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份认同与文学批评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作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身份认同是1990年代以来知识界论争的焦点之一。本文梳理了身份认同范畴的基本定性及相关的两个重要范畴:意识形态和话语。身份认同范畴及相关理论对当下文学批评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本文对身份认同作为文学批评方法提出四种基本策略:... 身份认同是1990年代以来知识界论争的焦点之一。本文梳理了身份认同范畴的基本定性及相关的两个重要范畴:意识形态和话语。身份认同范畴及相关理论对当下文学批评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本文对身份认同作为文学批评方法提出四种基本策略:分析现代小说中人物对认同的寻求;自我与他者关系的研究;文学话语与身份认同以及文学与文化身份的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编五代史平话》的话语形式及其含蕴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作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
《新编五代史平话》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演义著作,其话语形式十分复杂,既包含民间说话的诗词、插话和口头语言形式,也承袭了正史的编年实录及其书面语体形式。但在本质上它呈现了一种民间话语形态,反映了民间知识人的特定历史观和人生观。... 《新编五代史平话》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演义著作,其话语形式十分复杂,既包含民间说话的诗词、插话和口头语言形式,也承袭了正史的编年实录及其书面语体形式。但在本质上它呈现了一种民间话语形态,反映了民间知识人的特定历史观和人生观。平话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话语的综合,为后来长篇演义小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五代史平话》 话语 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者和作者身份:历史清理与理论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作霖 《长江学术》 2013年第3期80-89,共10页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结构主义解构作者以来,文学研究和批评面临着"作者缺位"的阐释困境,由此导致真理被遮蔽、对文化现实解释无力等后果。本文通过梳理作者和作者身份的历史,辩证批判了罗兰·巴特和福柯的"作者死亡&q...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结构主义解构作者以来,文学研究和批评面临着"作者缺位"的阐释困境,由此导致真理被遮蔽、对文化现实解释无力等后果。本文通过梳理作者和作者身份的历史,辩证批判了罗兰·巴特和福柯的"作者死亡"的观点,提出了重建作者理论的几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 作者身份 历史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
4
作者 李作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2-95,共4页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显示了一种超越传统历史叙述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时序和节奏的变化。在时序上大量运用倒叙和预序,在节奏形式上多用"场景"和"停顿",是传奇小说处理时间的引入注目的方式。而在这种时间处理... 唐传奇的时间叙述显示了一种超越传统历史叙述的努力,这种努力主要表现在时序和节奏的变化。在时序上大量运用倒叙和预序,在节奏形式上多用"场景"和"停顿",是传奇小说处理时间的引入注目的方式。而在这种时间处理和依旧保存历史时间之间,呈现出的是唐代文人的文化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传奇 时间叙述 错时 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小说叙述者的意识形态:情爱与政治
5
作者 李作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2,61,共5页
宋元小说叙述者的"观点"和"声音"表达了新兴市民群体的意识形态。本文以"情爱"和"政治"为例分析了其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在情爱故事的叙述中,叙述者既表达了一种公平交易的权利诉求,也表达了... 宋元小说叙述者的"观点"和"声音"表达了新兴市民群体的意识形态。本文以"情爱"和"政治"为例分析了其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在情爱故事的叙述中,叙述者既表达了一种公平交易的权利诉求,也表达了一种超越性的爱情幻想;而在其政治性叙事中,对主流政治秩序的批判和反抗是其主要的特征,但也存在自我约束或逃避斗争等消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者 意识形态 情爱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历史解释的合法性
6
作者 李作霖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学史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如何加以历史解释?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史采用了西方启蒙思想以来的现代性历史解释思路,它在20世纪末已经受到质疑和批判;但同时后现代性的历史解释方法又不能满足时代的普遍需求。本文提出整合和调节现代性... 文学史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如何加以历史解释?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史采用了西方启蒙思想以来的现代性历史解释思路,它在20世纪末已经受到质疑和批判;但同时后现代性的历史解释方法又不能满足时代的普遍需求。本文提出整合和调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两种思路,以重建文学史历史解释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历史解释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害怕全球化? 被引量:3
7
作者 J.希利斯·米勒 李作霖 《长江学术》 2006年第4期1-6,共6页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研究 美国人 计算机 新技术 流行音乐 虚拟现实 美国化 电子邮件 亨利·詹姆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作为网络--卡洛琳·列维尼的新形式主义网络分析
8
作者 刘霖杰 李作霖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2-47,共6页
在后理论时期,文学批评逐渐呼吁对形式研究的回归,而卡洛琳·列维尼作为专长于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的学者,将新批评与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糅合起来,并与网络理论产生一定的联系,实现一种跨学科的新形式主义网络分析。网络分析将... 在后理论时期,文学批评逐渐呼吁对形式研究的回归,而卡洛琳·列维尼作为专长于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的学者,将新批评与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糅合起来,并与网络理论产生一定的联系,实现一种跨学科的新形式主义网络分析。网络分析将文学与非文学的形式视为网络化的结构,通过实现文学研究的格式塔转变、将形式网络视为竞争且动态运作的网络,它不仅可以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更能适应于对社会文化的阅读。通过对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形式网络的考察,这一新形式主义可以为创造新的社会实践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式主义 网络理论 跨学科 形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理论的别样诠释——从接受美学谈《乘风破浪的姐姐》
9
作者 黄清华 李作霖(指导)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0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芒果TV电视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强势劲头占领话题头条,以“明星选秀”的模式为审美主体营造了更为快速、舒适的欣赏体验。巨大的期待视野、明星“二战”的审美再创造以及艺术批评的不同角度都给予了观众较高的审美享受。在艺术学... 芒果TV电视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以强势劲头占领话题头条,以“明星选秀”的模式为审美主体营造了更为快速、舒适的欣赏体验。巨大的期待视野、明星“二战”的审美再创造以及艺术批评的不同角度都给予了观众较高的审美享受。在艺术学理论的整体范围内,通过接受美学视角,从“期待视野”“审美再创造”等方面对选秀节目进行分析,感受艺术美学与现实舞台的别样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风破浪的姐姐 接受美学 艺术理论 审美再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
10
作者 王德杰 温慧欣 +1 位作者 王健 李作霖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山东 华冠丝绸有限公司 全过程倒逼质量管理法 质量管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泔水饲养畜禽的危害
11
作者 林中仙 吴金城 +3 位作者 周国政 李作霖 刘国民 刘玉英 《养殖技术顾问》 2005年第10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饲养户 泔水 畜禽 危害 欠发达地区 食物生产 烹饪加工 城市郊区 下脚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