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功能性胃肠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志平 齐国卿 +5 位作者 谢瑞霞 王小英 李佩容 危蓉 阎俊 张德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6-799,共4页
目的调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功能性胃肠病(FIGDs)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2006年修订之罗马III诊断标准设计儿童/青少年FIGDs诊断调查表,根据当地饮食习惯和中学生生活、学习特点设计中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饮食和生活习惯... 目的调查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功能性胃肠病(FIGDs)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2006年修订之罗马III诊断标准设计儿童/青少年FIGDs诊断调查表,根据当地饮食习惯和中学生生活、学习特点设计中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查表及精神心理与学习压力调查表。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的86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该地区中学生FIGDs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该地区中学生FIGDs患病率为23.17%,累积患病率为25.53%。其中居前3位的是功能性消化不良(8.51%)、功能性便秘(5.37%)和周期性呕吐综合征(3.66%)。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觉压力过大、幸福指数低下、过量饮食甜品和摄入腌制食品是该地区中学生FIGDs发病的危险因素。此外,主要心理压力来源不同,中学生FIGDs发病情况也存在差异。结论该地区中学生FIGDs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便秘为主,自觉压力、幸福指数、饮食甜度、摄入腌制食品和主要心理压力来源与该地区中学生FIGDs患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患病率 相关因素 中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小鼠葡聚糖硫酸钠结肠炎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危蓉 李佩容 +5 位作者 吴志平 齐国卿 谢瑞霞 杭卫红 阎俊 张德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HM低剂量[50 mg/(kg·d)]、中剂量[100 mg/(kg·d)]、高剂量[...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0只BALB/c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DHM低剂量[50 mg/(kg·d)]、中剂量[100 mg/(kg·d)]、高剂量[200 mg/(kg·d)]组,5-氨基水杨酸[5-amino saliciylic acid,5-ASA,50 mg/(kg·d)]组。分组当日给予正常组小鼠蒸馏水自行饮用,其余组小鼠给予4%葡聚糖硫酸钠(DSS)水溶液7 d诱导急性UC模型。于饮用DSS当日开始,用DHM各剂量组及5-氨基水杨酸组按各组拟定剂量分别进行灌胃处理,连续给药14 d。对比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脾脏指数的变化、结肠组织学评分,肠组织TLR2、TLR4和NF-κB的活性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表达及MPO、NO、SOD的活性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HM可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TLR2、TLR4、NF-κB的表达,减少炎性因子如IL-1β、TNF-α、IL-6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肠组织中MPO、NO活性及增加SOD的活性。其中DHM高剂量组优于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最明显,其与5-氨基水杨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相当。结论 DHM可显著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葡聚糖硫酸钠 结肠炎 TLR2 TL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