanced zebra optimization algorithm,EZOA),实现保密率最大化的功率分配。在斑马优化算法中引入探索因子和扰动参数,增强其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并改进觅食策略以提升算法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6种成熟算法,EZOA在IEEE CEC 2014基准函数集上,表现出优异的竞争力,并在SDWN功率分配问题中,与其他5种算法相比,EZOA的用户保密率平均提高5.46%,且收敛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无线网络 元启发式算法 功率分配 保密率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期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网膜厚度及血流密度的变化
9
作者 张树军 黄帅 +2 位作者 李佳佳 裴松波 李钰泓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5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视网膜厚度及血流密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3-02/2024-02在我院确诊为DR患者382例382眼,依据分期标准,将... 目的:探讨基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视网膜厚度及血流密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3-02/2024-02在我院确诊为DR患者382例382眼,依据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121例121眼)、中度组(133例133眼)、重度组(72例72眼)、增生组(56例56眼),比较四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OCTA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收集数据,比较四组患者的RNFL、视网膜厚度以及血流密度。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增生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慢性肾病、随机血糖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随着DR分期的加重,病程逐渐延长(P<0.05)。RNFL厚度(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平均厚度)和视网膜厚度均随DR严重程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均P<0.001),中度组与轻度组下方RNFL厚度比较无差异(P>0.05)。视网膜浅层、深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随DR进展显著降低(均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视网膜浅层血流密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OCTA可精确观察到不同分期DR患者RNFL、视网膜厚度及血流密度的变化,这三者可作为监测DR进展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网膜厚度 血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外合作办学学科基础课“General Chemistry”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段金伟 王莹 +6 位作者 崔林 郑华宇 王康 王英辉 王珊珊 李佳佳 王其召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4期227-237,共11页
“General Chemistry”是面向中外合作办学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课程引入国外经典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文化自信缺失的风险。因此,必须通过“General Chemistry”课程思政教学提升学... “General Chemistry”是面向中外合作办学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课程引入国外经典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文化自信缺失的风险。因此,必须通过“General Chemistry”课程思政教学提升学生对自身文化的深度认同。本文中,“General Chemistry”课程思政建设坚持文化自信理念,积极挖掘中国思政元素,将中外思政元素合理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助推课程思政教学内涵式发展,打造课程思政高效课堂,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课程思政 文化自信 普通化学 三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学儿童心智发展的服饰图案设计的创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佳佳 王锐冰 《纺织报告》 2025年第2期82-84,共3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服饰个性化、功能性需求的日益增长,针对特定群体的服饰图案设计愈发受到关注。小学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与穿着群体,其心智发展处于快速变化且极具特点的阶段。他们对服饰图案具有独特的喜好与认知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服饰个性化、功能性需求的日益增长,针对特定群体的服饰图案设计愈发受到关注。小学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与穿着群体,其心智发展处于快速变化且极具特点的阶段。他们对服饰图案具有独特的喜好与认知方式,传统且千篇一律的图案设计已难以满足其心理与审美需求。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基于小学儿童心智发展的服饰图案设计的创新重要性,其次提出几条基于小学儿童心智发展的服饰图案设计的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心智发展 服饰图案设计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特征边界线的实景三维动态更新关键技术研究
12
作者 李佳佳 吴昊 朱理想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191-194,198,共5页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落实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国家重要新型基础设施,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十四五”以来,各地已经陆续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实景三维建设项目,积累了不同尺度的实...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是落实数字中国、平安中国、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国家重要新型基础设施,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十四五”以来,各地已经陆续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实景三维建设项目,积累了不同尺度的实景三维底板数据。如何充分利用已有建设成果,且持续保障实景三维数据的时效性、可用性,已经成为下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实景三维数据的场景特征属性,提出一种线性特征边界线的实景三维动态更新和场景融合的方案。基于原有场景数据,将目标更新区域最邻近线性特征边界线作为实际更新范围,对其进行切割、拼接、调色、融合等处理,实现多期实景三维数据的无缝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动态更新 数据融合 倾斜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发酵蔬菜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佳佳 唐延东 +3 位作者 郝惠阳 赵蕾 王玥玮 刘元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8期218-224,共7页
发酵蔬菜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人们对高品质发酵蔬菜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然而,传统的自然发酵方法往往存在杂菌污染、风味差异大、不同批次之间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酵蔬菜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人们对高品质发酵蔬菜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然而,传统的自然发酵方法往往存在杂菌污染、风味差异大、不同批次之间品质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对我国主要传统发酵蔬菜中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总结,综述发酵蔬菜中的优势微生物组成,以期为传统发酵蔬菜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蔬菜 微生物多样性 酸菜 乳酸菌 菌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学科视域下初中化学学科融合物理的创新设计与实践策略
14
作者 李佳佳 《化学教与学》 2025年第7期37-39,共3页
在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实施跨学科教学,实现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化学学科与物理学科之间存在较强的交叉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实现化学与物理跨学科学习,能够增... 在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实施跨学科教学,实现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化学学科与物理学科之间存在较强的交叉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实现化学与物理跨学科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科学现象本质的认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从跨学科学习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初中化学跨学科学习的价值以及跨化学和物理学科学习的实施策略,旨在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化学 物理 跨学科学习 创新设计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概念隐喻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的隐喻翻译研究
15
作者 李佳佳 文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5年第10期43-46,共4页
《天堂蒜薹之歌》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本体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结构性隐喻三个方面,考察不同隐喻类型下翻译策略的选择。... 《天堂蒜薹之歌》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本体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结构性隐喻三个方面,考察不同隐喻类型下翻译策略的选择。研究发现,葛浩文在处理本体性隐喻和结构性隐喻时,通常直译出原隐喻,少数情况下译成不同的隐喻;在处理方位性隐喻时,则译成非隐喻形式。本文总结了葛浩文的翻译原则和规律,以期为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英译提供些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天堂蒜薹之歌》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环境腹部爆炸伤后伤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杨欣悦 李佳佳 +3 位作者 郭飞 屈金权 梁飞行 刘江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4-1020,共7页
目的建立高原低压缺氧环境腹部爆炸伤动物模型,探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对腹部爆炸伤后生命体征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健康山羊24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2):高原爆炸伤组(海拔约4700 m)和平原爆炸伤组(... 目的建立高原低压缺氧环境腹部爆炸伤动物模型,探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对腹部爆炸伤后生命体征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健康山羊24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2):高原爆炸伤组(海拔约4700 m)和平原爆炸伤组(海拔约800 m)。将这2组实验羊放置在相应高度的场地进行爆炸致伤,观察并比较各组实验羊12 h生存情况、大体解剖情况,在相应时间点监测生命体征、记录生命体征,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高原爆炸伤组腹水量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2 h、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的收缩压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的舒张压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心率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8 h、10 h,高原爆炸伤组体温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6 h、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T3水平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00)。且各时间点(除2 h和6 h)HB组FT3水平高于PB组(P<0.05)。在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FT4水平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6 h、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TSH水平低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结论高原环境可明显加重腹部爆炸伤的损伤程度,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影响腹部爆炸伤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加速爆震伤后甲状腺激素动态变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压缺氧 寒冷 腹部爆炸伤 甲状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巫溪县白酒产区发展及其品质提升策略
17
作者 姜河 黄科屹 +3 位作者 李佳佳 罗南海 达智国 杨磊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86,共5页
巫溪县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巫文化底蕴,成为白酒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白酒产业迎来新的契机。该文深入分析了巫溪白酒产区的现状、品质特征,并结合国内外酒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巫溪县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巫文化底蕴,成为白酒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白酒产业迎来新的契机。该文深入分析了巫溪白酒产区的现状、品质特征,并结合国内外酒文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策略。巫溪县白酒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同时深受当地巫文化的影响。巫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神灵崇拜、自然信仰等理念与白酒酿造工艺中的敬畏自然、追求和谐相契合,赋予了巫溪县白酒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风味特征。通过对巫溪县白酒产品的感官评价和化学成分分析,巫溪县白酒香气协调、口感绵甜,品质稳定。然而,面对市场挑战,建议加强品牌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及产业融合,深挖巫文化,提升附加值,并强化市场营销,以推动巫溪白酒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溪县 白酒 巫文化 感官评价 化学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纳米晶注射液联合损伤控制性外科对高原寒冷环境腹部火器伤救治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孙赳 杨雪 +4 位作者 李佳佳 屈金权 杨欣悦 郑爱萍 刘江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6-253,共8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纳米晶注射液(CNI)、损伤控制性外科(DCS)和CNI联合DCS治疗对模拟高原寒冷环境下猪腹部肠管火器贯通伤的救治效果。方法40只健康长白仔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高原致伤组(HI),实验组分别为高原致伤+CN... 目的观察姜黄素纳米晶注射液(CNI)、损伤控制性外科(DCS)和CNI联合DCS治疗对模拟高原寒冷环境下猪腹部肠管火器贯通伤的救治效果。方法40只健康长白仔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高原致伤组(HI),实验组分别为高原致伤+CNI治疗组(HIC)、高原致伤+DCS治疗组(HID)、高原致伤+DCS+CNI治疗组(HDC)。高原寒冷环境猪腹部火器肠管贯通伤模型建立:仔猪放入模拟高原寒冷环境的西北地区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48 h,并使用手枪射击右侧腹部。HIC组伤后2、8、16 h分别予以CNI静脉输注,此后每天输注3次。HID组伤后4 h予以DCS治疗。HDC组伤后CNI输注同HIC组,并于伤后4 h行DCS治疗。分别对比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伤后不同时间血液炎症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24 h生命体征。结果HIC组较HI组血液学炎症指标改善,生存时间延长(P<0.05)。HID组和HDC组的腹腔积血、肠系膜损伤、弹孔直径、小肠挫伤、小肠破裂、结肠破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D组和HD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麻醉复苏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HIC组、HID组、HDC组比HI组的白细胞、ALT、AST、肿瘤坏死因子-α、IL-6水平低,且HDC组更明显(P<0.05)。HID组、HDC组生存率较对照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I联合损伤控制性外科可能是高原寒冷环境腹部火器伤救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外科 姜黄素纳米晶注射液 高原寒冷环境 腹部火器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固体推进剂样品无机组分含量测定的绿色预处理技术
19
作者 程秋霞 薛小慧 +2 位作者 李佳佳 张慧 廉建彪 《爆破器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7,共7页
利用密闭红外加热消解技术与化学法吸收酸烟相结合的绿色预处理方法,对需测定无机组分含量的固体推进剂样品进行了湿法分解预处理,并吸收反应产生的有害酸烟。结果表明:红外加热硝化时,以电炉10%功率预热5 min后,以30%功率加热30 min,再... 利用密闭红外加热消解技术与化学法吸收酸烟相结合的绿色预处理方法,对需测定无机组分含量的固体推进剂样品进行了湿法分解预处理,并吸收反应产生的有害酸烟。结果表明:红外加热硝化时,以电炉10%功率预热5 min后,以30%功率加热30 min,再以70%功率持续加热40 min,测得推进剂中燃烧催化剂的含量符合要求;当以电炉10%功率预热5 min后,以30%功率加热30 min,再以50%功率持续加热60 min,测得推进剂中炭黑的含量符合要求;用质量分数为30%的碱液进行两级吸收,实现了酸烟的零排放。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用于固体推进剂无机组分含量测定过程中样品的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酸烟 红外加热硝化 绿色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控制策略的建筑机器人的危险避障路径规划
20
作者 郭志豪 李佳佳 王雪科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68-71,共4页
建筑施工中常在危险环境下进行。为保证施工安全,常采用建筑机器人代替施工人员完成某些危险的任务,例如危险环境下的搬运任务。路径规划是建筑机器人实现运动完成任务的基础,建筑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需避开危险障碍物。本文研究了建筑... 建筑施工中常在危险环境下进行。为保证施工安全,常采用建筑机器人代替施工人员完成某些危险的任务,例如危险环境下的搬运任务。路径规划是建筑机器人实现运动完成任务的基础,建筑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需避开危险障碍物。本文研究了建筑机器人的危险避障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控制策略的路径规划算法,可保证建筑机器人在实现危险避障的条件下以耗能最小的路径完成运动任务。实验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出的基于最优控制策略的建筑机器人的危险避障路径规划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机器人 危险避障 路径规划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